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解析:** "Google-Chrome-Native-Messaging" 是一个技术主题,指的是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一项功能,允许本地应用程序(如C++应用)与Chrome扩展程序通过特定的接口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基于JSON格式的数据交换。这个标题揭示了我们要讨论的是关于Chrome的本机消息传递机制,以及如何使用C++作为主机应用来实现这一功能。 **描述分析:** 描述进一步细化了主题,指出这是一个使用C++应用程序与Google Chrome浏览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实例。它提到了"示例代码",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一个实际的操作代码库可以参考学习。此外,提到"Google Chrome网上应用店"暗示了这个功能与Chrome扩展的发布和分发有关。 **标签解析:** 1. **plugin** - 这里指的可能是Chrome扩展,它们是类似插件的程序,用于增强浏览器的功能。 2. **chrome-extension** - 明确了我们讨论的扩展是针对Chrome浏览器的。 3. **chrome** - 标记了与Google Chrome浏览器相关的技术内容。 4. **qt** - Qt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可能在实现C++应用时用到。 5. **native** - 可能指的是本机消息传递或本机应用。 6. **cpp** - C++编程语言,用于开发本地主机应用。 7. **data-communication** - 关键的主题,表示我们将探讨的是数据传输和通信机制。 8. **native-messaging-host** - 指的是Chrome的本机消息传递主机,它是实现浏览器与本地应用间通信的关键组件。 9. **ChromeC++** - 结合了Chrome和C++,表明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使用C++进行Chrome扩展的开发。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 "Google-Chrome-Native-Messaging-master"很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功能的源代码仓库,通常包含项目的主分支或初始版本。这个文件名表明我们可以期待找到关于如何配置、构建和使用本机消息传递主机的详细步骤和示例代码。 **知识点详述:** 1. **Google Chrome Native Messaging**:这是Google Chrome提供的一种API,使得本地应用程序(如C++、Python等)能够与Chrome扩展进行双向通信。通信过程通常通过一个中间文本文件(通常是JSON格式)进行,该文件被两个端点交替读写。 2. **JSON数据交换**: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在Chrome Native Messaging中,JSON用于封装和传递消息数据,确保了数据的结构化和跨语言兼容性。 3. **C++ Native Messaging Host**:C++应用作为Native Messaging的主机端,负责接收来自Chrome扩展的消息并处理,同时将响应写回。开发C++ Native Messaging Host需要理解Chrome的API规范和C++编程。 4. **Chrome Extension开发**:Chrome扩展是用HTML、CSS和JavaScript编写的小型应用,可以在浏览器环境中运行。要实现与本地应用的通信,需要在manifest.json文件中配置本机消息传递的相关设置。 5. **Qt框架**:Qt是一个流行的跨平台开发工具,可能在这个项目中用于构建C++ Native Messaging Host。Qt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使得C++开发更加便捷。 6. **数据安全和隐私**:使用Native Messaging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由于本地应用可以访问系统的权限比Chrome扩展更高,因此需要确保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恶意攻击。 7. **调试和测试**:在开发过程中,调试Chrome扩展和本地应用之间的通信至关重要。这可能涉及到日志记录、错误处理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数据交换。 这个主题涵盖了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包括理解Chrome Native Messaging API,使用C++编写Native Messaging Host,配置Chrome扩展的manifest.json,以及在Qt环境下进行C++编程。此外,还需要关注安全性和测试策略,以确保功能的稳定和安全。
2025-07-30 10:34:41 7.06MB plugin chrome-extension chrome native
1
在软件工程的海洋中,编程规范如同灯塔,引导着开发者避开潜在的风险,确保代码质量和团队合作的顺畅。本文将深入探讨两份重要的编程规范文档:《Google C++编程规范(中文版)》和《汽车业C语言编程规范(中文版)》,以期为广大开发者揭示规范背后的智慧与实践。 《Google C++编程规范》是Google公司内部广泛使用,并向社区公布的编程实践。该规范以其对代码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团队协作的促进作用而受到业界推崇。规范的编写细致到每一个代码细节,从命名规则开始,它强调使用有意义且具描述性的名字,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自我解释能力。例如,变量名应当简洁明了,而类名则应体现其具体功能或属性。注释标准则要求开发者提供足够的文档,以确保代码的每一部分功能都能被理解。 在类型安全方面,规范提倡使用C++的强类型特性,以减少运行时错误。错误处理和内存管理是编程中不可避免的两个话题,规范推荐使用异常来处理错误,这样不仅可提高代码的可读性,还可以减少因错误检查代码而带来的混乱。至于内存管理,它提倡使用智能指针如std::unique_ptr和std::shared_ptr,以自动化资源管理,减少内存泄漏的可能性。 模板和多态是C++高级特性中的“双子星”,它们极大地增强了C++语言的表达力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可能引入复杂性。为此,《Google C++编程规范》特别指出,应当谨慎使用模板,防止代码膨胀;在多态使用上,推荐以接口为基础,以清晰的继承关系来构建系统。这两项高级特性的合理使用,是提升代码质量的关键。 