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的新双氯芬酸设计:理化、光谱、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和ADMET研究 本研究旨在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以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性。通过在核心结构的不同位置插入新的官能团,如CH3、OCH3、F、CF3、OCF3、Cl、OH、COOH、NH2、CH2NH2、CONH2、NHCOCH3,并进行几何优化、光谱计算和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ADMET研究。 双氯芬酸是一个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镇痛、解热和抗炎治疗。然而,它也显示出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如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肾脏、胃肠道和心血管损伤。如果长期服用高剂量,它也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如出血和穿孔。肝脏毒性也是与口服双氯芬酸相关的另一个问题。 为了提高其安全性,已经尝试设计一些新的潜在药物,以减少副作用,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帮助设计新的药物结构,预测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和毒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来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我们插入了新的官能团到核心结构的不同位置,并进行了几何优化和光谱计算。然后,我们使用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来预测蛋白-药物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键合作用和稳定性。 ADMET研究也被进行,以寻找新的双氯芬酸结构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吸收、代谢和毒性。物理化学和光谱数据支持新的结构构象。分子对接和动力学研究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改善,药代动力学预测表明其副作用较母体药物降低且无致癌性。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的双氯芬酸结构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和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这项研究为开发具有改善的临床安全性的新药提供了潜力。 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双氯芬酸的历史、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以及其在医疗中的应用和副作用。同时,本研究也强调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以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的双氯芬酸结构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和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这项研究为开发具有改善的临床安全性的新药提供了潜力。
2025-08-01 12:03:50 1.81MB
1
两MOS管源端相同时中心对称实例 7)差分的匹配版图(一)
2025-08-01 09:55:14 11.15MB IC版图 集成电路设计】
1
Modsim32是一个运行在windows下,作为在RTU或这ASCII传输模式下的MODBUS协议从设备的应用程序。用来模拟从设备(与之相对的是Modscan32,用于模拟主设备)。它可以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指令报文,根据窗口配置的数据返回主设备需要的指令报文。 Modsim32中文版是一款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软件,专为模拟MODBUS协议下的从设备而设计。MODBU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Modsim32模拟的是从设备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是Modscan32,后者用于模拟MODBUS通信中的主设备。 从设备在MODBUS网络中是指那些接收指令并作出响应的设备,它们通常负责提供数据和状态信息给主设备,而主设备则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Modsim32允许用户通过窗口配置,设定所需模拟的从设备的数据内容和通信参数。当主设备发送相应的指令报文到网络时,Modsim32会模拟真实的从设备,按照设定好的配置返回所需的指令报文。 Modsim32中文版的使用场景通常涉及物联网(IoT)、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通过模拟从设备,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测试和调试MODBUS网络中主设备的程序,无需依赖于真实的物理设备。这对于在设备尚未安装或生产前进行开发和预演测试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设备集成的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 标签中的"PLC"指的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工业自动化中核心的控制设备之一,经常作为MODBUS网络中的从设备。通过Modsim32模拟PLC设备,工程师可以在不干扰实际生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和故障排除。 "RS485"则是一种多点、差分的数据总线标准,常用于长距离和高噪声环境下的串行通信。MODBUS协议在RS485基础上运行,因此Modsim32也支持在RS485通信模式下模拟从设备。 Modsim32中文版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通过模拟MODBUS协议中的从设备,为工程师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灵活且安全的环境,用于测试和优化MODBUS通信和控制逻辑,是自动化和物联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软件之一。
2025-08-01 00:26:14 741KB modsim32 模拟从站 RS485
1
