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领域上传的视频是由对应的完整代码运行得来的,完整代码皆可运行,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从视频里可见完整代码的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5-07-29 10:57:16 2.8M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gm/Id设计方法工艺曲线仿真的具体步骤。首先确保电脑已安装Hspice及Spice Explorer,接着在Cadence中创建原理图并设置相关参数,利用ADE仿真环境生成Spice网表。重点在于对网表进行编辑,包括设置VGS和L的扫描范围与步长、加入.probe语句以准确测量电流、调整.option选项以优化仿真效果等。最后使用hspice运行仿真,并通过Spice Explorer查看和修改gm/Id曲线簇。 适合人群:有一定电路设计基础,特别是熟悉MOS管特性和仿真工具使用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掌握gm/Id设计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②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gm/Id特性及其应用的理解;③为后续基于gm/Id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积累。 阅读建议:读者应按照文中给出的操作步骤逐一实践,同时注意文中提到的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如.probe语句的选择和.option选项的设置等,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2025-07-29 10:25:15 611KB Hspice Spice仿真 电路设计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11kW车载充电机(OBC)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PFC)仿真模型,重点探讨了使用PLECS进行仿真建模的方法和技术细节。主要内容包括:① 如何导入MOSFET的Spice模型并设置热参数,实现对管子损耗和结温的精确仿真;② 控制环路的设计,尤其是SPWM调制配合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具体参数调整方法;③ 损耗计算的技术要点,强调了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的区别及其占比;④ 实战经验和常见错误,如仿真步长的选择和散热器参数的正确设定。通过这些内容,展示了如何利用PLECS高效地完成高精度的PFC仿真。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仿真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对三相PFC技术和PLECS仿真工具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需要在项目中构建高效的三相PFC仿真模型;② 希望深入了解PLECS仿真工具的功能和应用技巧;③ 掌握MOSFET Spice模型的导入和热参数设置方法;④ 学习如何优化控制环路参数以提高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具体的配置代码和参数设置实例,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实际操作。同时,作者分享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帮助避免常见的仿真陷阱。
2025-07-29 08:49:14 531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V2G(车到电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车载双向OBC(车载充电机)的MATLAB仿真模型。系统分为前级双向AC/DC电路和后级双向DC/DC电路。前级电路采用三相Vienna整流器,通过PFC技术将380V三相交流电转换为600V直流电并保持单位功率因数。后级电路为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将600V直流电转换为500V直流电,支持正向充电和反向能量回馈。文中还讨论了控制策略、参数设计、仿真技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设计、电力电子仿真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系统,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稳定性。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实验室仿真验证、产品设计优化、控制系统调试等。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MATLAB/Simulink建模方法,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技术细节和调试经验,如电流环控制、谐振参数计算、模式切换逻辑等。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双向OBC的设计要点。
2025-07-29 08:48:24 803KB
1
三电平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PWM控制方式与多种闭环控制策略,含单向与双向结构,Matlab Simulink与Plecs运行环境文件齐全,三电平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PWM控制及多种闭环方式(含开环控制、双向结构,适用于Matlab Simulink和Plecs运行环境),三电平buck变器仿真模型 采用PWM控制方式 模型内包含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包含输出电压闭环和输出电压电流双闭环两种方式 单向结构和双向结构都有 联系请注明需要哪种结构 matlab simulink plecs等运行环境的文件都有 ~ ,三电平Buck变换器; PWM控制;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输出电压闭环; 输出电压电流双闭环; 单向结构; 双向结构; Matlab Simulink; PLECS文件。,三电平Buck变换器PWM控制仿真模型:开环与闭环输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2025-07-28 18:19:56 1.18MB 柔性数组
1
