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oop control simulation model of three-phase half bridge inverter in parallel is realized
2021-05-25 15:28:32 7KB droop
1
并联机器人具有高速、承载能力大的优点,实现其机械臂的高精度控制是它走向应 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动力学分析可以对机器人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联机器人机械 臂的动力学建模相当复杂,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本文以Delta并 联机器人机械臂为研宄对象,基于旋量理论分析机械臂的运动学、奇异位置,采用凯恩 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并联机器人机械臂的主动力与惯性力,开展并联机器人机械 臂动力学仿真与实验分析
2021-05-25 12:51:24 8.39MB 并联机器人
1
本系统以DSPMS320C28335作为主控,以单端反激式电路作为核心,根据AD采集两路DC模块输出电路分别控制两路PWM,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在4.0A以内,A、B两路DC模块电流比例在0.5~2.0之间步进为0.1的比例可调。 完整的PCB和程序代码,比赛必备,比赛练习案例,创新创业比赛、青春杯、挑战杯、互联网+比赛赛参考,报告模板,技术模仿。适用于教学案例、毕业设计、电子设计比赛、出书项目实例,实际设计、个人DIY参考。
原创Simulink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并联型APF模型求助-APF_ip_iq.mdl 最近在做一个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并联型APF的研究,做了一个simulink的model,在做的过程中,参考了论坛中一个APF的例子,在此非常感谢例子的作者,我也把我自己制作的模型共享一下,以飨做APF研究的童鞋(呵呵,我也是童鞋)。我发的动机是,看见论坛里没有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model,同时也只看到一个APF的model(本人权限不够,链接发不了,需要的自行去下。同时非常感谢这位作者),但是很不幸的是运行不了,但是作者的设计思路都是可以借鉴的。        APF谐波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瞬时功率理论ip_iq理论(其实有很多的,如FFT、自适应等等),检测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很好的从电流中分离出谐波分量。IPM桥模块控制策略采用滞环控制,另外现在IPM直流测的电容没有实现恒压控制(这个是后续工作)。现在的这个有点问题,合上APF后效果是非常明显,但是就是有尖峰,希望高手能够指点一下(从现象来看,是滞环控制在指令电流突变的情况下,实际电流跟不上,但是滞环控制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动态跟踪特性,很是费解),如果能够解决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我又打算用SVPWM控制,目前还在研究中,希望有兴趣的可以共同讨论。 说明:1.MATLAB版本为R2008a,运行不了的请在高一点的版本运行。            2.在附件的波形图中,电压的单位为标幺值,电流为实际值。            3.APF的投入时间为1/50秒(即一个周期后投入)            4.波形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控制波形还不是不理想的,               原因我已说了,希望高手能够指点下,如何消除这个尖峰,谢谢!
2021-05-19 15:45:17 125KB matlab
1
RLC并联电路,RLC并联电路课件,RLC并联电路PPT
2021-05-17 18:03:41 435KB RLC并联电路
matlab电力系统仿真-MATLAB交错并联BUCK电路闭环PID设计及分析
2021-05-17 18:02:39 12KB MATLAB 电力系统仿真 BUCK电路 PID
氟里昂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泥浆泵串并联及输沙工作性能分析计算.rar
选用2K-H型差动行星轮系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合成装置,在ADVISOR中建立了该动力合成装置的仿真模型。在ADVISOR原有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部件模型建立了采用差动行星轮作为动力合成装置的整车模型。对所建立的车辆模型进行了动力匹配研究和动力系统参数优化计算。
2021-05-14 19:03:19 358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对基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单逆变器并联双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由于自适应伪降阶观测器的极点不依赖于感应电机的转速,将其应用到磁链观测中,有利于提高转速和转矩的响应速度;给出了单逆变器控制并联双感应电机的直接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案,并推导出旋转坐标系下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构建其仿真模型,并对电机参数和负载不平衡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机参数和负载不平衡情况下,系统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
2021-05-14 19:03:05 908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