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描写光束衍射传输(旁轴)的计算机程序。
2021-02-25 20:05:29 2.92MB 论文
1
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建立了非傍轴条件下四瓣高斯光束经过偏心圆孔光阑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矢量场模型。选取倾斜光轴作为参考光轴,借助于硬边圆孔的复高斯级数分解,得到了近场模型下衍射场分布的矢量解析式。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详细讨论了f参数、光束阶次、衍射孔位置和截断参数对像场分布的影响,包括衍射场主瓣强度的位置和光束宽度。这些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四瓣高斯光束在离轴非对称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特性。
2021-02-25 20:04:44 2.07MB 物理光学 四瓣高斯 矢量瑞利 硬边圆孔
1
用于LD光束准直整形的GRIN透镜的设计.pdf
2021-02-25 17:03:20 107KB 光学 透镜
1
通过聚焦多值纯相光栅调制的涡旋光束创建三维形状可控焦点阵列
2021-02-25 14:09:01 55KB 研究论文
1
单管光束石英增强光声光谱
2021-02-25 14:08:49 1.5MB 研究论文
1
基于最近发展的描述海洋湍流的空间功率谱函数和线性介质中广义惠更斯-菲涅耳积分公式,推导了多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光强、相干度及光束质量分子M2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海洋湍流对多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海洋湍流对多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传输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适当地选择光束参数,在远场光强不仅可以形成平顶分布,而且这种平顶分布在湍流中能够保持相当长的距离,并且多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级次N越大,湍流诱导的光束扩展越小。
2021-02-23 18:04:51 975KB 海洋光学 多高斯-谢 相干度 M2传播因
1
研究了大功率底发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单管器件光束质量,分析了电流、出光孔径、衬底厚度等因素对M2因子、远场发散角、近场及远场光强分布等的影响。使用有限元的方法对不同电极及不同氧化孔径时有源区中电流密度的分布进行了计算,为了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VCSEL器件,选择氧化孔径为650 μm以及P面电极直径为580 μm,在对电流进行有效限制的同时实现了有源区中电流密度的均匀分布,从而抑制远场光斑中边模的产生,改善了光束质量。
2021-02-23 18:04:46 3.32MB 激光器 垂直腔面 单管器件 光束质量
1
对基于正交散焦光栅的M2因子测量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 该测量系统可以同时测量光束束腰附近9个不同位置处的光强分布, 并由二阶矩方法计算束宽, 经双曲线拟合得到被测光束的M2因子。为了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系统测量精度, 根据高斯光束的薄透镜变换关系, 针对基模高斯光束和多模高斯光束, 分析被测光束束腰宽度、束腰位置和模式分布对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模高斯光束或者多模高斯光束所对应基模高斯光束的束腰宽度在设计范围内时, 系统可在较大的测量距离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该研究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测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2021-02-10 12:03:55 1.62MB 激光技术 激光光束 M2因子测 正交散焦
1
基于广义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得到的部分相干电磁涡旋光束经光阑透镜聚焦后的传输方程, 研究了聚焦场几何焦平面附近的光强分布和相干度分布。结果表明, 部分相干电磁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截断参数、归一化相干长度均会影响聚焦场的涡旋暗区域的大小和相干度分布,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值获得所需的涡旋暗区:涡旋暗区域的大小随着拓扑荷数和归一化相干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其涡旋亮环的最大强度的位置随着归一化相干长度和截断参数的减小而向光阑处移动。此外, 聚焦场的有效相干长度随着归一化相干长度和拓扑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并且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 有效相干长度越大。
2021-02-10 12:03:09 1.26MB 物理光学 部分相干 涡旋 聚焦
1
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压电驱动器的快速扫描反射镜, 反射镜面尺寸为20mm×15mm, 具有大扫描角度范围(光学扫描角度范围可达±0.7°)和高扫描带宽(其一阶谐振频率为1872Hz)。反射镜基于一对新型的位移放大压电驱动器, 对机械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和数学建模, 测试了扫描反射镜的频响特性。用软件补偿压电驱动器迟滞效应和串联硬件陷波器抑制谐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提高了扫描器的开环扫描线性度, 实现了高频三角波扫描。设计了基于重复控制原理的数字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 实现了精确的正弦扫描。测试结果表明该扫描器可以实现一维快速精确光学扫描控制。另外该扫描反射镜还具有体积小巧, 结构简单等优点。
2021-02-10 12:03:05 1.91MB 光束控制 快速扫描 位移放大 机械谐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