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问题,在基于图像成像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 合SAR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的目标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去控制标记符的SAR图像 分割算法,得到SAR图像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然后用这2种轮廓融合,用傅立叶描述子将二 维数据转为一维数据,最后用基于串接准则的融合算法得到识别结果,进行SAR目标识别。基 于MSTAR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目标轮廓和阴影轮廓的结合,除 反映本身包含的局部空间结构信息外,还能反映SAR目标的高度信息,较单一轮廓特征,是一
2022-01-27 17:11:37 657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2022-01-26 01:17:33 507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刚体卫星的姿态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由误差四元数和误差角速度描述的跟踪误差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设计了基于李亚普诺夫方法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律。为克服滑模控制中存在的固有的抖振问题,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切换控制项。最后对卫星姿态跟踪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数不确定性及外干扰存在时,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在实现姿态跟踪控制的同时,对于卫星转动惯量的摄动及外部扰动力矩是鲁棒的。
2022-01-24 11:50:27 2.41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了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实验的需要,根据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该模型通过光伏阵列工作参数的设置,可以模拟光伏阵列在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参数下的I-U特性.仿真实例测试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的光伏阵列的特性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2022-01-23 21:59:36 994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了提高K-prototypes算法的聚类准确度,解决其随机选取聚类中心初始值导至的聚类精度较低和聚类结果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混合属性数据聚类算法的研究,对K-prototypes 算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混合属性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确定方法,并且通过加权算法改进了相异度计算公式。最后用UCI数据集对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加权K-prototype算法更加稳定,并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
2022-01-22 16:32:41 1.49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分析了现有光伏电池MPPT控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光伏电池MPPT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光伏电池模型和基于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MPPT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速度快、静态误差小;当外界环境变化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响应,找到最大功率点;系统在稳定时基本消除了震荡现象,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2022-01-18 17:17:48 2.49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一般的计算层合板振动特性的方法过于繁复的问题,采用了一种高阶改进方法来计算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固有频率。建立了高阶改进方法的层合板动能和势能表达式,利用哈密顿原理构建了层合板的自由振动方程并计算了层合板的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通过该方法计算了铺设角度、跨厚比和弹性模量比对层合板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反对称铺设层合板和正交铺设层合板的固有频率,同时也可以计算任意形式铺设的层合板的固有频率。
2022-01-18 14:53:09 33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在小波域中分析了传统软阈值法和硬阈值法的特点,并在标准软硬阈值折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硬 阈值改良折衷法。与标准软硬阈值折衷法相比,其阈值函数具有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便于进行各种数学处理;与传 统软阈值法和硬阈值法相比,它克服了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缺点,减小了软阈值函数中的估计小波系数与分解小波 系数之间存在的恒定偏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良方法的去噪性能优于传统软阈值法、硬阈值法、标准软硬阈值 折衷法及一些现有的新阈值函数法。
2022-01-18 09:24:37 392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鉴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低,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NPSO)。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粒子群算法中,并对更新公式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随机惯性权重,实现了自适应平衡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的能力;提出了“优胜劣汰”的更新机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与其它几种粒子群算法在4个基准测试函数上的实验比较,实验研究表明,NPSO算法的性能很好。
2022-01-17 22:31:11 502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基于PLC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依据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理论(MPPT)分别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互补性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系统的输出功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基本实现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同时满足蓄电池充电及过充、过放保护的要求,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2-01-16 18:00:02 266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