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函数以快速且稳健的方式计算曲线相交的位置。 曲线可以用 NaN 断开或具有垂直线段。 还提供了涉及每个交点的曲线段。 使用示例: N=201; th=linspace(-3*pi,4*pi,N); R=1; x=R*cos(th)+linspace(0,6,N); y=R*sin(th)+linspace(0,1,N); t0=时钟; [x0,y0,segments]=selfintersect(x,y) 时间(时钟,t0) 情节(x,y,'b',x0,y0,'.r'); 轴('相等'); 网格
2024-07-19 19:45:03 3KB matlab
1
结合GPS工作原理,分析了GPS干扰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抗干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GPS抗干扰设计方案,并重点给出了GPS适应调零天线射频电路的设计,实际测试和工程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在煤炭等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2024-07-17 15:34:12 293KB GPS 调零天线
1
项目中包含的内容: 1.使用vs2022能直接运行后看到界面的程序 2.能够复用的button重绘的两个文件,mybutton.h,mybutton.cpp,因为对菜单栏进行重绘,需要去掉mfc带的最大化,最小化,推出按钮。所以要对 最大化,最小化按钮进行重绘 3.能够复用的重绘button的两个文件,MenuEx.h,MenuEx.cpp.因为去掉了mfc带的菜单,所有要对菜单进行重绘和美化,主要是文件,选项,帮助这几个 4.对list进行重绘的对应文件总共有8个文件 5.本人运行程序后,截取的效果图 这个项目文件是对mfc的菜单栏,按钮,列表,标题栏进行美化的一个完整工程,主要内容有, 1.去掉mfc原生的菜单栏, 2然后选取头部区域作为菜单栏上色, 3.重绘菜单,文件,选项,帮助,这几个 4.点击文件,选项,帮助的时候,会弹出我们重绘的菜单 5.重绘最大化,最小化,退出按钮、 6.重新绘制启动,停止按钮,进行美化和贴图 7.重新绘制list,列表框,进行美化 8.在最大化,最小化,还原的时候,对列表空间,按钮空间,菜单栏,进行适应的开发 9.对mfc界面的主体部分进行上色
2024-07-17 08:46:45 175.27MB
1
"适应前馈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适应前馈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是指采用适应前馈技术和包络检测技术来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这种技术考虑到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化,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证实了他的可实现性。 在现代无线通信中,人们广泛采用工作于甲乙类状态的大功率微波晶体管来提高传输功率和利用效率。然而,无源器件及有源器件的引入、多载波配置技术的采用等,都将导致输出信号的互调失真。因此,在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必须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以便使输出信号获得较好的线性度。 常用的线性化技术包括功率回退、预失真、前馈等。其中,功率回退技术能有效地改善窄带信号的线性度,而预失真技术和前馈技术,特别是前馈技术,由于其具有高校准精度、高稳定度以及不受带宽限制等优点,成了改善宽带信号线性度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 本文首先简述了普通的前馈线性化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添加了适应算法,并通过信号包络检测技术提取出带外信号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改善输出信号线性度的目的。 前馈基本原理最基本的前馈放大器原理如图1所示。他由2个环路组成:环路1由功分器、主放大器、耦合器1、衰减器1、相移器1、延时线1、合成器1组成。输入的RF信号,即2个纯净的载波信号,经功分器后被分成两支路信号:上分支路为主功率放大器支路,纯净的RF载波信号经过该支路后产生放大后的载波信号和互调失真信号;下分支路为附支路,纯净的RF载波信号经过该支路后被延时,主功率放大器支路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信号经衰减器1和相移器1后,与附支路输出的信号在合成器1中合成,调节衰减器1和相移器1使两支路信号获得相等的振幅、180''相位差以及相等的延迟。 环路2,也叫失真信号消除环路,由延时线2、辅助放大器、衰减器2、相移器2、耦合器2组成。