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 协议规范与技术详解" USB 3.0 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第三代版本,是一种高速的串行总线协议,能够提供高达 5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该协议规范由 Intel Corporation、Microsoft Corporation、NEC Corporation 和 NXP Semiconductors 等公司共同制定。 USB 3.0 协议规范 USB 3.0 协议规范是指 USB 3.0 规范的详细描述,包括协议的架构、数据传输机制、设备类别、接口描述、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该规范由 USB 实现者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制定和维护,并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USB 3.0 的技术特点 USB 3.0 协议规范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高速数据传输速率:USB 3.0 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 5Gbps,是 USB 2.0 的 10 倍。 * 双向数据传输:USB 3.0 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 低功耗设计:USB 3.0 设备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工作,减少了功耗和热量生成。 * 可热插拔:USB 3.0 设备支持热插拔,可以在不需要重启的情况下连接和断开设备。 USB 3.0 的应用场景 USB 3.0 协议规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 * 外置存储设备: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使其非常适合外置存储设备,如外置硬盘和固态硬盘。 * 数码相机和摄像机: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使其非常适合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传输。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延迟特性使其非常适合 VR 和 AR 应用。 USB 3.0 协议规范的发展历史 USB 3.0 协议规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7 年,当时 Intel Corporation、Microsoft Corporation、NEC Corporation 和 NXP Semiconductors 等公司开始制定该协议规范。2008 年,USB 3.0 协议规范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后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USB 3.0 协议规范的未来发展 USB 3.0 协议规范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USB 3.2:USB 3.2 是 USB 3.0 的继任者,具有更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 * USB Type-C:USB Type-C 是一种新的接口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供电功能。 * Thunderbolt 3:Thunderbolt 3 是一種高速接口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供电功能。 USB 3.0 协议规范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第三代版本,具有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设计和可热插拔等技术特点,广泛应用于外置存储设备、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
2025-08-05 17:16:10 4.09MB USB USB3.0标准 USB3.0 USB3.0协议
1
参照是在NC框架下开发中非常常见的一个专项,本质就是在编辑某字段时通过触发参照时获得的一些信息(集团、组织、用户等),临时拼成SQL语句,到数据库中指定的单张或联查多张表,过滤出所有备选项,展现在页面参照选择对话框中供用户选择。目的是统一提供基本档案的录入,防止手工录入产生的错误。NC系统中的参照大致分为两种:系统参照(物料、集团等预制好的)和自定义参照。 ### NC标准参照开发详解 #### 一、NC参照开发概述 在NC系统中,参照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功能,用于简化和标准化基本档案的录入工作,从而减少由人工输入引起的错误。参照开发主要涉及到当用户编辑某一字段时,通过触发参照功能获取相关信息(例如集团、组织、用户等),并基于这些信息动态构建SQL语句来查询数据库中的单个或多个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备选记录,最终在界面上以参照选择对话框的形式展现给用户进行选择。 #### 二、NC系统的参照分类 NC系统中的参照大致分为两大类:系统参照和自定义参照。 - **系统参照**:由NC系统预先定义好的参照,如物料、集团等。这类参照通常较为通用,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额外的开发工作。 - **自定义参照**: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制的参照,需开发者自行设计和实现。 #### 三、系统参照开发详解 系统参照的开发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单据模板参照和查询模板参照。 ##### 1. 