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3519DV500R001C01SPC011海思3519dv500 SDK开发包
2025-07-18 16:38:23 937.59MB
1
佳能单反相机开发包(Canon digital camera SDK)3.9.0版本Canon EOS ED-SDK3.9.0。 09/25/2018 -Added support for the EOS R -Delete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older model out of support and deleted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kEdsPropID_ParameterSet kEdsPropID_ColorMatrix kEdsPropID_Sharpness kEdsPropID_ColorSaturation kEdsPropID_Contrast kEdsPropID_ColorTone kEdsPropID_PhotoEffect kEdsPropID_FilterEffect kEdsPropID_ToningEffect 03/01/2018 -Added support for the Camera EOS M100 。。
2025-07-17 17:46:21 189.84MB Canon EDSDK 单反相机
1
标题:“jcef支持mp4版java sdk”指明了该主题主要涉及的技术范畴。JCEF(Java Chromium Embedded Framework)是一个Java框架,允许开发者在Java应用程序中嵌入Chromium浏览器引擎。Chromium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快速、安全、稳定的通用浏览器。JCEF作为其Java接口,使开发者能够将网页内容与Java应用无缝集成。 描述:“jcef支持mp4版java sdk”意味着JCEF的Java SDK已经增加了对MP4媒体文件格式的支持。这允许Java应用通过内嵌的浏览器引擎播放MP4视频文件,从而扩展了JCEF的功能,使其不仅限于渲染网页内容,还可以处理多媒体内容。此技术支持对多媒体内容的播放,表明JCEF在企业级应用和桌面应用的丰富化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标签:“jcef java mp4”则从三个维度对这个技术主题进行了标注。“jcef”强调了技术的核心是Java Chromium Embedded Framework。“java”指出了该技术是为Java平台服务的,这包括Java SE(标准版)和Java EE(企业版),两者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p4”是标记该技术特化的支持格式,MP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多媒体容器格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的“jcef-jar-lib(MP4)”揭示了具体的实现细节。其中“jcef-jar”可能代表了用于Java应用中嵌入Chromium的库文件,通常以JAR(Java Archive)格式提供。而“(MP4)”则强调了这个库文件包含了对MP4视频格式的支持。这样的文件清单通常在Java项目中使用,通过引入JAR库文件,项目能够利用JCEF框架嵌入浏览器,并支持MP4视频的播放。 JCEF提供了Java平台下集成网页浏览器能力的新途径。有了对MP4格式的支持,JCEF不仅提供了网页内容的嵌入,还包括视频播放等多媒体处理能力,这使得Java应用程序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用户交互。企业开发者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提升应用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例如在内部培训系统中嵌入培训视频,或者在管理软件中嵌入产品演示视频等。因此,这个技术的出现对于需要在Java应用中嵌入完整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功能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2025-07-16 00:00:43 110.52MB jcef java
1
使用STM32CubeMX移植FreeModbus到STM32G431,并以设置RS485的DE引脚硬控制,在modbus串口文件也进行了软件控制DE引脚的程序编写,如使用软控制定义FREEMODBUS_PORT_INTERFACE_RS485即可实现 在当前工业自动化与通信领域中,Modbus协议以其简单、开放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互连。STM32系列微控制器由于其高性能、低成本、易用性等优点,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STM32CubeMX是一个强大的初始化代码生成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配置STM32微控制器的硬件特性,加速开发进程。而FreeModbus是一个开源的Modbus协议栈实现,它能够在资源受限的系统上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STM32CubeMX工具将FreeModbus移植到STM32G431微控制器上,并实现RS485通信协议的DE(Data Enable)引脚硬控制。RS485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现场的多点、双向通信总线标准,它能有效地支持长距离的通信。在RS485系统中,DE引脚用于控制发送器的开启与关闭,是实现有效通信的关键。 在移植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STM32CubeMX配置STM32G431的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设置好Modbus所需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等参数。接下来,需要在STM32CubeMX生成的初始化代码基础上集成FreeModbus协议栈。