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演化分析是指通过研究网络上的舆论动态变化,对公众意见、观点、情绪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把握舆论的整体走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的演化研究对于政府决策、企业危机管理以及社会治理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G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的建模方法,用于模拟和预测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G模型通常考虑了舆情传播的多种影响因素,如网络结构、信息传播机制、用户行为特征等,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演化规则,尝试重现舆论的演变过程。在本研究中,毕兴明、谢乃明等学者提出了网络舆情演化G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步骤,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他们通过定义网络舆情的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情演化特征体系的梳理对研究网络舆情有基础性作用。网络舆情演化特征主要包括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规模、深度和广度,以及网络舆情的导向性、复杂性、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其中,速度和规模反映了舆论传播的强度;深度和广度则表明了舆论涉及的问题范围和受众层面。此外,网络舆情的特征还与其载体相关,例如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它们对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演变起着不同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也在不断演化。例如,文献[12]提出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和文献[13]的协同元胞自动机模型,都试图更准确地模拟网络舆情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拟细胞的生长和演化,来模拟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适合于描述和预测网络舆情这种动态复杂系统的演变。 在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时,学者们还关注了舆情的阶段划分。舆情通常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消退期等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舆论的关注点、传播路径、传播速度等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阶段划分,研究者可以更精确地追踪网络舆情的发展路径,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此外,网络舆情演化分析还需要考虑突发性事件的影响。文献[5-7]研究了突发性事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这表明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网络舆情的演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对危机预警和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取得较快进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虽低于发达国家,但网络舆论场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都非常显著,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舆情需求和情绪,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舆情演化分析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通过构建和应用有效的舆情分析模型,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舆论引导和服务,还能为相关行业和机构提供危机预警和应对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舆情演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会持续创新,以适应新的研究需求和挑战。
2025-08-28 18:04:25 599KB 首发论文
1
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平以驱动天线进行有效的信号传输。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无线发射机不仅要支持多通信标准,还需适应不同的工作模式,这对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放的宽带和高效率特性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 F类功率放大器作为一种高效率放大器,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传统F类功率放大器通过优化负载阻抗,以减少在功率放大器上的损耗,从而提升效率。然而,由于它对基波和谐波阻抗的要求非常严格,这限制了其在宽带应用方面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teve C. Cripps团队在2009年提出了连续型F类的概念,通过放宽对基波和谐波阻抗的严格要求,成功地扩展了F类功放的带宽。随后,Z. Lu等人通过引入电阻性谐波阻抗,进一步扩展了连续型F类功放的设计空间。Q. Li等人将此方法应用于逆F类功放,并成功实现了一款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本文在连续型F类功率放大器的基础上,引入了电阻性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阻抗,消除了对三次谐波阻抗的严格要求,进一步拓展了放大器的设计空间。通过结合负载牵引技术,成功实现了一款频率范围在0.5-2.0GHz内的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这款放大器在0.5-2.0GHz频段内的饱和输出功率在39.8-41.4dBm之间,饱和漏极效率在59%-79%之间。 连续F类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效率与带宽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的新模型通过引入修正因子来调整电压和电流波形,以达到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高效率的目的。在实现宽带高效率放大器的过程中,仿真和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测试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在预期的频带内,输出功率、增益以及漏极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尽管在中间频带的漏极效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但这一现象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被预测到了。 未来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如何进一步优化放大器的性能,尤其是在中频带的效率问题上。同时,可能还会探索不同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功耗,从而提升整体无线通信系统的能效。此外,为了适应不断演进的无线通信标准,设计将需要兼容更多不同的频段,包括毫米波频段,这也是功率放大器未来设计的一个挑战。 本文提出的新型修正型连续F类工作模式,在宽带和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
