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评价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当前与历史数据,体现了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水平。研究中,首先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其中客观权重用于突出评价对象的整体差异,主观权重用于反映专家经验;线性加权各项指标值得出评价对象在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最后利用最小方差法对区域电网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加权求和,其中时间度的调整体现了对当前与历史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某供电局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2023-10-28 17:26:42 824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针对民用飞机中广泛采用的双梁式机翼结构,以机翼结构纵向构件(长桁)和横向构件(翼肋)的数量为参数生成机翼CAD模型,然后基于Patran的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语言,根据整体模型分割、局部模型编号、局部网格控制、整体有限元生成的思路,实现了以纵向和横向构件的数量变化为基础自动进行机翼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并将上述流程集成到机翼结构的布局优化中.最后参照某大型民用飞机的机翼外形尺寸建立了CAD模型,以机翼的静强度、刚度和蒙皮稳定性为约束,以机翼结构质量最低为目标,对上
2023-10-23 11:45:53 417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变压器空载投入时会产生很高的励磁涌流,造成差动保护装置误动作,分析涌流波形可以设法抑制误动。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励磁涌流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分别对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的励磁涌流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涌流的特点,可用于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计算机建模。
2023-10-16 15:33:24 22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在对高量程加速度计进行温湿度综合环境应力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温湿度环境下加速度计的输出与综合环境的关系。实验得出在相对湿度为(80~90)%F.S环境下,该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极限温度为110℃,破坏极限温度为120℃;其主要失效模式为粘附。利用综合环境下加速度计的失效寿命,采用两参威布尔分布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并描绘了其可靠度与失效概率曲线。
2023-09-24 15:11:07 29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解决选课管理系统中安全性低和信息拥堵的问题,运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模方法,结合网上选课的主要流程和系统用户实际需求,通过Rational Rose2003对高校选课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设计,并以此构建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活动图、序列图、组件图和部署图。UML建模应用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模型易于理解,便于系统修改与升级,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可扩充性低的问题。
2023-05-28 21:58:53 2.33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给出一个基于B/S构架的高校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开发作了技术分析处理,给出了系统开发的理论前沿和构成框架。
2023-05-24 10:44:10 1.24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技术及其改进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光照渐变和周期性动态背景条件下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但是,当场景存在光照突变时检测准确率将大大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混合高斯背景模型。该模型从颜色、边缘和纹理来描述背景区域的特征,较全面地刻画出了背景的本质属性,同时对前景目标有着非常好的区分力。实验证明:该方法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GMM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视觉分析打下了基础。
2023-05-23 23:13:18 1.11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实际特点出发,对逆变器LCL滤波器参数设计进行了研究。从逆变器对滤渡器的实际要求方面给出了LCL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对100 kW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滤波器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针对实际系统,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LCL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良好,从而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023-05-23 21:58:50 32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拓展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带宽,设计了一种基于EBG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SIW)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利用箭头形电磁带隙结构的阻波特性,将不同大小箭头形结构单元蚀刻在SIW上金属面,以获得超宽带通带.所设计的滤波器中心频率在9.85 GHz ,相对带宽为39.59% ,通带内的最大插入损耗约为1.54 dB ,相比于类似结构的带通滤波器,其带内回波损耗较大,且整体电路面积较小.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有效地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23-05-17 23:41:35 1.84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猴群算法中的重要步骤“爬过程”搜索盲目、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异步爬猴群算法。采用双重编码的方式,克服了原猴群算法只能解决连续变量优化问题的缺陷;利用猴群在搜索过程中的全局最优解和个体历史最优解的信息改进了爬过程的搜索模式,同时将异步变化学习因子引入到搜索模式中,通过调整猴子自身经验和社会群体经验在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保持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平衡,大幅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文末以广州新电视塔为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的选择。结果表明,异步爬猴群算法能较好
2023-05-16 14:21:33 2.63MB 自然科学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