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ython的声振仿真软件VAOne二次开发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声振仿真软件VAOne的二次开发。它提供了一系列脚本来处理VAOne中的声学模型求解、材料加载、层叠结构创建、网络分析等操作,并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与用户交互,实现了自动化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流程。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自动化求解脚本通过调用VAOne API自动求解声学模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 2. 材料处理提供了导入和处理纤维、泡沫等声学材料的功能,支持材料数据库的管理。 3. 层叠结构创建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脚本可以自动创建层叠结构(TrimLayers),如纤维层、泡沫层等。 4. 网络分析支持在VAOne中进行网络分析,包括频谱数据的创建、编辑和求解。 5. GUI界面通过PyQt5框架创建了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进行材料选择、层叠结构设计和网络分析操作。 ## 安装使用步骤
2025-11-24 14:17:01 255KB
1
基于ActiveX技术进行MPI软件的二次开发,路小江,邓益民,本文通过运用ActiveX技术来实现VB对MPI:registered:软件的有效控制,从而可以设计出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进行注塑模拟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MPI基�
2025-11-20 14:48:00 233KB 首发论文
1
讨论ansys 与VC++Fortran 程序的接口 当在优化或参数化命令流设计时,可在VC 或FORTRAN 中将ANSYS 作为子程序调用。具体调用方法如下: 1.在VC 中调用ANSYS 2.在FORTRAN 中调用ANSYS 3.说明1 和2 中,input_file 为用APDL 语言编写的ANSYS 输入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在VC 中调用ANSYS 时,需要加一条判断语句,以确定ANSYS 已经执行完毕 ### ANSYS二次开发:ANSYS与VC++及Fortran程序接口详解 #### 一、引言 在工程仿真领域,ANSYS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结构的模拟分析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ANSYS的功能,并实现与其他编程环境的无缝集成,ANSYS提供了多种方式来支持二次开发,其中包括与C/C++和Fortran等编程语言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调用ANSYS进行特定任务的计算。 #### 二、在VC++中调用ANSYS 在VC++环境中调用ANSYS通常涉及到以下步骤: 1. **编写ANSYS输入文件**:需要准备一个使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的输入文件(input_file),该文件包含了所需的ANSYS命令序列。 2. **调用ANSYS**:通过VC++中的`system()`函数或者`WinExec()`函数来执行ANSYS命令。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启动ANSYS并传入相应的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路径: ```cpp ::WinExec("d:/ANSYS57/BIN/INTEL/ANSYS57-b-pansys_product_feature-iinput_file-o output_file", SW_SHOWNORMAL); ``` 其中,`ansys_product_feature`是你的ANSYS产品的特征代码,用于指定使用的ANSYS版本及其功能模块。 3. **判断ANSYS执行状态**:在VC++中调用ANSYS后,通常需要添加额外的逻辑来判断ANSYS是否已经完成执行。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检查ANSYS产生的错误文件(file.err)是否可以写入。由于ANSYS运行过程中,这个文件是锁定状态,无法写入;而当ANSYS运行完毕后,该文件会被解锁,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该文件的状态来判断ANSYS是否已完成: ```cpp while (!CanWriteFile("file.err")) { Sleep(1000); // 等待1秒后再检查 } ``` #### 三、在Fortran中调用ANSYS 在Fortran环境中调用ANSYS同样需要编写ANSYS输入文件,然后通过Fortran中的`SYSTEM`函数来调用ANSYS: 1. **编写ANSYS输入文件**:同上。 2. **调用ANSYS**:在Fortran中,可以使用`SYSTEM`函数来执行外部命令,如下所示: ```fortran LOGICAL(4) result result = SYSTEM('d:\ANSYS57\BIN\INTEL\ANSYS57-b-p$ansys_product_feature-iinput_file-o output_file') ``` 在这个例子中,`ansys_product_feature`同样是指定的ANSYS产品特征代码。 3. **自动等待ANSYS执行完毕**:与VC++不同,Fortran中的`SYSTEM`函数会自动等待外部命令执行完毕后才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这意味着在Fortran中不需要额外编写逻辑来判断ANSYS是否已完成。 #### 四、注意事项 - **产品特征代码**:确保正确设置`ansys_product_feature`,不同的ANSYS版本和功能模块对应不同的特征代码。 - **输入输出文件管理**:合理管理ANSYS输入输出文件,避免文件路径错误导致的问题。 - **错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机制,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 #### 五、示例程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VC++示例程序,演示了如何调用ANSYS并等待其执行完毕: ```cpp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rocess.h" void main() { int result; printf("Solving"); result = system("d:/ANSYS57/BIN/INTEL/ANSYS57-b-pansys_product_feature-itest.txt-otest.out"); // 不使用::WinExec,可以实现与Fortran调用类似的效果,无需额外等待语句 printf("Solution finished"); } ``` 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C++和Fortran环境中调用ANSYS,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接口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ANSYS的灵活性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复杂的工程问题。
2025-11-19 16:12:04 317KB ANSYS 二次开发
1
9.10 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 Multi Range SFF选项允许对用于ENVI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制图方法的波谱范围进行限定和编辑。波 谱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吸收特征。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功能允许围绕每个端元的吸收特征定义多个不同的 波长范围。每个范围都被交互式的限定,并绘制包络线去除的吸收特性。也可以选择把权重引入计算,从 而使重要特征被重视起来。限定的波长范围可以被保存到一个文件中,以备再次使用(详细介绍,请参阅 第418页的“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 提示:要运行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功能,选择Spectral >Mapping Methods >Multi Range SFF。 (1) 限定新的波谱范围 选择Spectral > Multi Range SFF >Define New Range。选择所需的波谱库,然后点击“OK”。通过在列 表中点击波谱名,从波谱库中选择所需的端元波谱。使用“Ctrl”键可以选择多个波谱,点击“OK”。将 出现Edit Multi Range SFF Endmember Ranges对话框,其中显示所选端元的列表。点击端元名,将出现相 应波谱。 使用第418页“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中描述的方法,选择要在波谱特征拟合时使用哪些波谱范围。 键入一个输出文件名并点击“OK”。可以将这些波谱范围应用于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制图工具中。 (2) 编辑先前定义的波谱范围 选择Spectral > Multi Range SFF >Edit Previous Range。选择SFF参数文件名。点击端元名,将出现相 应的波谱和先前定义的范围。使用第418页“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中描述的方法,编辑波谱范围。点击 “OK”来更新参数文件。可以将这些波谱范围应用于多范围波谱特征拟合制图工具中。 9.11 波谱运算 Spectral Math TM 功能是一种灵活的波谱处理工具,它允许用数学表达式或IDL程序对波谱(以及选择 的多波段图像)进行处理。波谱可以来自一幅多波段图像(即一个Z剖面)、波谱库或ASCII文件(参见 第190页的“Z剖面提取”、第382页的“打开波谱库”以及第300页的“从波谱库输入波谱”)。如果已经 打开了一幅或多幅图像,且波段数与其中一个显示的波谱的维数相匹配,这些图像也可以被处理。如果波 段数和波谱维数相匹配,波谱运算也可以将数学表达式应用到多波段图像的所有波段中去。
2025-11-17 16:10:46 29.8MB 遥感影像
1
康耐视cognexVisionpro C#二次开发多相机视觉对位框架:涵盖多相机逻辑运算、运动控制、自动标定与TCP/IP通讯功能,康耐视cognexVisionpro二次开发多相机视觉对位框架:实现多相机逻辑运算、运动控制卡连接、自动标定与TCP IP通讯功能,基于康耐视cognexVisionpro用C#二次开发的多相机视觉对位框架 支持1:多相机对位逻辑运算,旋转标定坐标关联运算(可供参考学习)可以协助理解做对位贴合项目思路。 支持2:直接连接运动控制卡,控制UVW平台运动(可供参考学习) 支持3:自动标定程序设定(可供参考学习) 支持4:TCP IP通讯(可供参考学习) 以上功能全部正常使用无封装,可正常运行。 ,核心关键词: 多相机视觉对位框架; 康耐视cognexVisionpro; C#二次开发; 多相机对位逻辑; 旋转标定坐标关联; 运动控制卡; UVW平台运动; 自动标定程序; TCP IP通讯。,康耐视多相机视觉对位框架:C#二次开发与高效标定控制实现指南
2025-11-01 08:59:21 584KB
1
u890版本门户挂接二次开发,vb和.net
2025-10-26 15:57:35 13.45MB 二次开发
1
