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款强大的绘图软件,隶属于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包的一部分。自1992年首次发布以来,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用于绘制各种图表和图形。Visio提供了多种绘图模板,如组织结构图、流程图、网络架构图、建筑平面图、工程设计图等,使用户能够快速创建专业级别的图表。其用户界面简洁直观,易于上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地绘制出复杂而精确的图形。 Visio 2021版本是该软件的最新迭代,它继承了之前版本的所有功能,并增加了新的特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图表质量。2021版本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界面设计,强化了与Office 365服务的整合,使其能够支持团队协作,实时共享和编辑图表文档。此外,Visio 2021也支持从Excel数据直接生成图表,并且引入了对云计算的支持,允许用户将图表存储和同步到云端,确保工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64位版本的Visio 2021专门设计用于运行在64位操作系统上,这使得它能够使用更大的内存容量,对于处理大型复杂图表或执行大量数据导入导出任务的用户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的内存支持可以显著提升性能,减少程序运行时的延迟和卡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压缩文件"visio2021-64位.7z"意味着这是一个通过7-Zip软件压缩过的文件,该文件的扩展名表明其采用了7-Zip独有的压缩算法。7-Zip是一种流行的开源压缩软件,以其高压缩比和广泛支持的文件格式而闻名。它能够创建压缩文件并将多个文件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压缩包,方便用户进行文件传输、存储和备份。 压缩包中包含的文件名称列表显示为"visio2021_64位",这很可能指向该压缩包内包含了Visio 2021的64位安装文件或程序文件。用户在下载或分发Visio 2021软件时,选择压缩文件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它可以减少文件传输大小,节约带宽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文件管理方式。 Visio 2021-64位版本是商业用户绘制专业图表的重要工具,而"visio2021-64位.7z"压缩包则是为了便于文件传输和存储的优化版本。这种压缩包广泛应用于软件的下载和分享,它不仅节约了空间,也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
2025-08-27 18:24:14 692.64MB
1
**标题解析:** 标题提到的是"win64位libcurl.lib库文件",这表明我们正在讨论一个适用于64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静态链接库文件,libcurl.lib。它还包含了工程源码,意味着用户可以查看和修改源代码,以及根据需要重新编译库。 **描述详解:** 描述中提到,在解压文件后,用户可以在`curl-master\build\Win64\VC14.30\DLL Release`目录下找到已经编译好的libcurl.lib库文件,可以直接使用。这里的`VC14.30`通常指的是Visual Studio 2019(因为Visual Studio版本号与Visual C++的版本对应,14代表VS2015,而14.30是VS2019的一个特定更新版本),说明这个库是用VS2019编译器针对Release模式构建的动态链接库(DLL)版本。这意味着它已优化过,适合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libcurl库详解:** libcurl是一个开源的C库,用于处理URLs和多种网络协议,如HTTP、HTTPS、FTP、FTPS等。它支持多种功能,包括HTTP请求、POST、PUT、TLS/SSL加密、代理、cookie、自动重定向、认证、文件上传等。libcurl库广泛应用于各种软件开发中,特别是需要网络通信的场景。 **源码工程的价值:** 包含源码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深入理解libcurl的工作原理,进行定制化开发,或者为库添加新的功能。此外,源码对于调试和解决兼容性问题非常有帮助,因为开发者可以直接查看代码找出问题所在。 **编译环境与配置:** 对于"VC14.30",这是Visual C++的版本,说明该libcurl.lib是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编译的。"DLL Release"表示库是为Release模式编译的,并且是动态链接库形式,这意味着运行依赖于系统的libcurl.dll文件。通常,Release版本的库经过优化,比Debug版本更小、更快,但不包含调试信息。 **使用libcurl.lib:** 在C或C++项目中使用libcurl.lib,需要将库文件添加到项目的链接器设置中,并确保程序运行时能够找到相应的libcurl.dll。同时,也需要包含libcurl的头文件,以使用其提供的API。 **总结:** 这个压缩包提供了一个64位的Windows版本libcurl库,适用于Visual Studio 2019开发环境,特别适用于需要网络通信功能的项目。除了预编译的库文件,还提供了源码,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修改和扩展。使用时,需注意库的配置和运行时的依赖管理。
2025-08-26 19:20:35 30.81MB libcurl
1
STM32G431支持的IF强拖与双DQ空间切换代码详解:包含转子预定位、升速恒速及iq下降阶段的闭环控制流程,STM32G431支持的IF强拖与双DQ空间切换代码:全流程解析及代码配置指南,基于stm32g431的if强拖 + 双dq空间切代码,有lunwen支持,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1、转子预定位; 2、升速阶段; 3、恒速阶段; 4、iq下降阶段,准备切入闭环; 代码配置部分由cube生成,控制部分完全自己编写,注释详细 ,基于STM32G431的; IF强拖; 双DQ空间切换; 转子预定位; 升速阶段; 恒速阶段; IQ下降阶段; 注释详细。,基于STM32G431的IF强拖双DQ空间切换控制代码:全流程详解与注释
2025-08-26 10:33:13 6.19MB
1
自动拨号电路-11位可编辑号码重复拨号实现详解及multisim仿真
2025-08-25 21:27:00 531KB mutisim仿真
1