《华为模拟电路讲义》是一份详尽的教育资源,涵盖了模拟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专为学习者提供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机会。这份讲义分为上下两个完整版本,旨在全面覆盖模拟电路的各种核心概念和技术。 模拟电路是电子工程的基础,它处理连续变化的电信号,与数字电路(处理二进制信号)相对。在《华为模拟电路讲义》中,你可以期待学习到以下关键知识点: 1.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2. **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Op-Amp)的工作原理,共射极、共集极、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分析,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 3. **频率响应**:探讨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如波特图的解读,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4. **电源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包括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的区别及应用。 5. **振荡电路**:RC、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正弦波、方波等不同类型的振荡。 6. **模拟集成电路**:介绍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逻辑门等集成模拟电路的使用和特性。 7. **放大器稳定性**:稳定裕度的概念,如何分析和改善电路的稳定性。 8. **噪声与失真**:了解噪声源,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和非线性失真,以及减小这些影响的方法。 9. **信号调制与解调**:AM、FM、PM等模拟调制方式的原理,以及相应的解调技术。 10. **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设计、搭建和测试模拟电路,提升动手能力。 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其模拟电路讲义无疑结合了业界实践,将理论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这份讲义,读者不仅可以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还能了解到华为在实际项目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对于想进入通信行业或者提升专业技能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华为模拟1.pdf"和"华为模拟2.pdf"可能分别包含了讲义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每个部分可能详细阐述了上述的某个或多个主题。为了充分利用这份资源,建议按照文件顺序逐步学习,同时结合实践,以加深理解和提高技能。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2025-07-31 15:30:37 1.81MB 模拟电路
1
模拟电路讲义》 模拟电路是电子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电压、电流等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的处理与传输。本讲义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学习平台。 1. 模拟电路基础: - 电信号:电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电压、电流或电荷等物理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与之对应的是离散的数字信号。 - 基本元素:模拟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理解这些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是学习模拟电路的基础。 2. 电阻、电容和电感: -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其特性由欧姆定律描述,即V=IR,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 电容:电容存储电能,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由电容定律C=Q/V描述,其中C是电容,Q是电荷,V是电压。 - 电感:电感储存磁场能量,与电流的关系由自感定律L=ΔΦ/ΔI描述,其中L是电感,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ΔI是电流的变化。 3. 二极管与三极管: -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单向导电的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整流、稳压、钳位等,其工作原理基于PN结。 - 三极管: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是放大电流或电压的关键元件,可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等,其放大作用基于载流子的控制。 4. 电路分析方法: - 直流分析:分析电路在稳态下的电压和电流,通常使用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 交流分析:研究电路对交流信号的响应,需要用到复数表示法和频率特性分析。 - 虚地、虚短和虚断概念:在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中,这些概念有助于简化电路分析。 5. 放大电路: - 共射极放大电路:作为基本的放大结构,共射极放大电路可以放大输入电压并改变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关系。 - 差分放大电路:用于抑制共模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是模拟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集成运放应用: - 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是模拟电路中的核心元件,可实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各种数学运算,以及比较、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 - 非线性应用:如滞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等,用于信号的阈值检测和转换。 7. 滤波器设计: - 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不同类型的滤波器用于筛选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8. 动态电路与暂态分析: - RC和RL电路:电阻与电容或电阻与电感组成的电路在时间域内的响应,可以用微分方程描述。 9. 模拟集成电路: - 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是多个元件在单片硅片上的集成,如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电源管理芯片等。 10. 实验与实践: - 实验室技能: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工具,以及如何搭建和测试电路。 - 设计实例:通过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滤波器等,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框架,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步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的电子工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25-07-31 15:30:12 1.13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baqus进行流固耦合(FSI)模拟,尤其关注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文中通过多个实例展示了从建模、材料属性设置、相互作用定义、求解器配置到最后的数据处理全过程。强调了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如欧拉域边界设定、材料参数选择、时间步长控制以及后处理技巧等。此外,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Python脚本片段用于辅助建模和结果分析。 适合人群:从事工程仿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Abaqus中流固耦合模拟细节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模拟流体与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各种工程项目,如汽车碰撞测试、石油天然气设备设计、航空航天结构优化等领域。目的是提高仿真精度,减少实验成本,加快产品研发周期。 其他说明:由于流固耦合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作者提醒读者在实践中应注意积累经验,灵活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挑战。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他们避开常见的陷阱,提升工作效率。
