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在使用redis集群时,发现过期key始终监听不到。网上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于是想,既然不能监听集群,那我可以建立多个redis连接,分别对每个redis的key过期进行监听。以上做法可能不尽人意,目前也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有好的想法,请留言告知哦!不多说,直接贴我自己的代码! 2. 代码实现 关于Redis集群配置代码此处不贴,直接贴配置监听类代码! redis.host1: 10.113.56.68 redis.port1: 7030 redis.host2: 10.113.56.68 redis.port2: 7031 redis.host3: 10.113.56.6
2025-07-26 10:58:20 69KB bean
1
本文主要介绍了SMART-PTT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功能、终端应用等。
1
Voltaire公司公司本月初宣布推出支持微软Windows计算集群服务器2003的完整的基于InfiniBand的交换解决方案和软件包。Voltaire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基于Windows集群的性能和扩展性,显著地提高了应用性能。这种解决方案用于商业高性能计算是非常理想的,高性能计算应用于许多行业包括汽车工业,宇宙航天,科研工程,地理研究和财经服务。
2025-07-24 15:26:50 24KB
1
在无线电通信领域,建伍(Kenwood)是一个知名的对讲机品牌,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建伍集群350MHz对讲机KPG-96DTK8185 v2.2中英写频软件"是一款专为建伍350MHz集群对讲机设计的配置和编程工具,主要用于设定对讲机的频率、功能参数等。这款软件的版本号为v2.2,提供了中文和英文双语界面,便于不同语言背景的用户使用。 集群对讲机系统是一种高效的无线电通信方式,通过中央控制站来动态分配频率资源,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频道上进行通信,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建伍KPG-96DTK8185软件就是用于管理这种系统的工具,它允许用户: 1. 频率编程:用户可以设置对讲机的工作频率,包括发射和接收频率,以及相关的亚音频(CTCSS)和数字亚音频(DSC)编码,以避免不同用户间的干扰。 2. 功能配置:软件支持配置对讲机的各种功能,如扫描模式(单频点、多频点、群组扫描等)、呼叫功能、紧急报警设置、音量控制、功率级别调整等。 3. 用户界面:中英文双语界面使得国内外用户都能轻松操作,降低了使用难度。 4. 数据导入导出:用户可以将一组频率和设置保存为模板,方便在多台对讲机间快速复制配置,或者备份当前设置以防意外丢失。 5. 更新固件:部分版本的软件可能还具备固件升级功能,允许用户更新对讲机的内部软件,以修复已知问题或增加新特性。 6. 兼容性:虽然描述中没有明确提及,但通常这类软件会兼容一系列建伍350MHz集群对讲机型号,确保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管理多款设备。 7. 安全性:通过对讲机的编程,用户还可以设置安全密码,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更改关键设置。 建伍KPG-96DTK8185 v2.2中英写频软件是专业无线电用户管理和优化350MHz集群对讲机性能的重要工具,它集成了频率规划、功能定制和数据管理等多种功能,提升了通信效率和安全性。对于那些需要高效协调通信的组织或个人,如应急服务、商业团队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来说,这款软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2025-07-10 13:56:52 4.77MB
1
MQ群集的使用,描述MQ集群的使用方法,以及管理集群的方式
2025-07-09 17:24:40 201KB MQ集群 cluster 队列管理器 群集使用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代码实现无人机集群避障、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以及路径规划的技术细节。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四旋翼编队控制,涉及目标分配、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二是多人机模拟,涵盖复杂机制和动态行为建模;三是单机路径规划,采用RRT*算法和B样条曲线优化方法。文中还分享了一些关键技术和实战经验,如虚拟弹簧模型用于保持编队稳定,邻域更新机制确保动态拓扑变化的有效管理,以及B样条拟合实现路径平滑化。 适合人群:从事无人机研究、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无人机集群控制理论并掌握具体实现方法的研究者。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无人机集群避障、协同控制和路径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代码实现。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首先熟悉MATLAB编程环境,然后逐步深入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式。同时,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来探索不同配置下系统的行为特性,从而积累实践经验。
