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语言硬件驱动的RFM300无线通信模块项目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C语言的RFM300无线通信模块驱动程序,针对Nuvoton ML51PC0AE微控制器和CMT2300A无线收发模块进行开发。项目通过UART接口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适用于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场景。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硬件接口初始化配置GPIO、UART和定时器,为无线通信提供硬件支持。 2. 无线收发模块启动初始化并启动CMT2300A无线收发模块,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数据接收处理通过UART接收数据并存入缓冲区,利用中断处理函数实现数据的实时接收和处理。 4. 数据发送处理通过调用RadioSendVarLen()函数发送数据,并处理发送过程中的超时信号,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5. 低功耗设计在接收到特定信号时,微控制器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周期性地唤醒以检查是否有新的数据需要发送,有效降低功耗。 ## 安装使用步骤
2025-10-20 13:31:34 179KB
1
明基t31摄像头驱动,本次小编为大家带来该款笔记本的摄像头驱动,如果发现笔记本摄像头不好用,就重装这款驱动程序。明基Joybook T31系列为消费类子品牌,为13.3英寸宽屏定位主流,采用AMD处理器,搭配集成显卡,注重性价比。属于中端轻薄类。笔记本参数屏幕尺寸,欢迎下载体验
2025-10-20 13:31:04 3.69MB 摄像头驱动
1
书名:《Android底层开发技术实战详解——内核、移植和驱动》(电子工业出版社.王振丽)。本书从底层原理开始讲起,结合真实的案例向读者详细介绍了android内核、移植和驱动开发的整个流程。全书分为19章,依次讲解驱动移植的必要性,何为hal层深入分析,goldfish、msm、map内核和驱动解析,显示系统、输入系统、振动器系统、音频系统、视频输出系统的驱动,openmax多媒体、多媒体插件框架,传感器、照相机、wi-fi、蓝牙、gps和电话系统等。在每一章中,重点介绍了与Android驱动开发相关的底层知识,并对Android源码进行了剖析。 本书适合Android研发人员及Android爱好者学习,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学校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全书压缩打包成3部分,这是第1部分。 目录: 第1章 Android底层开发基础 1 1.1 什么是驱动 1 1.1.1 驱动程序的魅力 1 1.1.2 电脑中的驱动 2 1.1.3 手机中的驱动程序 2 1.2 开源还是不开源的问题 3 1.2.1 雾里看花的开源 3 1.2.2 从为什么选择java谈为什么不开源驱动程序 3 1.2.3 对驱动开发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4 1.3 Android和Linux 4 1.3.1 Linux简介 5 1.3.2 Android和Linux的关系 5 1.4 简析Linux内核 8 1.4.1 内核的体系结构 8 1.4.2 和Android密切相关的Linux内核知识 10 1.5 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很有必要 14 1.5.1 源代码目录结构 14 1.5.2 浏览源代码的工具 16 1.5.3 为什么用汇编语言编写内核代码 17 1.5.4 Linux内核的显著特性 18 1.5.5 学习Linux内核的方法 26 第2章 分析Android源代码 31 2.1 搭建Linux开发环境和工具 31 2.1.1 搭建Linux开发环境 31 2.1.2 设置环境变量 32 2.1.3 安装编译工具 32 2.2 获取Android源代码 33 2.3 分析并编译Android源代码 35 2.3.1 Android源代码的结构 35 2.3.2 编译Android源代码 40 2.3.3 运行Android源代码 42 2.3.4 实践演练——演示编译Android程序的两种方法 43 2.4 编译Android kernel 47 2.4.1 获取goldfish内核代码 47 2.4.2 获取msm内核代码 50 2.4.3 获取omap内核代码 50 2.4.4 编译Android的Linux内核 50 2.5 运行模拟器 52 2.5.1 Linux环境下运行模拟器的方法 53 2.5.2 模拟器辅助工具——adb 54 第3章 驱动需要移植 57 3.1 驱动开发需要做的工作 57 3.2 Android移植 59 3.2.1 移植的任务 60 3.2.2 移植的内容 60 3.2.3 驱动开发的任务 61 3.3 Android对Linux的改造 