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yTorch框架的变分自编码器(VAE)图像生成项目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PyTorch框架实现的变分自编码器(VAE)项目,专注于图像生成和重建任务。VAE是一种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数据的潜在分布来生成新的数据样本。本项目使用自制数据集进行训练,数据集中包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黑线的图像。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数据处理 使用自制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黑线的图像。 数据集处理包括加载和预处理图像数据。 2. 模型架构 编码器连续使用卷积层、批量归一化和LeakyReLU激活函数(CBL)来学习图像特征。 重参数化对学习的特征进行正态分布采样。 解码器使用反卷积层、批量归一化和LeakyReLU激活函数(DCBL)将采样后的数据还原回原图。 3. 效果展示 重建效果展示了模型对输入图像的重建效果,图像质量较高。
2025-11-10 10:31:49 683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SSA(Summarized Square Algorithm)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在风电功率分配中的应用。传统VMD和EMD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面对复杂风电功率波动时表现不佳。SSA优化后的VMD(SSAVMD)能更精准地分析风电功率信号的模态分布,提高功率分配精度。文中提出高频功率分配给超级电容、低频功率分配给蓄电池的策略,同时引入了由样本熵、聚合代数和Pearson相关性组成的创新适应值函数,提升了优化过程的科学性和效率。最终,该策略在混合储能系统中展现了显著效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风电功率分配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风电功率分配的混合储能系统,旨在提高风电功率的稳定输出和分配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说明:该策略不仅理论新颖,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化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2025-11-08 22:40:29 1.01MB
1
归一化流(Normalizing Flows)是一种在机器学习领域,特别是深度学习中用于概率建模和密度估计的技术。它们允许我们构建复杂的概率分布,并在这些分布上执行各种任务,如采样、近似推断和计算概率密度。这篇工作是针对"归一化流的变分推理"的复现和扩展,源自ATML Group 10的研究成果。 在变分推理中,我们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复杂的后验概率分布进行近似。变分推理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优化一个叫做变分分布的简单模型来逼近这个后验。正常化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可逆转换,使得我们可以将简单的基础分布(如标准正态分布)逐步转化为复杂的目标分布。 归一化流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可逆且有可计算雅可比行列式的变换,将数据分布映射到已知的简单分布。每个转换都会保持数据的密度,因此可以通过反向转换从简单分布采样并计算原始分布的概率。这种技术在生成模型(如变分自编码器或生成对抗网络)和推断任务中都十分有用。 在Jupyter Notebook中,可能会包含以下内容: 1. **理论回顾**:文档会详细介绍归一化流的基本概念,包括可逆转换的性质、连续性方程以及如何计算目标分布的密度。 2. **模型架构**:文档可能会展示几种常见的归一化流架构,如RealNVP(Real-valued Non-Volume Preserving)、Glow( Glow: Generative Flow with Invertible 1x1 Convolutions)或者更复杂的FFJORD(Free-form Continuous Flows with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3. **实现细节**:将详细阐述如何用Python和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来实现这些转换,可能包括层的构建、损失函数的选择以及训练过程。 4. **实验设置**:描述数据集的选择(可能是MNIST、CIFAR-10等),模型的超参数配置,以及训练和评估的标准。 5. **结果分析**:展示模型在生成样本和推断任务上的性能,比如通过可视化生成的样本、计算 inception scores 或者 KL 散度来评估模型质量。 6. **扩展研究**:可能包含对原论文的扩展或改进,例如探索新的转换类型、优化技巧或者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7. **代码实现**:整个Jupyter Notebook将包含完整的可运行代码,便于读者复现研究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归一化流的变分推理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因为它提供了更灵活的概率建模方式,能够处理高维度数据和复杂的依赖结构。通过这个项目,读者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技术,还能掌握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它。
2025-11-06 13:08:06 13.45MB JupyterNotebook
1
matlab求导代码变分高斯Copula推论 我们使用高斯copulas(与固定/自由形式的边距组合)作为自动推理引擎,以对通用分层贝叶斯模型进行变分近似(仅有的两个特定于模型的项是对数似然和先验项及其派生词)。 我们评估了在单变量页边距中复制的特殊性以及在潜在变量之间广泛捕获的后验依赖。 本文的Matlab代码 韩少波,廖学军,David B.Dunson和Lawrence Carin,第19届人工智能与统计国际会议(AISTATS 2016) ,西班牙加的斯,2016年5月 例子 演示1:边际适应(偏斜,学生的t,Beta和Gamma) >> demo_SkewNormal >> demo_StudentT >> demo_Gamma >> demo_Beta 实数,正实数和截断的[0,1]变量的边际逼近的精度如下所示, 演示2:双变量对数正态 >> demo_BivariateLN 我们使用具有(1)固定形式对数正态分布裕度(2)基于自由形式伯恩斯坦多项式的裕度的双变量高斯copula近似双变量对数正态分布, 演示3:马蹄收缩 基准比较包括: 吉布斯采样器 平均场VB VGC-L