2025-08-28 17:33:40 261KB 研究论文
1
基于纳米金标记-适配体识别的伏马菌素B1可视化检测新方法,王文凤,吴世嘉,本研究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和纳米金变色效应构建了伏马菌素B1(FB1)的可视化检测新方法。实验以纳米金为载体,首先在纳米金表面组�
2025-08-28 13:53:07 556KB 首发论文
1
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高效的射频功率放大技术,适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该技术由贝尔实验室的William H. Doherty在1936年首次提出,并最初应用于真空管放大器。Doherty放大器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两个放大器的协同工作——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来实现高效率的放大。 在理想情况下,Doherty放大器能够在较大的输入功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效率。当输入信号较小时,只有载波放大器工作,而当输入信号增强至一定程度后,峰值放大器开始工作。峰值放大器的引入会降低载波放大器所感受到的负载阻抗,从而使得输出功率得到增加。在理论情况下,当载波放大器输出达到峰值饱和时,整体放大器的效率可达到最大值π/4。如果激励增大,峰值放大器工作时,整体放大器效率能够提前达到最大值,并且效率曲线更加平坦。 Doherty放大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功率放大器元器件,设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电路,以及进行源和负载匹配网络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用到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这样的仿真软件来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以优化放大器的整体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非理想因素,设计者通常会在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后面加上补偿线,以改善在小信号时的增益和效率。通过仿真分析,补偿线的引入可以使放大器的效率提高10%,并且增益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在选择功率放大器时,通常有多种器件类型可供选择,如Si双极功率晶体管、GaAs功率晶体管、LDMOS功率晶体管和GaN功率晶体管等。这些器件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器件需考虑如功率输出、工作频率、增益和效率等性能参数。本文中,设计者选择了LDMOSFET器件,因其在S波段具有高增益和高功率的特点。 Doherty放大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包括直流工作点的选取、阻抗匹配以及补偿线长度的选择。阻抗匹配是确保放大器与信号源以及负载之间能量传输最优化的重要环节。而补偿线的长度则关系到放大器工作时的负载阻抗调整,以及与峰值放大器的协同工作效果。 Doherty放大器相较于传统放大器,即便在功率回退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效率,这使得Doherty放大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对功耗和能效要求日益严格的无线通信领域。通过不断优化设计,Doherty放大器技术有望在未来提供更加高效的功率放大解决方案。
2025-08-27 20:56:16 707KB
1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文本成为舆情分析、品牌监控和用户行为研究的重要数据源。情感分类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自动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中性),对商业决策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微博文本具有短文本、口语化、噪声多(如表情符号、话题标签、错别字)等特点,给情感分类带来挑战。 利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K 近邻(KNN),Text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
1
SP-Flash-Tool-src 源代码SP Flash工具v5.1720 SP Flash Tool v5.1720的源代码,可编译到其他x86计算机 可以使用QT Lib 4.8或更低版本构建项目。 必需:QT WebKit和QTextCodec :: setCodecForTr()和QTextCodec :: setCodecForCStrings() SP Flash Tool-用于为基于MTK的智能手机刷新固件的程序。 快捷键:SP_Flash_Tool_src SP_Flash_Tool源代码
2025-08-27 13:56:33 116.61MB
1
"2021国赛优秀论文B"是一个压缩包文件,它包含了2021年国家级竞赛中的优秀论文集。这样的资源通常包含了参赛者在建模比赛中提交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反映了参赛团队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模型构建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021国赛优秀论文B.zip2021国赛优秀论文B.zip"可能是由于重复输入导致的错误描述,但可以理解为这个压缩包是关于2021年度国家竞赛优秀论文的第二部分或者是另一个版本。它可能包含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论文或者提供了更深入的分析视角。 "建模"提示了这些论文的核心内容可能涉及数学建模,这是一种运用数学工具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参赛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利用数据进行验证,并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文件名称列表】"B"可能代表了压缩包内的子文件夹或文件,但具体论文内容无法直接从这个信息推断。通常,这类压缩包会包含PDF格式的论文文档,每篇论文可能都有标题、摘要、方法论、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建模竞赛中的论文通常涵盖以下几个知识点: 1. **问题定义**:明确实际问题,解释其重要性和背景,以及在建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2. **模型选择**:介绍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非线性模型、统计模型、动力系统模型等,解释为什么选择该模型。 