61 3.3.1 Android对Linux内核文件的改动 62 3.3.2 为Android构建 Linux的操作系统 63 3.4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接口是一个媒介 64 3.4.1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相互作用 64 3.4.2 系统和硬件之间的交互 64 3.4.3 使用relay实现内核到用户空间的数据传输 66 3.5 三类驱动程序 70 3.5.1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70 3.5.2 块设备驱动程序 79 3.5.3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 82 第4章 hal层深入分析 84 4.1 认识hal层 84 4.1.1 hal层的发展 84 4.1.2 过去和现在的区别 86 4.2 分析hal层源代码 86 4.2.1 分析hal moudle 86 4.2.2 分析mokoid工程 89 4.3 总结hal层的使用方法 98 4.4 传感器在hal层的表现 101 4.4.1 hal层的sensor代码 102 4.4.2 总结sensor编程的流程 104 4.4.3 分析sensor源代码看Android api 与硬件平台的衔接 104 4.5 移植总结 116 4.5.1 移植各个Android部件的方式 116 4.5.2 移植技巧之一——不得不说的辅助工作 117 第5章 goldfish下的驱动解析 125 5.1 staging驱动 125 5.1.1 staging驱动概述 125 5.1.2 binder驱动程序 126 5.1.3 logger驱动程序 135 5.1.4 lowmemorykiller组件 136 5.1.5 timed output驱动程序 137 5.1.6 timed gpio驱动程序 139 5.1.7 ram console驱动程序 139 5.2 wakelock和early_suspend 140 5.2.1 wakelock和early_suspend的原理 140 5.2.2 Android休眠 141 5.2.3 Android唤醒 144 5.3 ashmem驱动程序 145 5.4 pmem驱动程序 148 5.5 alarm驱动程序 149 5.5.1 alarm简析 149 5.5.2 alarm驱动程序的实现 150 5.6 usb gadget驱动程序151 5.7 Android paranoid驱动程序153 5.8 goldfish设备驱动154 5.8.1 framebuffer驱动155 5.8.2 键盘驱动159 5.8.3 实时时钟驱动程序160 5.8.4 tty终端驱动程序161 5.8.5 nandflash驱动程序162 5.8.6 mmc驱动程序162 5.8.7 电池驱动程序162 第6章 msm内核和驱动解析164 6.1 msm基础164 6.1.1 常见msm处理器产品164 6.1.2 snapdragon内核介绍165 6.2 移植msm内核简介166 6.3 移植msm168 6.3.1 makefile文件168 6.3.2 驱动和组件170 6.3.3 设备驱动172 6.3.4 高通特有的组件174 第7章 omap内核和驱动解析177 7.1 omap基础177 7.1.1 omap简析177 7.1.2 常见omap处理器产品177 7.1.3 开发平台178 7.2 omap内核178 7.3 移植omap体系结构180 7.3.1 移植omap平台180 7.3.2 移植omap处理器183 7.4 移植Android专用驱动和组件188 7.5 omap的设备驱动190 第8章 显示系统驱动应用195 8.1 显示系统介绍195 8.1.1 Android的版本195 8.1.2 不同版本的显示系统195 8.2 移植和调试前的准备196 8.2.1 framebuffer驱动程序196 8.2.2 硬件抽象层198 8.3 实现显示系统的驱动程序210 8.3.1 goldfish中的framebuffer驱动程序210 8.3.2 使用gralloc模块的驱动程序214 8.4 msm高通处理器中的显示驱动实现224 8.4.1 msm中的framebuffer驱动程序225 8.4.2 msm中的gralloc驱动程序227 8.5 omap处理器中的显示驱动实现235 第9章 输入系统驱动应用239 9.1 输入系统介绍239 9.1.1 Android输入系统结构元素介绍239 9.1.2 移植Android输入系统时的工作240 9.2 input(输入)驱动241 9.3 模拟器的输入驱动256 9.4 msm高通处理器中的输入驱动实现257 9.4.1 触摸屏驱动257 9.4.2 按键和轨迹球驱动264 9.5 omap处理器平台中的输入驱动实现266 9.5.1 触摸屏驱动267 9.5.2 键盘驱动267 第10章 振动器系统驱动269 10.1 振动器系统结构269 10.1.1 硬件抽象层271 10.1.2 jni框架部分272 10.2 开始移植273 10.2.1 移植振动器驱动程序273 10.2.2 实现硬件抽象层274 10.3 在msm平台实现振动器驱动275 第11章 音频系统驱动279 11.1 音频系统结构279 11.2 