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例谐振(PR)和比例积分(PI)双环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的MATLAB仿真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电压和电流的双闭环控制,其中电压环采用PI控制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电流环采用PR控制器精确跟踪交流波形。调制策略采用了SPWM,确保了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同相位以及低谐波含量。仿真结果显示,在输入电压为AC220V、输出电压为DC400V、负载为10kW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达到0.9999以上,谐波含量小于1%。文中还提供了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和注意事项,附带了相关参考文献。 适合人群:电力电子工程师、MATLAB仿真开发者、高校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单相PWM整流器性能评估和优化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并降低谐波含量。 其他说明:模型下载包中包含了详细的参考论文,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改进控制策略。
2025-08-25 23:15:43 416KB MATLAB SPWM调制
1
基于比例谐振控制与SPWM调制的单相PWM整流器双环控制MATLAB仿真研究,基于比例谐振控制与SPWM调制的单相PWM整流器双环控制MATLAB仿真研究,PR与PI双环控制单相PWM整流器 MATLAB仿真模型 simulink (1)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MATLAB仿真模型; (2)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电压环采用Pl,电流环采用PR,实现电流完美跟踪; (3)调制策略采用SPWM; (4)输入电压电流同相位,仿真功率因数大于0.9999,接近1;(5)输入电流低谐波,仿真谐波含量0.97%,<1 (6)仿真工况为输入电压AC220V,输出电压DC400v,负载10kW;(7)仿真模型带参考lunwen。 ,PR与PI双环控制; 单相PWM整流器; MATLAB仿真模型; Simulink; 比例谐振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SPWM调制策略; 输入电压电流同相位; 仿真功率因数; 输入电流低谐波; 仿真工况参数,基于双环控制与PR-PI策略的单相PWM整流器的高效MATLAB仿真模型研究
2025-08-25 23:05:48 1.16MB
1
PR与PI双环控制单相PWM整流器 MATLAB仿真模型 simulink (1)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MATLAB仿真模型; (2)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电压环采用Pl,电流环采用PR,实现电流完美跟踪; (3)调制策略采用SPWM; (4)输入电压电流同相位,仿真功率因数大于0.9999,接近1;(5)输入电流低谐波,仿真谐波含量0.97%,<1 (6)仿真工况为输入电压AC220V,输出电压DC400v,负载10kW;(7)仿真模型带参考lunwen。 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领域,PWM整流器作为交流电能质量控制的重要设备,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一直是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热点。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比例谐振(Proportional-Resonant,PR)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ATLAB仿真模型。该模型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电压环采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电流环采用比例谐振控制,以实现对电流的完美跟踪。 为了提高整流器的性能,采用了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使得输入电压和电流保持同相位,从而实现高功率因数运行。在该仿真模型中,输入电压为交流220伏,输出电压为直流400伏,负载为10千瓦,满足了工业应用中对电力转换设备的高功率和高效率要求。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负载10千瓦的工作环境下,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仅为0.97%,远小于1%,接近理想状态。同时,仿真功率因数大于0.9999,表明了整流器在电能转换过程中的高效性和低损耗特性。此外,仿真模型中包含了一个参考论文,为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参考依据。 双环控制策略的应用,即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结合,有效提升了整流器对电网波动和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比例谐振控制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和动态响应速度,能够准确跟踪交流输入电流的参考波形,这对于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此外,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设备正向着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文提供的仿真模型和相关技术分析,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对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仿真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控制策略对整流器性能的影响,如电流波形的跟踪效果、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等。同时,借助仿真模型还可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模拟测试,评估整流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介绍的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单相PWM整流器MATLAB仿真模型,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高功率因数和低谐波电流的目标,也为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不断优化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有望进一步推动电力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