同样也有两条分支支路:上分支路将主放大器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信号延时后送人耦合器2;下分支路将环路1提取出的互调失真信号进行放大、衰减、相移后也送人耦合器2,调节衰减器2和相移器2,直到耦合器2输出的信号中互调失真信号最小,也就是IMD最小,则此时输出的信号就是放大的射频信号。 适应前馈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中,引入了适应技术,以便能及时获得载波信号在振幅、相位以及延时上的匹配。适应前馈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他由3个环路构成:环路1主要用于提取互调失真信号,环路2主要用于消除失真信号,而环路3则主要用于检测互调失真信号功率。 在具体的实现结构上,在合成器1后面又添加了功分器2,其目的是对信号υd(t,g, ψ)进行功率检测,很明显,如果调节α使得合成器1两输入信号的幅度、相位以及延迟都达到匹配,那么这里检测到的功率将只有互调失真信号υe(t)的平均功率尸+而他是很小的,换句话说,如果检测到功分器2输出的功率足够的小,那么此时对α的调节就达到了最优,即RF载波信号已被最大程度的消除了,而保留下来的仅有互调失真信号υe(t)。 进入环路2的互调失真信号经过辅助放大器放大,矢量调制器2(其调制系数为复系数β)调节后,与经过延时线2的主放大器输出信号在合成器2中合成。该环路对互调失真信号的振幅及相位调节同样也采用适应技术,其数学原理如上所述,但在实现的结构上,却与环路1不同,环路1是通过直接检测合成器1的输出信号来判定RF载波信号是否被抵消到最小值,而环路2在判定互调失真信号是否被抵消到最小值时,却需要引入第三个环路。 我们知道,对于相同功率的输出信号,线性信号的包络要大于非线性信号的包络,而二者的包络差值信号就是互调失真信号,最大限度减小其包络差值信号,就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输出信号的线性度,从而减小IMD。环路3的工作原理正在于此。他处理的两路信号一路是线性信号,即经过延时线3及功分器4的RF载波信号,另一路是非线性信号,即经前馈系统环路1和环路2后由合成器2输出的信号。
2024-07-16 21:01:24 189KB 射频功率
1
在Windows编程中,EDIT控件是用于用户输入文本的基本组件,通常由系统默认绘制。然而,有时为了实现特定的界面风格或功能,开发者可能需要定义EDIT控件的绘制过程,即实现EDIT控件的绘。这个资源可能包含了一系列教程、代码示例或文档,帮助开发者理解和实践EDIT控件的绘技术。 EDIT控件绘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消息处理**:绘EDIT控件首先需要拦截并处理WM_PAINT消息。当控件需要重绘时,系统会发送WM_PAINT消息。开发者需要在对应的窗口过程(WndProc)中处理这个消息,调用BeginPaint和EndPaint函数来获取和释放画笔环境,并在两者之间执行定义的绘制逻辑。 2. **GDI图形库**:在Windows编程中,通常使用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GDI)进行图形绘制。你需要熟悉GDI函数,如CreateSolidBrush创建刷子,SelectObject选择对象到设备上下文,以及TextOut或DrawText进行文本绘制等。 3. **背景绘制**:绘EDIT控件需要绘制背景,这可能包括设置特定颜色、渐变效果或使用图片作为背景。你可以使用GDI的FillRect函数配合不同的刷子来实现。 4. **文本样式**:定义文本的样式,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可以通过SetBkMode改变背景模式,SelectObject选择合适的字体对象,以及SetTextColor设置文本颜色。 5. **边框绘制**:如果需要定义边框,可以使用MoveToEx和LineTo函数绘制线条,或者使用ExtTextOut配合特定的绘图模式实现虚线、点线等效果。 6. **鼠标交互**:绘EDIT控件可能需要处理鼠标事件,如鼠标进入、离开、按下等,以实现鼠标悬停效果或响应鼠标点击操作。 7. **焦点处理**:EDIT控件有焦点时会有光标闪烁,需要处理WM_SETFOCUS和WM_KILLFOCUS消息,以及定时器消息(如WM_TIMER),来控制光标的显示和隐藏。 8. **多行文本编辑**:如果EDIT控件支持多行文本,还需要考虑文本的换行、滚动和剪切板操作。 9. **兼容性和性能**:绘控件需要注意与系统主题、高DPI环境以及不同屏幕分辨率的兼容性。同时,绘过程应尽可能优化,避免频繁的重绘导致性能下降。 10. **代码组织**:定义控件通常需要创建一个新的窗口类,重写CreateParams方法,以及定义窗口过程来处理消息。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点,开发者可以创建出具有独特外观和功能的EDIT控件,提高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和个性化程度。提供的压缩包资源应该包含具体的步骤、示例代码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学习EDIT控件绘的宝贵资料。
