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辅助监控系统】是现代电力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应用,旨在提高配电设施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功能,如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环境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控制、设备状态监测、安全防范和消防辅助系统,旨在实现配电房的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巡检质量和效率。 传统配电房的巡视方式依赖于人工记录,存在代签、数据不实时、管理困难等问题,而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系统通过整合不同厂家的设备,降低了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避免了设备间的问题扯皮,提高了业主的时间利用效率。此外,系统还能通过集中监控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升防窃电预警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减员增效。 电科恒钛提供的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方案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 **开放性**:支持接入不同厂家和品牌的设备,实现多样的兼容性。 2. **统一性**:通过通信规约转换,实现不同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统一监控。 3. **智能性**:根据不同场景设定监控策略,满足多样化的监测需求。 4. **易扩展性**:软件配置即可适应未来设备增加和系统升级。 5. **易用性**:采用B/S架构,易于操作和维护。 6. **高可靠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体,设备模块化便于故障排查。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室内环境控制:如除湿机、空调的远程控制,与温湿度联动,实现智能调节。 - 温度监测:如开关柜、电缆的无源无线测温,变压器三相绕组温度检测。 - 消防监控:通过SF6/O2等气体监测报警,与通风机联动。 - 安全监控:轨道巡检机器人、智能防凝露、火灾报警、安防设备接入。 - 灯光控制:与视频监控、火灾报警、安防系统联动,确保光线充足。 - 漏水监测:设置传感器及时报警,防止水分损害设备。 系统还具备创新点,如入侵告警联动,当发生入侵时,系统会启动相应响应。温湿度告警联动则自动调节环境条件。SF6泄漏时,系统会启动通风设备并发出警告。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环境和视频监控情况智能调整光线。视频监控提供了远程查看设备状态和环境的能力,异常报警则能迅速发现并处理问题。 配电房辅助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设计,实现了配电设施的高效监控和管理,为电力行业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
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又称为配电室环境与设备监测系统,主要基于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网关、云平台管理系统等技术,实现火灾报警、环境监测、运行状态视频监控以及电气测控等功能,解决了传统配电站房以人工为主的作业方式,
1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现代电力运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本文将详细解析该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系统架构和主要功能。 1. 项目概述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针对配电室内的电气设备、环境条件以及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它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电室内温度、湿度、水位、有毒有害气体、烟雾、明火等多个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并能智能控制灯光、空调、风机、除湿机等设备,以维持最佳运行环境。 2. 系统概述 该系统基于Tip3000核心平台,集成开关柜及电缆的温度监测、变压器状态监控、以及多种有害气体如SF6、O2、O3、NO、TVOC等的检测。同时,系统还具备安防、消防、灯光控制、空调调节、风机与除湿机控制等功能,以及图像监控,形成全面的动力环境监控网络。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现场监控层、网络传输层和中心管理层。现场监控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网络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与汇聚,中心管理层则进行数据处理、报警管理和远程控制。 3.2 网络拓扑设计 网络拓扑通常采用星型或环形结构,确保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各监控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指令的下达。 4. 系统功能设计 4.1 视频监控 系统配备高清摄像头,提供24小时视频监控,支持远程查看、录像回放和异常行为分析,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2 现场环境监控 实时监测配电室的温湿度、有毒气体浓度、水位等环境参数,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在安全范围内。 4.3 远程控制 通过网络,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灯光、空调等设备,调整环境条件,降低运维成本。 4.4 告警管理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告警,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快速响应并处理问题。 4.5 门禁管理 集成门禁控制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保障配电室安全。 4.6 统计功能 系统提供各类数据统计报表,便于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电力运维的重要工具,它集成了多种监测和控制功能,提升了运维效率,降低了故障风险,对于现代化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这样的系统将更智能、更安全地服务于电力行业。
2025-07-12 07:53:38 11.5MB 运维开发
1
### Q_CSG1101009-2013 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 概述 Q_CSG1101009-2013《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关于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技术规范文档。该规范旨在统一和规范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设计、采购、使用、维护乃至退役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并提供了详细的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 核心内容概览 1. **范围**:该规范主要针对10kV电压等级的三相干式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不包含非晶合金铁心干式配电变压器)。它规定了这类变压器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要求以及起吊、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了确保规范的标准性和一致性,文档中列出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例如GB1094系列标准、GB3096、GB4208等,涉及电力变压器的各个方面,如总则、温升、绝缘水平与试验、声级测定等。 3. **术语和定义**:根据GB1094.1和GB/T2900.15中给出的相关术语进行定义,确保文档中的专业术语能够被准确理解。 4. **使用条件**:明确了变压器适用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范围、海拔高度、相对湿度、地震烈度等,并对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进行了规定。 5. **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变压器的技术参数、结构要求、材料要求、性能要求等,包括但不限于温升、损耗、噪声水平等指标。 6. **试验要求**: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等内容,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均能满足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 7. **起吊、包装、运输**:为了保障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该规范也对起吊、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明确规定。 #### 技术要点详解 - **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系统内10kV电压等级的三相干式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不包含非晶合金铁心干式配电变压器),并对相关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规定。此外,对于接入南方电网的用户设备,其配置、选型亦可参考此规范执行。 - **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引用文件为规范提供了基础支持,确保了设备设计和制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例如,《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GB1094.1)定义了电力变压器的基本要求;《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 温升》(GB1094.2)规定了变压器温升的测试方法和限值要求;《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 干式电力变压器》(GB1094.11)则专门针对干式变压器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 **术语和定义**:这部分内容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对变压器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有助于减少因术语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的技术沟通障碍。 - **使用条件**:规范详细列举了变压器正常使用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海拔等,同时也考虑到了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如高海拔地区的绝缘要求等。 - **技术要求**:此部分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变压器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在温升方面,需满足GB1094.2的规定;在噪音方面,则参照GB/T1094.10和JB/T10088的规定。此外,还规定了变压器的冷却方式、绝缘等级、接线端子、冷却风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 **试验要求**:为了验证变压器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种试验方法和要求,如出厂试验、型式试验等。这些试验不仅包括电气性能测试,还包括机械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综合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 **起吊、包装、运输**:考虑到变压器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的特点,规范特别强调了起吊、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坏。 《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是一份全面、详细的规范文档,为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设计、生产、检测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指导。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5-06-30 14:18:06 520KB
1
