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在windows(qt-opensource-windows-x86-5.12.9.exe)、ubuntu20.04.6(x64)(qt-opensource-linux-x64-5.12.12.run)、以及针对arm64的ubuntu20.04.6(x64)交叉编译环境下编译成功(QT5.12.8, 5.15.13), 可执行程序在windows,ubuntu(x64)、arm64上均可运行。 本压缩包主要针对arm64环境,压缩包内可执行程序为arm64版,如果要在windows,ubuntu(x64)上编译运行,需要分别下载针对windows x64和linux x64的ffmpeg库,将include和lib文件夹拷贝到工程目录下的ffmpeg文件夹里。 udp推流地址udp://224.1.1.1:5001 基于以下参考链接,采用其界面和程序框架,实现实时推送UDP组播视频流,替换原拉流功能 https://blog.csdn.net/u012532263/article/details/102736700
2025-04-17 19:09:11 46.14MB FFmpeg
1
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是一种网络技术,主要用于穿透NAT(网络地址转换),使得在两个位于NAT后的设备之间能直接进行UDP通信。在C#编程环境中,实现UDP打洞可以帮助开发者创建实时通信应用,如多人在线游戏、VoIP服务等。下面将详细介绍C# UDP打洞的相关知识点。 1. UDP基础: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和可靠性,但具有低延迟和高效的特点,非常适合实时通信。C#中的System.Net.Sockets命名空间提供了Socket类来处理UDP通信。 2. NAT原理: NAT用于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以解决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它通常会重写外出的数据包源地址和返回的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导致位于NAT后的设备无法直接通信。 3. UDP打洞步骤: - **步骤1:**客户端A和B分别与服务器建立UDP连接。 - **步骤2:**客户端A和B向服务器报告它们各自的对外NAT映射端口。 - **步骤3:**服务器记录A和B的映射信息,并将B的映射信息转发给A,同时将A的映射信息转发给B。 - **步骤4:**客户端A和B根据收到的信息,直接向对方的NAT映射端口发送数据,尝试穿透NAT。 4. C#实现: 在C#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Socket实例并设置其ProtocolType为UDP,然后绑定到本地端口,监听或发送数据。对于UDP打洞,我们需要处理以下关键部分: - **服务器端:**创建一个服务器,监听特定端口,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传递客户端的NAT映射信息。 - **客户端:**创建两个客户端,一个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获取NAT映射信息,另一个用于直接与其他客户端通信。 5. 文件解析: - `vjsdn.net.sln`:这是Visual Studio解决方案文件,包含了项目配置信息。 - `vjsdn.net.suo`:这是Visual Studio用户选项文件,存储了用户自定义的设置。 - `vjsdn.net.server`:可能是一个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文件或项目文件。 - `doc`:文档文件夹,可能包含了关于源码的说明或API文档。 - `debug`:调试文件夹,可能包含了调试版本的编译结果。 - `vjsdn.net.library`:可能是一个库文件或项目的依赖组件。 - `vjsdn.net.client`:可能是客户端应用程序文件或项目文件。 6. 实战应用: 使用C#实现的UDP打洞源码可以作为基础,开发P2P(点对点)应用,如文件共享、语音聊天或者多人在线游戏。通过这个例子,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处理网络编程中的NAT穿透问题,提高对网络通信复杂性的理解。 C# UDP打洞涉及到网络编程、NAT穿透等多个技术领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04-12 18:00:19 367KB UDP
1
Unity版本:2021.3.23f1c1
2025-04-05 15:31:09 6KB unity 网络协议
1
在IT行业中,Visual C++ 6.0(简称VC6.0)是一款经典的开发环境,尤其在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库的支持下,开发者可以方便地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MFC是一个C++类库,它封装了Windows API,使得Windows编程更加简洁。本项目主要涉及的是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局域网聊天应用,这涉及到网络编程和多线程技术。 我们需要了解UDP协议。UDP是传输层的无连接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传输效率。在局域网聊天应用中,由于通信双方通常在网络环境较为稳定,且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选择UDP作为通信协议是合适的。 接下来是MFC中的网络编程。MFC提供了CSocket类来支持网络编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CSocket对象,用于发送和接收UDP数据包。在UDP通信中,需要知道目标的IP地址和端口号,通过CSocket::Connect()函数建立连接,然后使用CSocket::Send()和CSocket::Receive()函数进行数据交换。 对于“聊天”功能,我们需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消息传递系统。这通常包括发送用户输入的消息到服务器,以及从服务器接收其他用户的消息。在MFC中,可以通过消息循环机制来处理这些消息,比如在OnChar()或OnEditChange()等事件处理函数中,捕获用户输入,然后通过UDP socket发送出去。 多线程技术在这里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保证用户的交互体验,我们通常会在主线程中处理UI更新,而在另一条线程中处理网络通信。这样,即使网络通信过程耗时较长,也不会阻塞用户界面。MFC提供了CWinThread类来管理线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派生自CWinThread的类,并重载其Run()函数来执行网络通信逻辑。 