这一步通常涉及对协议栈源代码的修改以适配STM32的HAL库或者直接使用CubeMX生成的HAL库代码。 在代码层面,移植FreeModbus到STM32G431之后,需要特别注意RS485的DE引脚控制。这涉及到对DE引脚的硬件控制和软件控制。硬件控制通常是指通过GPIO直接控制DE引脚电平,而软件控制则是在Modbus协议栈中设置相应的标志位来通知HAL库改变DE引脚状态。例如,在FreeModbus协议栈中,可以通过定义一个宏`FREEMODBUS_PORT_INTERFACE_RS485`来启用RS485模式,并在相关的HAL库函数中添加代码以控制DE引脚。 整个移植和开发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有扎实的STM32硬件操作基础,理解Modbus协议的帧结构、地址识别、数据校验等关键环节,并且熟悉如何通过STM32CubeMX工具高效配置微控制器的外设。此外,对RS485通信的电气特性和通信机制要有充分的认识,以确保在多点通信环境中,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 在完成代码编写和调试后,开发人员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验证Modbus协议栈的功能完整性以及RS485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可以包括在理想状态下的通信测试、加入噪声的抗干扰测试、以及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测试等。 将FreeModbus移植到STM32G431并实现RS485的DE引脚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软件层面的编程工作,还需要对硬件平台和通信协议有深入的理解。成功完成这一任务,将使得STM32G431微控制器在工业通信应用中表现出色,满足严苛环境下的可靠数据传输需求。
2025-07-10 20:00:34 19.5MB stm32 FreeModbus rs485 modbus
1
### dp-modeler手册知识点概述 #### 一、数据准备阶段 **1. Osgb格式模型** - **定义**: OSGb(OpenSceneGraph Binary)是一种用于存储三维模型的二进制格式,常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领域。 - **作用**: 作为三维模型的基础输入数据之一,用于后续的精修与重建过程。 - **注意事项**: 需确保该格式的模型坐标系与其他数据文件一致。 **2. .xml格式空三(空中三角测量)文件** - **定义**: 空三(空中三角测量)是指通过对多个视角的照片进行处理来恢复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技术。 - **作用**: 提供了模型的几何信息和位置信息,是进行三维模型重构的重要依据。 - **注意事项**: 确保文件中的坐标系为平面坐标,并且转角顺序为OPK(方位角、俯仰角、滚动角)。 **3. 匀光匀色后的影像** - **定义**: 指的是对原始影像进行光照和色彩均匀化处理后的结果。 - **作用**: 有助于提高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和精度。 - **注意事项**: 处理后的影像应与模型和其他数据保持坐标系一致。 **数据准备示例**: 通常通过特定的软件如Smart 3D或PhotoMesh进行设置,确保所有数据的一致性。 --- #### 二、新建工程与数据预处理 **1. 新建工程** - **步骤**: 打开软件后,通过“文件—新建解决方案”创建新的工程。 - **设置**: 输入工程名称并指定保存路径。 - **目的**: 为接下来的数据导入和处理提供工作环境。 **2. 数据预处理** - **航空影像参数导入**: 将空三数据导入到软件中,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基础。 - **Osgb格式转换**: 对Osgb格式的模型进行转换处理。 - **Osgb至Osg**: 转换为OSG格式。 - **Osg至Ive**: 进一步转换为IVE格式。 - **目的**: 使模型格式符合软件的要求,便于后续编辑和处理。 --- #### 三、模型修饰流程 **1. 模型导入** - **步骤**: 将准备好的模型导入到网格编辑视图中。 - **目的**: 准备开始对模型进行精细调整。 **2. 画范围线** - **步骤**: 在矢量测图图层管理器中新建图层,绘制范围线。 - **目的**: 用于定义模型重建的范围。 **3. 批量重建** - **步骤**: 选择已绘制的范围线,执行批量重建命令。 - **目的**: 快速完成指定区域的模型重建。 **4. 重建平面** - **步骤**: 激活重建层,选择范围边界线进行重建预览,设定内收值和平均高程后生成新平面。 - **目的**: 改善平面部分的模型细节。 **5. 显示平面** - **步骤**: 在网格中找到重建后的平面并显示出来。 - **目的**: 检查重建平面的效果。 **6. 建模** - **勾勒顶部轮廓线**: 在模型管理器中新建图层,绘制多段线来定义屋顶轮廓。 - **挤出主体结构**: 使用倾斜影像创建柱体,挤出屋檐厚度以形成立体结构。 - **补面与复制面**: 创建新的面并进行复制,以便快速构建模型表面。 - **内偏移与挤出柱体结构**: 通过内偏移来调整模型的细节,挤出柱体来增强模型的立体感。 - **自动贴图**: 自动为模型应用纹理,提升其真实感。 --- #### 四、成果导出 **1. 成果数据组织** - **步骤**: 创建一个总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最终的成果数据。 - **内容**: 包含DP精修的模型、DP重建地面平面以及修改后的场景。 **2. 导出精修模型** - **步骤**: 在模型管理器中选择需要导出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OBJ格式。 - **注意事项**: 设置的偏移量需与osgb文件中的偏移量保持一致,随后将OBJ格式模型转换为OSGb格式。 **3. 导出DP重建地面平面** - **步骤**: 导出模型分级为IVE格式,修改报告文件中的偏移量,再将IVE格式转换为OSGb格式。 **4. 修改后的模型转换** - **步骤**: 将修改后的OSG模型转换为OSGb格式模型。 - **注意事项**: 确保偏移量的一致性。 **5. 成果串连** - **步骤**: 将转换好的OSGb文件放置于同一个文件夹中,并使用串工具将它们串联起来。 - **目的**: 形成完整的三维模型数据集,便于后续的应用与展示。 通过以上详细的步骤介绍,可以清晰地了解从数据准备到最终模型导出整个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这对于利用天际航倾斜摄影精细化三维建模系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南。
2025-07-10 12:35:18 23.16MB de-modeler