获取源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px/lua-cjson.git 手动编译 注意:需要安装 vs2022 、下载 lua5.1.5 软件;将 lua_cjson.c 文件中 strncasecmp 函数替换为 strncmp 函数 方法一:参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DigeKEor 视频编译 方法二:使用 luarocks 编译 luarocks make 在64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Lua语言能够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DLL)的方式实现与C语言编写的功能模块交互。其中,cjson.dll是一个常用的支持库,它允许Lua程序方便地进行JSON数据的编码和解码。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作为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因其易读性和简洁性在数据交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cjson库为Lua提供了一套高效的API,使得在Lua程序中处理JSON数据就像操作Lua表一样简单。 要使用cjson.dll,首先需要获取其源代码。源代码托管在GitHub上,可以通过git clone命令轻松获取。下载源代码后,需要进行编译以生成适用于Windows 64位系统的cjson.dll动态链接库文件。在编译之前,有几点需要注意。必须安装Visual Studio 2022开发环境,这是进行C/C++程序开发和编译的必要条件。需要下载Lua 5.1.5版本的软件,这是因为cjson库是基于Lua 5.1版本的API设计的,尽管它也可以在新版本的Lua上工作。 编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处理源代码文件lua_cjson.c时,会发现使用了strncasecmp函数,这个函数在某些旧的Windows编译环境中可能不可用。这时需要手动将strncasecmp替换为strncmp函数,以避免编译错误。 编译cjson.dll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方法一是参考视频教程,例如Bilibili上的相关视频,按照视频中的步骤进行操作。视频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指令和解释,帮助开发者顺利编译出所需的库文件。方法二是使用luarocks工具,它是一个Lua的包管理器,可以自动化编译和安装Lua模块。通过执行luarocks make命令,可以自动地下载依赖、编译并安装cjson模块,整个过程简洁高效。 标签中提到的“lua”、“cjson”和“luarocks”分别代表了这门编程语言、处理JSON数据的库以及Lua的包管理工具。在进行Lua开发时,这些工具和库的组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程序的执行能力。 要在Windows 64位系统上使用Lua调用cjson动态库,需要通过获取cjson库的源代码、安装必要的编译环境、替换特定函数、选择合适的编译方法来编译出cjson.dll。整个流程涉及到多个步骤,需要开发者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对工具的熟悉度。一旦成功编译并安装了cjson.dll,Lua程序处理JSON数据的便捷性将会大大增强,对于需要数据交换的应用开发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2025-08-25 12:36:07 29KB lua cjson
1
8位Polar码的编解码过程,涵盖了从MATLAB仿真实现到FPGA硬件部署的全过程。首先展示了MATLAB中Polar码的编码函数,重点在于递归构建生成矩阵以及比特反转操作。接着讲解了基于SC算法的译码方法,强调了LLR更新中的蝴蝶运算细节。随后转向FPGA实现部分,描述了编码器的流水线结构和译码器的状态机设计,特别提到了硬件资源优化技巧如使用LUT代替逻辑门存储冻结位。最后分享了一些实际测试中的意外发现,如高信噪比下的误码率异常现象。 适合人群:对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硬件加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有一定MATLAB和FPGA基础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理解Polar码工作机制的研究人员或开发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步骤,包括但不限于MATLAB仿真环境搭建、FPGA编程技能提升、通信协议解析等方面。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完整的GitHub代码链接,鼓励读者动手实验并参与讨论。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硬件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独特挑战,如量化误差带来的非预期效果。
2025-08-22 15:15:02 2.13MB 通信工程
1
适合最新Navicate 15 64位使用,解决连接Oracle 11g 64位时 Oracle library is not loaded,经测试instantclient-basic-windows.x64-11.2.0.4.0死活连接不上 不要被误导。换12.1完美解决。 32位的navicate 可以用11.2.0.4.0的32位instantclient,64位需使用这个。18、19版本在win7下都不能用 使用方法,按照网上其他教程 工具-选项-环境-OCI设置好重新启动Navicate
2025-08-22 11:29:35 69.06MB navicat
1
谷歌浏览器v109.0.5414.149(32位+64位),支持win7 win8/8.1,v109当前最新版,可以安装,也可用7z解压后使用。
2025-08-20 14:11:16 173.99MB Chome
1
屏幕录像专家V7.5.32位及64位完美破解版+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V7.5+注册机
2025-08-20 12:37:08 22.8MB 视频采集软件
1
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数据估算行人运动轨迹的技术,常应用于室内导航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PDR算法的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在MATLAB中的应用。 PDR算法基于三个核心要素:步进计数、步长估计和方向感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记录行人步态变化,计算步数;再利用步长模型估算每步距离;结合陀螺仪或磁力计数据确定行走方向。连续积累这些信息,即可构建出行人的行走轨迹。 步进计数是通过监测加速度传感器在垂直轴上的峰值实现的。行走时,脚的抬高和落下会在加速度信号上形成明显峰谷,检测这些特征点即可识别步数。步长估计方面,步长与行人步态、身高、速度等因素相关。常见的步长模型有固定步长模型、比例步长模型和自适应步长模型,实际应用中需通过实验数据校准模型以提高精度。方向感知则主要依赖陀螺仪和磁力计。陀螺仪用于测量行走过程中的角度变化,磁力计用于获取地球磁场信息以校正方向。通过对陀螺仪漂移的补偿和磁力计数据的处理,可得到准确的行走方向。 在MATLAB环境中实现PDR算法时,涉及信号处理、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或互补滤波)和数据可视化。首先需读取传感器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然后应用步进计数和步长估计算法,结合陀螺仪和磁力计数据进行方向计算,最终以图形形式展示行人轨迹。 PDR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室内导航、健康监测和行为分析等。它可以为购物中心导航系统提供定位服务,用于老年人或病患的活动跟踪,也可在运动健身中评估步态和行走效率。PDR算法是实现精确行人定位的关键技术,其MATLAB实现为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便利。通过理解和优化这套程序,可以更好地改进PDR算法,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2025-08-18 20:35:17 51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