讲述配电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规范,全面完整规定电力设计
2025-06-23 17:12:24 33.81MB 典型设计
1
PPT形式的PDF文档 10kV配电工程典型设计(国网公司),
2025-06-23 17:04:39 2.9MB 10kV 配电工程
1
小区配电所一次设计及CAD画图 小区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前提。如果小区配电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规律和生产,甚至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保障小区居民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角度设计小区配电系统。我们首先介绍了小区配电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对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选择了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和互感器等电气设备,并对其进行了短路情况下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校验。同时,我们还绘制了小区的主接线图,并根据小区的实际负荷和地理位置选择了变压器的建造位置,并绘制了电缆沟的布置和截面图。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我们对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小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小区的实际负荷、地理位置、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此,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进行周详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小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和互感器等。这些电气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小区的实际负荷和地理位置进行选择,以确保小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绘制小区的主接线图是小区配电系统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步骤。主接线图能够明确小区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的布置和连接关系,从而确保小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进行周详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小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对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2025-06-10 11:23:53 1.31MB
1
"基于MATLAB模型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参数详解: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与电压调节功能",matlab模型IEEE33节点配电网,附参数,可接分布式电源,电压可调 ,核心关键词:Matlab模型; IEEE33节点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可调; 参数。,"MATLAB模型:IEEE 33节点配电网参数化,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及电压调整" 在电力系统研究领域,配电网是连接发电站和用户之间的关键部分,它负责分配和供应电力。IEEE 33节点配电网是一个经典的配电系统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与分析。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工程计算和仿真软件,为配电网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MATLAB模型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并分析其如何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与电压调节功能。 IEEE 33节点配电网模型是一个由33个节点构成的配电网络,其中包含32条配电线路。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负荷点或电源点,同时也可以作为配电网中的分支点。在配电网运行中,节点电压的稳定性是保证供电质量和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能够进行电压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为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通常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这会对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因此,一个能够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模型需要具备良好的调控能力,以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MATLAB模型通过集成算法和工具箱,可以对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详细的参数化建模。通过这样的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各种操作条件和故障场景,对配电网的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此外,模型还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提供电压调节策略,从而保证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系统的电压水平仍然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文件名列表中提到了多个文件,这些文件内容可能涵盖了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详细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技术细节、电压调节策略的讨论以及模型仿真结果的展示。其中,带有“模型分析节点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接入”和“模型节点配电网附参数可”的文件可能提供了模型构建的具体步骤和参数设置,这对于理解和应用该模型至关重要。文件“模型解析复杂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与分布式电源管理”可能着重于配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管理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复杂配电网中引入分布式电源的影响。 此外,一些文件还可能包含了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配电网模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图片文件“1.jpg”和“2.jpg”可能是模型运行的仿真结果或者是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结构图,为论文提供了直观的展示。文本文件“模型下的节点配电网分析与优化一引”可能包含了对模型优化策略的探讨,这有助于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由于配电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全面的仿真模型需要考虑许多实际因素,例如负荷变化、线路损耗、电压限制等。因此,MATLAB模型的建立需要基于详细的参数设置和精确的算法。在这个模型中,用户可以进行多种实验,比如模拟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电压变化、评估分布式电源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测试不同电压调节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MATLAB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模型是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评估配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性能,还可以用来测试和开发新的电压调节技术。通过精确模拟和分析,该模型有助于推动配电网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2025-06-09 00:33:25 215KB
1
包含:国能发电力〔2023〕20号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1册 (2022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概算定额5册 (2022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6册 2022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概算定额Excel版8册
2025-06-03 11:53:46 869.87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解决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的方法及其Matlab实现。首先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即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在多种供电方案中筛选出最优解。接着展示了具体的实现代码,包括适应度函数、种群初始化、交叉变异操作等关键模块。特别是在适应度函数中,综合考虑了负荷恢复、DG利用率以及线路容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处理DG接入带来的额外复杂性和约束条件,如电压越限检测、潮流计算等。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引入DG后平均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算法收敛速度提高。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智能电网、故障恢复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的实际工程场景,旨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缩短停电时间,降低运维成本。通过学习本文,读者能够掌握基于遗传算法的故障恢复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和技术要点。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注意事项,如初始版本未考虑线路容量约束导致变压器过载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推荐了几篇重要的参考文献,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
2025-05-25 22:30:36 2.45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