在IT行业中,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身份验证方法,它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唯一性来确认个人身份。在VB(Visual Basic)环境下进行指纹识别的二次开发,可以为各种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户验证手段。本资源提供了VB指纹识别的源代码和控件驱动,特别适用于URU4000B和URU4500这两款指纹识别设备。 URU4000B和URU4500是专门设计的指纹识别模块,它们内置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捕获并数字化指纹图像,然后通过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这些设备通常支持1:1(验证)和1:N(识别)两种模式,1:1模式用于验证用户是否为他们声称的身份,而1:N模式则在大量指纹数据中寻找匹配项,常用于大规模用户的身份识别系统。 提供的“Biokey.ocx”是一个ActiveX控件,它是VB开发中的关键组件,允许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集成指纹识别功能。这个控件包含了必要的接口和方法,如注册指纹、比对指纹等,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API函数实现与硬件设备的交互。 VB源代码示例则演示了如何使用Biokey.ocx控件进行操作,例如初始化设备、获取指纹图像、处理指纹数据、存储指纹模板以及执行比对等步骤。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源代码,开发者可以快速了解如何在自己的VB项目中嵌入指纹识别功能,实现定制化的身份验证或授权流程。 指纹识别的开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设备连接:首先需要连接并初始化指纹识别设备,这通常通过调用控件的初始化方法来完成。 2. 图像捕获:设备捕获指纹图像后,会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开发者需要处理这些图像,去除噪声,提高识别效果。 3. 特征提取:从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指纹的特征点,如脊线和谷线的分布等,形成指纹模板。 4. 模板存储:将提取出的指纹模板安全地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比对使用。 5. 比对操作:当需要验证或识别指纹时,提取当前指纹的模板,并与数据库中的模板进行比对,计算相似度以确定身份。 6. 错误处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错误情况,如设备连接失败、指纹读取不清等,并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机制。 通过这个VB指纹识别的二次开发资源,开发者可以深入学习和实践生物识别技术,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同时,这也体现了IT行业对用户身份验证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
2025-10-25 11:09:42 313KB 指纹识别 指纹开发 指纹采集
1
"中控指纹机二次开发包"是一个专为程序员设计的工具,用于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这个开发包提供了多种编程语言的支持,包括Delphi、VB6(Visual Basic 6)以及可能的多线程开发选项,使得开发者能够灵活地在不同环境下进行集成工作。以下是关于这个开发包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中控指纹识别技术**:中控科技是一家知名的生物识别技术提供商,其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门禁、考勤系统等领域。此开发包包含了中控指纹机的核心算法和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创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2. **Delphi支持**:Delphi是一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 Pascal 编程语言,常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开发包中的 Delphi 部分可能包含了一些预编译的库、头文件和示例代码,帮助开发者在 Delphi 环境下快速接入指纹识别功能。 3. **FPTConversion**:这可能是用于处理指纹图像转换的模块,FPT 可能代表“指纹模板”,转换可能涉及将原始图像数据转化为可存储和比较的指纹模板。 4. **Iclock_VB6**:VB6是Visual Basic 6的缩写,是微软的一个古老但依然活跃的编程环境。`Iclock_VB6`可能是一个专门针对VB6环境的接口库,用于与中控指纹机进行通信,实现指纹验证和管理功能。 5. **Real Time sample**:实时示例可能包含了一个演示如何在实时环境中使用指纹识别功能的应用程序或代码片段。这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如何在实际运行时处理指纹数据和响应。 6. **Synctime**:同步时间可能是指开发包中的一项功能,用于确保设备的时钟与服务器或其他系统保持同步,这对于考勤记录等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需要精确的时间戳。 7. **vb**:这个标签可能指的是Visual Basic,尽管没有明确说明是VB6还是更现代的版本如VB.NET。它可能包含VB相关的开发资源。 8. **multi-thread**:多线程意味着开发包可能支持在多个线程中同时处理指纹识别任务,提升程序性能,特别是在处理大量用户或并发操作时。 9. **Demo**:这个压缩包中的"Demo"可能是一个演示应用程序,展示了如何使用开发包的各项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起点。 "中控指纹机二次开发包"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资源,让开发者能够在各种编程环境中集成指纹识别功能,无论是用于门禁系统、考勤管理还是其他定制化应用。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开发包,构建高效且安全的指纹识别应用。