本雷达信号处理程序涵盖多种功能模块,具体如下: 信号生成:能够产生线性调频信号,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目标回波,同时加入噪声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信号状态。 脉冲压缩处理:提供时域脉冲压缩和频域脉冲压缩两种方式,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还支持加窗脉冲压缩,通过加窗函数优化脉压效果,提升信号处理性能。 积累处理:具备回波积累功能,可对多次回波信号进行积累处理,以增强信号强度;同时支持相干积累,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和检测性能。 动目标检测与处理:包含MTI(动目标指示)对消功能,能够有效抑制固定杂波,突出运动目标信号;还具备MTD(动目标显示)检测功能,用于检测和识别运动目标。 恒虚警率检测:具备CFAR(恒虚警率)检测功能,可在复杂背景下实现自适应检测,保持恒定的虚警率,提高目标检测的可靠性。 该程序功能丰富,适用于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欢迎下载使用。
2025-07-28 17:36:28 51KB 雷达信号处理 仿真程序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Simulink中的仿真过程及其性能分析。主要内容包括VSG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特别是有功和无功下垂控制、PIR环流抑制控制器的应用以及均压算法的优化。文中展示了具体的MATLAB和C语言代码片段,解释了各个控制环节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在电网电压骤降时能够快速响应,提供稳定的无功支持,同时保持较低的电流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尤其是对MMC和VSG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能源场站的黑启动场景和其他需要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电力控制系统。目标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谐波干扰,确保电力传输的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仿真参数配置表和部分实测数据,供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读者参考。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如虚拟惯量的选择、谐振频率的设定等。
2025-07-28 16:32:14 5.67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BTT(Bank-to-Turn)和STT(Skid-to-Turn)两种导弹六自由度仿真的Simulink建模方法及其优化方案。文中涵盖了导弹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各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如目标模型、导弹模型、导引头模型、导引规律模型、控制规律模型和舵机模型。特别强调了参数自定义、修改与二次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实例,如导引头的二阶滞后环节和舵机的死区+饱和+速率限制模型。此外,还讨论了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如参数单位换算错误和耦合系数符号错误,并提出了自动化生成仿真报告的方法。 适合人群: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导弹六自由度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导弹六自由度仿真的科研项目或教学活动。主要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Simulink环境下导弹仿真的建模技巧,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模型和代码可以在GitHub上获取,便于用户进行实际操作和进一步优化。
2025-07-28 14:13:17 1.91MB Simulink 参数优化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BTT(倾斜转弯)和STT(侧滑转弯)导弹的六自由度(6DOF)仿真在Simulink平台上的实现方法。主要内容涵盖导弹动力学特性、导引头模型、导引规律、控制规律、舵机模型等关键模块的具体实现及其相互协作。文中不仅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基本原理和代码片段,还强调了参数设置、优化技巧以及仿真过程中常见的注意事项。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两种导弹控制方式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气动耦合和舵效分配方面的区别。通过调整各种参数并进行多次仿真试验,可以深入了解BTT和STT导弹的飞行特性,从而为实际导弹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适合人群:从事导弹控制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六自由度仿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导弹飞行特性和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和优化Simulink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测试不同的参数配置,评估导弹性能,进而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示例和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导弹六自由度仿真的核心技术。同时,强调了参数优化和模型校验的重要性,确保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025-07-28 14:12:20 118KB
1
基于双卡尔曼滤波DEKF的SOC动态估计:联合EKF与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精准估计,基于双卡尔曼滤波DEKF的SOC估计与EKF+EKF联合估计方法研究:动态工况下的准确性与仿真验证,基于双卡尔曼滤波DEKF的SOC估计 具体思路:采用第一个卡尔曼ekf来估计电池参数,并将辨识结果导入到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中,实现EKF+EKF的联合估计,基于动态工况 能保证运行,simulink模型和仿真结果可见展示图片,估计效果能完全跟随soc的变化 内容:纯simulink模型,非代码搭建的 ,基于双卡尔曼滤波DEKF的SOC估计; EKF+EKF联合估计; 动态工况; Simulink模型; 估计效果跟随SOC变化。,基于双卡尔曼滤波DEKF的SOC动态估计模型
2025-07-27 20:38:04 1.31MB safar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