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Xilinx的Zynq系列SoC(System on Chip)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平台,它集成了可编程逻辑(PL)部分的FPGA和处理系统(PS)部分的ARM处理器。在这样的架构中,数据传输通常需要在处理系统(PS)的DDR内存和可编程逻辑(PL)之间的高效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Zynq提供了Direct Memory Access (DMA)机制,它可以有效地在PS的DDR和PL的AXI-Stream FIFO之间传输数据,而无需CPU的干预。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配置和使用Zynq的DMA机制,以及如何结合AXI-Stream FIFO进行设计。 理解PS DDR端和PL AXI-Stream FIFO是关键。PS DDR(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Zynq SoC中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的高速内存。PL AXI-Stream FIFO(先进先出队列)则常用于FPGA逻辑中,作为数据流的缓冲区,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在Zynq中,DMA控制器可以设置为多个模式,包括单向传输、双通道传输等。对于配置DMA在PS DDR和PL AXI-Stream FIFO间工作,我们需要以下步骤: 1. **配置DMA控制器**:这通常通过驱动程序或者用户空间应用程序来完成,设置DMA引擎的源地址(DDR内存地址)、目标地址(FIFO的Base地址)、传输长度以及其他控制参数。 2. **建立AXI-Stream接口**:PL中的FPGA逻辑需要包含一个AXI-Stream接口,这个接口与DMA控制器的AXI-Stream接口相连。AXI-Stream是一种专为高带宽、低延迟数据传输设计的接口协议。 3. **配置FIFO**:根据应用需求,FIFO的大小和特性需要正确设定。FIFO深度会影响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在PL中,可能需要使用IP核如Xilinx的Block RAM或UltraRAM来实现FIFO。 4. **中断机制**:当DMA传输完成后,通常会触发一个中断通知PS。中断处理程序需要正确地响应这个中断,以便后续处理。 5. **数据传输**:启动DMA传输后,数据将在后台自动从PS DDR移动到PL的FIFO,或者反向。在这个过程中,CPU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6. **验证与调试**:通过硬件调试工具(如Xilinx Vivado或ILA)和软件日志,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和传输效率,确保系统按预期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图像处理或数据采集系统,这种DMA+FIFO的机制能极大地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开发者需要熟练掌握Zynq的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和软件开发环境(如PetaLinux或Vivado SDK),才能高效地实现这种设计。 在"pynq-z2"项目中,可能会提供一个基于Python的PYNQ框架实现的例子,PYNQ允许用户利用Python直接控制Zynq的硬件资源,包括配置DMA和访问PL中的IP核,简化了开发流程。 理解和运用Zynq的DMA机制及AXI-Stream FIFO对于构建高效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它使得数据传输成为一种并发、高效的过程,降低了CPU负担,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2025-09-14 18:06:04 161KB FPGA
1
为了实现USB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介绍一款USB OTG IP核的设计与FPGA验证。在分析OTG补充规范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USB OTG IP核的设计原理、模块划分以及每个模块的功能,然后对USB OTG的部分特性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该IP核在ModelSim中的功能仿真及FPGA验证结果。
2025-09-13 22:10:18 109KB USB 系统设计 UTMI+
1
在电子设计领域,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允许用户根据需求自定义硬件电路。Gowin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低成本、高性能FPGA解决方案的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Gowin-FPGA最小系统原理图库"包含了Gowin FPGA各个系列开发板的原理图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宝贵的资源,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设计基于Gowin FPGA的系统。 FPGA最小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FPGA芯片**: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如Gowin的GW1N、GW2A、GW3AT等系列,它们包含可配置的逻辑单元、输入/输出接口、时钟管理模块等。 