单据模板参照 在单据模板中设置参照字段时,只需在元数据中将相应字段的类型样式设为“REF”,并选择合适的系统参照类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参照类型可能不会自动带出参照名称,这种情况下需要手动补全。此外,在单据模板初始化中还可以对参照进行更具体的设置,比如离开焦点时显示名称、启用数据权限等。 对于较复杂的参照场景,还需在编辑前事件中传入特定参数来精确控制数据过滤,如下例所示: - **离散订单表头产品字段**:在编辑前事件中需要取出产品的参照模型,并设置集团等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过滤数据。 ##### 2. 查询模板参照 查询模板中的参照字段设置选项较少,但同样需要设置过滤条件。与单据模板不同,查询模板没有编辑前后事件,因此参照过滤和字段间的联动设置更为复杂。 - **查询模板参照过滤设置**:可以通过实现平台提供的`IQueryConditionDLGInitializer`接口来进行设置。在接口的初始化方法中,利用`QueryConditionDLGDelegator`对象进行参照设置。 - **字段间的联动**:对于需要根据另一字段值动态调整过滤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手动配置字段监听来实现。具体操作是继承`AbstractLinkageColumnListener`类,并在其中定义监听和联动逻辑。 #### 四、自定义参照开发详解 自定义参照是根据业务需求定制的,相较于系统参照而言更为灵活。 ##### 1. 最简单的自定义参照 自定义参照的基本构成包括参照模型定义和SQL拼接规则的制定。 - **参照模型定义**:自定义参照需要定义参照模型(`RefModel`)。与系统参照不同,自定义参照对应的表在元数据实体定义时必须实现`IBDObject`接口。 - **SQL拼接规则**: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自定义SQL语句的拼接规则,以确保能够正确地过滤出所需的数据。 ##### 2. 自定义参照开发流程 - **定义参照模型**:创建自定义的参照模型类,定义其属性和方法。 - **实现参照接口**:参照模型类需实现特定接口,以支持参照功能。 - **设置SQL拼接规则**:根据业务需求定义SQL语句的拼接逻辑。 - **集成到业务单据**:将自定义参照集成到相应的业务单据中,以便在使用时可以调用。 #### 五、总结 NC系统中的参照开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实践,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还能提升用户体验。无论是系统参照还是自定义参照,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技术要点。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并实现相应的参照机制,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对参照开发的深入了解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升NC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025-08-04 21:58:26 355KB 参照开发
1
KNX(Konnex Association)是一种全球认可的智能家居和楼宇自动化标准,用于统一控制系统和设备间的通信。这个标准协议文档资料包含的是KNX官方发布的详细技术规范,版本为v2.1,它提供了全面的指南,帮助工程师、设计师以及开发者理解和实施KNX系统。 KNX标准协议的核心在于它的通信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如何传输,包括数据的结构、编码、传输层和应用层协议。以下是对这个协议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数据总线系统**:KNX基于两线或四线的物理层,允许设备通过一根电缆连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这种设计简化了布线,降低了安装成本。 2. **拓扑结构**:KNX支持星型、树型和总线型网络结构,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选择,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3. **数据类型和对象**:KNX定义了多种数据类型,如布尔值、整数、浮点数等,以及各种对象,如开关、温度传感器等。这些对象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属性,方便设备间的交互。 4. **数据传输服务**:KNX协议提供不同的数据传输服务,如广播、单播和存储转发,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例如,广播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发送消息,而单播则用于一对一的消息传递。 5. **应用层**:在这个层次,KNX定义了用户接口、配置工具和设备行为。例如,EIB/KNX TP1用户接口描述了如何与用户进行交互,而配置工具则用于设定设备参数。 6. **安全机制**:KNX协议也考虑到了网络安全,如数据完整性保护和访问控制,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7. **设备类型和功能**:KNX协议支持众多设备类型,如照明控制、遮阳控制、温控、安全系统等。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集,可以通过配置工具进行编程和调试。 8. **配置和编程**:KNX项目通常使用ETS(Engineering Tool Software)进行配置,它可以创建和编辑逻辑拓扑,分配地址,并编写控制逻辑。 9. **兼容性**:KNX标准确保了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这意味着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件可以无缝集成到同一个系统中。 10. **IP集成**:随着物联网的发展,KNX v2.1可能包含了对IP(Internet Protocol)的支持,使得KNX系统能够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KNX官方标准协议文档对于理解KNX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是从事KNX相关工作的必备参考资料。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工程师们能够构建出高效、稳定且智能的楼宇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5-08-04 17:00:42 70.73MB 官方协议