分析音频系统的层次280 11.2.1 层次说明280 11.2.2 media库中的audio框架281 11.2.3 本地代码284 11.2.4 jni代码288 11.2.5 java代码289 11.3 移植audio系统的必备技术289 11.3.1 移植audio系统所要做的工作289 11.3.2 分析硬件抽象层290 11.3.3 分析audioflinger中的audio硬件抽象层的实现291 11.4 真正实现audio硬件抽象层298 11.5 msm平台实现audio驱动系统298 11.5.1 实现audio驱动程序298 11.5.2 实现硬件抽象层299 11.6 oss平台实现audio驱动系统304 11.6.1 oss驱动程序介绍304 11.6.2 mixer305 11.7 alsa平台实现audio系统312 11.7.1 注册音频设备和音频驱动312 11.7.2 在Android中使用alsa声卡313 11.7.3 在omap平台移植Android的alsa声卡驱动322 第12章 视频输出系统驱动326 12.1 视频输出系统结构326 12.2 需要移植的部分328 12.3 分析硬件抽象层328 12.3.1 overlay系统硬件抽象层的接口328 12.3.2 实现overlay系统的硬件抽象层331 12.3.3 实现接口332 12.4 实现overlay硬件抽象层333 12.5 在omap平台实现overlay系统335 12.5.1 实现输出视频驱动程序335 12.5.2 实现overlay硬件抽象层337 12.6 系统层调用overlay hal的架构342 12.6.1 调用overlay hal的架构的流程342 12.6.2 s3c6410 Android overlay的测试代码346 第13章 openmax多媒体框架349 13.1 openmax基本层次结构349 13.2 分析openmax框架构成350 13.2.1 openmax总体层次结构350 13.2.2 openmax il层的结构351 13.2.3 Android中的openmax354 13.3 实现openmax il层接口354 13.3.1 openmax il层的接口354 13.3.2 在openmax il层中需要做什么361 13.3.3 研究Android中的openmax适配层361 13.4 在omap平台实现openmax il363 13.4.1 实现文件364 13.4.2 分析ti openmax il的核心365 13.4.3 实现ti openmax il组件实例368 第14章 多媒体插件框架373 14.1 Android多媒体插件373 14.2 需要移植的内容374 14.3 opencore引擎375 14.3.1 opencore层次结构375 14.3.2 opencore代码结构376 14.3.3 opencore编译结构377 14.3.4 opencore oscl381 14.3.5 实现opencore中的openmax部分383 14.3.6 opencore的扩展398 14.4 stagefright引擎404 14.4.1 stagefright代码结构404 14.4.2 stagefright实现openmax接口405 14.4.3 video buffer传输流程409 第15章 传感器系统415 15.1 传感器系统的结构415 15.2 需要移植的内容417 15.2.1 移植驱动程序417 15.2.2 移植硬件抽象层418 15.2.3 实现上层部分419 15.3 在模拟器中实现传感器424 第16章 照相机系统430 16.1 camera系统的结构430 16.2 需要移植的内容433 16.3 移植和调试433 16.3.1 v4l2驱动程序433 16.3.2 硬件抽象层441 16.4 实现camera系统的硬件抽象层446 16.4.1 java程序部分446 16.4.2 camera的java本地调用部分447 16.4.3 camera的本地库libui.so448 16.4.4 camera服务libcameraservice.so449 16.5 msm平台实现camera系统454 16.6 omap平台实现camera系统457 第17章 wi-fi系统、蓝牙系统和gps系统459 17.1 wi-fi系统459 17.1.1 wi-fi系统的结构459 17.1.2 需要移植的内容461 17.1.3 移植和调试461 17.1.4 omap平台实现wi-fi469 17.1.5 配置wi-fi的流程471 17.1.6 具体演练——在Android下实现ethernet473 17.2 蓝牙系统475 17.2.1 蓝牙系统的结构475 17.2.2 需要移植的内容477 17.2.3 具体移植478 17.2.4 msm平台的蓝牙驱动480 17.3 定位系统482 17.3.1 定位系统的结构483 17.3.2 需要移植的内容484 17.3.3 移植和调试484 第18章 电话系统498 18.1 电话系统基础498 18.1.1 电话系统简介498 18.1.2 电话系统结构500 18.2 需要移植的内容501 18.3 移植和调试502 18.3.1 驱动程序502 18.3.2 ril接口504 18.4 电话系统实现流程分析507 18.4.1 初始启动流程507 18.4.2 request流程509 18.4.3 response流程512 第19章 其他系统514 19.1 alarm警报器系统514 19.1.1 alarm系统的结构514 19.1.2 需要移植的内容515 19.1.3 移植和调试516 19.1.4 模拟器环境的具体实现518 19.1.5 msm平台实现alarm518 19.2 lights光系统519 19.2.1 lights光系统的结构520 19.2.2 需要移植的内容521 19.2.3 移植和调试521 19.2.4 msm平台实现光系统523 19.3 battery电池系统524 19.3.1 battery系统的结构524 19.3.2 需要移植的内容526 19.3.3 移植和调试526 19.3.4 在模拟器中实现电池系统529
