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T平台下的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控制设计及其应用。主要内容涵盖系统研究背景、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编程、PCB制作、软件系统框架设计、系统测试及仿真验证。通过该设计,实现了对电压和频率的精确调节,提升了电网的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文中提供了完整的原理图工程、源代码工程、仿真工程、详细说明书和PPT等资料。 适合人群:电力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高校师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质量交流电输出的场合,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目标是提升电网供电质量,满足现代用电设备的需求。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和技术细节,还包括了大量的实操指导,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设计与应用。
2025-05-16 11:32:10 3.96MB
1
《LabVIEW电压信号采集系统:多通道高效率数据采集与处理报告(含任意时长采样时间、可调采样频率及Python读取代码)》,LabVIEW多通道电压信号采集系统:支持任意时长、多通道同步采样与Python数据处理功能,labview电压信号采集系统(含报告) 1、可设置任意时长的采样时间; 2、可以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 3、可设置不同的采样频率; 4、自动采集并保存数据; 5、送读取采集数据的python代码,方便科研后续进行信号变工作。 ,核心关键词:Labview; 电压信号采集系统; 任意时长采样时间; 多通道数据采集; 不同采样频率; 自动采集保存数据; 读取代码。,LabVIEW电压信号采集系统:多通道、高灵活度自动保存与Python接口系统
2025-05-16 09:21:28 1.9MB csrf
1
单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图腾柱结构的仿真研究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策略。PFC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电源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即减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图腾柱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PFC电路中的拓扑结构,它能够在不增加桥臂的情况下,实现电流的双向控制。 在进行单相无桥PFC图腾柱仿真时,研究者通常会采用专业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例如本案例中提到的PLECS(Power Electronic Simulator)。PLECS软件因其能够进行电力电子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快速建模与仿真而备受青睐。通过PLECS,研究者可以设计电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并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仿真过程涉及的主要控制策略是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组成的双环控制结构。在这种控制模式下,电压外环负责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而电流内环则专注于确保输入电流跟随输入电压,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输入特性。电流内环控制中,研究者采用了平均电流模式(Average Current Mode Control),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来调整电流波形,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能,研究中还加入了输入电压前馈策略。电压前馈能够提供电压变化的即时信息,使得电流控制器能够更快地响应输入电压的变化,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从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得知,除了仿真之外,还有其他内容涉及到单相无桥图腾柱的探究,例如模拟气相沉积与多孔介质孔隙率分布规律的研究。这一部分内容虽然与PFC技术不是直接相关,但表明了PLECS软件在其他物理和化学过程模拟中的应用,说明了其在多学科领域的广泛用途。 此外,文件列表中还包含了多个不同格式的文件,包括.doc、.html、.jpg等,这表明了研究内容不仅限于仿真,还包括了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和科技文本分析。例如,“单相无桥图腾柱仿真采用软件进行仿真采.html”可能是指引向一个网页或HTML格式的文档,而该文档包含有关仿真方法和结果的详细说明。图片文件如“2.jpg”和“3.jpg”可能用于直观展示仿真电路图或仿真波形。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单相无桥PFC图腾柱的研究不仅对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能效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推动电力系统的绿色发展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预计将有更多的控制策略和技术被开发出来,以进一步优化PFC电路的性能。 单相无桥PFC图腾柱的仿真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分析,而是涉及到实际电路设计和控制策略的实施。通过PLECS等专业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者可以对电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电路性能进行优化。通过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以及输入电压前馈技术,研究者旨在提高PFC电路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以实现更高效的电力因数校正。此外,研究内容还涵盖了多学科应用,显示了PLECS软件在电力电子以外领域如物理和化学过程模拟中的广泛用途。
2025-05-16 03:22:10 362KB
1
在电子工程领域,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尤其在教学和初学者的项目中。这个项目是关于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实现电压、温度和时间的实时显示,并且提供了Proteus仿真的支持。下面将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51单片机是Intel公司8051系列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其内部集成了CPU、内存、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多种功能部件。它的指令系统简单且高效,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实践。 在该项目中,51单片机会连接到一些外围设备,如ADC(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于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值,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或LM35)用于测量环境温度,以及RTC(实时时钟)模块来获取准确的时间。ADC的使用需要配置合适的采样率和分辨率,确保测量的精度。温度传感器则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接口协议(例如1-Wire)进行数据读取。RTC模块通常有自己的电池供电,即使主电源断开,也能保持时间的准确性。 程序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运行在51单片机上,负责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控制显示。编程语言通常是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其中C语言更便于理解和编写。程序会包括初始化设置,如端口配置、中断设置、时钟配置等;数据采集部分,涉及ADC和温度传感器的读取;数据显示,可能通过LCD或LED数码管来实现;以及时间管理,可能包括定时器的使用来定期更新显示。 Proteus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它结合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元器件库、虚拟仿真于一体。在这个项目中,Proteus仿真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实际硬件制作前验证程序的正确性。用户可以构建电路原理图,添加51单片机和相关的外设,然后导入编译好的程序代码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可以看到电压、温度和时间的实时变化,检查程序逻辑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错误,这大大节省了调试时间和成本。 在提供的压缩包中,"程序"文件很可能是包含源代码的工程文件,可以使用Keil、IAR等51单片机开发工具打开和编译。"仿真"文件可能包含了在Proteus中的电路原理图和已设置好的仿真环境,用户可以直接运行查看仿真结果。 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涵盖了51单片机的基础应用,如输入输出、中断处理、ADC和RTC操作,以及使用Proteus进行电路和程序的联合仿真。通过学习和实践,开发者能够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硬件接口和编程技术。