2025-07-08 23:07:05 1.1MB
1
MATLAB代码合集:无人机集群避障、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与路径规划的编程实践,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多智能体避障与路径规划的MATLAB代码集,无人机集群避障、多智能体协同控制、路径规划的matlab代码 一共三个代码: ① 四旋翼编队控制:包括目标分配、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 ② 无多人机模拟复杂机制和动态行为 ③ 单机模拟,路径跟随、规划;无人机群仿真控制 ,关键词:四旋翼编队控制; 无人集群避障;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路径规划; MATLAB代码; 复杂机制动态行为模拟; 单机模拟路径跟随; 无人机群仿真控制;,MATLAB代码:无人机集群避障协同控制与路径规划
2025-07-08 23:01:01 1.61MB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香橙派4和树莓派4B构建一个Kubernetes(K8S)集群,并重点介绍K8S安装脚本的实践过程。这些脚本,包括`k8s-setup.sh`、`k8s-init.sh`和`k8s-grant-user.sh`,是构建K8S集群的关键组件,它们帮助自动化安装和配置流程,使得在这些小型硬件设备上部署K8S变得更加便捷。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化容器化的应用程序部署、扩展和管理。它允许用户通过定义服务、部署和其他资源来管理跨多个主机的容器化应用。K8S集群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是一个服务器或像香橙派4和树莓派4B这样的小型计算设备。 我们来看`k8s-setup.sh`脚本。这个脚本通常用于初始化和配置K8S集群的基础环境。它可能包含以下步骤: 1. 更新系统:确保所有软件包是最新的,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问题。 2. 安装依赖:安装K8S集群所需的依赖软件,如Docker、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etcd等。 3. 配置网络:设置网络插件,如Flannel或Calico,以实现节点间通信。 4. 准备Kubernetes二进制文件:下载并安装K8S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者特定版本的二进制文件。 5. 初始化Master节点:在主节点上运行`kubeadm init`命令,创建必要的K8S组件和服务。 6. 配置Worker节点:将Master节点的配置信息传递给Worker节点,使它们加入集群。 接下来是`k8s-init.sh`脚本,它可能专注于启动和验证K8S集群。此脚本可能包括: 1. 启动Kubernetes服务:启动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scheduler等关键服务。 2. 部署核心DNS:K8S的核心服务之一,用于内部DNS解析。 3. 设置网络策略:根据需求配置网络策略,如允许或阻止特定的网络流量。 4. 验证集群状态:使用`kubectl`工具检查节点状态,确保所有组件都正常运行。 `k8s-grant-user.sh`脚本用于授权用户访问和操作K8S集群。这通常包括: 1. 创建ServiceAccount:为用户或应用创建服务账户,以便安全地与K8S API交互。 2. 创建Role和RoleBinding:定义用户的权限范围,例如只读权限或管理员权限。 3. 配置kubeconfig:生成或更新用户的kubeconfig文件,该文件包含了访问集群所需的认证信息。 总结起来,使用香橙派4和树莓派4B构建K8S集群是一种经济且有趣的实践,通过上述脚本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在这些低成本硬件上部署和管理容器化应用。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习和实验,也可以用于轻量级的生产环境,如家庭实验室或边缘计算场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树莓派和香橙派的性能有限,对于大规模的生产环境,可能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支持。
2025-07-07 13:14:06 2KB kubernetes
1
集群系统主要解决:高可靠性。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高性能计算。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本文主要展示如何使用LVS来实现实用的WWW负载平衡集群系统。 Linux操作系统上的集群是一种技术,旨在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实现高性能计算和负载平衡。集群系统通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系统,从而达到这些目标。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集群管理软件可以自动将服务切换到备份服务器,确保不间断的服务。在高性能计算方面,集群能够并行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例如在基因分析和化学分析等领域。 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集群解决方案,其中Linux Virtual Server (LVS)是由章文嵩博士领导的一个优秀项目。LVS被广泛应用于负载平衡场景,特别是对于提供WWW服务。