2. **电源管理**:FPGA需要稳定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因此最小系统通常会有电源转换模块,如LDO或开关电源,为FPGA的不同电压域提供合适的电压。 3. **时钟源**:FPGA的性能和时序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钟信号,所以最小系统中会包含晶体振荡器或者PLL(Phase-Locked Loop)来生成精确的时钟。 4. **配置存储器**:用于存储FPGA的配置数据,如SPI Flash或EPCS(Embedded Parallel Configuration System)设备,启动时加载配置到FPGA。 5. **JTAG接口**:用于编程和调试FPGA,通常通过TCK、TDI、TDO、TMS这四个引脚实现。 6. **输入/输出接口**:FPGA可以连接各种外设,如GPIO、UART、SPI、I2C等,这些接口在原理图中会有相应的连接和信号定义。 7. **保护电路**: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和过电压,系统通常会包含ESD保护和TVS二极管。 8. **调试接口**:如JTAG或SWD(Serial Wire Debug),便于对FPGA中的逻辑进行在线调试。 通过学习和分析Gowin FPGA最小系统原理图,开发者能够掌握以下技能: - 理解FPGA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 掌握电源设计和时钟管理的基本原则。 - 学习如何正确连接和配置FPGA。 - 学习不同外设与FPGA的交互方式。 - 了解并应用电路保护措施。 对于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发板开始,例如那些带有预配置的最小系统,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系统设计。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这些原理图资料则提供了快速构建新设计的基础,节约了大量时间。 "Gowin-FPGA最小系统原理图库"是学习和开发基于Gowin FPGA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含了所有必要的组件和连接,帮助工程师理解和设计高效、可靠的FPGA系统。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资料,不仅可以提升硬件设计能力,还能更好地利用FPGA的灵活性和高性能优势。
2025-09-13 17:52:59 1.79MB fpga开发
1
基于FPGA的DDS信号仿真,DDS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计算生成波形信号的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数字相位累加器和波形查找表(ROM)生成高精度、频率可调的波形信号。DDS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频率控制字(Fword)、相位累加器、相位控制字(Pword)和波形查找表。在DDS系统中,频率控制字决定了输出波形的频率。频率控制字越大,相位累加器每个时钟周期增加的相位值就越大,从而输出波形的频率越高。相位累加器是DDS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累加频率控制字。在每个时钟周期,相位累加器会将上一个周期的累加值与频率控制字相加,生成新的相位值。这个相位值用于波形查找表的地址生成。相位控制字用于实现相位偏移,通过将相位控制字加到相位累加器的输出中,可以实现输出波形的相位偏移,从而便于同步或相位调制等应用。波形查找表存储了一个周期波形的数据,例如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相位累加器的输出作为地址输入到波形查找表,查找到相应的波形数据输出。 波形ROM模块通过查找表方式存储和输出波形数据。每种波形的数据表根据相应的波形公式预先计算并存储在ROM中。在系统运行过程中,DDS模块根据当前相位值读取ROM中的波形数据。
2025-09-12 18:17:50 34.95MB fpga开发 vivado
1
SPI主机端代码与FPGA Verilog实现详解:注释齐全的实用指南,基于Verilog的SPI主机端代码实现及FPGA设计详解,spi主机端代码 fpga verilog 实现 注释齐全 ,spi主机端代码; fpga verilog实现; 注释齐全,FPGA Verilog实现SPI主机端代码:注释详尽的完整代码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和各种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SPI协议定义了一个主从架构,由一个主设备控制多个从设备。在微控制器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通信中,SPI协议因其简洁高效的特点而被频繁使用。 FPGA是一种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特定硬件功能的集成电路。由于其灵活和高性能的特性,FPGA常被用于实现各种通信协议,包括SPI。Verilog是一种用于电子系统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HDL),常用于编程FPGA。 本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Verilog的SPI主机端代码实现以及在FPGA设计中的应用。文档中不仅包含了完整的SPI主机端代码,还对代码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解释。通过这些文档,读者能够理解如何在FPGA上实现SPI主机端的通信协议,以及如何控制和管理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文档中包含的内容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SPI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SPI通信协议在微控制器和FPGA通信中的应用。 