2025-08-25 22:59:01 233K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桥式起重机防摇摆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过程及仿真结果。首先,通过对桥式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建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接着,设计了一个二维模糊PID控制器,用于实时调整PID参数,以应对非线性和参数变化的情况。文中详细描述了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设定、模糊集合划分以及规则库的构建。随后,通过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进行了多种参数组合的实验,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有效性和自适应能力。最后,总结了调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桥式起重机运行平稳性的场合,如港口、仓库等物流场所。主要目标是减少吊重摇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此外,还分享了一些调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解决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025-08-25 22:10:30 381KB
1
自动拨号电路-11位可编辑号码重复拨号实现详解及multisim仿真
2025-08-25 21:27:00 531KB mutisim仿真
1
1.版本:matlab2021a,包含仿真操作录像,操作录像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2.领域:MUSIC算法 3.内容:基于MUSIC算法的信号方位估计matlab仿真。对给定阵列给定周期的接受信号形成制定角度上的波束形成。 array_num=8; %阵源数目 signal_num=1; %信号数目 signal_direction=[12]; %信号方向,单位度 signal_amptitude=[1]; %信号幅度 signal_frequece=[26000]; %信号频率 snr=0; %信噪比 4.注意事项:注意MATLAB左侧当前文件夹路径,必须是程序所在文件夹位置,具体可以参考视频录。
2025-08-25 18:37:14 2.01MB MUSIC matlab
1
死区补偿与谐波抑制:基于6次谐波抑制的PIR控制器离散仿真方法研究与实践,基于谐波补偿的死区抑制:高效离散仿真下的PI-R控制器协同设计,死区补偿方法-6次谐波抑制PIR控制器离散仿真 死区补偿常见方法中用梯形波补偿,矩形波补偿死区,需要判断电流向,还需要相对精确知道死区时间。 谐波补偿方法不需要处理上述的问题,简单有效。 包含: (1)1.5延时补偿 (2)带相位补偿的双线性离散化实现R控制 ,死区补偿方法;6次谐波抑制;PIR控制器;离散仿真;梯形波补偿;矩形波补偿;死区时间判断;电流换向;谐波补偿方法,死区补偿与谐波抑制:PIR控制器6次谐波离散仿真方法
2025-08-25 17:47:38 2.35MB rpc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带载流子密度的双温模型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双温模型用于描述电子和晶格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载流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文中探讨了电子晶格温度与电子密度的关系,特别是在飞秒激光源照射下材料的行为。通过MATLAB进行飞秒激光源模拟,观察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变化,以及带载流子密度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涉及的偏微分方程,展示了具体的MATLAB编程实践步骤,包括定义材料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选择数值解法和优化代码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物理建模和仿真工作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材料中电子与晶格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人员,以及希望通过MATLAB进行相关仿真的技术人员。目标是掌握双温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对材料特性和行为的理解。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背景,还给出了详细的编程实践指导,帮助读者从零开始构建和优化仿真模型。
2025-08-25 17:45:30 1.79MB
1
无线电能传输(WPT)的LCL-S拓扑及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模型。LCL-S拓扑由两电平H桥逆变器、LCL-S串联谐振和不可控整流结构组成,适用于高频能量传输并具有良好阻抗匹配特性。文中重点探讨了三种控制方法——滑模控制、移相控制和PI控制,并对其仿真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滑模控制通过实时调整逆变器输出电压确保系统最优工作点;移相控制则通过调整相位差优化能量传输;PI控制利用比例和积分环节保持系统稳定。最终,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各控制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差异。 适合人群:从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师生以及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LCL-S拓扑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无线电能传输中的优势;②评估滑模控制、移相控制和PI控制在LCL-S拓扑中的应用效果,为实际项目选型提供依据。 其他说明:附带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对仿真实验的理解,建议结合理论与实操进行学习。
2025-08-25 17:39:46 492KB
1
利用Comsol进行Mie散射多极子分解仿真的方法和技术细节,涵盖单个散射体和超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多极子分解。文中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吸收截面、散射截面和消光截面,并提供了MATLAB和Python代码片段用于模型创建和后处理。特别强调了多极子分解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贡献变化以及在生物传感领域的潜在应用。此外,还讨论了FDTD方法在处理更大尺度结构时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光学仿真工程师、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从事纳米技术和光子学研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Comsol中Mie散射多极子分解的具体操作步骤;②理解多极子分解在不同结构和波长下的表现;③提高对复杂光学现象如Fano共振的理解;④为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括实用的操作技巧和常见错误提示,帮助读者避免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5-08-25 16:04:50 2.49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