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析装配梁斜截面抗剪性能,对3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装配梁接口位置的不同,对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斜裂缝发展形态、剪压破坏过程、构件位移曲线的变化情况、纵筋与箍筋应变发展规律、极限承载力的抗剪特性以及新旧混凝土接口连接性能的影响,并与整体现浇梁的试验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装配梁接口区域内,裂缝延伸较快,截面刚度有所削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特性和变形能力与整体现浇梁相似,开裂载荷和极限载荷与整浇对比梁基本相同.
2024-03-03 10:33:57 884KB 行业研究
1
基于Pro/E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任超,,齿轮是一种通用的传动机构,有特殊的设计和加工技术,其加工精度对传动精度、机床稳定性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实现齿轮的精确建模是
2024-02-26 14:02:31 379KB 首发论文
1
基于斜齿轮齿向误差定义,给出一种齿向误差测量与评定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获得齿轮分度圆柱面上点的坐标,在Matlab中用3次样条函数拟合出实际齿向线,得到线性拟合直线,并通过绘制拟合残差图,获得斜齿轮齿向线的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通过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评定方法简便、测量结果精确等特点。
2024-02-26 13:52:55 242KB 三坐标测量 Matlab 齿向误差
1
在Pro/E环境下,以斜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利用方程曲线绘制方法绘制出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通过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斜齿圆柱齿轮进行了参数化设计。该参数化后的斜齿圆柱齿轮可以通过改变各个相应驱动参数,能够快速得到不同参数的斜齿圆柱齿轮零件,体现了参数化设计快捷的优点。通过机构的运动仿真,可以看到运动仿真过程中是否出现干涉现象,有利于机构优化和提高设计效率。
2024-02-26 13:50:18 669KB 斜齿圆柱齿轮 参数化设计
1
在合理选择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标架基础上,推导出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齿面方程,并运用MATLAB强大的数值分析及科学计算功能绘制蜗杆曲面,实现了蜗杆曲面的数字化以及参数化。
2024-02-25 23:27:01 184KB 环面蜗杆 数字化曲面 MATLAB
1
可以在matlab 中画图设置横坐标字体为斜体,美观
2024-01-15 21:06:02 2KB 横坐标斜体
1
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设计120万t/a。该井田为一单斜构造,采用一组3条斜井开拓,其中副斜井长度1024m,坡度8°40′,安装一台JK-3×2.2、20A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用于矸石、设备、材料运输。该矿11609综采工作面,开采煤层为M16煤层,设计走向长度995m,倾向长度165m,煤层厚度2.8m,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布置111台液压支架,支架型号为ZY3400/15/34型,端头支架型号为ZYT3400/15/34型,最大重量为12.5t,加上平板车等,合计重量为13.8t,在弯道及斜巷运输中,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2023-12-18 08:40:39 117KB 无极绳绞车 安装使用 安全注意事项
1
利用ANSYS的APDL语言建立斜齿内外圆柱齿圈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正确边界约束条件和节点力载荷,利用ANSYS求解器计算获得内外齿圈在既定工况下的受力特性,进而揭示出内齿圈轮缘厚度与齿圈应力/变形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以轮缘厚度系数来描述内齿圈的柔性的方法。
2023-12-15 09:27:54 254KB APDL 行星传动
1
针对黔西北(贵州毕节)可乐向斜中段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具有含煤层数多、主力煤层埋藏较深的特点,结合该区探井钻遇致密砂岩气层的实际情况,从沉积环境、储层厚度、源储配置及含气性等方面评价了该区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两气"共探的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可乐向斜下煤组和中煤组分别沉积于龙潭早期和晚期,这两个时期地层主要处于曲流河、河控三角洲平原等沉积相带,有利于煤岩与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龙潭组中煤组煤层和致密砂岩层分布较稳定,累积厚度分别在16 m和20 m以上;煤系中煤岩、泥岩、砂岩互层叠置出现,具备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可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根据X1井气测录井和测井结果,在煤层和致密砂岩层均显示全烃值异常,煤层段异常值最大可达78.35%,钻遇的两层致密砂岩层含气饱和度分别为39.97%和12.79%,说明煤系中有"两气"共存的情况。
2023-12-07 22:11:23 1.24MB 行业研究
1
为了得到黔西土城向斜松河区块煤系流体压力特征及成因,利用视储层压力法、注入压降试井法和测井曲线解释法对研究区压力特征进行预测,并着重从构造条件及地应力、顶底板岩性、煤系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和"三史"演化4个方面探讨了区块压力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松河井田在110 m以浅压力偏低;110~560 m压力正常;560 m以深异常高压。正断层发育和燕山晚期地壳构造抬升是造成浅部地层压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构造应力造成的煤层渗透率低、煤层顶底板良好的封盖作用、龙潭煤系较弱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和古地质历史时期欠压实和生烃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井田560 m以深煤储层异常高压。
2023-12-07 20:10:15 507KB 行业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