3. 使用Verilog实现SPI主机端的具体代码示例。 4. 对SPI主机端代码的详细分析和注释。 5. 在FPGA设计中实现SPI主机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6. SPI主机端与不同从设备通信时的设计考量和解决方案。 7. 如何在FPGA中实现高效且可靠的SPI通信。 整个文档的编写风格注重实用性和易理解性,适用于有一定硬件设计基础和编程背景的工程师。通过阅读本指南,工程师不仅能够掌握SPI通信协议在FPGA中的实现方式,还能学习如何进行硬件编程和系统调试。这对于提高工程开发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SPI协议和Verilog在FPGA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这些知识对于从事硬件设计和系统集成的专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此外,本文章还可能包含对SPI通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时序问题、同步问题等,为工程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SPI通信和FPGA编程的解决方案。 此外,本系列文档还可能包含了其他一些技术博客文章的链接,这些文章可能提供了对SPI通信协议和Verilog编程的更深入讨论和最新进展,帮助工程师们保持与行业最新技术趋势的同步。 本系列文档是深入学习和应用SPI协议以及Verilog编程在FPGA设计中的宝贵资源,对于需要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串行通信系统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
2025-09-12 13:47:07 314KB scss
1
### 2023FPGA国赛能力测试题解析 #### 一、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背景介绍:** 在2023年的全国FPGA大赛中,参赛者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是设计一个电梯控制电路。该电路的目标是实现一个能够根据用户指令自动运行的电梯系统,同时具备一定的安全功能。 **设计要求概述:** - **楼层总数**:大楼共有40层。 - **初始楼层**:电梯初始停靠在第1层。 - **楼层移动规则**:当目标楼层与当前所在楼层不一致时,电梯会按照指定方向移动。 - **特殊楼层**:2-9层被标记为未开放区域,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特定操作到达这些楼层。 - **载客限制**:电梯的最大载客量为13人,最大承重为1000kg,超出限制时会触发警报。 **输入信号说明:** - **目标楼层**(`H[7:0]`):表示用户希望前往的楼层编号。 - **紧急按键**(`key`):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用于解锁未开放楼层。 - **当前人数**(`num[3:0]`):表示当前电梯内的人数。 - **乘客重量**(`weight[9:0]`):表示当前电梯内的总重量。 **输出信号说明:** - **当前楼层**(`N[7:0]`):表示电梯当前所在的楼层。 - **警报信号**(`alert`):在人数或重量超过规定值时触发。 **程序结构:** ```verilog module elevator#(parameter floor = 40)( input clk, rst_n, input key, [7:0]H, [3:0]num, [9:0]weight, output reg [7:0]N, output reg alert); ``` **测试代码示例:** 测试代码提供了对`elevator`模块的调用,并通过一系列预设的输入值来验证其正确性。 ```verilog initial begin clk = 0; rst_n = 0; #15 rst_n = 1; forever #5 clk = ~clk; end initial begin key = 0; H = 0; num = 0; weight = 0; #20 H = 30; num = 1; weight = 50; #400 H = 8; #10 key = 1; @(negedge clk); key = 0; #300 H = 12; num = 14; #20 num = 10; weight = 1001; #50 weight = 900; end ``` #### 二、非重叠序列检测设计 **背景介绍:** 本部分的任务是设计一个串行序列检测器,该检测器专门用于识别特定的六位比特序列“011010”。 **设计要求概述:** - **输入数据**:以每六个比特为一组,检测序列“011010”。 - **输出信号**:如果检测到序列,则在最后一个比特之后的时钟周期将`match`信号置为高电平;如果序列不匹配,则将`not_match`信号置为高电平。 - **特殊处理**:一旦第一个比特不符合预期,则后续五个比特不再进行检测,直到下一个六比特组。 **输入信号说明:** - **时钟**(`clk`):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输入。 - **复位**(`rst_n`):复位信号,用于初始化状态机。 - **数据输入**(`data`):串行数据输入,每六个比特构成一组。 **输出信号说明:** - **匹配指示**(`match`):当检测到目标序列时输出高电平。 - **不匹配指示**(`not_match`):当未检测到目标序列时输出高电平。 **程序结构:** ```verilog module sequence_detect( input clk, input rst_n, input data, output reg match, output reg not_match ); ``` **测试代码示例:** 测试代码同样提供了对`sequence_detect`模块的调用,并通过一系列预设的数据流来验证其正确性。 ```verilog initial begin clk=0; rst_n=0; D_in=0; data=24’b011100_011010_011110_011101; #5; rst_n=1; end always #10 clk<=~clk; always@(posedge clk)begin D_in <= data[23]; data <= {data[22:0],data[23]}; end ``` 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具体的数字逻辑电路,同时也体现了FPG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2025-09-12 11:03:33 243KB #FPGA
1
