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8是一款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设计的高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它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供了全面的前端用户交互界面和强大的后台处理能力。本手册是针对E-cology8系统的前端用户使用的一份详尽指南,旨在帮助用户熟练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 一、E-cology8系统概述 E-cology8作为一款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内部协作效率,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系统集成了文档管理、工作流、项目管理、任务分配、会议安排、知识管理等多个核心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 二、前端业务模块 1. **文档管理**:用户可以创建、编辑、存储和分享各类文档,支持版本控制和权限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工作流**:E-cology8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流设计工具,用户可自定义审批流程,实现任务自动化流转,提高工作效率。 3. **项目管理**:涵盖了项目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全过程管理,有助于团队协同完成项目目标。 4. **任务分配**:用户可设定个人任务、团队任务,并进行跟踪和汇报,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5. **会议管理**:预定会议室、发布会议通知、记录会议纪要,简化会议组织和跟进工作。 6. **知识管理**:搭建企业知识库,鼓励员工分享经验,提升组织整体学习力。 三、配置操作指导 E-cology8系统允许管理员进行个性化配置,包括: 1. **用户管理**: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设置用户角色和权限。 2. **组织结构**:构建多层级的企业组织架构,以便进行部门和人员管理。 3. **权限配置**:精细控制每个模块的访问和操作权限,保障信息安全。 4. **工作流定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和调整工作流模板。 5. **系统设置**:调整系统参数,如邮件设置、通知设置等,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四、前端用户体验 E-cology8的前端界面设计人性化,注重用户体验,采用直观的图标和导航,使得操作简便易懂。同时,系统支持多种设备访问,包括PC、平板和手机,满足移动办公需求。 五、学习与支持 本用户手册包含了E-cology8所有前端功能的操作步骤和示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此外,泛微公司还提供在线帮助、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系统。 E-cology8前端用户使用手册是每一位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必备的学习工具,它将帮助用户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全方位掌握E-cology8的使用技巧,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025-07-31 20:29:19 37.56MB OA系统 E-cology8 前端用户手册
1
在IT行业中,网络爬虫和数据抓取是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从网页中提取超链接是这类任务的基础。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C++和MFC库来实现这个功能,分为两个部分:提取本地静态网页的超链接以及通过IE接口获取当前网页的超链接。 我们关注本地静态网页的超链接提取。在C++中,可以利用标准库中的`fstream`处理文件,然后使用正则表达式库(如`boost::regex`或`std::regex`)来匹配HTML中的``标签,从而获取链接。以下是一般步骤: 1. **打开HTML文件**:使用`ifstream`对象打开本地HTML文件,读取文件内容。 2. **读取文件内容**:将文件内容读入一个字符串变量。 3. **正则表达式匹配**: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其中`.`匹配任何字符,`+`表示一次或多次,`?`使`+`变为非贪婪模式,防止匹配过多字符。 4. **提取链接**:对于每个匹配成功的子串,提取`href`属性值,即超链接地址。 5. **存储和输出链接**:将提取到的链接保存到一个容器(如`vector`)中,并可选择打印到控制台或者写入文件。 接下来,我们讨论通过IE接口获取当前网页内所有超链接的方法。这部分涉及到Windows API和COM组件,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COM库**:使用`CoInitialize`函数初始化COM环境。 2. **创建WebBrowser对象**:调用`CoCreateInstance`函数创建`IDispatch`接口的实例,用于访问WebBrowser控件。 3. **导航到网页**:通过`IDispatch`接口的`Navigate`方法,使WebBrowser加载指定的网页URL。 4. **等待页面加载完成**:设置事件处理函数监听`DocumentComplete`事件,确保页面完全加载。 5. **获取IWebBrowser2接口**:当`DocumentComplete`触发时,可以从`IDispatch`接口转换为`IWebBrowser2`接口,提供对IE浏览器更高级别的控制。 6. **获取HTMLDocument对象**:调用`IWebBrowser2::Document`获取`IHTMLDocument2`接口,代表当前网页的DOM树。 7. **遍历HTML元素**:通过`IHTMLDocument2`接口,我们可以访问所有HTML元素,尤其是``标签。遍历`all`集合,检查每个元素的`nodeName`是否为`A`,如果是,则获取其`href`属性。 8. **释放资源**:在操作完成后,记得释放所有的接口并调用`CoUninitialize`结束COM环境。 这两个例程提供了从不同来源提取网页超链接的方法,一个适用于离线处理,另一个则适合实时抓取。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代码,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网络数据的抓取与处理,为更复杂的网络爬虫项目打下基础。同时,这也展示了C++和MFC库在与操作系统和Web交互方面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