随着汽车行业对软件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行业内部对C语言编程规范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汽车业C语言编程规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直接关乎行车安全,C语言编程规范要求格外严格,尤其在内存安全和错误处理上。在内存安全方面,规范要求开发者避免使用悬挂指针、野指针或未初始化变量,减少因指针错误引起的系统崩溃。针对错误处理,它要求编写代码时必须考虑到任何关键操作失败的可能性,并设计出能够在适当时候停止程序执行的机制。 在可移植性和效率方面,规范鼓励编写简洁、高效且易于移植的代码,这要求开发者必须掌握C语言的底层特性,同时对目标硬件有足够的了解。由于汽车软件开发的特殊性,对软件缺陷和硬件故障的容忍度为零,因此这份规范不仅关注软件开发的当前状态,也关注其未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两份规范,开发者将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编程技能和软件质量。C++开发者通过《Google C++编程规范》能够编写出更清晰、更易于维护的代码,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C++语言特性的理解。而C语言开发者则可以通过《汽车业C语言编程规范》确保自己的作品能够满足汽车行业的高安全标准。综合这两种规范,我们可以预见在软件开发中,不仅能够编写出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代码,还能在保证软件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维护成本,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稳定的产品体验。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编程规范的制定和遵循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能够提升软件开发效率,还能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Google C++编程规范》和《汽车业C语言编程规范》都以各自的视角和侧重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明确的实践指南。无论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还是在对安全要求极为严苛的汽车业,这些规范都值得每一个开发者深入研究,并在工作中积极运用,以共同推动软件行业的进步。
2025-07-30 10:05:06 1.06MB Google 编程规范
1
《nudtpaper:从code.google.compnudtpaper自动导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个专门为NUDT(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设计的LaTeX模板——nudtpaper。这个模板旨在简化论文写作过程,提高论文格式的标准化和一致性。通过在code.google.compnudtpaper获取此模板,学生可以轻松地开始他们的学术论文创作。 我们需要理解LaTeX,这是一种基于TeX的文字处理系统,特别适合于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技术文档编写。LaTeX以其强大的排版能力和对复杂公式的处理能力而闻名,同时它还支持自动化引用管理和目录生成,使得论文结构清晰,格式规范。 nudtpaper模板则是LaTeX系统的一个定制版本,针对NUDT的论文格式要求进行了优化。它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和配置,如封面、摘要、目录、章节样式、页眉页脚等,确保了论文符合学校的规定。使用这个模板,学生可以避免繁琐的格式调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 模板的使用方法通常是这样的:下载nudtpaper-master压缩包并解压。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模板中的示例文件,如`main.tex`,这是论文的主文件,包含各部分的引用。用户可以添加或删除章节,调整标题,插入自己的内容。同时,`bibliography.bib`是参考文献数据库,用于管理论文的引用,用户可以添加自己的引用条目。 在LaTeX环境中编译`main.tex`,如使用MiKTeX或TeX Live,将自动生成PDF文件,预览论文的最终效果。编译过程中,LaTeX会自动处理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等,确保它们符合模板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模板作者提供了联系方式(六本源## gmail ** COM),这表明他们愿意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解答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可以主动联系他们寻求帮助。 nudtpaper是一个为NUDT学生量身打造的高效工具,它结合了LaTeX的强大功能和学校的格式规范,使论文写作变得更加简单。通过合理利用这个模板,学生们可以专注于研究内容的撰写,同时确保论文的格式专业、规范,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完成效率。
2025-07-26 16:20:28 47.87MB
1
Chrome最新离线安装包,版本v103.0.5060.114,更新时间2022-07-10 Google Chrome,中国大陆官方译名:谷歌浏览器(据最新消息,Chrome的中文名可能叫做:酷容浏览器),台湾官方译名:Google Chrome,香港官方译名:Google浏览器,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网页浏览器,“Chrome”是化学元素“铬”的英文名称;过去也用Chrome称呼浏览器的外框。
2025-07-21 17:02:18 80.98MB Chrome google chrome 离线安装包
1
Chrome谷歌浏览器 32位 windows 离线版下载,最新版本号138.0.7204.97(正式版本) (32 位)
2025-07-18 09:30:34 115.45MB google浏览器
1
HackBar是一款专为网络渗透测试和安全评估设计的浏览器插件,功能丰富且易于使用。它允许用户自定义并直接发送HTTP请求,支持手动构造GET和POST请求,并可添加自定义的HTTP头部和参数。插件内置了编码/解码工具,如URL编码、Base64编码和MD5加密,便于在测试中处理数据。此外,HackBar还提供了常见漏洞的测试Payload,如SQL注入、XSS和XXE,助力用户快速检测网站漏洞。同时,它还具备Cookie管理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绕过登录限制等测试