XC7Z010CLG-400 HDMI文字叠加实验是一个涉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的实践项目,具体而言,它使用了Xilinx公司推出的Zynq-7000系列的XC7Z010CLG-400型号。Zynq-7000系列是一个独特的FPGA产品线,它将传统FPGA的可编程逻辑与ARM处理器核心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可扩展的处理平台。这种结合为设计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性能,尤其适用于需要高度集成的嵌入式系统和复杂的信号处理应用。 在这个项目中,HDMI(高定义多媒体接口)是关键的技术之一。HDMI技术允许设备之间通过一根电缆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而无需进行模拟转换。这项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它成为了数字电视、显示器、投影仪和各种多媒体播放设备的标准接口。 文字叠加是指在视频信号上添加文字信息的过程。在HDMI视频信号中叠加文字信息,通常需要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实时处理,这正是FPGA擅长的领域。通过FPGA,可以设计并实现高度定制的图像处理算法,如文字叠加,而不必受限于通用处理器的性能瓶颈。 项目中所提及的文件名包含了vivado字样,Vivado是Xilinx公司开发的一款先进的设计工具,用于编程和配置FPGA。该工具支持从设计输入、综合、实现到设备配置的整个设计流程,并且具备了诸如逻辑分析、时序分析和资源分析等高级特性。Vivado工具支持Zynq-7000系列芯片的开发,通过它设计者可以将HDMI文字叠加功能集成到XC7Z010CLG-400 FPGA上。 文件名后面的backup.jou和backup.log后缀表明这些文件可能是Vivado设计软件的备份文件和日志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包含有关设计项目的关键信息,例如,设计状态、实现结果、错误和警告信息等。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些文件在恢复项目、故障排除或者性能调试方面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从这些文件名中我们可以推测,项目组在开发HDMI文字叠加实验时,可能进行了多次设计迭代和测试,从而产生了这些备份和日志文件。通过分析这些文件,设计者可以了解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决策点,设计变更,以及最终的设计结果。 由于文件名中包含了多个备份文件,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个HDMI文字叠加实验的设计可能涉及了对FPGA资源的优化配置,或者是对文字叠加算法的多次调整。而在众多的log文件中,有关设计的详细信息、性能分析报告和可能的错误提示等内容,都是项目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HDMI文字叠加实验中,设计者需要对视频信号的处理流程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如何从视频信号中提取同步信号、如何解析像素数据,以及如何将文字数据正确地嵌入到视频信号中的适当位置。设计者还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序问题,确保叠加的文字不会影响到原始视频的播放质量。 此外,由于XC7Z010CLG-400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FPGA芯片,它为实现文字叠加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硬件平台。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I/O接口资源、内置的存储器资源以及高性能的逻辑资源,来实现一个既高效又稳定的文字叠加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不仅展示了FPGA技术在视频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还体现了Zynq-7000系列芯片在集成处理器核心和逻辑单元方面的优势。HDMI文字叠加实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通过FPGA实现复杂图像处理任务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025-09-11 17:53:27 7.75MB FPGA ZYNQ HDMI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五级流水线CPU设计与实现过程。首先阐述了流水线的五个主要阶段:取指(IF)、译码(ID)、执行(EX)、访存(MEM)、写回(WB),并深入探讨了数据冒险的解决方案,如数据前递(Forwarding)机制。接着讨论了PC模块的分支预测处理以及访存阶段的优化措施。