2024-07-14 23:50:05 65KB 实现EDIT控件自绘
1
为了解决传统分簇路由协议中存在的能耗开销不均衡和簇头选举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K均值和适应混合蛙跳算法的WSN负载均衡分簇路由协议。首先,Sink节点收集各子区域的节点位置信息,并行运行模糊K均值算法将网络区域分为若干大小规模不同的簇,并将数据中心拟合到初始簇头节点。然后,以最大化节点剩余能量和最小化节点与簇头以及簇头与Sink节点的距离为目标定义了适应度函数,采用改进的适应混合蛙跳算法对簇头进行寻优,并将最优解作为最终的簇头。最后,设计了最小跳数路由算法获得各簇头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路由。采用NS2仿真工具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长的网络生命周期,较其它方法延长生命周期30%以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024-07-14 15:17:35 606KB 行业研究
1
在IT行业中,Qt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跨平台开发框架,主要用于创建图形用户界面和其他应用程序。而ModBus是一种工业通信协议,常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尤其是在动化系统中。标题提到"Qt基于QTcpSocket写的ModBusTcp模块,Qt带的modbusTCP并不能用",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Qt库内置的ModBus TCP实现可能不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或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开发者选择定义了一个基于QTcpSocket的ModBus TCP模块。 QTcpSocket是Qt网络模块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处理TCP/IP套接字通信。在ModBus TCP协议中,数据通常通过TCP/IP网络进行传输,因此QTcpSocket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来构建定义的ModBus TCP实现。 描述中提到“带的ModbusTcp模块协议有错误,所以是没法通讯上的”,这可能意味着Qt库内的ModBus TCP类在解析或执行ModBus请求时存在错误,导致与ModBus设备无法正常通信。因此,开发者编写了己的模块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这个定义模块已经在实际项目中经过验证,表现稳定可靠。 在创建定义的ModBusTCP模块时,开发者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关键点: 1. **帧结构**:理解ModBus协议的帧结构,包括功能码、寄存器地址、数据长度等。 2. **错误处理**: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如超时、校验错误、无效响应等。 3. **数据转换**:将ModBus协议中的16进制数据转换为应用所需的格式。 4. **同步与异步通信**:决定是使用阻塞还是非阻塞的通信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多线程和事件驱动编程。 5. **重试机制**:在网络不稳定时,应包含重试策略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6. **错误检测与校验**:实现CRC校验或其他校验机制以保证数据完整性。 在提供的文件列表中,`modbustcp.cpp`和`modbustcp.h`是C++源代码文件,它们分别包含了模块的实现细节和接口定义。`modbustcp.cpp`通常包含函数实现,如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接收响应、解析数据等;而`modbustcp.h`则会声明公共的类、结构体和函数,供其他部分的代码调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定义模块,你需要查看这两个文件的具体内容,了解类的定义、成员变量、方法实现以及与其他部分代码的交互。例如,可能有一个名为`ModBusTcp`的类,它继承`QObject`,并使用`QTcpSocket`作为底层通信机制。这个类可能包含如`connectToHost`、`sendRequest`、`parseResponse`等方法,以完成整个ModBus TCP通信流程。 总结来说,由于Qt默认的ModBus TCP实现存在问题,开发者创建了一个基于QTcpSocket的新模块,通过定义通信逻辑和错误处理策略,实现了稳定可靠的ModBus TCP通信。这个定义模块的源代码分布在`modbustcp.cpp`和`modbustcp.h`文件中,对于想要学习或改进ModBus通信的Qt开发者来说,这些文件是宝贵的资源。
