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它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特别是利用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来进行学习和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学习数据的高层次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图像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等应用至关重要。以下是深度学习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组成部分: 1.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深度学习的基础是人工神经网络,它是由多个层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每个层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权重连接。 2.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这是最常见的神经网络类型,信息从输入层流向隐藏层,最终到达输出层。 3.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这种网络特别适合处理具有网格结构的数据,如图像。它们使用卷积层来提取图像的特征。 4.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这种网络能够处理序列数据,如时间序列或自然语言,因为它们具有记忆功能,能够捕捉数据中的时间依赖性。 5. **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LSTM 是一种特殊的 RNN,它能够学习长期依赖关系,非常适合复杂的序列预测任务。 6. **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由两个网络组成,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它们相互竞争,生成器生成数据,判别器评估数据的真实性。 7. **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Keras、PyTorch 等,这些框架提供了构建、训练和部署深度学习模型的工具和库。 8.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s)**:如 ReLU、Sigmoid、Tanh 等,它们在神经网络中用于添加非线性,使得网络能够学习复杂的函数。 9.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s)**: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常见的损失函数包括均方误差(MSE)、交叉熵(Cross-Entropy)等。 10. **优化算法(Optimization Algorithms)**:如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随机梯度下降(SGD)、Adam 等,用于更新网络权重,以最小化损失函数。 11. **正则化(Regularization)**:技术如 Dropout、L1/L2 正则化等,用于防止模型过拟合。 12.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利用在一个任务上训练好的模型来提高另一个相关任务的性能。 深度学习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大量数据的依赖、模型的解释性差、计算资源消耗大等。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025-05-13 10:20:02 22.4MB 深度学习
1
超表面逆向设计是光学和光电子领域的先进研发方向,尤其在实现传统光学元件功能的同时,能够探索全新的光学现象和应用。超表面逆向设计的核心在于使用逆向工程技术来实现特定的光学功能,这一技术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并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滤波器以及能够动态调整光学特性的器件等领域。 在超表面的设计中,耦合模理论(CMT)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理论用于分析和设计超表面的电磁行为,特别是在研究光波与超表面相互作用时的模式耦合现象。这一理论在实现新型光学功能,例如负折射、光学隐身和超分辨率成像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此外,耦合模理论在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开发动态可调谐超表面、实现多波长和多角度操作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在技术实现上,超表面逆向设计的实现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如电磁仿真、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以电磁仿真为例,CST Microwave Studio是一款强大的电磁仿真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建立超表面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优化设计,实现预期的光学功能。另一个关键工具是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光波在介质中传播和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数值解法。FDTD在超表面逆向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与Python编程语言结合,实现逆向设计的自动化和优化。 从应用角度看,超表面逆向设计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包括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能量转换设备中的应用,以及在多波长和多角度操作中的应用。在量子光学和光子学领域,通过超表面操控量子态,探索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在拓扑光学和新型光子晶体设计方面,基于超表面的结构设计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本次“超表面逆向设计及前沿应用(从基础入门到论文复现)”线上培训班,旨在传授超表面设计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为参与者提供深入理解超表面技术的平台。培训内容覆盖了超表面的基础知识、逆向设计概念、耦合模理论、电磁仿真软件的使用以及FDTD逆向设计基础入门等。通过多个具体案例操作的实践教学,参与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仿真分析的技能。培训还涉及利用耦合模理论进行逆向设计的实例,以及FDTD仿真实例,帮助参与者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参与者将能够掌握超表面设计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对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一个专业技能提升机会,也是对研究生和对超表面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的一个重要学习平台。
