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忙人看的JAVA核心技术 高清完整版PDF
2025-07-21 19:32:44 106.94MB
1
《Windows核心编程》是一本深度探索Windows操作系统编程的权威书籍,尤其适合那些使用C和C++语言进行系统级开发的程序员。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Windows API进行底层编程,包括多线程、内存映射等关键概念和技术。配套的代码文件则是书中理论知识的具体实践示例,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内容。 1. **多线程**:在"10-WaitForMultExp"和"26-CopyData"这两个文件中,可能涉及到多线程编程的相关实践。`WaitForMultipleObjects`函数是Windows API中用于等待多个对象状态改变的关键函数,常用于多线程间的同步。`CopyData`函数则是在进程间通信(IPC)中传递数据的一种方法,这通常需要多线程环境来实现并发处理。 2. **系统信息**:"14-SysInfo"可能包含了获取和处理系统信息的代码。Windows API提供了如`GetSystemInfo`和`GetPerformanceInfo`等函数,可以获取CPU信息、内存使用情况、系统版本等,这些函数的应用通常用于系统监控或性能优化。 3. **内存管理与映射**:"15-MemReset"可能涉及内存管理和释放技术,而"10-Optex"可能与优化内存访问有关。Windows API的`VirtualAlloc`和`VirtualFree`用于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MapViewOfFile`和`UnmapViewOfFile`则用于内存映射文件,使得程序可以直接通过内存地址访问磁盘上的文件,提高访问速度。 4. **原子操作与锁**:"10-InterlockedType"文件可能包含关于原子操作的内容。在多线程环境下,`InterlockedExchange`、`InterlockedIncrement`等函数提供了一种确保数据更新不被中断的机制,防止数据竞争问题。 5. **图像遍历**:"22-ImgWalk"可能涉及对PE(Portable Executable)格式的图像文件的遍历,这是Windows系统中的可执行文件格式。通过遍历图像,可以获取模块信息、导出和导入函数、资源等,这对于动态链接库的分析和调试非常有用。 6. **文件修订**:"17-FileRev"可能与文件版本控制或者文件属性修改相关,可能包含了如何读取和修改文件属性,或者跟踪文件变更的代码。 以上是对每个文件名的初步分析,实际代码内容会进一步阐述这些概念并提供具体实现。通过实践这些代码,读者可以加深对Windows核心编程的理解,提升自己的系统编程能力。
2025-07-19 19:24:34 208KB Windows核心编程 内存映射
1
线程池是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管理线程的机制,通过池化技术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线程的生命周期,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线程池的七大核心参数、工作原理、创建方式、拒绝策略以及如何合理分配线程池的大小。 一、线程池七大核心参数 1.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表示线程池中始终存在的最小线程数量,即使在空闲时也不会被销毁。 2.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线程池可以同时运行的最大线程数量。 3. keepAliveTime:非核心线程的空闲存活时间,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超过corePoolSize时,超出部分的线程在空闲超过此时间后会被终止。 4. unit: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如毫秒、秒、分钟等。 5. workQueue:任务队列,用于存储等待执行的任务,有无界队列和有界队列两种类型。 6.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新线程,可以自定义线程的命名、优先级等属性。 7. handler:拒绝策略,当线程池和任务队列都满时,新提交的任务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拒绝策略有AbortPolicy、CallerRunsPolicy、DiscardPolicy和DiscardOldestPolicy。 二、线程池工作原理 1. 当提交一个新任务时,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少于corePoolSize,会直接创建新线程来执行任务。 2. 如果线程池已达到corePoolSize,但任务队列未满,新任务会放入任务队列中等待。 3. 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大于等于corePoolSize,且任务队列已满,会尝试创建新线程,直到达到maximumPoolSize。 4. 当线程池和任务队列都满,且线程数量已达maximumPoolSize,将根据拒绝策略处理新任务。 三、线程池的创建方式 Java中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和Executors类来创建线程池。常见创建方式有: 1. newFixedThreadPool:固定大小的线程池,核心线程数与最大线程数相同。 2.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单线程线程池,保证所有任务按顺序执行。 3. newCachedThreadPool:缓存线程池,无核心线程,最大线程数为Integer.MAX_VALUE,空闲线程存活时间为60秒。 4. newScheduledThreadPool:定时线程池,可以实现定时或周期性任务。 四、线程池的拒绝策略 1. AbortPolicy:默认策略,抛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终止执行。 2. CallerRunsPolicy:调用者运行,主线程直接执行被拒绝的任务。 3. DiscardPolicy:丢弃策略,默默丢弃被拒绝的任务,不做任何处理。 4. 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最旧的任务,为新任务腾出空间。 五、如何合理分配线程池大小 线程池大小的合理分配要考虑以下因素: 1. CPU密集型任务:线程池大小接近CPU核心数,充分利用多核优势。 2. I/O密集型任务:线程池大小可稍大于CPU核心数,因为I/O操作时线程可以切换执行其他任务。 3. 任务特性:根据任务执行时间、并发量等因素综合评估。 4. 系统资源:考虑内存、磁盘等资源限制。 总结,线程池的高效利用对于优化系统性能至关重要。理解并掌握线程池的核心参数、工作原理、创建方式和拒绝策略,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线程池大小,能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高效、稳定的多线程程序。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线程池,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2025-07-16 17:46:45 2.83MB java 线程池
1
应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服务效率低等市场痛点。供应链金融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连接核心企业、资金提供者和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优化资金流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本测试报告主要针对供应链金融平台核心企业与资金方管理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业务需求,性能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同时识别并记录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1.3 涉及名词解释 -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模式。 - 核心企业: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信用等级。 - 资金方: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或投资者。 2.3 子系统清单 - 资金管理子系统:负责处理资金的借贷、还款、计息等操作。 - 信用评估子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对供应链成员进行信用评级。 - 合同管理子系统:管理和存储各类合同文档,确保交易合规。 - 风险控制子系统:监控和预防潜在的信贷风险。 2.4 功能模块清单 -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 - 产品配置:定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业务流程:支持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 数据报表:生成各类业务数据报表,以便分析和决策。 3. 系统性能需求简介 系统需在高并发环境下保持稳定,页面响应时间应快速,同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应对业务量的增长。 4. 系统其他接口需求简介 测试本地和网络版本的接口,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 功能测试报告 涵盖了从单元测试(验证单个组件功能)到集成测试(多个组件协同工作)的全过程,确认每个功能模块都能正确无误地执行任务,且各模块之间能无缝衔接。 