2025-05-15 19:55:04 101KB 51单片机 proteus
1
分析开关死区对S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讨论考虑开关死区时的谐波分析方法,并导出谐波计算公式。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实验方法对理想的和实际的SPWM逆变器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一些不同于现有理论的结果。
2025-05-14 08:06:24 274KB 变频|逆变
1
基于VSG技术的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研究与应用:采用Plecs平台进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与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拟微电网多台逆变器并联工况,实现双机无功功率均分和有功功率按比例分配。基本工况及负载变化下的性能分析与验证。,VSG 同步发电机双机并联 Plecs 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svpwm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模拟微电网多台逆变器并联工况 基本工况: 本地负荷 240kw 10kvar 2-4s 投入 60kw 负荷 负载电压 311V 可实现双机无功功率均分, 有功功率按比例分配 可提供参考文献与简单 谢谢理解 部分波形如下: ,VSG; 虚拟同步发电机双机并联; Plecs仿真;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svpwm;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微电网逆变器并联; 基本工况; 负荷分配; 功率分配; 参考文献。,"VSG双机并联模拟微电网的功率分配与控制策略研究"
2025-05-12 13:53:17 1.04MB 数据结构
1
MAX232负电压输出超声波控制电路,收发电路都有,已经实际试验过,可以使用
2025-05-11 18:53:33 130KB max232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力电子仿真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节。首先讲解了单相和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构建,强调了触发脉冲相位控制、滤波器选择以及参数调整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设计,着重于PWM生成策略、死区时间和滤波器的应用。随后讨论了斩波电路(尤其是Buck和Boost电路),涉及占空比调节、PID控制器应用及其稳定性优化。最后介绍了交流调压电路的两种方式——相控式和斩控式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仿真优化技巧,如采用理想开关模型、调整求解器等。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电力电子基础知识和MATLAB/Simulink使用经验的研发人员、学生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理解电力电子设备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手段验证设计方案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使用者掌握从模型建立到参数调优的完整流程,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小贴士和注意事项,有助于解决常见的仿真难题。同时,附带了一些具体的代码片段供参考,便于快速上手实践。
2025-05-10 15:26:01 883KB 电力电子 斩波电路
1
基于umc18工艺的带隙基准电路设计与实现:含版图与文档,可变输出电压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带隙基准电路,含版图,含设计文档,可变输出电压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采用umc18工艺 ,带隙基准电路;含版图;含设计文档;可变输出电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UMC18工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可变输出电压的带隙基准电路(含版图与文档)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带隙基准电路作为一种重要的模拟电路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集成电路中。带隙基准电路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参考,其输出电压不随温度、工艺和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当设计要求电路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保持其性能时,可变输出电压的带隙基准电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UMC18工艺是一种成熟的0.18微米半导体制造工艺,它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较好的性能。在该工艺下设计带隙基准电路,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电压参考,还可以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同时,实现较小的芯片面积和较低的功耗,这对于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可变输出电压的带隙基准电路时,需要对电路结构进行精心的考虑和设计,以确保其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此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版图的设计,因为版图设计对于电路的性能,如温度稳定性、电源抑制比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设计中,通常需要先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测试,验证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设计满足性能要求。随后,设计师会将电路设计转化为版图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物理验证和优化。版图完成后,还需生成相应的文档,详细记录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的细节,这些文档对于后续的电路测试、调试和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集包含了从电路设计到版图设计再到文档编制的整个过程,不仅提供了可变输出电压的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方案,还包含了详细的实现过程和相应的版图以及设计文档,对于希望掌握带隙基准电路设计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本文档集还涉及了UMC18工艺的特定要求和特点,如何在这一工艺下实现电路设计,包括对工艺库的了解、工艺参数的选取、电路元件的布局和连线等,这些都是设计高性能带隙基准电路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本文档集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基于UMC18工艺的带隙基准电路设计的全过程,以及如何解决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文档集还提供了相关的图片资源,如电路仿真结果图、版图布局图等,这些图片资料可以直观地展示电路的设计效果和版图的实现情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档中的信息。整体而言,本文档集是一份极为详细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资料,对于电路设计人员而言,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文献。
2025-05-09 14:23:42 436KB edge
1
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基于VDCM控制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变换器惯性与阻尼特性研究,基于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的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增强直流微电网惯性阻尼与电压电流稳定性分析,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VDCM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利用了传统电机的阻尼和旋转惯量以及励磁暂态特性,因此在负载功率变化时,输出电压更容易受到影响。 随着交流同步机在交流微电网中的逐渐应用,其思想也被用于dc dc变器中,实现了VDCM控制,从而增加了直流微电网的惯性和阻尼。 该仿真应用双向BUCK BOOST电路,采用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与传统pi对比提升了直流变器惯性阻尼特性。 可以看到负载输出的电压电流稳定 2018b版本及以上 ,双向buck_boost电路仿真; VDCM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直流微电网; 惯性和阻尼; 2018b版本以上,基于VDCM控制的双向BUCK BOOST电路仿真:增强惯性与阻尼特性的DC微电网应用
2025-05-08 07:59:28 201KB isti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