2025-10-19 23:40:26 6.63MB 系统开源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VMD-NRBO-Transformer-TCN的多变量时间序列光伏功率预测项目。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光伏数据进行去噪和多尺度分解,提取平稳子信号;结合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利用时序卷积网络(TCN)提取局部时序特征;并引入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NRBO)对模型超参数进行高效优化,提升训练速度与预测精度。整体模型实现了对复杂、非线性、多变量光伏功率数据的高精度预测,具备良好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文中还提供了部分Python代码示例,涵盖VMD实现和Transformer-TCN网络结构定义。;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基础,从事新能源预测、时间序列建模或智能电网相关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熟悉Python和PyTorch框架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短期与中期功率预测,支持电网调度与储能管理;②作为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高级案例,用于研究VMD、Transformer、TCN融合模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③探索NRBO等数值优化算法在深度学习超参数调优中的实际应用;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代码与模型架构图逐步理解各模块功能,重点掌握VMD信号分解、Transformer与TCN的特征融合机制以及NRBO优化策略的集成方式,可自行复现模型并在真实光伏数据集上验证性能。
2025-10-13 14:47:33 26KB Transformer
1
在当今能源领域,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风力发电的功率输出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这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混合储能系统被提出作为一种有效的功率平抑手段。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系统中不同类型储能单元的功率和容量,可以在风力发电功率波动时,实现对电网功率的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MATLAB(Matrix Laboratory)是一种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的高性能语言,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和算法开发。在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和容量配置中,MATLAB能够通过建模和仿真,帮助研究者和工程师设计和优化控制算法。 在本文件中,提到了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和容量配置的研究背景——风力并网功率平抑。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遗传算法、麻雀搜索算法、变分模态分解(VMD)等先进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的优化算法,它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产生新一代解,以期找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麻雀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受麻雀群体觅食行为的启发,通过个体的聚集和扩散来搜索全局最优解。变分模态分解(VMD)则是一种分解信号的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模态分量,每个分量具有不同的中心频率和带宽。 目标是实现经济性最优,即在满足风电功率平滑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储能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构建一个储能系统的变寿命模型。这个模型能够根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温度、老化效应等因素,预测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退化情况。通过这种模型,可以对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进行优化,以适应风力发电功率波动的特性。 在本文件的压缩包中,包含了一个可运行的算法源程序。这个程序可能包含了上述提到的遗传算法、麻雀搜索算法、VMD等算法的实现代码,以及相应的模型构建和仿真测试功能。通过运行这个源程序,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参数下的储能功率分配策略和容量配置,进而分析其对电网功率平滑的效果,以及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实现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和容量配置背景风力并.html”可能是一个HTML文件,它可能包含了本研究的详细介绍、研究结果展示或者是一个用户交互界面,允许用户输入特定参数并获取对应的仿真结果。而“1.jpg”、“2.jpg”、“3.jpg”、“4.jpg”这些文件则是相关的图表或图片,它们可能展示了研究中的关键数据、仿真结果或算法流程图等,增强了研究的可视化效果。 该文件集中的研究涉及了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功率平抑的解决方案,并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相关算法的开发和优化。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风力发电的并网性能,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储能系统的经济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07 22:00:38 841KB 柔性数组
1