2025-10-18 17:27:53 45MB Android
1
标题中的“PCSC读卡器驱动程序win10系统亲测可用.rar”表明这是一个针对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PCSC(Personal Computer Smart Card)读卡器的驱动程序,且已经过实际测试,确保在32位和64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PCSC是一个国际标准,用于在个人计算机上与智能卡进行通信。这个驱动程序可能是解决用户在寻找兼容的读卡器驱动时遇到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PCSC标准由智能卡产业联盟(Smart Card Industry Association, SCardA)开发,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得各种智能卡和读卡器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能够无缝工作。在Windows系统中,这一接口被实现为Windows PC/SC(Personal Computer/Smart Card)组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与智能卡交互的API。 描述中提到“网上找了很多都不能正常安装”,这反映出用户可能在寻找合适的驱动时遇到了兼容性或安装问题,而这个亲测可用的驱动解决了这些难题。对于32位和64位系统的支持,意味着驱动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用户使用的是哪种版本的Windows 10,都能顺利安装和运行。 智能卡读卡器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读卡器,检测插入和移除卡片,传输数据到智能卡,以及处理智能卡返回的信息。驱动程序通常包含以下关键部分: 1. **设备识别**:识别连接到系统的读卡器设备,并为其分配设备ID。 2. **硬件控制**:通过I/O指令与读卡器硬件进行通信,如设置电源、频率等。 3. **协议处理**:处理与智能卡之间的通信协议,如T=0、T=1或更高级的协议。 4. **错误处理**:检测并处理硬件或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5. **安全机制**:可能包含加密和解密功能,以保护数据的安全。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PCSC读卡器驱动程序”可能包含了驱动安装程序、驱动库文件、设备配置文件以及相关的帮助文档。安装该驱动程序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下载并解压缩RAR文件。 2. 双击安装程序(通常是.exe文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 在安装过程中,系统可能会要求重启以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和注册。 4. 安装完成后,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确认读卡器是否已经被正确识别并安装了驱动。 5. 测试读卡器功能,例如插入智能卡,看是否能正常读取。 这个驱动程序解决了Windows 10用户在使用PCSC读卡器时遇到的兼容性和安装问题,确保了智能卡与电脑之间的通信顺畅,从而能够用于身份验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多种应用场景。
2025-10-18 16:51:09 3.55MB
1