在计算机视觉和3D图形处理领域,QT6.6.1与PCL1.14这两个开源库的组合是相当强大的,为开发者提供了跨平台开发的能力以及强大的点云处理功能。QT6.6.1作为Qt框架的最新版本,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工具,以便于开发人员构建应用程序界面、处理数据以及实现复杂的交互逻辑。PCL(Point Cloud Library)1.14则为处理3D点云数据提供了专业的算法支持。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结合这两个库,创建一个能夜显示、操作和分析3D点云数据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QT6的基础知识。QT6.6.1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工具集,用于构建具有现代外观和感觉的应用程序。学习QT6.6.1的安装和配置是第一步,一旦安装完成,你可以使用Qt Creator这个集成开发环境来编写代码和设计用户界面。Qt Creator支持跨平台开发,这意味着你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 OS上编写相同的代码,并为这些平台生成可执行文件。了解如何使用QWidgets类来构建传统的窗口应用程序,以及QOpenGLWidget类来创建支持OpenGL的3D图形界面是至关重要的。信号与槽机制是Qt的核心特性之一,它允许开发者在各种界面组件之间实现灵活的事件驱动通信。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PCL的基础知识。PCL库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点云,它是由大量点组成的集合,每个点包含空间坐标信息。点云通常用于3D数据的表示和分析。PCL中定义了多种点类型,如PointXYZ和PointNormal,分别用于存储基本的3D坐标和法线信息。为了操作点云数据,PCL提供了丰富的类和函数。例如,加载和保存点云文件是使用PCL处理点云的基础。点云文件通常以.pcd(Point Cloud Data)格式存储。PCL还提供了很多点云处理算法,包括滤波、特征提取、分割和变换等。VoxelGrid是一种常用于降低点云数据密度的滤波器,而StatisticalOutlierRemoval则用于去除噪声点。 结合QT6与PCL开发3D点云交互式应用程序时,3D数据可视化是关键环节之一。开发者可以利用QOpenGLWidget或QGLWidget将PCL的可视化功能集成到QT界面中。通过PCL的可视化模块,可以方便地对点云数据进行渲染,并通过Qt窗口显示出来。点云数据的可视化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示不同的属性和结构,如高度、法线方向等。 在结合使用QT6.6.1与PCL1.14时,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是在3D建模与模拟中。开发者可以利用QT Creator创建界面,让用户能够选择不同的点云数据集,然后通过PCL提供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在机器人导航或虚拟现实项目中,3D点云数据可以用来创建环境地图,并实时更新以反映环境变化。 为了更深入地掌握QT6.6.1+PCL1.14的开发,开发者需要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尝试和实践。博客文章https://blog.csdn.net/qusibaniha/article/details/136068806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和案例参考。通过深入阅读该博客文章,开发者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如何构建QT6.6.1+PCL1.14交互式应用程序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QT6.6.1和PCL1.14都是功能强大的库,它们在各自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者通过这两个库的结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开发出功能全面的3D点云数据处理软件,还能在计算机视觉和3D图形处理方面有所建树。不断学习和实践,将帮助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2025-07-31 15:04:59 4KB
1
GD32E508是GD32系列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通信协议,而CAN FD(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则是CAN协议的一个升级版,它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能更快地传递大量数据。 本例程主要关注GD32E508的CAN FD功能,尤其是如何配置和使用CAN2接口,并利用PE0和PE1引脚进行通讯。以下是对这个例程代码的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CAN FD基本概念**:CAN FD能够将传统的CAN最大数据速率(1Mbit/s)提升至最高5Mbit/s,同时保留了CAN的错误检测和容错能力。这使得CAN FD在需要高速传输的应用中更具优势。 2. **GD32E508的CAN模块**:GD32E508内置了两个独立的CAN控制器(CAN1和CAN2),每个控制器都有多个可配置的输入输出引脚,如本例中的PE0和PE1,它们通常被用作CAN的发送和接收线。 3. **配置CAN2**:在使用CAN2前,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帧格式等参数。GD32E508的HAL库提供了相应的函数,如`HAL_CAN_Init()`和`HAL_CAN_ConfigFilter()`,用于初始化CAN控制器和配置滤波器。 4. **PE0和PE1引脚配置**:这两个GPIO引脚需要配置为CAN模式,通过调用`HAL_GPIO_Init()`函数,设置其工作模式、上下拉状态、速度等属性,以适应CAN通信的要求。 