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PP 5G非独立(NSA)和独立(SA)组网标准的正式冻结,我国运营商同步启动规划和设计5G试点和预商用方案,5G迈向商用的步伐逐步加快。相对4G网络,5G在业务特性、接入网、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在业务特性方面,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等典型业务场景将分阶段逐步引入;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将重塑网元功能、互联接口及组网结构;在核心网方面将趋向采用云化分布式部署架构,核心网信令网元将主要在省干和大区中心机房部署,数据面网元根据不同业务性能差异拟采用分层部署方案,随着物联网(IOT)等垂直行业的业务发展,5G控制平面也将呈现大区部署趋势。5G新型特性变化为承载技术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6月发布的《5G承载需求分析》白皮书, 5G对承载网络主要带来三大性能需求和六类组网功能需求,也即在关键性能方面,“更大带宽、超低时延和高精度同步”等性能指标需求非常突出,在组网及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网”等六大组网需求,如何满足和实现这些承载需求至关重要。受业务特性、运营商承载网络技术架构选择、未来演进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面向移动通信的承载网络在3G/4G时代就采用了两种差异化承载方案。“5G商用,承载先行”,随着5G诸多新特性的引入和5G试验及预商用计划的逐步推进,面向5G的承载架构与多样化的技术方案更是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白皮书基于5G承载需求,结合运营商承载网络现状和主要特性等,归纳总结了5G承载网络典型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分析了转发面、协同管控、同步网的技术方案与关键技术,提出了适合我国运营商的5G承载网络总体架构及关键共性技术,分析研判了我国5G承载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将为后续我国5G承载架构及技术方案部署、国际国内标准推动、承载设备研制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业界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全面协同推动承载架构与差异化技术方案的产业化进程,全力支撑和迎接5G规模商用的到来。
2021-05-26 09:01:59 11.28MB 5g 网络架构 高速组网 移动宽带
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pdf
2021-05-26 09:01:58 10.81MB 5g 技术方案 移动终端
一文看懂5G网络(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docx
2021-05-25 10:02:58 4.04MB 一文看懂5G网络(接入网+承载网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真题
2021-05-13 09:01:35 32KB 5G全网
1
用dll承载webService,承载webservice的变化
2021-05-11 15:02:56 30.07MB 用dll承载webService
1
用于CFG地基承载力计算,便于设计院结构同志选用
2021-05-05 19:02:50 3.84MB CFG 结构设计
1
轴承各种承载寿命计算 轴承各种承载寿命计算 轴承各种承载寿命计算 轴承各种承载寿命计算 轴承各种承载寿命计算
2021-05-01 21:46:33 296KB 轴承
1
是一款非常准确的桩基承载力计算工具,只需知道承台几何参数、基础埋深、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混凝容重、土平均重
本技术指南重点阐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流程、评价方法和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目标与原则、工作组织、评价流程、成果表达形式、成果应用及附录 9 部分。
2021-04-14 16:05:25 1.01MB 国土 规划 空间 地理信息
1
双评价编制只能2019年1月、3月、4月、7月、12月和2020年1月版本,有助于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2021-04-01 11:59:52 19.38MB 双评价 资源承载能力 国土开发适宜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