1
在当今自动化工业和智能监控领域中,工业相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为了实现复杂的图像处理与识别任务,通常需要将工业相机与各类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库相结合。C#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在封装和调用海康工业相机SDK以及集成OpenCV、YOLO、VisionPro和Halcon等算法时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C#中的继承和多态特性来封装这些功能,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了解C#中的继承和多态特性是基础。继承允许我们创建类的层次结构,通过基类的公共接口来访问子类的功能,而多态则让相同的方法名在不同的对象中有不同的实现,这为算法的更换与升级提供了便利。 海康工业相机SDK的调用通常包括初始化相机、配置参数、开始捕获图像、停止捕获图像以及释放资源等步骤。在C#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基类,定义这些公共方法的框架,然后通过继承创建不同的子类,每个子类具体实现对应算法的调用。 例如,为了封装OpenCV算法,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继承自基础相机操作类的OpenCV子类。在这个子类中,我们可以添加OpenCV特有的图像处理方法,如颜色空间转换、特征点检测、图像滤波等。当需要调用这些OpenCV功能时,只需实例化OpenCV子类,并通过基类定义的接口调用相应的方法。 对于YOLO这样的深度学习模型,我们同样可以创建一个子类。YOLO的封装需要处理模型加载、图片预处理、目标检测结果处理等环节。我们可以在子类中实现这些步骤,并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来获取检测结果。这样,通过不同的子类,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使用不同算法,而主程序逻辑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VisionPro和Halcon是另外两种常用的机器视觉工具,它们各有特点,封装的方法类似。在C#中,可以通过创建对应子类的方式来调用它们的API,实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缺陷检测、测量定位等功能。封装的目的是为了隐藏具体的算法细节,向外部提供简洁明了的接口。 封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相机SDK本身通常提供了一套丰富的API供开发者使用,因此在实现继承和多态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API,避免重复造轮子。同时,考虑到工业相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复杂场景,封装的类应当具备良好的错误处理能力,以及高效的资源管理。 此外,良好的封装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实现,还包括文档的编写和代码的注释。为了方便其他开发者理解和使用封装好的SDK,应当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文档,并对关键代码段进行注释说明。这不仅有助于代码的维护,也有利于团队合作。 通过C#继承和多态的特性,我们可以有效地封装海康工业相机SDK,并集成OpenCV、YOLO、VisionPro和Halcon等算法。这样的封装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还降低了算法切换和升级的难度,为机器视觉项目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25-07-09 01:35:57 959KB 机器视觉
1
"Biokey SDK U.are.U 4000B"是由中控科技提供的一个用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特别适用于中控指纹采集仪URU4000B。这款开发包为开发者提供了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的能力,从而在安全验证、身份识别等领域实现高效的应用。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是一系列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括库文件、头文件、示例代码、文档和调试工具等,帮助开发者创建特定平台或设备上的应用。在这个案例中,"Biokey SDK"是专门针对中控科技的U.are.U 4000B指纹识别设备的。 "U.are.U 4000B"是一款高性能的指纹采集仪,它能够高质量地获取和处理用户的指纹图像,然后通过先进的算法进行指纹识别。这款设备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电脑安全登录等多种场景。 开发包中的"BIOKEY.OCX"是一个ActiveX控件,它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允许程序员在Visual Basic、VB.NET、VC++等支持ActiveX的环境中直接调用指纹识别功能。这个控件封装了指纹识别的核心算法,简化了开发过程。 此外,"指纹仪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设备(即URU4000B指纹采集仪)和操作系统的关键,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并操作该硬件。