1
国网红外标准数据存储格式测试软件+DLT664-通用红外标准数据存储格式测试软件。 国家电网电力红外图谱格式验证。
2025-08-04 14:21:07 2.13MB
1
这些文件提供了一个工作流,用于将 LTSpice 标准 MOSFET 器件的特征开关行为 ic(vGE, vCE) 提取到查找表数据,例如可以与 Simscape Electrical 的 N 沟道 IGBT 模块一起使用。 流过开关器件的电流是栅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vGE, vCE) 的非线性函数。 Analog Devices 的 LTSpice 网络模拟器提供了许多开关设备作为标准库的一部分。 该工作流从 MATLAB 运行 LTSpice 仿真以生成查找表数据,该数据将用于 Simscape Electrical 的 N 沟道 IGBT 模块,并带有“查找表(二维,温度无关)”选项。 需要安装 LTSpice。 它使用 Paul Wagner 的 File Exchange Submission 23394 将 .raw 数据从 LTSpice 仿真导入到 MAT
2025-08-03 11:49:01 1.81MB matlab
1
根据提供的文件内容,本文将围绕AC6921A蓝牙方案展开,详细阐述其标准原理图设计的关键知识点。 一、AC6921A蓝牙方案简介 AC6921A是由杰里半导体推出的蓝牙主控芯片,该方案具备较为全面的功能特性,既可以用于开发蓝牙音箱,也可以作为通用主控使用。杰里半导体是一家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生产各种音频处理芯片、蓝牙音频芯片等而闻名。 二、软开关机方案设计要点 1. 当设计采用软开关机方案时,主控VBAT需要接电池以确保不断电。此方案下待机功耗极低,大约在2微安培(uA)以下。 2. RTCVDD是内部实时时钟(RTC)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在休眠模式下RTCVDD需保持供电,且应在此脚上接一个105电容以保证模块的正常工作。 3. PR口为唤醒输入端,支持通过高低电平唤醒。特别指出,使用按键开关机唤醒时应选择PR2脚,并使用低电平唤醒。因为PR2长按具有复位功能,这可以用来解决特殊情况下的死机不开机问题。 4. 如果方案中只需要软开关机功能而不需要实时时钟功能,可以省略32K晶振。 三、电源设计与布线注意事项 1. 主控芯片的所有电源退耦电容必须靠近芯片放置,退耦电容的回路地线需要尽可能短,并且直接回到电源地。 2. 对于FM接收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客户,需要预留FM放大电路,可使FM信号的灵敏度提升2dBu以上。在布线时,FM信号线的铺地间距至少应保持在0.6毫米以上。 四、电池与安全性 1. 在设计电池供电方案时,必须使用带保护板的电池。这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晶振选型与匹配电容 1. 晶振的选型需要兼容3225、M49S、HC49S等多种封装形式。 2. 晶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良好,并且频偏要求控制在±10PPM以内。 3. 晶振匹配电容的位置应预留Y102。 六、其他重要标识与电阻、电容的参数 1. 原理图中出现了多种信号标识,例如BT_AVDD表示蓝牙射频前端电源,BT_RF表示蓝牙射频端口,而FM_IP表示FM信号输入端等。 2. 电阻、电容的参数和封装信息也被提供,比如C402标示为22K1%电阻,而NCC104可能是某种型号的晶振。 七、总结 AC6921A蓝牙方案标准原理图V1.0.pdf文档内容详细介绍了AC6921A蓝牙芯片的应用设计要点,包括软开关机设计、电源管理、FM性能增强、安全性增强等方面。这些细节在开发蓝牙音箱或任何其他基于AC6921A的蓝牙设备时至关重要,能帮助工程师合理布局电路,优化性能,并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制作原理图时,应当严格遵守文档中的注释和设计建议,避免设计失误导致产品性能不达标或产生安全隐患。
2025-08-02 11:52:54 288KB AC6921A
1
Web服务在IT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允许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CXF是一个流行的开源框架,用于创建和消费Web服务,支持多种协议和标准,如JAX-WS(Java API for XML Web Services)和JAX-RS(Java API for RESTful Web Services)。同时,JAXB(Java Architecture for XML Binding)是Java中处理XML和Java对象之间转换的标准接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JAX-WS** 是一种用于构建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Web服务的标准API,它使得Java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创建服务端点(SEI,Service Endpoint Interface)并将其暴露为Web服务。JAX-WS通过注解或部署描述符来定义服务接口、操作方法和消息绑定。在CXF中,你可以使用JAX-WS来快速开发符合WS-I Basic Profile的Web服务,确保跨平台的互操作性。 **JAX-RS** 是针对RESTful架构风格的Web服务API,它使用注解来简化HTTP操作(如GET、POST、PUT和DELETE)和资源的表示。JAX-RS允许开发者直接在Java类和方法上使用注解,以声明HTTP操作、URI模板、响应类型等。