2025-07-30 21:03:39 464KB
1
Matlab仿真研究:二自由度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及内、外圈、滚动体故障动态响应的编程实现与参考学习,Matlab二自由度滚动轴承动力学模拟:正常状态及内、外圈、滚动体故障动态响应的编程实现与应用参考。,matlab:滚动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含正常状态,内、外圈,滚动体故障动态响应,可用于参考学习轴承动力学编程以及复现。 ,Matlab;滚动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正常状态;内、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动态响应;编程参考学习;复现。,Matlab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编程学习参考 Matlab仿真研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上。本文主要围绕二自由度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编程实现方法和学习参考。 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是研究滚动轴承性能的基础,它通过将轴承系统简化为具有特定自由度的数学模型,来模拟轴承在工作时的动态行为。在这个模型中,通常考虑轴承内外圈的转动以及滚动体在接触面之间的滚动运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轴承的动态特性。 在正常状态下,二自由度模型能够帮助工程师预测轴承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包括载荷分布、应力应变以及振动特性等。通过Matlab编程,可以对这些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从而为轴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然而,轴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比如内外圈磨损、裂纹和滚动体损伤等。这些故障会对轴承的动态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研究故障状态下的动态响应对于故障诊断和维护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通过Matlab仿真,可以模拟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轴承性能,分析故障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从而在故障初期发现并采取措施。 Matlab仿真研究的关键在于编程实现。文档中提到了多个以“基于的滚动轴承动力学研究及其复”为前缀的文件,可能包含了具体的编程代码、模型构建步骤、仿真案例以及结果分析等。这些文档是学习Matlab在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中应用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文件列表中还出现了多个以“编程模拟滚动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为标题的文件,这些文件可能提供了模拟轴承动力学模型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通过这些文档,研究者和工程师不仅能够学习如何使用Matlab对轴承动力学进行建模和仿真,还能了解如何处理仿真结果,以及如何根据结果对轴承设计进行优化。这样的仿真研究对于提高轴承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文档列表中提到了“xbox”这一标签,虽然其在本文中的具体作用和含义不明,但可能表明研究中使用了某些特定的工具或方法,或许与Matlab仿真环境下的某种扩展应用有关。这需要进一步的文档内容来详细说明。 本文通过Matlab仿真研究,揭示了二自由度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如何通过编程实现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动态响应分析。这一研究不仅为轴承动力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2025-07-29 20:14:18 1.86MB xbox
1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C 语言,作为编程界的常青树,凭借高效性能与底层操控能力,成为系统软件、嵌入式开发的核心语言。其简洁语法与强大扩展性,不仅是程序员入门的不二之选,更为操作系统、游戏引擎等奠定技术基石,历经数十年依然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
2025-07-29 15:04:40 4.92MB
1
《深入探讨COMSOL模拟下的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COMSOL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 ,COMSOL; 纳米粒子; 等离子体; 增强效应; 模型,COMSOL建模分析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 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它允许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对各种物理过程进行模拟。本文深入探讨了在COMSOL环境下构建的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等离子体是指物质的一种状态,其中部分或全部电子被移除,形成了由带正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气体。而纳米粒子在这一状态下的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工业应用价值。 纳米粒子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与体积比率高,在等离子体中会表现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增强效应进一步被激发和放大。在模拟过程中,研究者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参数来优化纳米粒子的光学、电学以及催化特性。 具体而言,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涉及到光子学和电磁学的知识,这些模型的构建需要精确考虑纳米粒子的尺寸、形状、组成材料以及与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在COMSOL中,可以通过多物理场耦合来模拟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纳米粒子对等离子体的增强效应中,我们可能关注的是粒子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这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它能够导致纳米粒子附近的电场极大地增强。