对于旧版本的操作系统如Vista和XP,"U.are.Udriver-to-Vista XP"文件提供了必要的驱动支持,使得设备能在这些系统上正常工作。 使用"Biokey SDK U.are.U 4000B"进行二次开发时,开发者可以访问以下功能: 1. **指纹图像采集**:获取清晰的指纹图像,这是识别的基础。 2. **指纹预处理**: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优化,去除噪声,提高识别准确性。 3. **指纹匹配**:基于特定的指纹特征提取和比对算法,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指纹比对。 4. **安全性**:提供加密和解密功能,确保指纹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5. **用户界面集成**:提供API接口,方便将指纹识别功能无缝集成到应用的用户界面中。 6. **多语言支持**:通常SDK会包含多语言支持,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 通过这个SDK,开发者可以创建出高效、稳定且用户体验良好的指纹识别应用,例如用于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等场景。"Biokey SDK U.are.U 4000B"是中控科技为开发者提供的一种强大工具,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将指纹识别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软件产品中,提升其安全性和便捷性。
2025-07-08 12:12:18 3.2MB SDK U.are.U 4000B
1
SDK开发包精臣B3S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针对精臣品牌B3S型号的热敏打印机。该SDK不仅包含了打印机的控制代码和接口定义,还为开发者准备了一系列的DEMO打印实例,帮助开发者快速学习如何操作和控制打印机进行打印工作。通过这些示例,开发者可以直观地看到打印效果,从而更容易地掌握SDK的使用方法。 文档部分则详细说明了SDK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接口调用规范,为开发者的编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文档中通常会包含如何安装SDK、初始化打印机、打印指令的发送以及打印任务的管理等关键信息。此外,文档还可能包含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打印机语言的介绍、常见问题的解答以及故障排除的建议,为开发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整个SDK开发包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精臣B3S打印示例”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的打印示例文件,这些示例文件将涵盖不同的打印场景和需求,如标签打印、条码打印、文本打印等。通过这些示例,开发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SDK的使用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相应的定制和扩展。 开发者在使用SDK开发包精臣B3S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熟悉编程语言,能够理解和运用SDK提供的API接口。此外,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对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机制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利用SDK实现对打印机的精确控制。SDK开发包精臣B3S的使用通常涉及到硬件与软件的交互,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对硬件设备有一定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开发者通过精臣B3S打印机SDK开发包的使用,可以开发出多种应用程序,这些应用可以在零售、物流、制造、医疗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零售行业,可以通过SDK开发包实现商品价格标签的快速打印;在医疗行业中,可以用于打印化验单或药品标签;在物流行业中,可以用于打印快递单等。SDK开发包精臣B3S的应用前景广泛,能够为不同的行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打印解决方案。 由于SDK开发包精臣B3S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详尽的文档,开发者能够快速掌握开发流程,并能够基于SDK进行二次开发,创造出更多满足特定需求的打印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精臣B3S打印机的SDK开发包也可能会不断地更新和迭代,为开发者带来更多新的功能和改进。
2025-07-07 22:45:24 17.86MB Demo
1
GDIPlus SDK FOR vc6.0 是一个专为Visual C++ 6.0设计的图形设备接口(GDI+)开发工具包,它扩展了Windows应用程序的图形处理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和图像处理功能。GDI+是Windows API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允许程序员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创建和操作图形,包括线条、曲线、形状、文本以及图像。 **GDI+基础知识** GDI+主要由几个核心类组成,包括Graphics、Pen、Brush、Font、Image等。这些类提供了绘制图形的基本元素: 1. `Graphics` 类:代表绘图表面,如窗口或位图,用于执行实际的绘图操作。 2. `Pen` 类:用于定义线条的样式、宽度和颜色。 3. `Brush` 类:用于填充形状的颜色或图案。 4. `Font` 类:用于设置文本的样式、大小和方向。 