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说明程序语言:python + PYQT(桌面窗口界面) + 无数据库(此demo没有数据) + win10(win8.1测试qt版本有点高没法运行需要低办法,如果有特殊需求请不要拍) 模块介绍 Main.py :程序入口 qtDesigner.py :窗口生成 SaveData.py :多个数据相关保存函数 MyThread.py :百度情感分析的线程 ;注意百度情感分析已经下线,使用本地的snow来进行情感分析 MainSpider.py :爬虫函数 Analysis.py :数据分析函数 WindowFunction.py :其他各种函数 AreaDictionary.py :各个省、市字典 cityID.json :实际为文本格式,内为城市信息表,用于匹配天气的城市码 settings.json :实际为文本格式,存储用户cookies
2025-04-20 16:14:56 532KB pyqt 微博情感分析
1
在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MFC)库中,`CSplitterWnd`类是用于创建具有可分割视图的窗口的关键工具。这个类允许用户通过水平或垂直的分割条将窗口分割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显示不同的数据或者拥有独立的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CSplitterWnd`来实现MFC窗口的任意分割。 理解`CSplitterWnd`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CSplitterWnd`通常作为主窗口的一部分,它管理着一组子窗口,这些子窗口被称为“pane”或“view”。当创建`CSplitterWnd`时,需要定义初始的分割布局,这包括分割的方向(水平或垂直)以及每个pane的数量。在运行时,用户可以通过拖动分割条来调整pane的大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展示如何在MFC应用程序中使用`CSplitterWnd`: 1. **创建Splitter窗口**:在MFC应用程序的框架窗口类中,声明一个`CSplitterWnd`成员变量。例如: ```cpp CSplitterWnd m_splitterWnd; ``` 2. **初始化Splitter窗口**:在框架窗口的`OnCreate`或`OnInitDialog`函数中,初始化`CSplitterWnd`。你需要提供初始的pane数量和方向。例如: ```cpp if (!m_splitterWnd.CreateStatic(this, 2, 2)) // 2行2列 return -1; ``` 3. **创建View窗口**:为每个pane创建一个视图类的实例,并将其添加到`CSplitterWnd`中。视图类通常是继承自`CView`的自定义类。例如: ```cpp CMyView view1, view2, view3, view4; if (!m_splitterWnd.CreateView(0, 0, RUNTIME_CLASS(CMyView), CSize(100, 100), &view1)) return -1; // 为其他pane重复类似步骤 ``` 4. **注册消息映射**:确保在框架窗口的消息映射中包含`ON_WM_SIZE`消息,以便在窗口大小改变时更新splitter的布局。 ```cpp BEGIN_MESSAGE_MAP(CMainFrame, CFrameWnd) // ... ON_WM_SIZE() END_MESSAGE_MAP() ``` 5. **处理WM_SIZE消息**:在`OnSize`函数中,调用`CSplitterWnd`的`RecalcLayout`函数来调整pane的大小。 ```cpp void CMainFrame::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 CFrameWnd::OnSize(nType, cx, cy); if (m_splitterWnd.IsWindowVisible()) m_splitterWnd.RecalcLayout(); } ``` 此外,`CSplitterWnd`还支持动态分割,这意味着在运行时可以添加或删除pane。这涉及到`CSplitterWnd`的其他成员函数,如`CreateDynamic`和`DeleteRow/Column`。 在实际开发中,你可能还需要处理一些用户交互事件,例如分割条的拖动。`CSplitterWnd`会发送`AFX_WM_SPLITTER_DCLICK`和`AFX_WM_SPLITER_MOVE`消息,你可以根据需要处理这些消息以实现自定义功能。 `CSplitterWnd`是MFC库中实现窗口分割的强大工具,通过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可以创建出复杂而灵活的用户界面。它不仅能够实现固定布局的分割,还能支持动态调整,极大地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理解并熟练运用`CSplitterWnd`是MFC编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2025-04-14 19:28:49 52KB mfc 窗口分割
1
https://blog.csdn.net/txwtech/article/details/141925390 Qt TabWidget添加多个窗口实现分页窗体布局rar.rar 文件大小: 2656539 字节 修改时间: 2024年9月5日, 11:10:12 MD5: FBF4CE20F291426B50962C1C9294A718 SHA1: B746347005D872DB008500D9C963527012F783B7 CRC32: BDDBEA5D 在Qt中,TabWidget是一个常用的控件,用于实现分页窗体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可以让用户在一个主窗口内通过标签页切换查看不同的子窗口内容,非常适用于需要并排展示多个子窗体的应用程序。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如何在Qt TabWidget中添加多个窗口,实现分页窗体布局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需要了解Qt框架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槽机制、布局管理器、窗口类等。