2025-10-24 07:05:04 1.7MB 中控指纹机二次开发包
1
《Catia二次开发案例源码+案例模型》 在当今的工业设计领域,CATIA作为一款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其应用广泛且深入。然而,仅仅掌握基础操作并不足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工程需求,这就催生了Catia的二次开发。本文将深入探讨Catia的CAA(Componen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二次开发技术,并结合提供的源码与模型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这一高级技能。 让我们了解什么是Catia的CAA二次开发。CAA是达索系统为Catia提供的一种开放的、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架构,允许用户自定义和扩展CATIA的功能。通过CAA,开发者可以创建新的工作台、工具栏、命令,甚至定制用户界面,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这大大提升了Catia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对于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尤为突出。 在基础篇中,我们将介绍CAA的基础知识,包括CAA的架构、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基本的编程概念。CAA主要使用Java和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进行编程,开发者需要对这两种语言有一定的了解。此外,CAA开发涉及到的主要对象模型和接口,如ProductStructure、Part、Shape等,都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基础篇的学习,你可以掌握如何创建基本的命令,操作模型数据,以及实现用户交互。 接下来,进入CAA二次开发篇,这部分将涵盖更高级的主题,如事件处理、多线程、数据库集成、以及与Catia其他模块的协同工作等。源码分析和案例模型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例如,你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零件设计自动化流程,学习如何利用CAA自动创建和修改零件,以及如何保存和读取设计数据。这些案例将涵盖从简单的几何操作到复杂的设计规则应用,全方位地展示CAA的潜力。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调试和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CAA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调试工具,如CAA DebugView,用于跟踪代码执行过程和检查变量状态。同时,学会编写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能够确保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别忘了,良好的文档编写和版本控制也是二次开发项目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后续维护,清晰的注释和规范的代码组织都能带来极大的便利。 总结起来,《Catia二次开发案例源码+案例模型》是学习和实践CAA的宝贵资源。通过深入学习,你可以将Catia的功能拓展至新的高度,为企业或个人项目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创新力。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个资料都将为你打开Catia二次开发的大门,助你在工业设计领域更上一层楼。
2025-10-14 15:55:15 19.52MB Catia二次开发 CATIA模型
1
使用C#控制斑马打印机进行条形码和二维码标签打印的方法及其二次开发技巧。首先,提供了连接斑马打印机的基础代码,确保稳定连接并检查打印机状态。接着,展示了生成条形码和二维码的具体方法,包括调整条码密度、高度以及二维码的纠错等级等关键参数。此外,还提到了几个优化方向,如动态内容注入、排版引擎改进、连接池机制和状态监控。文中强调了使用Raw模式发送ZPL指令的优势,并指出了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技术细节,如复位指令的必要性和模板使用的便捷性。最终,该方案已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其稳定性和高效性。 适合人群:对C#编程有一定了解,希望掌握斑马打印机控制及二次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定制化标签打印解决方案的企业或个人开发者,旨在提高标签打印效率和灵活性,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其他说明:附带完整的源代码和相关文档,便于快速上手和深入研究。
2025-10-11 23:17:45 2.5MB 条形码 二维码 ZPL指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