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O是一个高性能、分布式对象存储服务。它是一个独立于任何云的解决方案,为云计算架构下的大数据存储需求提供支持。MinIO的Linux-arm版本是特别针对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Linux系统进行优化的安装包。ARM架构处理器广泛应用在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以及一些云计算服务中。由于ARM芯片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能效比,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于需要大量数据存储且能耗受限的场景。 安装MinIO Linux-arm版本的过程一般包括下载对应版本的安装包,解压,并通过配置文件或命令行启动MinIO服务。安装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MinIO的Web界面或API来进行存储桶(Bucket)的创建、数据的上传和下载等操作。此外,MinIO还支持多节点部署,通过分布式架构来实现高可用性和水平扩展,这使得MinIO非常适合作为私有云存储或在边缘计算环境中使用。 对于开发人员而言,MinIO提供了丰富的SDK和API,支持包括Java、Python、Go、JavaScript等主流开发语言,使得开发者能够在应用程序中轻松集成MinIO服务。此外,MinIO还与现有的云原生技术栈兼容,比如Kubernetes、Docker等,从而方便了DevOps工程师在云原生环境中的部署和管理。 安全性方面,MinIO支持端到端的数据加密、SSL/TLS加密传输以及提供多种认证机制,包括LDAP、Active Directory等,从而确保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同时,它还提供了数据审计和合规性支持,满足企业级用户的安全需求。 MinIO在业界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构建个人存储、团队云存储、企业云存储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MinIO还被用在流媒体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领域,用以存储大量的训练数据集。 MinIO Linux-arm版本是针对ARM架构的高效、灵活的对象存储解决方案,它不仅具备了高性能、可扩展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而且在安全性、兼容性和多样性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无论是个人用户、开发团队还是企业,MinIO都能提供一个可靠和高效的存储服务。
2025-11-20 09:35:36 26.34MB
1
随着工业4.0的推进,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概念逐步落地,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简称OPC UA)作为一种跨平台、开放、服务导向的架构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用于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集成。本教程旨在介绍如何在Ubuntu 20操作系统上搭建一个基于open62541库、QT和C++语言的OPC UA服务器与客户端。 open62541是一个开源的C语言实现的OPC UA协议栈,它提供了创建OPC UA服务器和客户端所需的所有基础功能,非常适合于嵌入式系统和资源受限的环境。结合QT和C++语言,能够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图形化的界面,以便于进行开发、调试和后续的维护工作。 整个搭建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步骤。需要在Ubuntu 20上安装必要的开发工具和库文件。这包括但不限于编译环境(如GCC)、QT开发环境以及open62541库本身。安装open62541库时,可以采用源码编译安装或通过包管理器安装预编译的版本,这需要根据开发者的具体需求和操作系统的配置来决定。 接着,开发者将着手编写OPC UA服务器的代码。这将涉及到定义服务器的地址空间、创建节点、配置安全策略和会话管理等。open62541库提供了丰富的API,允许开发者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这些功能。在QT环境下,可以使用QT的信号与槽机制来处理服务器运行中的各种事件。 在服务器搭建完毕后,开发者需要进行客户端的开发。客户端主要负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读写数据、订阅事件和处理服务调用等。在QT中,可以通过设计GUI界面来让用户选择服务器连接、输入认证信息、执行读写操作等。 整个开发过程需要对OPC UA协议有一定的了解。开发者需要熟悉OPC UA的地址空间模型、数据结构定义、安全通信机制以及会话管理等方面。这些知识将帮助开发者正确使用open62541库提供的API,并能够解决在搭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兼容性问题或协议相关问题。 完成开发后,还需要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测试可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性能测试等。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借助OPC UA客户端工具来模拟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本教程将提供一些高级功能的实现方法,比如如何在服务器端集成特定的数据源、如何在客户端实现高级的数据处理逻辑等。这将使开发者能够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对OPC UA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定制化开发。 本教程将全面地指导开发者如何在Ubuntu 20上使用open62541库、QT和C++语言搭建OPC UA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逐步的讲解和示例代码,开发者将能够掌握搭建过程中的关键点,并最终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OPC UA解决方案。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本教程都将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帮助他们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更进一步。
2025-11-19 22:39:02 4.47MB
1
Linux_下部署Kettle,Linux_下部署Kettle,Linux_下部署Kettle
2025-11-19 22:15:09 43KB Kettle linux
1
解压到linux系统后,shell界面运行以下命令 rpm -ivh --force --nodeps $cur_dir/libibverbs-1.1.8-3.el6.x86_64.rpm rpm -ivh --force --nodeps $cur_dir/fio-2.1.7-1.el6.rf.x86_64.rpm libibverbs-1.1.8-3.el6.x86_64.rpm是fio工具的依赖包
2025-11-19 09:34:08 312KB
1
qt5.9.8安装包 压缩包分为三部分,该文件为第一部分
2025-11-18 20:45:50 900MB windows
1
花两天时间验证,工具使用devcon32.exe需要预先插入USB设备,DPInst不需要插入,安装后插入可以自动识别,建议使用DPInst进行安装
2025-11-18 16:17:33 2KB DPInst.exe devcon.exe Qt控制台
1