2025-07-12 12:28:50 111KB 网络安全 渗透测试 chrome
1
谷歌开源 draco window环境下已经编译好了 Draco 是一种库,用于压缩和解压缩 3D 几何网格(geometric mesh)和点云(point cloud)。换句话说,它显著缩小了 3D 图形文件的大小,同时对 3D 图形的观看者来说又根本不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它还旨在改善 3D 图形的压缩和传输。 来自谷歌 Chrome Media 团队的贾米森·布雷特勒(Jamieson Brettle)和法兰克·加利根(Frank Galligan)在解释 Draco 时说:“Draco 是为了提升压缩效率和速度而设计和研制的。代码支持压缩点、连接信息、纹理坐标、颜色信息、正常量以及与几何形状有关的任何其他一般属性。有了 Draco,使用 3D 图形的应用程序可以小巧得多,又不影响视觉逼真度。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现在应用程序下载起来更快了,浏览器中的 3D 图形加载起来更快了,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带宽就可以传输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了,而且可以迅速呈现、画面极其逼真。”Draco 是作为 C 源代码发布的,可以用来压缩 3D 图形,另外还发布了处理编码数据的 C 和 Javascript
2025-06-29 13:48:50 24.74MB windows google 3d压缩 draco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 (GEE) 进行Sentinel-2卫星数据处理与分类的全流程。首先,通过筛选特定区域(AOI)、时间范围和云覆盖度的数据,去除云层和阴影干扰,并计算云掩膜后的图像中值以提高质量。接着,对图像进行分割并选取关键波段和聚类信息,准备训练数据集,包括多种地表覆盖类型(如非正式定居点、植被、裸地、水体等)。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分类器,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此外,还进行了像素级别的分类作为对比。最后,将分类结果导出到Google Drive,并评估了模型的训练和验证精度。 适合人群:遥感数据分析人员、地理信息系统(GIS)从业者以及对地球观测数据处理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Sentinel-2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如去云、降噪等;②学习基于GEE平台的地物分类流程,包括样本准备、模型训练、结果评估等;③理解不同级别(对象级与像素级)分类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教程侧重于实际操作步骤,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GEE平台上的遥感影像处理任务。同时,通过比较对象级和像素级分类的效果,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1
内容概要:本文旨在分析慕尼黑特蕾西恩维斯地区在2023年和2024年不同时间段(包括 Oktoberfest 期间)的地表温度(LST),以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文中通过 Landsat 9 和 Sentinel-2 卫星影像数据,利用 Split-Window 算法计算 LST,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差异分析。此外,还计算了 NDVI、NDBI、NDWI 和 Albedo 等指数,并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为了提高分辨率,采用了随机森林算法对 LST 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和散点图验证了降尺度结果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知识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城市热岛效应和地表温度分析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分析特定区域(如 Oktoberfest 场地)在不同时间段的地表温度变化;②评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③通过降尺度技术提高 LST 数据的空间分辨率;④验证降尺度方法的准确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涉及多种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重点关注代码实现和结果验证部分。同时,建议读者熟悉 Python 或 JavaScript 编程语言,以及 Google Earth Engine 平台的基本操作。
2025-06-22 14:25:25 35KB 地理信息系统 机器学习
1
内容概要:本文档由Amirhossein Ahrari提供,作为Google Earth Engine教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植被光学深度(VOD)产品的处理方法,使用Python API(Xee)。文档首先介绍了环境配置与初始化,包括安装所需库如xee、geemap、xarray等,并进行Earth Engine认证与初始化。然后,通过定义地理区域(以水文流域为例),获取并处理了2015年至2020年间L波段VOD数据集。对数据进行了年度和月度平均值计算,并通过matplotlib库绘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VOD分布图,最后将年度数据保存为netCDF格式。; 适合人群:对遥感数据处理、植被监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或学生,特别是熟悉Python编程且对Google Earth Engine有一定了解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和处理植被光学深度数据;②掌握使用Python API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③了解植被光学深度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及其可视化表示。;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到较多的技术细节,建议读者提前准备好相关软件环境,并按照文档步骤逐步操作,同时可以参考作者提供的视频教程加深理解。
2025-06-21 14:01:41 2KB Python Earth Engine 遥感数据处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