标题中的"SHT11温湿度驱动程序"是指用于读取SHT11传感器数据的软件模块,这通常是一个嵌入式系统或物联网设备中的组件。SHT11是一款集成了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芯片,由瑞士公司Sensirion生产。它能够提供精确的环境条件测量,广泛应用于气象站、智能家居、农业监测以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SHT11传感器的特点包括: 1. 集成化设计:将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小型封装中,节省空间,便于安装。 2. 高精度:能够提供±2%的相对湿度(RH)和±0.5°C的温度测量精度。 3. 数字输出:通过单总线(1-Wire)接口与微控制器通信,简化了硬件设计,降低了系统复杂性。 4. 低功耗:适合电池供电或能量收集系统。 5. 具有自诊断功能,可确保数据可靠性。 描述中提到的"SH11 C51程序"表明这是一个基于C51语言编写的驱动程序,C51是为8051系列微控制器设计的一种编程语言。8051是广泛应用的微处理器,尤其在嵌入式系统中。驱动程序的主要任务是管理SHT11传感器与C51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包括初始化传感器、发送命令、接收数据以及进行必要的错误处理。 编写SHT11驱动程序时,需要了解以下关键知识点: 1. 1-Wire协议:理解并实现该协议,以便正确地与SHT11进行数据交换。 2. C51编程:掌握C51语言的语法和特性,以编写有效的微控制器代码。 3. 模拟和数字信号转换:理解如何从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读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值。 4. 温湿度计算:根据SHT11的数据手册,理解如何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计算出实际的温度和湿度值。 5. 错误检测与处理:确保在通信过程中能检测到并处理潜在的错误,如数据校验失败、超时等。 在压缩包内的"SHT11"文件可能是包含驱动程序源代码的文件夹,可能包括`.c`或`.h`文件,开发者可以通过阅读和修改这些源代码来适应特定的应用需求。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将这个驱动程序集成到整体的嵌入式系统固件中,与上层应用软件配合工作,实现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025-10-18 15:27:27 2KB
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系统板LCC-S拓扑补偿网络:STM32主控驱动MOS管,谐振补偿与稳压输出至ESP芯片无线传输数据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系统板LCC-S拓扑补偿网络:STM32主控+ESP通信+稳压输出与WiFi实时传输方案,磁耦合谐振式 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系统板 LCC-S拓扑补偿网络 发射端电路采用Stm32f103c8t6主控,四路互补带死区的高频PWM与ir2110全桥驱动MOS管。 同时利用LCC器件谐振,所有参数确定和计算由maxwell和simulink计算得出。 接收电路利用S谐振网络补偿。 同时输出电压经过稳压后供给esp芯片,后者将输出电压通过ADC采样后利用2.4G wifi下的MQTT协议传输给电脑 手机端查看,并实时通过数码管显示。 资料见最后一幅图。 stm32和esp8285单片机均板载串口电路,只需一根typec数据线即可上传程序 默认只是相关资料(如果需要硬件请单独指明) ,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系统板;LCC-S拓扑补偿网络;磁耦合谐振式;发射端电路;Stm32f103c8t6主控;高频PWM;ir2110全桥驱动MOS管;LC
2025-10-18 00:24:31 13.62MB csrf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86步进电机的全套解决方案,涵盖其工作原理、硬件选型(包括电机、驱动器和电源)、软件控制(以Arduino和STM32为例),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首先解释了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电脉冲信号转化为角位移或线位移进行开环控制。接着讨论了电机选型,强调了两相和三相电机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然后探讨了驱动器的选择,推荐了细分驱动器如DM542,并讲解了电源供应的要求。在软件控制部分,展示了Arduino和STM32两种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简单的转动控制代码和高级特性如梯形加减速算法。最后分享了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3D打印机中的X、Y、Z轴控制,并提醒了关于电机和驱动器散热的问题。 适合人群:对步进电机有一定兴趣的技术爱好者、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86步进电机的完整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完成从硬件搭建到软件编程的任务,适用于CNC机床、3D打印机等精密控制设备的研发。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给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技术细节,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许多个人经验,有助于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陷阱。