5. **CAN FD帧格式**:CAN FD支持标准帧和扩展帧,标准帧ID有11位,扩展帧ID有29位。此外,CAN FD还引入了不同数据长度的选择,可以发送长度在0到64字节的数据段。 6. **发送和接收函数**:在GD32E508的CAN FD例程中,会使用`HAL_CAN_Transmit()`函数发送消息,`HAL_CAN_GetRxMessage()`函数接收消息。这些函数会处理底层的报文传输和错误处理。 7. **错误处理**:CAN通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如位错误、CRC错误等。GD32E508的CAN模块提供了丰富的错误检测机制,例程中应包含错误处理代码,以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8. **滤波器配置**:CAN FD的滤波器可以用来筛选接收到的消息,只处理符合预设规则的帧。配置滤波器有助于减少无效或无关的通信流量,提高系统的效率。 9. **中断驱动**:为了实时响应CAN消息,通常会启用CAN中断,当有新的消息到达或者发送完成时,中断服务函数会被调用。 10. **应用示例**:这个例程可能包含了从初始化到发送和接收CAN FD数据的完整流程,可以作为开发基于GD32E508的CAN FD应用的基础模板。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例程,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掌握GD32E508微控制器在CAN FD通信中的应用,从而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嵌入式系统。
2025-07-30 19:28:11 23.09MB gd32
1
SR660 V2使用手册.pdf
2025-07-30 13:28:07 7.92MB 服务器硬件 Lenovo BIOS设置
1
GD32F303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由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知名厂商GD(Gigadevice)推出。该芯片系列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广泛应用,尤其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本套开发资料和例程是针对GD32F303的完整开发资源集合,对于学习和使用GD32F303进行项目开发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1. **GD32F303特性** - ARM Cortex-M3处理器:GD32F303采用32位Cortex-M3内核,运行频率最高可达72MHz,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 - 闪存与SRAM:该芯片内置不同容量的闪存(如64KB到512KB)和SRAM(如10KB到48KB),以满足不同项目需求。 - 多种外设接口:包括UART、SPI、I2C、CAN、USB、ADC、DAC、PWM等,方便连接各种外部设备。 - 高精度时钟源:支持HSI、HSE、LSE振荡器,以及内部RC振荡器。 - 强大的电机控制功能:内置了高级定时器和比较通道,适合电机驱动应用。 - 低功耗模式:具有睡眠、停机和待机等多种低功耗模式,优化能耗管理。 2. **开发环境** - IDE:通常使用Keil uVision或IAR Embedded Workbench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 - 编译器:GD32官方提供了基于GCC的MDK-ARM编译器支持,开源且免费。 - 开发板:GD32F303开发板配备了必要的外围接口和调试工具,如JTAG/SWD接口,便于实验和测试。 3. **开发资料** - datasheet:详细介绍了GD32F303的硬件特性、引脚配置和电气参数。 - 用户手册:包含了芯片的使用方法和编程指南。 - 应用笔记:提供特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技巧。 - 常见问题解答:解答开发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 **例程** - 基本外设操作例程:如LED闪烁、串口通信、定时器中断等,帮助初学者快速上手。 - 高级应用例程:包括ADC采样、PWM电机控制、USB设备接口等,展示了GD32F303的高级功能。 - 软件库:GD32提供了标准库和HAL库,简化了驱动程序的开发。 5. **开发流程** - 硬件连接:根据开发板和目标应用,正确连接外部设备。 - 创建工程:在IDE中新建项目,选择GD32F303的相应芯片型号。 - 编写代码:根据例程和应用笔记编写程序,实现所需功能。 - 编译与下载:编译无误后,通过JTAG/SWD接口将固件烧录到开发板。 - 调试与测试:使用IDE的调试工具进行程序调试,确保功能正常。 6. **社区与支持** - GD32开发者论坛:提供技术讨论、问题解答和经验分享的平台。 - GD32 SDK更新:定期发布软件更新和新功能,确保与最新的技术同步。 GD32F303全套开发资料及例程涵盖了从芯片特性、开发环境设置、代码编写到实际应用的所有环节,是学习和开发GD32F303项目的重要资源。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资料,开发者可以有效提升技能,顺利进行基于GD32F303的项目开发。
2025-07-30 09:24:15 78.79MB GD32
1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IAR EWARM)是IAR Systems公司为基于ARM架构的微处理器开发而推出的一款集成开发环境(IDE)。这款软件的特点在于易于入门、使用方便且生成的代码相对紧凑。IAR EWARM最新版本为4.42版,提供了32KB代码限制的学习版和30天时间限制的免费评估版。用户可以通过IAR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并体验其功能。 IAR EWARM提供的全软件模拟程序(simulator)允许用户在没有物理硬件支持的情况下模拟ARM内核、外部设备和中断等软件运行环境。这对于初步了解和评估IAR EWARM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非常有帮助。使用该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完成开发流程中的各种操作。 IAR EWARM快速用户指南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安装、新工程的创建、项目管理、源代码编辑、程序的编译、连接以及调试等环节。