2025-05-12 15:24:14 871KB 耦合模理论 电磁仿真 FDTD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面向零基础的学习笔记,详细介绍了多模态模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初识Transformer和NLP基础,深入讲解Vision Transformer (ViT)的工作原理及其代码实现;详细介绍CLIP模型,涵盖模型架构、代码结构和训练过程;解析BLIP、BLIP2、Flamingo、MiniCPM-V等多个先进的多模态模型,涵盖预训练、图文对比学习、图文匹配、文本生成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此外,文档还提供了动手实验指南,帮助读者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适合人群:初学者,尤其是对多模态模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快速入门多模态模型领域的学习者。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理解和实践,读者能够掌握多模态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说明:文档不仅包含理论讲解,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实践经验,适合结合代码进行学习。
2025-05-12 11:19:14 4.39MB CLIP Transformer
1
模拟IC设计入门:基于SMIC 0.18um工艺的锁相环电路仿真实践与400MHz频率锁定探讨,模拟IC设计入门:SMIC 0.18um锁相环电路仿真与VCO环形结构解析,理想输出频率锁定至400MHz,模拟ic设计,smic0.18um的锁相环电路,较简单的结构,适合入门学习,可以直接仿真,输出结果较为理想,锁定频率在400M附近,内置环形的VCO。 相对简单的电路,入门学习用。 ,模拟IC设计; SMIC0.18um; 锁相环电路; 简单结构; 适合入门学习; 仿真; 锁定频率400M附近; 环形VCO。,SMIC 0.18um锁相环电路:简易入门级模拟设计,输出理想400MHz频率
2025-05-11 19:47:26 6.59MB paa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MIC 0.18μm工艺的锁相环(PLL)电路设计及其仿真实践。首先概述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包括鉴相器、低通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VCO)的作用。接着具体讲解了SMIC 0.18μm工艺下锁相环电路的设计细节,特别是环形VCO的应用。文中还展示了部分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设计。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电路的性能,锁定频率约为400MHz,输出结果理想,证明了该电路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适合人群:对模拟IC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锁相环电路设计的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锁相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② 掌握SMIC 0.18μm工艺下的锁相环电路设计方法;③ 通过仿真工具验证电路性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代码和仿真结果,有助于读者全面掌握锁相环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2025-05-11 19:37:26 2.06MB
1
CANo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2025-05-10 19:27:08 664KB can总线 车载测试
1
无刷电机的控制技术一直是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要求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的场合。随着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已经从传统的硬件控制转向软件控制,其中包括基于模型的设计(Model-Based Design, MBD)方法。MBD方法以系统模型为核心,通过模型来进行设计、验证和生成代码,这为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 MBD方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允许开发人员在没有物理原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算法的设计与测试,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并且降低产品迭代的风险。在无刷电机控制领域,MBD方法的应用能够实现从模型验证到嵌入式代码自动生成的一站式高效流程。通过精确的系统模型,可以实现无刷电机的精确控制,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这样的工具将控制算法转化为C语言代码,进而部署到实际的硬件平台上。 武超编著的《MBD入门:无刷电机控制代码生成》一书系统地介绍了MBD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无刷电机控制方面。这本书以模型设计为主线,介绍了如何利用MBD工具进行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和代码生成。书中不仅涵盖了从基本的数学公式、模拟电路设计,到更复杂的变换器和逆变器模型设计,还着重于通过MBD方法实现无刷电机控制模型的构建,并且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这种模型化的方法来生成无刷电机的控制代码。 本书适合的读者群体包括工科院校汽车电子、电力、新能源、机电和电气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也适用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甚至对嵌入式工程师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MBD技术在无刷电机控制设计中的运用,理解模型化开发流程的优势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和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来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 此外,本书作者武超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曾指导学生参加无人机应用大赛并有着丰富的控制技术研究经验。他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也为本书的内容增添了不少实践指导意义。书中涉及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可以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本书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其他关键技术也有所涉猎,例如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电力电子变换器基础与设计、车用半导体传感器入门等,进一步拓宽了读者的技术视野,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电子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无刷电机控制和其他相关领域。 《MBD入门:无刷电机控制代码生成》不仅是一本关于无刷电机控制的专业书籍,也是一本关于模型化开发方法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实用指南。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MBD技术,提高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2025-05-10 14:18:14 63.78MB