CXF支持JAX-RS,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拦截器、提供者、客户端API等,使RESTful服务开发更加灵活和高效。 然后,**JAXB** 是一个核心的Java技术,用于将XML文档和Java对象之间的映射自动化。它允许我们通过注解或者XML绑定配置文件来定义Java类和XML元素之间的关系。在Web服务中,JAXB通常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Java对象到XML消息,简化了数据交换的过程。CXF集成了JAXB,使得在处理XML消息时,无需编写大量的转换代码。 在提供的压缩包“ws_test”中,很可能包含了使用CXF实现的Web服务示例,包括JAX-WS和JAX-RS的服务端点,以及使用JAXB进行数据交换的类。这个实例可能是全部手写的,意味着它提供了一整套从创建服务到处理请求和响应的完整流程。导入这个项目后,开发者可以直接运行和测试这些服务,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CXF、JAX-WS、JAX-RS和JAXB。 总结来说,CXF作为一款强大的Web服务框架,支持JAX-WS和JAX-RS两种不同的服务模型,以及JAXB的XML处理能力。这个压缩包中的实例可以帮助开发者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升他们在Web服务开发方面的技能。无论是对于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中获益,掌握如何在Java环境中高效地构建和使用Web服务。
2025-08-01 22:03:34 30MB webservice JAXWS JAXRS JAXB
1
MISRA C++ 2023标准是一种为C++语言制定的编程规范,它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和安全性,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该标准是MISRA(Motor Industry Software Reliability Association)组织发布的,最初是为汽车行业设计,但其实践和原则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需要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行业和领域。 MISRA C++ 2023标准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主要分为强制性规则和建议性规则。强制性规则是指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而建议性规则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遵循这些建议通常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靠性。 标准中的规则覆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变量命名、类型转换、表达式、控制结构、函数、类和模板等。规则的制定旨在解决编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例如防止未初始化变量的使用,禁止不明确的类型转换,以及确保数组和指针操作的安全性。 MISRA C++ 2023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以确保软件项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降低软件故障的风险。在高度依赖软件控制的现代工业系统中,遵循这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标准的采用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减少潜在的错误,并提升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MISRA C++ 2023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了代码的可移植性和易理解性,以保证在不同平台和环境中都能保持一致的行为和性能。此外,标准也鼓励使用最新的C++语言特性,但同时强调需要以一种安全和可预测的方式使用这些特性。 MISRA C++ 2023标准的制定过程涉及广泛的行业专家和实践者,目的是创建一个既符合工业界实际需求,又能够适应现代软件开发挑战的规范体系。标准的持续更新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确保标准始终与现代软件开发实践保持同步。 由于MISRA C++ 2023标准的广泛应用,许多组织已经将其纳入到代码审查和质量保证流程中。通过定期评估和遵循MISRA规则,软件开发团队可以有效地控制软件质量,降低风险,并且提升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软件复杂性的增加,MISRA C++ 2023标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不断增强。对于那些开发关键性软件系统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该标准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确保软件的长期成功和用户的最大利益。
2025-08-01 18:26:50 30KB MISRA
1