许多商业集群产品,如Red Hat的Piranha和Turbo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都基于LVS的核心代码。 LVS提供了三种负载平衡方式:NAT(网络地址转换)、DR(直接路由)和IP Tunneling。在实际应用中,DR方式最为常用,因为它能直接将流量路由到真实服务器,减少网络延迟。在这个配置实例中,我们将重点讨论DR方式的LVS负载平衡。 配置LVS集群涉及以下步骤: 1. **网络拓扑**:集群中的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在同一网段内。理想情况下,虚拟服务器和真实服务器应位于不同网段,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2. **服务器配置**:虚拟服务器(负载平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将其分发给真实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需要适当的内核和网络配置,例如设置IP地址和虚拟接口。 3. **内核编译**:为了启用LVS功能,需要在虚拟服务器上重新编译内核并应用LVS补丁。这包括下载最新内核源码和LVS补丁,然后在内核源码目录下进行补丁应用和编译。 4. **集群配置**:在虚拟服务器上,配置LVS规则以指定如何将流量分发到真实服务器。这通常涉及设置IPVS规则,定义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等)。 5. **服务配置**:在真实服务器上,需要配置应用程序以支持集群环境,例如配置Web服务器(如Apache或Nginx)以监听特定的IP和端口。 6. **测试与监控**:完成配置后,通过客户端进行测试,验证负载平衡是否正常工作。同时,需要设置监控工具来跟踪集群的状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快速识别和解决。 Linux集群和LVS提供了一种强大且灵活的方式,通过高可用性、高性能计算和负载平衡来优化服务器资源的使用。这种技术对于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或执行大规模计算任务的环境尤其有用。正确配置和维护这样的集群系统是保持服务连续性和效率的关键。
2025-07-04 14:42:56 41KB
1
Linux操作系统中的集群技术是一种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以解决高可用性(HA)、高性能计算(HP)以及负载平衡等问题。集群系统通过特定的软件配置,能够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工作负载转移到备份服务器,确保服务的不间断。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提供WWW服务时,集群技术常常被用来分发流量,减少单个服务器的压力。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章文嵩博士创建的开源集群解决方案,它为多种商业集群产品提供了基础,例如RedHat的Piranha和Turbo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LVS的工作原理包括NAT(网络地址转换)、DR(直接路由)和IP Tunneling。在实践中,DR模式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而最为常用。 配置LVS集群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网络拓扑**:集群中的服务器需要通过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理想情况下,虚拟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和真实服务器位于不同网段,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2. **服务器配置**:集群中的服务器可以有不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LVS允许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情况调整负载分配策略。在例子中,vs1作为虚拟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发到rs1和rs2真实服务器。所有服务器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配置,如设置IP地址。 3. **内核编译**:为了支持LVS,需要在虚拟服务器上重新编译内核并应用LVS的内核补丁。补丁与当前使用的Linux内核版本相匹配,例如,对于2.2.19内核,需要下载相应的LVS补丁文件。 4. **内核配置**:在重新编译内核时,要确保启用相关的内核模块,如IPVS和必要的网络选项,以便支持LVS的功能。 5. **LVS配置**:在虚拟服务器上设置负载均衡策略,例如DR模式,需要配置IPVS规则,指定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数等。 6. **服务启动**:完成配置后,启动LVS服务并监控其运行状态,确保所有服务器正常运行并能响应客户端请求。 7. **测试与优化**:使用客户端(如Windows 2000的client)进行测试,验证负载平衡效果,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实用的LVS WWW负载平衡集群系统,有效地分散来自客户端的网络流量,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LVS由于其开源、高效和灵活性,已成为Linux环境下实现集群技术的重要工具。
2025-07-04 13:44:08 6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