在项目中,"udpserverclient 聊天 thread"可能指的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代码文件,以及与多线程相关的实现。服务器端通常负责接收所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存储在线用户信息,并转发消息。客户端则连接到服务器,获取在线用户列表,并发送及接收聊天消息。 为了实现“获取同一局域网在线用户的信息”,服务器端需要维护一个用户列表,记录每个连接的客户端的用户名和IP。当新用户连接时,服务器会广播一条通知,包含新用户的信息,其他客户端接收到这个通知后,更新自己的在线用户列表。 "vc6.0 MFC 基于UDP的局域网聊天"项目涵盖了网络编程、MFC UI设计、多线程编程等多个知识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有助于提升开发者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2025-04-02 22:41:14 4.8MB vc6.0 UDP
1
在当前的数字时代,网络通信变得尤为重要。其中,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由于其实现简单、响应快的特点,在某些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一个基于UDP协议的聊天室程序,该程序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组成。 C语言作为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以其接近硬件的操作能力以及跨平台的特性,广泛用于系统编程和网络通信程序的开发。在Linux系统下,C语言能够直接调用系统API,实现底层网络通信。使用C语言开发的UDP聊天室,不仅可以加深对网络编程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的系统调用方法。 本项目的核心是实现UDP协议的通信机制。UDP协议提供了一种无连接的网络通信,它不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行验证,也不提供数据包的顺序保证,因此在数据传输中可能会出现丢包、重复或者乱序到达的情况。但正是由于UDP的这些特性,它在发送数据时具有较低的延迟,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在本项目中,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消息,并将接收到的消息转发给所有连接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的程序需要能够处理多个客户端同时连接的情况,这通常涉及到多线程或者多进程的编程技术。在Linux环境下,可以通过POSIX线程(pthread)库来实现多线程程序。 客户端程序的主要任务是连接到服务器,发送消息给服务器,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客户端程序需要能够处理用户输入,并将输入的内容转换为网络数据包发送出去,同时还需要能够接收来自其他客户端的消息,并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出来。 UDP聊天室的开发涉及多个关键点,包括网络套接字的创建和绑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多线程或多进程的同步和通信。开发者需要熟悉C语言的网络编程接口,了解socket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如何使用sendto和recvfrom函数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如何设置套接字选项等。 此外,本项目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编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网络异常处理、数据包的校验和重组等。为了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用户体验,开发者应该在代码中加入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 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代码的组织和模块化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良好的代码结构可以使得程序更容易理解和维护。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函数的合理设计和文件的模块化划分,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UDP聊天室在实时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缺乏可靠的数据传输保障。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如文件传输或重要的消息传递,可能需要开发者在应用层实现额外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和实践,开发者不仅能够学习到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加深对Linux系统下C语言编程的理解,为后续更复杂的网络应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3-28 11:08:38 80KB 聊天室
1
【Python安全渗透测试-UDP FLOOD网络渗透测试】是一个关于网络安全和漏洞利用的课程,主要讲解如何使用Python语言实施UDP洪水攻击(UDP FLOOD),这是一种常见的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式。以下是对该主题的详细解释: 1. **UDP FLOOD攻击原理**: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不建立连接即可发送数据。在UDP FLOOD攻击中,攻击者大量发送带有随机或特定目标端口的UDP数据包到受害服务器。由于UDP是无状态的,当服务器接收到这些数据包并发现没有对应的服务在监听相应端口时,会回复ICMP不可达消息。大量这样的未预期数据包会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从而造成服务中断。 2. **Python渗透测试工具开发**: - 开发渗透测试工具通常涉及编写Python脚本,利用Python丰富的网络编程库如`socket`,`scapy`等。 - `udpconn`函数:这个函数用于创建UDP连接,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ocket`模块的`sendto()`方法来实现。 - 对对象的关键属性赋值:在使用`scapy`库时,可以创建如` Ether`, `IP`, `UDP`等协议层的对象,并设置对应的源和目标IP、端口号等属性。 - 调用`udpconn`函数进行UDP FLOOD攻击:通过循环调用该函数,可以连续发送大量数据包,模拟洪水攻击。 3. **协议分析工具**: - 验证攻击效果通常需要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Wireshark。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捕获和分析网络流量,查看UDP数据包的数量、频率和目标端口,确认攻击是否成功。 4. **攻击端口的调整**: - 攻击者可能会尝试针对非业务端口进行UDP FLOOD攻击,这样可以避开常规的防御策略。这需要在脚本中修改目标端口,然后再次运行以测试攻击效果。 5. **防御策略**: - 防火墙过滤:通过防火墙规则阻止来自不明来源的UDP数据包,特别是那些高频率、异常的流量。 - UDP服务管理:限制或禁用不必要的UDP服务,尤其是监控和响应服务,以减少攻击面。 - 代理机制:对于必须提供的UDP服务,可以采用代理服务器来隔离和控制对外部的访问,防止服务滥用。 - 监控网络:持续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和应对滥用行为。 6. **实验流程**: - 启动实验虚拟机:实验环境包括两台服务器,一台作为渗透测试机,另一台作为靶机。 - IP地址获取与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ifconfig`(Linux)或`ipconfig`(Windows)获取IP地址,通过`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 - 运行并验证脚本:执行渗透测试脚本,观察攻击效果。 - 实验结束时,关闭虚拟机以清理实验环境。 这个课程旨在教授如何使用Python进行网络渗透测试,尤其是如何实施UDP FLOOD攻击,以及如何检测和防御此类攻击。参与者将学习到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Python编程技巧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024-12-23 20:21:55 1019KB
1
Unity是一款强大的跨平台游戏开发引擎,它支持多种网络通信协议,其中包括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如在线游戏和视频流等。本教程将详细介绍Unity中实现UD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 在Unity中,我们通常会使用C#语言编写网络相关的脚本。在提供的文件列表中,有两个关键脚本:`UdpClient.cs` 和 `UdpServer.cs`。它们分别对应UD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核心逻辑。 1. **UdpClient.cs**: - 这个脚本用于创建一个UDP客户端,它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UdpClient`对象,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报文。 - `Initialize()` 方法通常用于设置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启动监听。 - `SendData()` 方法用于封装数据到`Byte[]`数组,并通过`UdpClient.Send()`方法发送到服务器。 - `ReceiveData()` 方法会调用`UdpClient.Receive()`来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数据,这个操作是阻塞式的,意味着直到有数据到达才会返回。 - `Close()` 方法用于关闭UDP连接,释放资源。 2. **UdpServer.cs**: - UDP服务端的脚本,主要任务是监听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进行响应。 - `StartListening()` 方法会设置一个`UdpClient`实例来监听特定端口的传入数据。 - `ReceiveCallback(IPEndPoint remoteEP, Byte[] bytes)` 是一个回调函数,当接收到数据时被调用,它包含客户端的IP端点信息和接收到的数据。 - `SendResponse()` 方法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并构造回应数据,然后使用`UdpClient.Send()`将数据回发给客户端。 - `StopListening()` 方法用于停止服务器的监听,通常在不再需要服务时调用。 3. **网络协议**: - UDP协议不保证数据的顺序、可靠性和无重复,因此在使用UDP时,开发者需要自己处理这些问题。 - 在Unity中,我们可以使用`System.Net.Sockets`命名空间下的`UdpClient`类来实现UDP通信。 4. **软件/插件**: - Unity没有内置的网络系统,但提供了基本的API来实现网络功能。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API自行编写网络代码,或者使用第三方插件如UNet、Mirror等简化网络编程。 理解这两个脚本的工作原理对于构建基于UDP的Unity应用至关重要。在实际项目中,你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这些基础脚本进行扩展,例如添加错误处理、数据包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多线程优化等功能。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你可能还需要设计一套自己的消息系统,包括消息ID、消息类型和数据校验机制。
2024-11-05 14:59:53 3KB unity 网络协议
1