SEI CERT C++编码标准&规范指南。每一条规则都非常详细(包含规则说明、违规代码示例、修复代码示例、参考说明等)。 使用时打开主页面“CERT_CPP.html”即可看到所有编码规则的目录,点击相关条目链接即可跳转至相关规则的详细说明。 SEI CERT C++编码标准&规范指南是一份针对C++语言编写的详细编码规范文档,它为开发者提供了编写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C++代码的具体指导原则。该指南在编程社区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文档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编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开发者避免常见的编程错误,减少软件缺陷,提高代码质量。每一个编码规则都经过了细致的说明,其中不仅包括了规则的描述,还有违反规则的代码示例以及如何修复这些问题的示例代码。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开发者快速理解规则的目的和应用场景,同时也能够指导开发者在实际编码过程中如何落实这些规范。 此外,指南中还包含了对每条规则的参考说明,这些说明通常包含了规则制定的背景、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源,使得规则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遵循上,更能让开发者深入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理论基础。这对于提高开发者的技术水平和代码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由于文档结构清晰,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用户可以直接打开“CERT_CPP.html”这个主页面,便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编码规则目录。通过点击目录中的各个条目链接,用户能够迅速跳转到相应规则的详细说明页面,从而快速查找和学习相关的编码规则。 这份指南还特别强调了静态分析的重要性。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通过分析程序代码来查找潜在问题的过程。通过对代码的静态分析,开发者能够在编码阶段就发现并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逻辑错误、内存泄漏、未定义行为等,这些通常在运行时难以发现。因此,该指南推荐在开发过程中定期进行静态分析,以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安全。 SEI CERT C++编码标准&规范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编码规范和建议,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加规范、高效和安全的C++代码。遵循这些标准不仅能够提升软件产品的质量,还能增强程序的可维护性,减少因编程错误导致的安全漏洞和性能问题,对于任何需要严格代码质量控制的项目来说,这份指南都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8-01 17:40:50 302KB 编码规范 编码标准 静态分析
1
【超精简PE标准版】是一种轻量级的Windows预安装环境(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它被设计成在较小的存储设备上运行,如U盘,同时也支持通过ISO镜像使用虚拟光驱加载安装。PE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子集,包含了进行系统维护、修复和安装的基本工具,对于电脑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PE主要由微软开发,为的是在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时提供一个应急平台。超精简PE则进一步优化了这一环境,去除了不必要的组件,使其能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内高效运行。这使得它特别适合那些希望在小容量U盘上携带紧急救援工具的用户。 这个“超精简PE20080229标准版”可能基于Windows XP或Windows Server 2003的内核,因为2008年是这些操作系统广泛使用的时期。它的体积小巧,但仍然包含了一系列核心功能,如命令提示符、文件管理器、磁盘分区工具、系统诊断程序、以及可能的系统恢复和安装工具,如Ghost或者DISM(Deployment Image Servicing and Management)。 使用这样的超精简PE,用户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1. **系统启动修复**:当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时,可以使用PE来诊断并修复启动问题。 2. **数据恢复**:如果硬盘数据丢失或损坏,PE中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尝试恢复文件。 3. **磁盘管理**:通过磁盘分区工具,用户可以创建、删除、格式化分区,调整分区大小等。 4. **系统安装**:可以使用PE来安装全新的Windows系统,尤其是当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时。 5. **驱动程序安装**:在PE环境下安装必要的驱动程序,以便硬件正常工作。 6. **安全扫描**:运行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查杀,清除恶意软件。 7. **系统备份与还原**:利用内置的备份工具,用户可以备份系统到外部设备,或者从备份中还原系统。 加载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将PE镜像写入U盘,然后通过BIOS设置从USB设备启动;另一种是将ISO镜像加载到虚拟光驱软件中,虚拟机或某些支持ISO启动的电脑可以直接从虚拟光驱启动进入PE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超精简PE提供了许多实用功能,但由于其精简特性,可能并不包含所有Windows系统的功能,对于一些高级的系统管理和维护任务可能有所欠缺。因此,在日常使用中,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PE版本,并确保在使用前备份重要数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025-08-01 15:00:26 28.22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