2025-10-17 21:44:52 5.81MB
1
RT-Thread使用SDRAM+LTDC驱动正点原子4.3寸RGB屏
2025-10-17 11:09:26 29.93MB RT-Thread
1
QT电机控制:集成多种驱动平台的永磁同步电机上位机软件系统,电机控制上位机 QT永磁同步电机上位机 DSP永磁同步电机上位机 程序注释非常详细,串口通讯,已在DSP平台实现电机控制的功能。 登录界面: 用户注册功能 修改密码功能 记住密码功能 登录及自动登录功能。 系统主界面: 串口通讯功能 电机参数设置功能 电流环模式参数设置功能 速度环模式参数设置功能 位置环模式参数设置功能 登录、操作日志显示功能 电机运行和停止功能 手动获取数据功能 自动获取数据功能 波形显示功能 波形数据保存功能等。 额外30个QT上位机例程。 ,电机控制;上位机;QT永磁同步电机;DSP永磁同步电机;程序注释;串口通讯;电机控制功能;登录界面;用户注册;修改密码;记住密码;自动登录;系统主界面;电机参数设置;电流环模式;速度环模式;位置环模式;操作日志显示;电机运行停止;手动获取数据;自动获取数据;波形显示;波形数据保存;QT上位机例程。,QT高级上位机控制系统:支持多种电机参数及功能应用管理平台
2025-10-16 23:28:05 816KB csrf
1
《Android底层开发技术实战详解:内核、移植和驱动》这本书深入探讨了Android系统的底层机制,包括内核、系统移植和驱动程序开发等关键领域。作为一本实践性强的技术指南,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知识点,以下是这些主题的一些详细说明: 1. **Android内核**:Android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内核负责硬件抽象层,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网络协议栈,以及设备驱动等核心功能。学习Android内核涉及理解内核模块的编写,内核调优,以及如何通过内核日志进行故障排查。 2. **系统移植**:Android系统移植涉及到将Android运行环境适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内核版本,配置内核参数,构建rootfs(根文件系统),以及处理特定硬件的驱动程序。移植过程中,开发者需要熟悉交叉编译,设备树(Device Tree)配置,以及启动流程等。 3. **驱动程序开发**:在Android中,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它们使得操作系统可以控制硬件资源,如传感器、摄像头、显示屏等。学习驱动开发需要理解I/O操作,中断处理,DMA(直接存储器访问),以及与用户空间的通信方式,如Binder机制。 4. **HAL(硬件抽象层)**:硬件抽象层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与硬件交互,隐藏了硬件的具体实现。HAL接口定义了与上层服务和应用交互的API,同时允许底层驱动保持平台无关性。 5. **Android Framework**:框架层是Android系统的高层部分,包含服务、库和应用程序接口。它与驱动程序通过JNI(Java Native Interface)进行交互,驱动程序通过提供C/C++接口供框架层调用。 6. **调试和测试**:在开发过程中,调试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开发者需要学会使用adb(Android Debug Bridge)进行远程调试,阅读和分析系统日志,以及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性能分析和压力测试。 7. **安全性和权限管理**:Android系统有严格的权限管理系统,对驱动和内核的安全性有高要求。理解权限模型、SELinux(安全增强型Linux)以及内核安全特性对于开发安全可靠的驱动至关重要。 8. **更新和维护**:随着Android版本的迭代,开发者需要了解如何将新特性引入到现有系统,以及如何处理兼容性问题。此外,对源码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 《Android底层开发技术实战详解:内核、移植和驱动》这本书覆盖了Android开发中的核心技术,适合对Android系统有深度探索需求的开发者阅读。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内容,开发者能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定制Android系统。
2025-10-16 21:09:08 45.35MB Android驱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