在光子学应用中,这可以用于设计高效的传感器、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 模型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理论分析,还包括模拟结果的实际应用。比如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等离子体增强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此外,模型的实际应用还可能涉及到生物医学领域,如癌症治疗中的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等。 在技术博客和研究文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的深入探索和讨论。这些文章会详细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参数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例如,"纳米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魔法模型揭秘在光子学" 这类文件可能会深入阐述光子学中如何利用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性质进行新颖应用的研究。 为了深入理解纳米粒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的行为,研究人员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模型的建立,还包括模型验证和实验数据的对比。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尺度模拟成为可能,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和解释纳米尺度下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COMSOL模拟下的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效应模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通过深入探索这些模型,我们可以设计出性能更优异的纳米材料和器件,为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2025-07-25 22:01:21 593KB 开发语言
1
软件平台:stm32cubemx keil5 使用hal库生成基础代码,然后添BACnet mtsp部分,已经成功和电脑BACnet模拟软件Yabe通讯成功。 硬件平台:基于正点原子stm32f407探索者开发板硬件。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BACnet协议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楼宇自控网络通信协议,对于实现建筑设备之间的通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ACnet MTSP(BACnet消息传输协议)是BACnet协议的传输层协议之一,负责在不同的BACnet设备间建立和维护数据传输通道。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硬件平台,通过HAL库生成基础代码,并添加BACnet MTSP部分以实现与电脑BACnet模拟软件Yabe通讯的过程。 软件平台的选择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在这里,开发者选用了STM32CubeMX和Keil MDK-ARM作为开发工具。STM32CubeMX是一个图形化的软件配置工具,用于初始化STM32微控制器的配置并生成初始化代码。Keil MDK-ARM则是ARM公司推出的针对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它集成了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等开发所需工具。通过这两个工具的配合使用,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进行代码编写、编译和调试工作。 接下来,硬件平台的选择对整个系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案例中,硬件平台为正点原子的STM32F407探索者开发板。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以其高性能和丰富的外设支持而著称,适用于复杂和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非常适合用来开发楼宇自控系统中的控制单元。 在实现BACnet通讯的过程中,HAL库发挥了基础性的代码生成作用。HAL(硬件抽象层)库是ST公司为其STM32系列微控制器提供的固件库,它提供了一组标准化的API函数,这些函数实现了对STM32硬件外设的初始化、配置和控制。通过使用HAL库,开发者能够避免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从而降低了编程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在代码中添加BACnet MTSP部分是实现通讯的核心。开发者需要实现BACnet协议栈的相关功能模块,包括网络层、应用层等,并通过HAL库提供的串口通信接口(如USART2)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BACnet MTSP协议涉及诸多细节,如建立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处理超时和重传机制等,开发者需要仔细设计并编码这些功能模块以确保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RS485接口在BACnet通讯中扮演了物理层的角色。RS48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串行通讯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较大的通讯距离,非常适合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在本案例中,RS485接口作为STM32F407探索者开发板与外部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负责将BACnet MTSP封装好的数据帧发送到通讯总线上。 经过上述步骤的开发和调试,开发者最终成功地让基于STM32的硬件平台与电脑上的BACnet模拟软件Yabe实现了通讯。Yabe是一个为BACnet协议测试而设计的工具软件,它能够模拟BACnet设备并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界面来展示通讯数据。通过与Yabe通讯测试,开发者可以验证所开发的BACnet通讯功能是否符合协议规范,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调试。 最终,开发者不仅实现了与Yabe的通讯,也为基于STM32平台的智慧楼宇系统的BACnet通讯功能提供了成功案例。这一过程涉及了硬件选择、软件配置、HAL库使用、BACnet协议实现以及通讯接口配置等多个方面,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对于那些希望在楼宇自动化领域有所建树的工程师和开发者而言,本文所介绍的知识和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07-25 16:49:56 13.57MB BACnet MTSP STM32 RS4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