2024-07-13 19:29:35 2KB modbus
1
CButtonST是一个在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框架下广泛使用的绘按钮类。MFC是微软提供的一个C++库,用于简化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它封装了Windows API,使得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使用Windows的消息机制和控件。CButtonST(CButton Style Text)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比标准CButton类更丰富、更美观的按钮样式。 绘是指应用程序通过己的代码控制控件的绘制,而不是依赖操作系统的默认绘制方式。CButtonST通过重载MFC中的OnDraw()函数,实现了定义按钮的外观,可以实现各种定制化效果,如不同状态下的颜色变化、边框样式、阴影效果、图标与文字的布局等。这对于追求界面美观和个性化的应用来说非常有用。 CButtonST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 1. **多种样式**:提供了多种预设的按钮样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式,或者定义样式。 2. **文字与图标的组合**:允许在按钮上同时显示文字和图标,并可以调整它们的位置关系。 3. **状态反馈**:按钮的不同状态(如正常、鼠标悬停、按下等)会有不同的视觉反馈,增加用户的交互体验。 4. **热键支持**:可以设置按钮关联的快捷键,提升用户操作效率。 5. **兼容性**:CButtonST不仅兼容MFC的大部分功能,还可以与现有的CButton控件无缝替换,无需大规模重构代码。 CButtonST通常包含一个DEMO项目,这个DEMO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集成和使用CButtonST类。通过DEMO,开发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样式的效果,以及了解如何设置和调用相关的成员函数。DEMO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内容: 1. **源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在对话框或窗口中添加CButtonST对象,以及如何设置按钮的属性和响应按钮事件。 2. **资源文件**:可能包含按钮的图标和其他图形资源,用于展示绘效果。 3. **编译与运行**:DEMO的编译和运行步骤,帮助开发者快速理解并应用到己的项目中。 在使用CButtonST时,开发者需要注意: 1. **头文件引用**:需要在工程中引入CButtonST的头文件,例如`#include "CButtonST.h"`。 2. **类成员使用**:使用CButtonST的成员函数来设置按钮的样式和行为,例如`SetButtonStyle(BS_BMP_CENTER)`来设置按钮显示居中图片。 3. **消息处理**:可能需要覆盖或添加消息映射,以处理CButtonST特有的消息,如`ON_WM_CTLCOLORBTN()`等。 CButtonST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MFC开发者创建具有专业视觉效果的按钮,提升应用的用户体验。通过学习和使用CButtonST,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MFC控件的定义技巧,进一步提升己的编程技能。
2024-07-12 16:25:16 4.64MB
1
Python 3.9.17 是 Python 语言的一个版本,专为 Windows 操作系统设计。这个编译版意味着它是由个人或社区成员而非官方 Python 组织编译的,可能包含特定的优化或者定制,但同时也可能缺乏官方支持和更新。在使用此版本时,要注意它不适用于生产环境,因为非官方版本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如安全漏洞、不稳定性能等。 Python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以其易读性强、简洁的语法和丰富的标准库而著名。Python 3.9 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特性,包括但不限于: 1. **语法改进**:新增了空格分隔的元组赋值(walrus operator :=),允许在条件语句中进行赋值操作,提高了代码的简洁性。 2. **类型注解增强**:增强了类型检查,比如新增了 `Literal` 类型注解,可以明确指定变量的精确值。 3. **字典操作优化**:字典的合并操作(`dict.update()`)现在更加高效,且在合并时会保留原有字典的键值对顺序。 4. **集合操作提升**:集合操作速度得到了提升,使得处理大量数据时更加快速。 5. **错误处理**:异常处理更加友好,如`assert`语句现在可以包含一个可选的消息字符串。 