POA-VMD+降噪(鹈鹕优化VMD结合余弦相似度和小波阈值进行降噪) 1.分解部分 (POA-VMD)采用鹈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 寻优对象:k α 包含10种适应度函数 可出适应度曲线图 分解图 频谱图 三维分解图和α、K位置随迭代变化图 适应度函数包括: 1.综合评价指标2.包络熵3.包络谱峭度值4.幅值谱熵5.模糊熵 6.皮尔逊系数7.峭度值8.样本熵9.排列熵10.信息熵 2.分量筛选 采用余弦相似度评判分解分量与原序列间的余弦相似度,设定阈值,将含躁分量提取出, 3.降噪 通过阈值小波进行降噪, 降噪方法包含(可根据降噪效果选取最合适的方法。 ) %软小波阈值降噪 %硬小波阈值降噪 %改进小波阈值降噪(阈值函数曲线见链接图片) 以西储大学数据为例效果如图 matlab代码,含有部分注释; 数据为excel数据,使用时替数据集即可; , ,中心电感振动数据为基础进行噪音治理的POA-VMD变分模态分解降噪法,POA-VMD降噪技术,POA-VMD; 鹈鹕优化VMD; 降噪; 余弦相似度; 小波阈值; 分解部分; 寻优对象; 适应度函数; 分量筛选; 西储大学,轴承故障信号P
2025-06-21 22:18:45 2.83MB istio
1
POA-VMD+降噪技术:鹈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余弦相似度结合小波阈值降噪的实践与应用,POA-VMD+降噪(鹈鹕优化VMD结合余弦相似度和小波阈值进行降噪) 1.分解部分 (POA-VMD)采用鹈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 寻优对象:k α 包含10种适应度函数 可出适应度曲线图 分解图 频谱图 三维分解图和α、K位置随迭代变化图 适应度函数包括: 1.综合评价指标2.包络熵3.包络谱峭度值4.幅值谱熵5.模糊熵 6.皮尔逊系数7.峭度值8.样本熵9.排列熵10.信息熵 2.分量筛选 采用余弦相似度评判分解分量与原序列间的余弦相似度,设定阈值,将含躁分量提取出, 3.降噪 通过阈值小波进行降噪, 降噪方法包含(可根据降噪效果选取最合适的方法。 ) %软小波阈值降噪 %硬小波阈值降噪 %改进小波阈值降噪(阈值函数曲线见链接图片) 以西储大学数据为例效果如图 matlab代码,含有部分注释; 数据为excel数据,使用时替数据集即可; , ,POA-VMD; 鹈鹕优化VMD; 降噪; 余弦相似度; 小波阈值; 分解部分; 寻优对象; 适应度函数; 分量筛选; 西储大学,轴承故障信号POA-
2025-06-21 22:17:38 560KB scs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主要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并通过计算各IMF的峭度来识别潜在的故障特征。文中不仅解释了VMD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还给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包括参数设置、信号分解以及峭度计算的具体步骤。 适合人群: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从事设备维护、故障检测工作的专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机械设备特别是旋转机械如电机、风机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的情景。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早期故障迹象,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虽然本文重点在于理论讲解和代码实现,但强调了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更多高级的数据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模型以提升诊断效果。
2025-06-18 10:49:16 321KB
1
标题:提出全变分的论文 描述:提出全变分的文章,英文版。是学习TV算法的必备资料。 标签:全变分 TV算法 本文档摘要:由L.I. Rudin、S. Osher和E. Fatemi撰写,发表于Physica D 60 (1992) 259-268。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全变分(Total Variation,简称TV)的去噪算法。全变分是一种在图像处理中用于边缘保持平滑的技术,其目标是在保持图像边缘清晰的同时去除噪声。该算法通过最小化图像的总变分来实现,同时考虑到噪声的统计特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并通过梯度投影法获得解,这涉及到在由约束确定的流形上求解时间依赖的部分微分方程。随着演化时间的推移,解会收敛到一个稳定状态,即去噪后的图像。这种方法能够保护图像中的边缘细节,适用于极度嘈杂的图像,并且在数值上简单而相对快速。 详细知识点: 1. **全变分(TV)的概念**: - 全变分是图像中所有像素间亮度变化的绝对值之和。 - 在图像处理中,全变分被用作一种衡量图像复杂性的标准,它有助于保持图像中的边缘特征。 - 与传统的图像去噪方法如高斯滤波器相比,全变分算法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边缘细节。 2. **TV算法在去噪中的应用**: - TV算法通过最小化图像的全变分来去除噪声,同时满足噪声统计特性的约束条件。 - 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这些约束条件引入优化问题,使得算法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的关键特征不被模糊或丢失。 3. **梯度投影法**: - 梯度投影法是一种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迭代方法,通过沿着梯度方向移动并投影回约束集来寻找最优解。 - 在全变分去噪算法中,这种方法被用来在满足噪声统计约束的条件下,找到使图像总变分最小化的解。 4. **图像去噪过程**: - 图像去噪是一个重要的图像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后续图像分析任务(如特征提取、边缘检测等)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全变分去噪算法通过保护边缘细节,使得处理后的图像更适合作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任务的输入。 5. **算法优势与适用场景**: - 相对于其他去噪技术,全变分算法特别适用于极端噪声环境下的图像处理。 - 它能够在保持图像关键特征的同时,有效去除噪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包括医学影像、遥感图像以及视频信号处理等领域。 这篇论文提出的全变分去噪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高噪声水平的图像。通过对图像总变分的最小化,该算法能够在保护图像边缘细节的同时去除噪声,从而为后续的图像分析提供更高质量的输入。
2025-05-23 12:47:16 2.49MB TV算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