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同时提供了一个让软件运行的平台。《奔跑吧Linux内核(第2版)卷1:基础架构》这本书是针对希望深入了解Linux内核基础架构读者的指导书。本书详细阐述了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以及安全机制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启动过程方面,书籍从计算机加电那一刻开始讲述,详细解析了引导加载器的工作原理,以及Linux内核是如何接管硬件资源并完成自检,进而加载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守护进程的过程。内存管理部分则解释了Linux内核如何使用分页和分段机制,管理系统的物理和虚拟内存,保证内存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高效利用。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本书深入探讨了Linux内核如何创建、调度和管理进程。这包括进程描述符的设计、进程状态的转换、进程调度算法以及进程间通信机制等。在文件系统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Linux内核是如何实现对文件的组织、存储、访问和保护的。书中可能还会介绍主流Linux文件系统的架构和实现,例如ext4、XFS等。 设备驱动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通信的桥梁,本书在设备驱动章节中可能会介绍内核是如何处理各种硬件设备的初始化、配置和中断响应的。此外,内核安全机制部分会探讨Linux内核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机制来保护系统不受恶意软件和用户空间攻击的影响,确保操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书籍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可能包含大量实践内容,比如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模块的加载与卸载、调试技术等,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理解Linux内核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深入学习Linux内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奔跑吧Linux内核(第2版)卷1:基础架构》通过系统化的讲解,使读者能够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Linux内核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想要成为Linux内核开发者或者深入研究Linux系统的工作机制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025-11-18 13:00:09 398.65MB linux
1
在IT行业中,网络通信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而发送HTTP POST请求是常见的数据交互方式。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库,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网络编程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轻松实现HTTP通信。本篇文章将深入讲解如何在Qt环境下模拟POST请求,并特别关注对HTTPS协议的支持,以及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应用。 我们要了解HTTP POST请求的基本概念。POST请求是HTTP协议中的一个方法,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通常用于创建新资源。与GET请求不同,GET请求的数据会附加到URL中,而POST请求则将数据封装在请求体中,更适用于传输大量或敏感数据。 在Qt中,我们主要使用QNetworkAccessManager类来处理网络请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Qt模拟POST请求的步骤: 1. **创建QNetworkAccessManager对象**:这是Qt网络编程的核心,它管理所有的网络请求。 ```cpp QNetworkAccessManager *manager = new QNetworkAccessManager(this); ``` 2. **构造POST请求**:使用QNetworkRequest类创建一个请求对象,设置请求的URL、HTTP头部和请求方法。 ```cpp QUrl url("https://example.com/api"); QNetworkRequest request(url); request.setHeader(QNetworkRequest::ContentTypeHeader,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3. **准备POST数据**:创建一个QByteArray对象,存储你要发送的数据,如表单数据。 ```cpp QByteArray postData; postData.append("key1=value1&"); postData.append("key2=value2"); ``` 4. **发起POST请求**:使用QNetworkAccessManager的get()或post()方法发起请求。这里我们使用post()方法。 ```cpp QNetworkReply *reply = manager->post(request, postData); ``` 5. **处理响应**:连接QNetworkReply的信号到相应的槽函数,以便处理服务器的响应。例如,可以监听downloadProgress()信号来获取下载进度,finished()信号来处理完成后的数据。 ```cpp connect(reply, &QNetworkReply::finished, this, &YourClass::onFinished); connect(reply, &QNetworkReply::downloadProgress, this, &YourClass::onDownloadProgress); ``` 6. **实现槽函数**:在槽函数中解析响应数据,根据需要进行错误检查和数据处理。 ```cpp void YourClass::onFinished() { if (reply->error()) { // 处理错误 } else { // 获取并处理数据 QByteArray data = reply->readAll(); // ... } // 不要忘记删除reply,否则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delete reply; } ``` 对于HTTPS支持,Qt内建了对SSL/TLS的集成,这意味着你可以安全地与使用HTTPS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无需额外的配置。在构造QUrl时,只需提供HTTPS协议的URL即可。 在Windows环境中,Qt通常会自动处理系统级别的网络设置,包括代理和证书等。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设置QNetworkProxy和QSslConfiguration进行调整。 总结来说,Qt通过其强大的QNetworkAccessManager类提供了方便的接口来模拟HTTP POST请求,包括对HTTPS协议的支持。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在Windows或其他平台上构建网络通信功能,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交互。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开发出稳定且安全的网络应用程序。
2025-11-18 12:00:43 11.75MB post http https windows
1
windows下连接 Linux 工具,免安装已激活,双击 SecureCRTPortable.exe 即可运行
2025-11-18 11:54:49 12.16MB Linux SecureCRT SecureFX ft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