在Qt中,窗口可以是QDialog、QMainWindow或QWidget等,具体取决于应用的需求。实现分页窗体布局主要使用到的控件是QTabWidget,它是QTabBar和QWidget的组合,可以嵌入到任何父窗口中。 在开始编写代码前,需要先进行界面设计。这通常涉及到Qt Designer的使用,这是一个可视化的工具,可以让开发者通过拖拽的方式布局控件。设计好界面后,会生成一个.ui文件,该文件可以使用uic工具转换为C++代码。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C++代码中实现分页功能。在主窗口类中创建一个QTabWidget对象。然后,通过循环或其他方式,动态创建多个子窗口(例如QWidget),并为每个子窗口添加相应的布局和控件。之后,使用QTabWidget的addTab方法,将这些子窗口添加到QTabWidget中,每个子窗口都将成为一个标签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复杂的分页窗体布局。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处理信号与槽,如何管理各个标签页的切换事件,以及如何优化用户体验等。例如,可以为每个标签页设置一个图标或文字描述,方便用户区分。此外,还可以通过编程方式改变标签页的样式,以符合应用程序的整体风格。 Qt TabWidget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分页窗体布局的设计和实现。开发者无需从零开始编写复杂的功能代码,只需要利用QTabWidget提供的接口,便可以快速地搭建出符合需求的窗体。不过,这要求开发者有一定的Qt框架使用经验,熟悉其信号与槽机制,以及对子窗口类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Qt是一个跨平台的C++应用程序框架,所以使用Qt TabWidget实现的分页窗体布局具有良好的移植性,能够在Windows、macOS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上运行。这对于开发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档所述内容是对一个给定压缩包文件的文件名称“qtabwidet3”所进行的详细分析,该压缩包文件名为“Qt TabWidget添加多个窗口实现分页窗体布局rar.rar”,是关于Qt TabWidget实现分页窗体布局的指南,包含了标题、描述、标签和文件名称列表等信息。其中,文件大小、修改时间、MD5、SHA1、CRC32等信息提供了该压缩包的技术细节,有助于开发者或用户了解文件的来源和安全性。而“qt”标签则明确指出了本指南与Qt框架的直接关联,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2025-04-11 08:31:46 2.53MB
1
内容索引:VC/C++源码,界面编程,浮动窗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窗体应用,用VC++实现类似智能ABC输入法一样的无标题浮动窗口,并且可以拖动它。这个实例将教会你如何编写这样的窗口,本实例需要用Visual Studio环境编译,还有可能要转换工程,不过最终顺利编译。
1
VC 浮动窗口 输入法
2025-04-09 08:43:53 1.43MB 浮动窗口
1
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 DWA)是一种在路径规划领域广泛应用的方法,特别是在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中。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和编程环境,是实现动态窗口法的理想平台。以下将详细介绍动态窗口法的基本原理、MATLAB实现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动态窗口法的核心思想是限制机器人或车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能力,这个时间范围被称为“动态窗口”。在这个窗口内,规划器会寻找一条既能避免碰撞又能达到目标的最优路径。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实时地考虑到当前速度和加速度的约束,确保了规划的可行性。 在MATLAB中,实现动态窗口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动态窗口**:需要根据机器人的物理特性和环境限制来设定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等参数,以此确定动态窗口的边界。 2. **障碍物处理**:收集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通常以障碍物边界点的集合表示,然后构建安全距离模型,确保规划的路径不会与之相撞。 3. **速度规划**:在动态窗口内搜索一条满足速度和加速度约束且避开障碍物的轨迹。这可以通过优化问题来求解,例如使用梯度下降或遗传算法。 4. **路径更新**:随着机器人位置的改变,动态窗口和规划路径也需要实时更新,确保始终有安全的行驶路径。 在描述中提到的“改进的动态窗口法”可能包括如下方面: 1. **智能障碍物预测**:除了考虑静态障碍物,还可以结合机器学习技术预测动态障碍物的行为,进一步优化路径规划。 2. **分层规划**:将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结合起来,全局规划提供大方向,局部规划确保实时避障。 3. **适应性动态窗口**:根据环境复杂度和实时性能调整动态窗口的大小,提高灵活性和效率。 4. **多目标优化**:除了规避障碍,还可以同时考虑路径的长度、能耗等因素,实现更全面的优化。 MATLAB软件/插件标签表明,可能有相关的工具箱或者第三方库可以帮助实现这些功能,比如Robotics System Toolbox,它可以提供用于路径规划和避障的函数,简化开发过程。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传统动态窗口法”可能包含MATLAB代码示例,展示基础的动态窗口法实现。通过学习和理解这段代码,可以更好地掌握动态窗口法的实现细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展,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2025-04-09 00:32:48 11KB matlab