【Lazarus下的TCP/UDP示例代码】是面向开发者的一款实用示例,适用于那些希望在不同操作系统上构建网络通信程序的人。Lazarus是一个开放源码的跨平台Delphi克隆,它提供了与Delphi几乎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组件库,即Free Pascal Compiler的支持。本示例主要涉及的是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这两种协议是Internet协议栈中的关键部分,用于设备间的网络通信。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确保数据包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目的地,并且提供错误检测和丢失数据的重传机制。在TCP中,数据被分割成多个段并分配序列号,接收端会根据这些序列号重新组装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在TCP示例中,你可能会看到如何创建服务器来监听特定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以及如何建立安全的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 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或完整性,也不提供错误检测和重传服务。UDP的优势在于其轻量级和低延迟,适合实时应用如视频流或在线游戏。在UDP示例中,你可能学习到如何创建一个广播服务器,向多个客户端发送数据,或者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在压缩包中,`testnet.compiled`、`testnet.exe`是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可以直接在支持的平台上运行。`main.lfm`是窗体文件,存储了应用程序的界面布局和组件设置。`testnet.lpi`和`testnet.lpr`分别是项目文件和工程文件,它们包含了项目的所有设置、引用库和源代码列表。`testnet.lps`可能是项目的源代码保存文件,而`main.lrs`、`main.o`和`testnet.o`则是编译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文件,包含编译后的代码和资源。`fpc-res.or`是Free Pascal Compiler生成的资源文件。 通过这个示例,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Lazarus环境中创建TCP和UDP客户端及服务器,包括设置网络套接字、监听端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等基本操作。此外,还能了解到如何编写跨平台的代码,以便在Windows XP、Windows CE和Linux等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理解网络编程或在Lazarus环境下开发网络应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2024-10-23 11:40:59 582KB lazarus TCP/UDP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MFC) 框架来实现一个基于UDP的SOCKET程序。MFC是微软提供的一种C++类库,它封装了Windows API,使得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使用MFC对话框来创建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UD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我们要理解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相比TCP,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效率。在MFC中实现UDP通信,我们需要利用Winsock库,这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编程接口。 1. **初始化Winsock**: 在开始编写任何网络代码之前,我们需要调用`WSAStartup`函数来初始化Winsock。这个函数会加载Winsock动态链接库,并设置所需的版本信息。 2. **创建SOCKET句柄**: 使用`socket`函数创建UDP套接字。对于客户端,我们创建一个用于发送数据的SOCKET;对于服务器,我们创建一个用于接收数据的SOCKET。 3. **绑定SOCKET**: 服务器端需要使用`bind`函数将SOCKET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关联,以便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4. **异步处理**: MFC中的CAsyncSocket类支持异步事件驱动的网络编程。我们可以继承CAsyncSocket,并重写其OnReceive、OnConnect等虚函数,以响应网络事件。这样,当有数据到达或连接请求时,MFC会自动调用这些函数。 5. **客户端发送数据**: 客户端通过调用`SendTo`函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这个函数需要指定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要发送的数据。 6. **服务器接收数据**: 服务器端的CAsyncSocket对象会在接收到数据时触发OnReceive事件。我们可以在对应的处理函数中调用`ReceiveFrom`来获取数据,并获取发送方的地址信息。 7. **处理命令**: 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都需要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这可能包括解码命令、执行相应操作、或者生成响应数据。 8. **发送响应**: 如果是服务器,处理完命令后,可以使用`Send`函数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对于客户端,如果需要回应,也可以在处理完接收到的信息后发送新的数据。 9. **关闭SOCKET**: 当通信完成后,记得调用`Close`函数关闭SOCKET,并在程序退出前调用`WSACleanup`来清理Winsock环境。 在MFC对话框程序中,通常会有一个主对话框类,我们可以在这个类中定义成员变量来存储SOCKET句柄,然后在对话框的消息映射中处理网络事件。例如,可以添加一个按钮控件,点击后触发发送命令的操作。 总结起来,"MFC实现的基于UDP的SOCKET程序"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MFC对话框编程、Winsock库的使用、UDP套接字的创建与操作、异步事件处理以及命令的发送与接收。通过这样的程序,你可以构建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进行快速的数据交换,适用于需要高效传输且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多线程支持等复杂情况,以确保程序的健壮性。
2024-09-23 20:44:34 3.5MB UDP SOCKET
1
在labview里面建立了一个UDP通信的demo工程,工程里面包含了UDP_Send和UDP_Receive两个模型,修改模型中的IP地址为本机IP就可以运行成功,运行过程中可以在输入界面中修改发送值,可以在接收界面看到值会随着输入值的改变而实时变化。
2024-09-10 16:34:24 24KB 网络协议 labview UD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