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和双目相机作为无人驾驶领域中重要的环境感知设备,两者之间的外参配准是其联合应用的重要基础,然而两种信息的融合意味着繁琐的校准过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对匹配求解的方法,采用两块矩形木板,分别提取双目相机与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木板边缘3D点云,拟合空间直线求取角点坐标,最后利用Kabsch算法求解配对的特征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利用聚类法去除多次测量结果中的异常值,并求取平均值。通过搭建实验,所提算法可在Nvidia Jetson Tx2嵌入式开发板上实现,获得了准确的配准参数,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此配准方法简单易行,可自动完成多次测量,相比于同类方法精度也有所提高。
2022-11-07 10:13:33 9.88MB 大气光学 激光雷达 双目相机 配准参数
1
CorelDraw打造立体HIFI广告
2022-11-01 17:03:23 1.27MB CorelDraw打造立体HIF
1
作为规划师,个人的小建议是直接吸取好的设计里的颜色 !如sasaki,在ps生成色板,然后打开绘画的面板,可以直接省去用i吸色的这个步骤,画图效率直线上升。
2022-10-27 14:04:14 1KB ps调颜色 sasaki
1
everpano 3D可以将输出模型后的漫游功能和krpano1.20的Depthmap深度映射技术高度整合,实现了无需立体扫描仪数据的支持下,
2022-10-25 18:05:43 75.76MB Everpano Krpano
1
基于Flexsim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仿真与优化
2022-10-14 19:06:01 785KB 基于Flexsim的自动化立体仓
1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资料
2022-10-14 19:05:57 771KB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资料
1
1.推导由7*7元半波振子天线构成的平面阵的方向图计算公式。(2) (上机作业)用Matlab编程画出该天线阵的立体方向图。
大部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往往将双目图像对的像素级别特征作为匹配代价进行计算,缺乏将全局特征信息结合到立体匹配算法的能力,导致不适定区域(如弱纹理区域、反光表面、细长结构、视差不连续区域等)的匹配精度差,进而影响整体立体匹配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融合(MDFF)的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残差开端(Inception-ResNet)模块、空间金字塔池化(SPP)模块和堆叠沙漏网络(SHN)模块。Inception-ResNet模块主要提取图像对局部特征信息;SPP模块主要提取图像对全局特征信息,构建匹配代价卷;SHN模块用来规则化匹配代价卷。在KITTI2012和KITTI2015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可得本文算法的三像素平均误匹配率为1.62%和1.78%,超过了国内外大部分先进算法;此外,本文提出的立体匹配算法在Apollo数据集和Middlebury数据集上也表现较好。
2022-10-10 23:53:43 11.5MB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卷积神经 双目视觉
1
SGM算法在KITTI2015数据集上测评结果 开发环境:python=3.6、numpy=1.19.5、opencv-python=4.5.5.64 操作系统:Ubuntu20.04LTS 处理器:Intel(R) Core(TM) i7-9700 CPU @ 3.00GHz 实验记录: 1、WTA、SSD策略,disparity=190,radius=3,视差<=3精度:0.5611,运行时间:7.4344s 2、WTA、SSD策略,disparity=64,radius=3,视差<=3精度:0.5611,运行时间:2.7495s 3、SGM、SSD策略,disparity=64,radius=3,视差<=3精度:0.8161,运行时间:22.7137s 4、SGM、NCC策略,disparity=64,radius=3,视差<=3精度:0.8119,运行时间:28.0640s 5、SGM、SAD策略,disparity=64,radius=3,视差<=3精度:0.6681,运行时间:22.3349
2022-10-10 21:05:45 8.81MB 1、双目立体匹配 2、深度估计 3、SGM
1
Stefano Mattoccia 的讲义 Stereo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自己花了很大力气下下来的,对立体视觉的讲解和各种方法的比较
2022-09-25 16:53:31 13.84MB 立体图像 算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