1
动态窗口法(DWA)是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避障的算法,特别是在小车类的移动机器人中应用广泛。它能够实时处理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避障任务,是智能小车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与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DWA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机器人当前速度的基础上,动态地规划出一段短时间内的速度增量,使得机器人能够平滑地绕开障碍物,并且向着目标方向移动。 在仿真环节中,通过Matlab这一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平台,可以构建小车避障的仿真模型。Matlab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处理功能,而且其Simulink模块还可以用于构建动态系统的仿真模型,使得开发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小车在虚拟环境中的避障表现。在Matlab环境下使用DWA算法进行仿真,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小车的运动学模型、环境地图、目标位置、以及障碍物的分布情况。 在设计DWA算法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的步骤: 1. 确定运动学模型:需要根据小车的实际结构设计其运动学模型,通常使用差分驱动模型进行简化处理,以便于计算小车的速度和转向。 2. 环境建模:在仿真环境中建立小车运动的场景,包括设定目标点、障碍物的形状和位置,以及环境边界等。 3. 动态窗口生成:在每个控制周期内,根据小车当前的速度和加速度约束,计算出在极短时间内可实现的所有速度组合,形成一个动态窗口。 4. 评价函数构建:构建一个评价函数来评估每个速度组合的优劣,通常会考虑目标距离、避障能力、运动平滑度等多个指标。 5. 选择最优速度:根据评价函数的计算结果,选出最优的速度组合,使得小车既能避开障碍,又能尽快地向目标移动。 6. 重复执行:在每个控制周期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小车成功避开所有障碍物并到达目标点。 在实际应用中,DWA算法的性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动态窗口的大小、评价函数的设计、实时计算能力等。此外,DWA算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参数调整和测试,以确保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有良好的表现。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可以方便地修改和调整这些参数,并直观地观察到算法性能的变化。 通过Matlab仿真,不仅可以验证DWA算法的可行性,还可以在没有实际硬件的情况下,对算法进行调试和优化。这在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DWA算法也在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更多样化和复杂的环境。 此外,DWA算法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小车避障。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运动规划中,动态窗口法也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DWA算法有望在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DWA算法是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重要技术,Matlab仿真为DWA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合理的模型设计和参数调整,可以使得小车在复杂环境中的避障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5-04-09 00:21:39 1.57MB Matlab
1
《基于改进动态窗口DWA模糊自适应调整权重的路径规划算法研究及其MATLAB实现》,《基于改进动态窗口DWA的模糊自适应权重调整路径规划算法及其MATLAB实现》,基于改进动态窗口 DWA 模糊自适应调整权重的路径基于改进动态窗口 DWA 模糊自适应调整权重的路径规划算法 MATLAB 源码+文档 《栅格地图可修改》 基本DWA算法能够有效地避免碰撞并尽可能接近目标点,但评价函数的权重因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为了提高DWA算法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DWA算法,通过模糊控制自适应调整评价因子权重,改进DWA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定义模糊评价函数。 模糊评价函数是一种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评价函数。 它将输入值映射到模糊隶属度,根据规则计算输出值。 在改进DWA算法中,我们定义了一个三输入一输出的模糊评价函数,输入包括距离、航向和速度,输出为权重因子。 [1]实时调整权重因子。 在基本DWA算法中,权重因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需要人工干预。 在改进DWA算法中,我们通过模糊控制实现自适应调整,以提高算法的性能。 [2]评估路径。 通过路径的长度和避障情况等指标评估路
2025-04-09 00:13:40 1.05MB rpc
1