3. **模型构建**:详细阐述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变量定义、方程建立、假设条件等。 4. **数据处理**:描述数据来源、预处理步骤(如清洗、标准化、缺失值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 5. **模型求解**:说明如何求解模型,可能涉及数值计算、优化算法、模拟方法等。 6. **结果分析**:展示模型的预测或解决方案,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误差和潜在问题。 7. **模型评估**:通过各种指标(如R²、均方误差等)评估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 8. **模型改进与局限性**:探讨模型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策略,可能包括参数调整、引入新变量、改进算法等。 9. **应用与讨论**:讨论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可能包括政策建议、未来研究方向等。 10. **参考文献**:列出论文引用的其他研究,体现研究的学术严谨性。 这样的论文集对学习和理解建模技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掌握科研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2025-08-27 13:01:06 4.21MB
1
EasyHook是一款强大的、开源的.NET库,用于在不修改目标代码的情况下实现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和钩子技术。这个教程系列源代码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实践EasyHook技术的具体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库。 EasyHook的核心功能在于它的拦截机制。它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插入代码到其他进程,从而允许开发者在不重新编译或修改原始程序的情况下监控或改变程序的行为。这对于调试、性能分析、注入额外的功能或者修复某些无法直接修改的软件问题非常有用。 源代码中可能包含以下关键知识点: 1. **远程过程调用 (RPC)**:EasyHook通过RPC允许不同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在.NET环境中,这通常涉及到Marshalling(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确保数据在进程间安全传输。 2. **钩子技术**:EasyHook支持多种类型的钩子,包括线程级钩子和系统级钩子。钩子可以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被触发,例如函数调用前或调用后,让开发者可以对这些事件进行拦截和处理。 3. **拦截API调用**:EasyHook可以拦截系统级别的API调用,比如WinAPI,这使得开发者可以监测或改变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方式。 4. **异步编程**:EasyHook的设计允许异步操作,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不阻塞主程序执行的情况下设置和管理钩子。 5. **跨进程通信 (IPC)**:EasyHook实现了跨进程通信,这意味着可以在一个进程中创建钩子,并在另一个进程中接收和处理钩子事件。 6.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在源代码中,开发者会看到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确保即使在钩子失败的情况下,程序仍能正常运行。 7. **示例应用**:EasyHook2.5_2014可能包含了各种示例,如简单的钩子创建、API调用拦截、数据处理和日志记录等,这些都是学习和理解EasyHook工作原理的重要参考。 通过这个教程系列,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初始化EasyHook环境,创建和注册钩子,以及如何处理由钩子产生的事件。同时,还会了解到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使用EasyHook来增强或调试其他应用程序。 为了深入学习,建议结合提供的链接,阅读CSDN博主yuzehome的文章,该文章详细解释了EasyHook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配合源代码进行实践,将有助于开发者掌握这一强大的工具。在实践中,开发者可能会遇到如权限问题、进程兼容性问题等挑战,但通过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将能够提升对Windows编程和.NET框架的理解。
2025-08-27 10:32:28 531KB EasyHook
1
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西门子PLC与MCGSpro触摸屏源代码解析与实践项目,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西门子Smart200 PLC与MCGSpro触摸屏源程序实战项目分享,空调自控系统恒温恒湿控制系统PLC程序,西门子smart200PLC 源程序,MCGSpro 触摸屏源程序 项目无密码 实际应用 可以联系参考学习,取长补短。 ,空调自控系统; 恒温恒湿控制; PLC程序; 西门子smart200PLC; MCGSpro触摸屏源程序; 项目无密码; 实际应用; 参考学习; 取长补短。,无密码智能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源程序分享:西门子Smart200PLC与MCGSpro触摸屏联调实例
2025-08-27 10:16:11 2.39MB css3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相维也纳PFC开关电源这一成熟技术。首先概述了三相维也纳PFC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强调其用于改善电力质量和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接着阐述了开关电源的核心技术,特别是三相AC输入无桥PFC和±400V DC输出的特点。文中还展示了一个简化的PFC控制代码片段,解释了如何通过调整开关电源的导通时间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最后提到该技术已经在市场上稳定运行两年,并成功量产,提供了完整的源代码、原理图和PCB等资料。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对开关电源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稳定电力供应的工业设备和电子产品制造商,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三相维也纳PFC技术,提升产品的电力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资料和代码片段有助于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现有系统的改进,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8-26 21:40:09 3.18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