5. `Image` 类:包含位图、图标和其他图像资源。 **GDIPlus SDK的安装与使用** 1. **安装**:下载GDIPlus SDK后,解压缩GDIPlus.zip文件,按照提供的说明文档进行安装。通常,这涉及到将库文件和头文件添加到VC6.0的Include和Lib路径中。 2. **配置项目**:在VC6.0中新建或打开一个项目,确保已正确设置包含目录(Include路径)和库目录(Lib路径),以便编译器能找到GDI+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3. **引入库**:在源代码中,需要包含必要的头文件,如``,并链接GDIPlus.lib库。 **GDIPlus SDK使用方法** 1. **初始化GDI+**:在使用GDI+之前,必须调用`GdiplusStartup`函数初始化GDI+系统,并在程序结束时调用`GdiplusShutdown`。 2. **绘图操作**:创建`Graphics`对象,然后使用该对象调用各种绘图方法,如`DrawLine`、`DrawRectangle`、`DrawString`等。 3. **图像处理**:可以加载、保存和操作图像,例如使用`Bitmap`类加载图片,`DrawImage`方法显示图像,或者应用滤镜和效果。 4. **颜色和刷子**:使用`SolidBrush`、`LinearGradientBrush`等类来填充形状,`Color`类来定义颜色。 5. **文本渲染**:使用`Font`和`SolidBrush`配合`DrawString`方法,可以绘制格式化的文本。 **示例代码** ```cpp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Gdiplus; int main() { Gdiplus::GdiplusStartupInput gdiplusStartupInput; ULONG_PTR gdiplusToken; GdiplusStartup(&gdiplusToken, &gdiplusStartupInput, NULL); // 创建Graphics对象 Graphics graphics(hdc); // 假设hdc是设备上下文句柄 // 创建Pen和Brush Pen pen(Color(255, 0, 0), 2); SolidBrush brush(Color(255, 255, 0)); // 绘制矩形 graphics.DrawRectangle(&pen, 10, 10, 100, 100); // 填充矩形 graphics.FillRectangle(&brush, 20, 20, 80, 80); GdiplusShutdown(gdiplusToken); return 0; } ``` 通过以上步骤,开发者可以利用GDIPlus SDK为Visual C++ 6.0应用程序添加丰富的图形功能。同时,提供的`GDI+ for VC6.0 SDK使用方法.docx`文档应该包含了更详细的示例和教程,可以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和应用GDI+。记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充分利用这个强大的图形库。
1
奥威AS3911 M1卡SDK是一个专门针对AS3911芯片设计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用于实现对M1(MiFare Classic)卡片的读写操作。M1卡是NXP Semiconductors公司推出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门禁系统、小额支付等领域。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为开发者提供了必要的库函数、示例代码、头文件以及文档,帮助他们更高效地集成AS3911芯片的功能到自己的应用系统中。 AS3911芯片是一款高性能的RFID读写器模块,具备强大的射频通信能力,能够与多种类型的非接触式IC卡进行交互。该SDK的重点在于提供了对M1卡的全面支持,包括初始化、认证、数据读写、加密等操作。对于开发者来说,理解AS3911的接口和命令结构至关重要,这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向芯片发送指令,以完成对M1卡的操作。 在SDK中,通常会包含以下组件: 1. **库文件**:包含了与AS3911芯片通信的函数库,这些函数用于执行各种操作,如设置RF参数、发送命令、接收响应等。 2. **头文件**:定义了库函数的接口,供开发者在自己的代码中调用。 3. **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库函数的基本操作,例如初始化、读写数据等,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4. **API文档**:详尽解释了每个库函数的功能、参数和返回值,是开发者理解和使用SDK的重要参考资料。 5. **硬件接口指南**:描述了AS3911芯片的物理接口,包括GPIO、SPI或I2C通信协议,帮助开发者将SDK集成到硬件平台。 6. **M1卡协议说明**:解释了M1卡的工作原理和通信协议,包括防冲突机制、密钥管理、扇区结构等。 使用奥威AS3911 M1卡SDK,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程序,实现M1卡的个性化功能,例如读取卡片信息、更新卡片数据、进行安全交易等。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1卡的安全性较高,因此涉及密钥的操作必须谨慎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此外,开发者还需要熟悉相关的RFID标准和规定,例如ISO/IEC 14443,以确保应用的合规性和兼容性。同时,理解非接触式IC卡的射频特性,比如读写距离、信号强度等,也对优化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奥威AS3911 M1卡SDK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使得开发与M1卡交互的应用变得简单而高效。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个SDK实现各种创新的RFID应用场景。
2025-07-05 10:53:07 21.9MB AS3911、 M1、SD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