6. **字符串操作**:增加了对字符串的切片赋值,以及在字符串中查找子串的最右侧索引功能。 7. **模块改进**:例如 `os` 模块新增了一些函数,方便文件和目录的操作。 在 Windows 系统上安装 Python,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下载**:获取适合您系统的版本,此处有 amd64 和 win32 两种,分别对应 64 位和 32 位操作系统。 2. **安装**:运行安装程序,选择安装路径、是否添加到系统路径等选项。 3. **配置环境变量**:确保 Python 可执行文件路径被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 `PATH` 中,以便在命令行中直接运行 Python。 4. **验证安装**:通过命令行输入 `python --version` 或 `python3 --version` 来检查 Python 是否正确安装和其版本信息。 在使用编译版 Python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兼容性**:确认编译版与您的 Windows 系统架构(32 位或 64 位)匹配,否则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 **安全性**:由于非官方编译,可能存在未知的安全风险,建议仅用于测试和学习环境,避免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 **社区支持**:编译版可能没有官方维护,遇到问题时可能需要行解决或者求助于社区。 - **第三方库**:安装第三方库时,确保它们与编译的 Python 版本兼容,可能需要手动调整编译选项或使用特定的构建工具。 Python 3.9.17 for Windows 编译版提供了一个在本地开发环境尝试 Python 的机会,但使用时要谨慎,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最好还是选用官方发布的稳定版本。同时,不断学习和掌握 Python 的新特性和最佳实践,将有助于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
2024-07-09 17:30:38 56.08MB python windows
1
在C# Winform开发中,为了提升用户界面的美观性和用户体验,经常需要对标准的控件进行定义,以实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本主题“Winform定义模仿QQ的From, Button, CheckBox等”正是针对这一需求,提供了一系列模仿QQ风格的定义控件。这些控件不仅在外观上接近QQ的设计,还在行为和动画效果上进行了仿真,以增强用户在使用应用时的熟悉感和愉悦感。 我们来看“模仿QQ的From”,这里的“From”可能是“Form”的误写,指的是窗口或对话框。在Winform中,Form是应用程序的基本窗口单元,可以包含其他控件。定义的QQ风格Form可能会包括以下特性: 1. 边框样式:模仿QQ的圆角边框,使窗口看起来更加柔和。 2. 背景图片:使用与QQ类似的背景图像,增加视觉吸引力。 3. 非矩形窗口:通过设置窗体的形状,使窗口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如QQ的半透明气泡效果。 4. 动态效果:拖动窗口时,可能出现阴影、缩放等动画效果,提高用户操作的趣味性。 接下来是“Button”(按钮)的定义。在Winform中,定义的QQ风格Button可能包括: 1. 图标和文字:按钮上可以有精美的图标和与QQ一致的字体样式。 2. 悬浮和点击效果:鼠标悬浮时改变颜色或大小,点击时有明显的按下效果。 3. 动画过渡:按钮状态变化时,比如从默认到按下,有平滑的过渡动画。 4. 声音反馈:点击按钮时,播放类似QQ的音效,增强用户的感知。 再来说说“CheckBox”(复选框)。定义的QQ风格CheckBox可能涉及: 1. 图标设计:复选框的选中和未选中状态有独特的图标设计,与QQ保持一致。 2. 鼠标交互:鼠标悬停和点击时,图标和边框的颜色变化。 3. 动画效果:选中或取消选中时,有动画效果,如淡入淡出或平滑切换。 4. 文字样式:与QQ一致的字体、颜色和对齐方式,提高可读性。 此外,除了From, Button, CheckBox,还有可能包括其他定义控件,如模仿QQ的Label、PictureBox、MenuStrip等。这些控件的定义通常会涉及到颜色方案、边框样式、阴影效果、动画过渡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整体界面风格的一致性。 C# Winform中的定义控件技术,通过模仿QQ的界面设计,能够帮助开发者创建出更加吸引人的用户界面,提升应用的整体质感。这种定义不仅可以应用于个人项目,对于商业软件来说,也是一种提高品牌识别度和用户体验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应灵活运用这些定义控件,同时注意性能优化,确保在美观的同时,保持程序的运行效率。
2024-07-09 15:43:29 3.06MB 自定义控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