文中还展示了具体的Verilog代码片段,包括PC更新逻辑、数据前递控制逻辑等。此外,作者分享了上板测试的经验,如通过Vivado生成比特流并在FPGA开发板上成功运行流水灯程序。最后提到了详细的文档和丰富的测试用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该项目。 适合人群:对CPU设计感兴趣的研发人员,尤其是熟悉Verilog和FPGA开发的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RISC-V指令集及其五级流水线CPU的设计原理;②掌握Verilog代码编写技巧;③进行FPGA开发和调试实践。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了完整的代码仓库链接,包含Verilog源码、约束文件、测试用例等资源,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同时,附带的手绘数据流图和详细的调试笔记有助于加深理解。
2025-09-10 21:51:28 620KB
1
针对传统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中模拟元件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数字磁通门系统。整个系统采用闭环结构,由激励产生模块、信号处理拱块和负反馈模块组成。外围模拟电路用高速D/A、A/D芯片取代,有利于系统温度稳定性的提到。FPGA内的数字逻辑实现了磁通门信号解算、激励正弦信号发生、D/A、A/D输入/输出串并转换的功能,首先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设计并仿真,然后下载、配置到FPGA中,调试完成后进行实验,通过实时处理双铁芯磁通门传感器探头输出信号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闭环结构的采用提高了系统信号梯度线性度,与模拟系统相比,基于数字逻辑的设计温度性能更稳定,更易于小型化,可移植性更强。 《基于FPGA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磁通门传感器,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弱磁检测设备,自1935年问世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航空、航天、地质勘探和医疗卫生等。它利用双铁芯结构,通过改变磁导率将被测磁场调制成激励信号的偶次谐波,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提取相关信息,转换为直流信号输出。 传统的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依赖于模拟元件,这导致其温度稳定性较差,难以小型化,且移植性低。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数字磁通门系统。FPGA因其灵活的可编程性,成为实现高效、稳定和可移植的磁通门系统的关键。 该系统采用闭环结构,由激励产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负反馈模块组成。激励产生模块由FPGA内的数字逻辑生成正弦激励信号,通过高速D/A转换器输出。信号处理模块则由高速A/D转换器采集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的输出信号,经过相敏整流和低通滤波,提取出直流信号。负反馈模块则通过积分放大、D/A转换器及反馈网络,实现对探头补偿线圈的反馈,以实现磁场的精确测量。 FPGA在此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实现信号处理的各种逻辑功能,还能够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设计和仿真,然后下载配置到FPGA中,进行实时处理。在实验验证中,该系统成功处理了双铁芯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的输出信号,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功能正确,具有较高的信号梯度线性度。 相比于模拟系统,基于FPGA的数字设计显著提高了温度稳定性,并降低了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使得系统更易小型化,移植性更强。这一创新设计对于提升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需要稳定性和便携性的场合,例如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磁场测量。 基于FPGA的数字磁通门系统设计和实现,通过集成化的数字逻辑处理,克服了传统模拟电路的局限性,实现了更精确、稳定的磁场测量,为磁通门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
2025-09-10 16:41:26 188KB FPGA
1
Xilinx FPGA SRIO 接口Verilog源码,封装FIFO接口,支持多种事务处理,附操作文档与许可文件,xilinx FPGA srio 接口verilog源码程序,顶层接口封装为fifo,使用简单方便,已运用在实际项目上。 本源码支持srio NWRITE、NWRITE_R、SWRITE、MAINTENCE、DOORBELL等事务。 1、提供srio源码 2、提供srio license文件 3、提供操作文档 ,Xilinx FPGA; SRIO 接口; Verilog 源码程序; 顶层接口封装; FIFO; NWRITE 事务; NWRITE_R 事务; SWRITE 事务; MAINTENCE 事务; DOORBELL 事务; srio 源码; srio license 文件; 操作文档。,Xilinx FPGA SRIO接口Verilog源码:高效封装FIFO事务处理程序
2025-09-10 14:09:47 1.36MB xbo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