用户可以通过软件安装目录下的教程例子逐步学习如何使用IAR EWARM。两个C语言程序tutor.c和utilities.c将被用来进行不依赖于特定硬件的模拟操作,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学习IAR EWARM的使用。 文档中提到的EWARM FlashLoader开发指南为用户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说明了如何在IAR EWARM环境下烧写Flash。这对于希望进行固件升级或者想要了解如何在目标板上编程的用户尤为重要。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购买J-Link仿真器和开发板,在硬件上进行代码的运行和调试。J-Link是IAR提供的一款高速JTAG仿真器,能够与IAR EWARM无缝配合,提供强大的调试功能。 学习IAR EWARM的推荐步骤包括:下载安装EWARM学习版软件;访问IAR官方网站在线演示,学习软件使用动画;结合本手册和动画进行入门级学习;在软件安装目录下找到感兴趣的芯片例程进行学习;可选购买J-Link仿真器和开发板进行硬件级的学习和实践;还可以选择购买《IAR EWARM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实践》一书和随书光盘中的《Converting ADS Projects to EWARM Projects》白皮书,以此来深入学习IAR EWARM的高级功能和工程移植技巧。 IAR EWARM不仅为用户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全套解决方案,还强调了用户可以通过其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硬件工具,快速掌握ARM微处理器的开发流程,以及如何高效地利用IAR EWARM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调试。IAR Systems通过提供强大的开发环境和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用户快速入门并深入了解ARM微处理器开发的各个方面。
2025-07-30 08:57:21 1.09MB IAR
1
STM32(意法半导体的微控制器系列)的OTA(Over-the-Air,空中升级)是一种通过网络更新设备固件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设备可以通过Wi-Fi、蓝牙或蜂窝网络接收新的固件版本,然后安全地替换当前的固件,以增加新功能、修复错误或提高性能。STM32 OTA升级流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包括固件打包、服务器部署、设备端接收和验证以及固件更新。 固件打包:在进行OTA升级之前,开发人员需要将新的固件代码编译成二进制文件,并且通常会添加校验码(如MD5或SHA-1)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个过程可能会使用像`TCP_IAP_http_v7.46_NB_Zigbee`这样的工具,它可能是一个集成TCP/IP协议栈、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在应用编程)和HTTP服务的固件库,支持Zigbee无线通信。 服务器部署:将打包好的固件上传到服务器,配置相关的HTTP服务,使STM32设备能够通过HTTP请求获取固件更新包。服务器需要处理设备的请求,提供固件文件,并可能验证设备的身份,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再者,设备端接收和验证:STM32设备通过网络接口(如TCP/IP)连接到服务器,发送HTTP GET请求下载固件更新包。`TCP_IAP_http_v7.46_NB_Zigbee`可能用于实现这一过程,其中TCP/IP部分负责网络通信,而HTTP服务则用来下载文件。下载完成后,设备会使用预存储的校验码对比新固件的校验值,确认其完整性。 接着,固件更新:如果验证成功,设备将使用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来执行固件的更新。`3.Bootloader_V2.7`可能是这个过程的关键组件,Bootloader是设备启动时运行的第一段代码,负责加载和验证新固件,然后跳转到新固件的入口点。Bootloader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防止了非法代码的注入。 在STM32中,Bootloader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应用Bootloader和系统Bootloader。应用Bootloader位于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主要用于软件升级;而系统Bootloader如ST-Link,是嵌入在芯片内部的,用于初始的固件加载。 整个OTA升级过程中,安全措施至关重要,包括加密传输、数字签名和安全启动等,以防止中间人攻击或恶意篡改。此外,考虑到网络的不稳定性,断点续传机制也常被用于确保大文件的可靠下载。 总结来说,STM32的OTA升级是一个涉及网络通信、固件打包、服务器交互、设备验证和Bootloader更新等多个环节的过程。通过`TCP_IAP_http_v7.46_NB_Zigbee`和`3.Bootloader_V2.7`这样的工具,可以实现高效、安全的固件升级。对于物联网设备而言,OTA功能不仅可以远程维护设备,还能降低现场服务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5-07-30 01:39:33 13.31MB stm32 网络 网络
1
在IT行业中,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以及游戏等领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2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技术,它允许移动设备通过移动网络进行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将C#与GPRS结合,可以创建强大的远程通信解决方案,实现多点间的数据透传。 本示例主要讲解如何利用C#编程语言来实现GPRS通讯功能。我们需要理解GPRS的基本工作原理。GPRS是基于GSM网络的,它提供了一种持续在线的连接方式,允许设备在不中断连接的情况下发送和接收数据。GPRS通信通常涉及到SIM卡、Modem、AT命令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的APN设置。 