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三电平I型和T型电路的比较分析pdf,随着太阳能、U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对逆变器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被制造商所重视,因此三电平的拓扑结构便应运而生。众所周知,与传统两电平结构相比,三电平结构除了使单个 IGBT 阻断电压减半之外,还具有谐波小、损耗低、效率高等优势。
2021-10-11 16:00:52 278KB 逆变电源
1
完整英文版 IEC 61935-1-1:2019 Specification for the testing of balanced and coax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bling - Part 1-1: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ransverse conversion loss and equal level transverse conversion transfer loss(平衡和同轴信息技术布线测试规范 - 第 1-1 部分:横向变频损耗和等电平横向变频传输损耗测量的附加要求)。IEC 61935-1-1:2019 规定了 V 级场测试仪、横向转换损耗 (TCL) 和等电平横向转换传输损耗 (ELTCTL) 的附加参考测量程序。 本文件规定了根据 ISO/IEC 11801-1 的要求测量这些参数的现场测试仪精度要求。
2021-10-11 13:02:29 1010KB iec 61935-1-1 布线 损耗
RS232-RS485-RS422-TTL电平关系详解
2021-10-07 20:30:46 182KB RS232
1
详细描述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的基本原理,用了很多原理图来从最基本的开始阐述,同时引入了它对应的问题; 中点电压平衡策略
1
T型三电平和1型三电平比较分析docx,T型三电平和1型三电平比较分析,比较了两种电路的不同点和优劣势
2021-09-30 12:46:00 280KB 开关电源
1
模块化多电平双端输电系统。 完整的仿真模型。 带程序。 有论文。
2021-09-28 18:03:48 1.67MB mmc MMC-HVDC 模块化多电平 输电仿真
综合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优点,并针对我国西电东送的实际场景,对如下3种目前比较有应用价值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方案进行研究:方案1的送端采用LCC,受端采用半桥子模块型MMC串联二极管阀;方案2的送端采用LCC,受端采用全桥子模块与半桥子模块构成的子模块混合型MMC;方案3的送端采用LCC,受端采用LCC和半桥子模块型MMC构成的串联混合型换流器。首先,分别介绍了3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式;然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3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对3种混合直流系统在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和受端交流系统故障情景下的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总结了每种拓扑结构的优劣势。仿真结果表明,在送端交流系统故障的情景下,方案1可能会出现功率中断;在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的情景下,方案1的故障响应特性要优于其他2种方案。
1
由于Arduino基本上是5V电源供电,大多数现代传感器,显示器,闪存卡和模式仅为3.3V,许多制造商发现他们需要进行电平转换/转换,以保护3.3V器件免受5V。于是使用电阻来制造分压器,但是为了进行高速传输,电阻器可能会增加大量的电压,从而造成严重破坏,这很难进行调试。因此,设计了TXB0108-8通道双向逻辑电平转换器实现电平转换。TXB0108-8通道双向逻辑电平转换器电路板实物截图: TXB0108双向电平转换器执行几乎任何电压间双向电平转换,并将自动检测方向。只有这个芯片不能正常工作的是i2c(因为它使用强大的上拉,这会混淆自动方向传感器)。如果您需要使用上拉电阻,您可以将它们至少为50K欧姆,AVR / Arduino的内部电阻约为100K欧姆,这样就可以了! 由于该TXB0108芯片是一个特殊的双向电平转换器,它没有强大的输出引脚可以驱动LED或长电缆,它的意图是坐在两块逻辑芯片之间的面包板上!如果您不需要即时双向支持,我们建议以下具有强大输出驱动的74LVX245。 TXB0108-8通道双向逻辑电平转换器电路 PCB截图,见附件下载其工程文件:
1
输入可变,800、1000、1200V,输出600V,额定功率6000W,采用双PI闭环控制。可以实现控制效果,可在此基础上添加滑模控制优化控制效果(本次仿真未添加滑模控制,后续补上)。参考文献:《Buck三电平直流变化器的闭环控制策略研究_王世东》,南航阮新波老师几位硕士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等。
2021-09-23 16:39:33 24KB Buck变换器 三电平 双闭环 PI控制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