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边界矢量数据和2000-2011年2816景MODIS MOD09GA数据产品,采用阈值法提取可可西里地区面积大于100 km2的22个湖泊冰情时空变化数据集(2000-2011)。该数据集由三部分组成:(1)湖泊冻结统计数据,包括每一个湖泊开始冻结、完全冻结、开始消融和完全消融时间以及封冻期和完全封冻期的统计信息;(2)湖泊冻结的空间模式数据,包括湖岸—湖岸、湖岸—湖心和子湖—全湖三种模式;(3)湖泊冰情时空变化趋势数据,包括推迟和提前两种类型数据。为了验证数据集的精度,运用891景Landsat TM/ETM 遥感影像对提取的湖泊冰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阈值法提取的湖冰数据具有较高精度,误差小于2%。
2021-09-27 10:03:08 844KB 可可西里 青藏高原 湖泊 时空变化
青藏高原湖区可鲁克湖富营养化评价——基于灰色聚类法.pdf
2021-08-20 01:24:13 926KB 聚类 算法 数据结构 参考文献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zip
2021-08-16 17:05:09 2.61MB 青藏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是2014年6月出版的“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简称“青藏高原界线2014年版数据集”)的更新版本。两个版本的数据主要不同之处包括:(1)青藏高原的地域范围由2014年版仅限中国境内扩展至自然地理单元,包括了喜马拉雅山南坡、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行政范围涉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共9个国家;
百年尺度青海、西藏耕地空间变化是反映该区域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耕地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早期数据缺失等原因,数据可比性统计成为本数据集产生的关键。本数据集的耕地统计数据来源分别为:1900-1949以清民时期的人口数据反演耕地数量,订正了1950-2000年青海和西藏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基于现代耕地空间格局,量化了海拔高程和地面坡度与耕地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历史耕地网格化重建模型,得到了4个时间断面(1910、1960、1980和2000年)1 km分辨率的耕地空间数据集。数据集为栅格数据,以.tiff格式存储
2021-07-19 16:03:26 1.12MB 西藏 青海 耕地 1km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