1
Palm Computing从一个软件公司开始。最初他们开发Graffiti, 一种在所有的Palm OS设备上都找得到的速记方式的数据输入器。这种输入器被作为Newton和其它一些早期掌上机的附加产品出售。除了Graffiti自身的成功之外,整个pen computing市场一度也很兴旺。Palm Computing在Casio Zoomer的开发上花了很大力气,但这个很有前景的设备不久也走了其它无数掌上机的老路。 【Palm OS基础入门】是本文的主题,主要探讨了Palm Computing公司及其操作系统Palm OS的发展历程和成功因素。Palm OS是一款专为手持设备设计的操作系统,它的诞生改变了90年代初笔式计算设备市场的格局。 Palm Computing的创始人Jeff Hawkins是一位注重用户体验的创新者。他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开发的Graffiti手写识别技术,是Palm OS取得成功的关键。Graffiti是一种简化版的速记方法,适用于所有Palm OS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输入的效率。Hawkins通过不断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如在会议上尝试使用Graffiti做笔记,确保产品的易用性。 Palm OS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源于对硬件和软件的深入理解。在Casio Zoomer等早期设备失败后,Hawkins认识到,要拯救笔式计算市场,必须打造合适硬件。Palm OS的设计灵感部分来源于HyperCard,其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是其吸引用户的一大特点。首款Pilot 1000的推出,标志着Palm Computing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随后的Palm III更是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Palm OS的开发者友好性也是其魅力所在。与其他平台相比,Palm OS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简单、有趣的开发环境,催生了大量的免费和创新应用,形成了繁荣的应用生态系统。 公司发展历程方面,Palm Computing最初是一家独立的软件公司,后来与美国Robotics公司合作,成为3Com的一部分,最终在1999年重新独立,恢复为Palm computing公司。这一过程反映了公司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适应和发展的能力。 总结来说,Palm OS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用户经验和开发者友好性,以及创始人Jeff Hawkins对细节的关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Palm OS的基础,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掌上设备市场中脱颖而出。尽管Palm OS后来经历了多次变迁,但其核心价值——为用户提供简单高效的交互体验,至今仍影响着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
2025-05-08 15:53:39 41KB
1
本书《Beginning C++17: From Novice to Professional Fifth Edition》是由Ivor Horton和Peter Van Weert编著,属于C++编程入门系列书籍。本书作为第五版,是专门针对最新版本的C++17标准所编写。Ivor Horton是著名的计算机技术作家,其著作广受好评,而Peter Van Weert作为共同作者,也为本书提供了专业支持。 本书是为那些希望从零基础开始学习C++17编程的读者所设计,旨在帮助他们逐步发展成为专业的C++程序员。通过书中提供的丰富示例和讲解,读者可以理解并掌握C++17的语法特性、面向对象的编程概念以及如何在各种项目中应用这些知识。 书中包含了详尽的C++基础概念介绍,如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和引用等。除了基础概念,本书还着重介绍了C++17标准中的一些新特性,例如,对标准模板库(STL)的扩展、改善的并行算法以及对协程等特性的支持。 C++是一种高性能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游戏开发、实时物理模拟、嵌入式系统等领域。C++17作为C++语言的最新标准,它提供了许多改进,比如语言一致性、性能优化、库功能的增强,这些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在C++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指针和引用的概念非常关键,因为它们与内存管理密切相关。本书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指针、引用的使用场景和最佳实践,以及它们在复杂数据结构和函数编程中的应用。同时,本书还为读者介绍了内存管理和动态内存分配的知识。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C++中的面向对象编程(OOP)概念是学习的重点之一。本书详细解释了类、对象、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实际编程中使用这些OOP特性。学习完这些内容后,读者将能够编写出更加模块化和可重用的代码。 本书中还提到了C++17标准中的文件系统库,这是一个全新的标准库,允许程序访问和操作文件系统。作者通过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使用C++17的文件系统库来遍历目录、读写文件、管理文件权限等。 另外,本书也包含了关于模板编程的深入讲解。模板编程允许程序员编写通用的代码,这些代码可以适用于任何数据类型,从而可以节省代码编写的工作量,并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本书教读者如何定义函数模板、类模板,以及如何理解模板的特化和偏特化。 本书还对C++17中引入的实验性特性进行了讨论,这些特性虽然不保证在未来的标准中得以保留,但它们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有用。作者鼓励读者了解这些实验性特性,并在实践中尝试使用它们,以便在未来的C++版本中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编程范式和技术。 《Beginning C++17: From Novice to Professional Fifth Edition》是一本系统、全面地介绍C++17编程的书籍,它不仅可以帮助初学者建立坚实的C++编程基础,还能够帮助有经验的开发者了解和掌握C++17的新特性和改进点。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C++这一强大的编程语言,并应用它解决实际的编程问题。
2025-05-07 20:51:40 8.71MB Beginning C++17
1
java学习入门到精通全套电子版资料,跟着学习和理解,方便快速
2025-05-07 09:22:01 747.23MB jav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