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领域,ECharts是一款由百度开发的开源JavaScript可视化库,它支持丰富的图表类型,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并且在大数据可视化方面表现优秀。本话题聚焦于ECharts的一个特殊应用场景——拓扑图,用于展现网络设备、数据传输路径等复杂关系。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ECharts创建数据传输的拓扑图。 ECharts的拓扑图是通过其内置的`graph`图表类型实现的。在ECharts中,拓扑图的基本元素包括节点(node)和边(edge),它们分别代表系统中的各个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节点可以自定义样式,如图标、文字等;边则可配置线条样式、箭头、宽度等。 创建拓扑图的第一步是准备数据。数据通常包含两个数组,一个表示节点,一个表示边。节点数据应包含节点ID和节点的属性,例如名称、类型等;边数据包含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以及边的属性,如权重、方向等。例如: ```json { "nodes": [ {"id": "node1", "name": "节点1", "type": "device"}, {"id": "node2", "name": "节点2", "type": "switch"} ], "edges": [ {"source": "node1", "target": "node2", "weight": 1, "directed": true} ] } ``` 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ECharts实例,指定图表类型、数据、以及各种视觉和交互效果。在`option`对象中,我们可以设置`series`为`graph`类型,并将之前准备的数据传递给`data`字段。对于拓扑图,我们可能还需要配置`layout`(布局方式,如力导向布局)、`RoamController`(拖拽缩放功能)等。例如: ```javascript var option = { series: [{ type: 'graph', layout: 'force', // 力导向布局 data: nodes, // 节点数据 links: edges, // 边数据 roam: true, // 开启拖拽和缩放 ... }], ... }; ``` 此外,ECharts提供了丰富的API和事件,如点击节点触发事件、动态添加或删除节点和边等,使得拓扑图具有高度的交互性。例如,你可以监听`click`事件来实现节点详情的弹出窗口,或者通过`update`方法动态更新图表内容。 在数据传输图中,我们可能还需要展示流量信息。ECharts允许通过`label`或`itemStyle`设置节点和边的颜色和大小,以反映数据量。例如,根据边的权重设置边的宽度,或者根据节点的流量大小改变节点颜色。 ECharts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工具来创建和定制拓扑图,无论是简单的网络设备连接图,还是复杂的动态数据传输图,都能轻松应对。通过深入理解ECharts的`graph`图表类型和相关配置,开发者可以构建出直观、生动的可视化界面,有效地传达系统结构和数据流动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前端框架(如Vue、React)进行封装,可以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2025-09-17 23:35:36 4.25MB
1
利用Pangolin可视化工具库搭建可视化的环境,对后续的SLAM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半功倍。该程序在Llinux环境下运行,采用C++11的标准,需要Pangolin和opencv库,可以调节显示界面的大小以及一些基本的显示选项。
1
深圳市百度热力图数据 深圳市20190605T10表示2019年6月5日上午10时的采样数据。属性表字段有活力值。 地区:全国都有。时间:近半年的都有,之前的需要查数据库。数据来源:百度慧眼 数据形式:含坐标的CSV点数据;SHP数据;TIFF栅格数据;多种数据形式可选。任意精度,10,30,50m均可。 价格:市为单位,每天有24个时间点。数据格式不同价格不同。 用途:城市/街道活力,人口统计,选址分析,商圈分析,活力分析等等。
2025-08-24 16:00:45 35.28MB 百度热力图
1
大规模图数据划分算法是处理大规模图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大规模图数据划分算法,包括并行环境下图计算模型以及大规模静态图划分算法和动态图划分算法。下面详细探讨这些算法的核心知识点。 1. 并行环境下图计算模型 在并行计算环境中,图计算模型是分析和处理大规模图数据的基础。其中, Bulk Synchronous Parallel (BSP) 模型和 MapReduce 是常用的两种模型。 - BSP模型:定义了并行计算的一个同步周期,每个周期包括局部计算、全局通信和屏障同步三个阶段。BSP模型适用于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图处理问题。 - MapReduce模型:由Google提出,分为Map和Reduce两个阶段。Map阶段处理输入数据,产生中间结果;Reduce阶段对中间结果进行合并。MapReduce模型易于理解,可扩展性好,适合于各种图计算任务。 2. 静态图划分算法 静态图划分是将图预先划分为若干个子图,以适应不同的计算任务。常用的静态图划分算法如下: - 散列划分:利用散列函数将顶点随机分配到各个分区中。简单快速,但容易造成划分不平衡。 - BHP算法:根据顶点的连接情况,采用贪心策略划分图数据,目的是最小化不同分区间的边数。 - 静态Mizan算法:类似于BHP,但提供了迭代优化过程,以达到更好的负载均衡。 - BLP算法:基于块划分的图划分算法,能够考虑图的局部性,平衡划分质量与计算复杂度。 3. 动态图划分算法 动态图划分是指在图结构发生变化时能够适应变化并重新划分图数据的算法。动态图划分算法包括: - 动态Mizan算法:扩展了静态Mizan算法,能够处理图边的动态变化。 - xDGP算法:主要处理稀疏图的动态划分,提高了算法的可扩展性和实时性。 4. 算法的优缺点与适应性 - 优点:有效的图划分能够减少通信开销、提升并行效率,使得原本无法处理的大规模图数据得以分布式计算。 - 缺点:静态划分算法在面对大规模、高度不均匀的数据时效率较低,动态划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 - 适应性:不同的算法适应于不同的图结构和应用场景。比如,对于大规模社交网络图,需要选择能够适应幂律分布的高效划分策略。 5. 研究课题的未来探索方向 尽管已有算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以下有意义的探索方向: - 实现高效的大规模图划分算法,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 - 针对不同图结构特征,研究并开发能够自适应的图划分策略。 - 考虑实际应用中图数据的动态变化,设计更灵活的动态图划分算法。 - 对比分析不同图划分算法在分布式计算平台上的性能,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大规模图数据划分算法是图计算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合理地划分图数据可以显著提高并行计算的效率和可扩展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高效、灵活的图划分策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图计算需求。
2025-05-15 10:53:22 1.34MB
1
银行卡卡号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用于自动读取和处理银行卡上的数字序列,以便于线上支付、账户管理等场景。这个数据集的标题是"银行卡卡号切图数据集,用于卡号识别训练",说明它包含了用于训练模型以识别银行卡号图像的图片资源。 描述中提到,该数据集包含3200多张真实的银行卡号切图,这意味着这些图片是实际拍摄的银行卡部分区域,展示了各种实际环境下的卡号显示情况,如不同的光照、角度、背景和卡号设计等。此外,还有上万张合成数据,这通常是为了增加数据多样性,通过合成技术(如数字合成或图像变换)模拟更多可能的场景,帮助训练模型应对更广泛的输入条件。这种混合真实与合成的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防止过拟合。 数据集的获取链接(https://blog.csdn.net/YY007H/article/details/120650155)表明,这些资源可能在CSDN(中国软件开发网络)的一个博客文章中被详细介绍,可能包括数据集的来源、格式、使用方法等信息,对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来说非常有价值。 标签"数据集"进一步明确了这是一个用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训练素材,尤其是针对图像识别任务。在训练过程中,数据集会被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模型的学习、参数调整和性能评估。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bank1、bank2、bank3,可能代表了数据集的不同部分或类别,比如不同银行的卡号图像、不同阶段的训练数据等。为了训练一个有效的卡号识别模型,可能需要对这些子集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处理,例如按比例分配到各个集合中,或者根据图像的难度和质量进行分组。 在实际应用中,卡号识别通常涉及以下技术点: 1. 图像预处理:包括灰度化、二值化、噪声去除、直方图均衡化等,以提升图像质量。 2. 特征提取:可以使用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如SIFT、SURF,或者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提取特征。 3. 文本检测:通过如YOLO、 EAST等模型定位卡号区域,确保后续处理聚焦在数字序列上。 4. 卡号识别:应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如基于RNN(循环神经网络)或Transformer的序列标注模型,识别出每个数字。 5. 模型评估:通过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模型优化。 这个数据集提供了训练银行卡号识别模型的基础,可以帮助开发者或研究者构建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自动卡号识别系统,从而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4-09-19 20:23:16 119.24MB 数据集
1
图数据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一项常用的重要基础资料,在总结现有矿图数据在CAD平台与GIS平台间转换方法研究成果及其缺陷的基础上,基于WCF分布式框架结构结合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一种跨图形平台的矿图数据同步新思路,并在Auto CAD与Arc GIS中成功实现。阐述了WCF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规避了传统转换方法的技术难点,详细介绍了矿图数据在Auto CAD与Arc GIS间实现数据同步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2024-05-24 23:17:09 420KB AutoCAD ArcGIS 数据转换
1
IS6608A 原理图 + 数据手册 + 封装
2024-04-22 10:28:55 5.39MB
1
易语言qq连连看辅助程序源码,qq连连看辅助程序,取临时位图数据,图像比较,测试连接,寻找下一个相同块,双直线判断,三直线判断,单直线判断,判断是否可以相连1,模拟点击程序,查找顶级窗口,API_窗口置顶,API_判断窗口可见性,API_显示窗口,API_投递消息,取窗口矩形_
1
echarts k线图日k图数据
2024-02-25 17:10:15 96KB echarts
1
该资源使用MindManager绘制,主要为技术与工具做分类统计,让学习PMP更轻松,更容易记忆,容易查询知识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