标题中的"PB中实现椭圆窗口按钮等"指的是在PowerBuilder(PB)环境中创建具有椭圆形外观的窗口按钮。在Windows编程中,通常使用API(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来实现非标准形状的控件,比如椭圆或圆形的窗口。PowerBuilder是一种强大的Windows应用开发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调用底层的API函数来扩展其内置功能。 描述提到"采用API函数来实现",这表明我们需要使用特定的Windows API函数来绘制和操作椭圆窗口按钮。在PowerBuilder中,可以使用`WinAPI`函数或者`DLL`调用来调用这些API。常见的API函数可能包括`CreateRoundRectRgn`用于创建一个矩形区域,然后通过`SetWindowRgn`设置窗口的区域为这个椭圆形状,以实现椭圆窗口。同时,可能还需要处理WM_PAINT消息,使用`BeginPaint`、`EndPaint`和`Ellipse`函数来绘制椭圆形状的按钮。 标签"PB Button Window"进一步确认了讨论的主题,即在PowerBuilder中处理按钮(Button)和窗口(Window)的定制。 从压缩包中的文件名"Button"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包含示例代码的文件,如PowerScript源代码或者是一个PB工程文件。这个文件很可能会展示如何定义和使用API函数来创建椭圆窗口按钮,并且已经过测试,可以在PowerBuilder 10版本下正常运行。 在实际编写代码时,首先需要声明API函数,例如: ```pb Long STDCALL CreateRoundRectRgn( Long x1, Long y1, Long x2, Long y2, Long w, Long h ) Long STDCALL SetWindowRgn( Long hWnd, Long hRgn, Long bRedraw ) ``` 接着,你需要在窗口的`Open`事件中创建椭圆区域并设置窗口区域: ```pb Long hRgn = CreateRoundRectRgn(0, 0, this.width, this.height, 边框宽度, 边框高度) SetWindowRgn(this.hwnd, hRgn, TRUE) ``` 在`Paint`事件中,绘制椭圆形状: ```pb HPAINTBUFFER hPB = BeginPaint(this.hwnd) Graphics g = GetGraphicsFromHPBUFFER(hPB) g.Ellipse(0, 0, this.width, this.height) EndPaint(hPB) ``` 可能还需要处理鼠标消息,比如`WM_LBUTTONDOWN`、`WM_LBUTTONUP`等,以便响应用户的点击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在PowerBuilder中实现椭圆窗口按钮的基本过程。具体的实现细节可能因需求和设计而有所不同,但基本思路是利用API函数对窗口的形状进行自定义。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代码示例或详细的步骤,请参考相关的PowerBuilder编程教程或者查阅更详细的API文档。
2025-04-08 14:57:28 35KB Button Window
1
在IT领域,截获外部程序窗口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常用于调试、监控或扩展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这个名为"截获外部程序窗口消息.rar"的压缩包文件包含了一个易语言(EasyLanguage)的例程,它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一功能。易语言是中国的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适用于初学者和专业开发者。 要理解“子类化”(Subclassing)的概念。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子类化是将一个窗口过程替换为另一个窗口过程的过程。通过子类化,我们可以拦截并处理目标窗口的所有消息,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原始程序代码的情况下影响其行为。在这个例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如何使用API函数SetWindowLong和SetWindowProc来实现子类化。 接下来,"注入DLL"(Dynamic Link Library Injection)是一种更深入的技术,它涉及将自定义的DLL文件加载到目标进程的地址空间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向目标程序注入代码,使其执行我们提供的函数,从而截获和处理其窗口消息。这通常需要使用CreateRemoteThread等API函数。 "全局消息钩子"(Global Message Hook)是Windows API提供的一种机制,允许我们安装一个钩子,以便在系统中所有线程或特定线程中捕获特定类型的消息。创建全局消息钩子的函数是SetWindowsHookEx,它可以让我们在系统级别的层面截获消息,而不仅仅局限于目标程序。 在这些技术的结合使用下,开发者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 监控和记录外部程序的窗口消息,这对于分析程序行为或调试非常有用。 2. 拦截特定消息,如阻止某些窗口事件或改变其响应方式。 3. 修改窗口行为,例如改变窗口的大小、位置,或者响应用户的输入事件。 4. 在不同程序之间共享数据,通过消息传递实现通信。 在易语言中,实现这些功能可能涉及到调用Windows API,编写处理消息的函数,以及正确地设置和移除钩子。压缩包中的"截获外部程序窗口消息"文件很可能是包含了实现这些功能的源代码,包括易语言的程序模块和可能的DLL文件。 学习和理解这个例程可以帮助开发者提升对Windows编程的理解,掌握更高级的系统级操作技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如果被滥用,可能被视为恶意软件的行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使用,并确保符合合法性和道德规范。
2025-04-06 16:33:30 11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