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System.IO.Ports命名空间中的SerialPort类来与GPRS模块进行串口通信。 SerialPort类提供了打开、关闭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你需要配置SerialPort对象,设置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这些参数需要根据GPRS模块的规格进行设定。例如: ```csharp using System.IO.Ports; SerialPort gprsPort = new SerialPort("COM1", 9600, Parity.None, 8, StopBits.One); gprsPort.Open(); ``` 接下来,使用AT命令与GPRS模块进行交互。AT命令是控制调制解调器的标准指令集,用于设置网络连接、获取网络状态、拨号连接等。例如,设置APN的AT命令为: ```csharp gprsPort.WriteLine("AT+CSTT=\"apn_name\",\"username\",\"password\""); ``` 成功连接到GPRS网络后,你可以使用TCP或UDP协议来建立与其他设备的数据连接。在C#中,System.Net命名空间提供了Socket类,用于实现网络通信。例如,创建一个TCP客户端连接: ```csharp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Net.Sockets; IPAddress ipAddress = IPAddress.Parse("服务器IP"); IPEndPoint remoteEP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 服务器端口号); Socket clien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client.Connect(remoteEP); ``` 数据透传是指在多个点之间透明地传递数据,不改变数据格式和内容。在C#中,可以通过Socket的Send和Receive方法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 ```csharp byte[] data = Encoding.ASCII.GetBytes("要发送的数据"); client.Send(data); int received = client.Receive(buffer); string receivedData = Encoding.ASCII.GetString(buffer, 0, received); ``` 完成数据传输后,记得关闭网络连接和串口: ```csharp client.Close(); gprsPort.Close(); ```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健壮性,还需要添加异常处理,监控网络状态,并且可能需要实现心跳机制来保持连接的活性。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GPRS模块,可能需要编写一个通用的AT命令发送和解析模块。 在提供的"**C# Sample**"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了一个完整的C#项目或代码示例,用于演示上述步骤的实现。通过研究这个示例,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C#中实现GPRS通讯,从而实现多点间的数据透传。记得根据实际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调整代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025-07-29 15:53:58 134KB GPRS
1
【作 者】:(美国)普雷斯等著、胡健伟等译;胡健伟译 【原/又名】:Numerical Recipes in C++: The Art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Second Edition 【丛编项】: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 【装帧项】:平装 开 / 723 【出版项】: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5-01-01 【ISBN号】:75053871** 【原书定价】:¥68.00  【主题词】:计算机-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基础知识-计算理论-算法 本书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主任WilliamH.Press和其他三位从事科学计算的学者合著。本书及其姊妹篇(C版、FORTRAN版以及Pascal版)已被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值计算课程的教材。 本书主要特点: ·选材内容丰富。包含了当代科学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大量内容:求特殊函数值、随机数、排序、最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谱分析、小波变换、统计描述和数据建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若干编码算法和任意精度计算等。 ·科学性和实用性统一。不仅对每种算法进行了数学分析和比较,而且根据作者经验对算法给出了评论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用C++语言编写的实用程序。 本书选材内容丰富,除了通常数值方法课程的内容外,还包含当代科学计算大量用到的专题,如求特殊函数值、随机数、排序、最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谱分析、小波变换、统计描述和数据建模、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若干编码算法和任意精度的计算等。 本书科学性和实用性统一。每个专题中,不仅对每种算法给出了数学分析和比较,而且根据作者的经验对算法做出了评论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用C++语言编写的实用程序。读者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套用这些程序,还可以结合特定的需要进行修改。本书中包含的345个程序构成了C++语言的数值计算程序库。
2025-07-29 10:08:00 377KB 数值算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