6. 性能测试报告 - 并发性能测试: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检查系统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 页面响应性能测试:测量用户操作后系统反馈的速度,确保用户体验流畅。 7. 其他测试结果 - 内容测试:验证信息显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用户界面测试:评估界面设计的易用性和美观性。 - 安全性测试:检测系统的防护措施,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 可移植性测试:确保系统能在不同环境和设备上正常运行。 8. 不符合项列表 列出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陷和异常,为后续的修复提供明确方向。 9. 系统测试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得出系统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对系统整体质量的评价。 供应链金融平台核心企业与资金方管理系统的测试报告全面评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为系统的稳定运营提供了保障。通过不断优化和迭代,该系统将更好地服务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参与者,促进资金流转,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1
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
2025-07-14 15:25:26 75.12MB Androi
1
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Simulink仿真:非理想电网下的应用与适应性分析,DSOGI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Simulink仿真 适用于各种非理想电网 ,核心关键词:DSOGI;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 锁相环; Simulink仿真; 非理想电网。,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SOGI锁相环仿真研究:非理想电网通用解法 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锁相环(PLL)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频率和相位同步方面。随着电网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对锁相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锁相环技术可能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表现不佳,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求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SOGI)的锁相环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创新方案。 DSOGI锁相环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在跟踪电网频率变化、抑制电网谐波干扰以及提高动态响应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利用DSOGI的核心优势,可以在电网质量较差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出色的锁相性能。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研究者们可以构建模型,对DSOGI锁相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测试,以分析其在各种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本文档集合了多篇关于DSOGI锁相环Simulink仿真的研究文献,它们不仅详细介绍了DSOGI锁相环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而且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性能。这些研究文献探讨了如何利用DSOGI技术解决电网电压和频率波动、谐波污染等带来的同步问题,并且提供了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分析,以证明DSOGI锁相环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些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DSOGI锁相环技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电网频率快速变化的情况下,DSOGI锁相环能够迅速准确地跟踪频率变化,并保持锁相性能;在电网中含有高次谐波时,DSOGI锁相环能够有效地抑制谐波影响,避免锁相环因谐波干扰而失锁;在电网电压跌落或突变的情况下,DSOGI锁相环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档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展示了DSOGI锁相环在实际电网中应用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电网频率偏移、电压波动还是谐波干扰的情况下,DSOGI锁相环都能保持良好的同步性能。这对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增强电能质量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DSOGI锁相环技术作为一项创新的同步技术,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Simulink仿真研究,研究者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DSOGI锁相环的工作原理,还能够开发出适应各种电网条件的高性能锁相环设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更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仿真测试,以及DSOGI锁相环与其他电力电子设备的协同工作能力,为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2025-07-14 15:15:38 83KB kind
1
Spring框架是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源框架,它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帮助开发者更快、更有效地构建应用程序。《Spring核心技术》是Spring官方文档的中英文对照版,本次版本更新为V5.0.5,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功能强大的开发框架,并覆盖了与Spring框架紧密相关的技术核心。 Spring框架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容器和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技术。 控制反转容器是Spring框架的基石,它承担了企业应用中的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DI)功能。依赖注入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从硬编码依赖关系和直接使用服务定位器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控制反转的原则,将依赖关系的管理交给Spring容器来完成。这种方式增加了代码的模块化,提高了组件的复用性,同时降低了代码间的耦合度。在Spring中,BeanFactory接口是IoC容器的基础,它负责管理应用对象(即beans)的创建、配置和管理。通过配置文件、注解或Java配置类,开发者可以定义bean的属性和依赖关系,Spring IoC容器会根据这些定义在运行时进行bean的实例化和装配。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Spring另一个核心概念,它允许开发者将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s)从业务逻辑代码中分离出来,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在不修改业务代码的前提下,通过定义切面(aspects)来实现额外的行为,如日志记录、安全检查、事务管理等。Spring框架内置了AOP支持,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实现AOP编程。 Spring与AspectJ的集成是Spring AOP技术中的一部分,AspectJ是Java领域最成熟、功能最丰富的AOP实现。通过Spring与AspectJ的集成,开发者可以利用AspectJ提供的丰富特性来实现更复杂、更高效的AOP解决方案。 Spring的核心技术还包括了Spring的事务管理,它提供了一致的编程和声明式事务管理模型,支持声明式事务管理,允许开发者声明事务应该如何运行,并通过AOP来管理事务边界。此外,Spring还提供了对数据访问技术的支持,如JDBC抽象和透明的异常处理,以及集成支持Hibernate、JPA、JMS和其他技术的模块。 Spring框架还提供了对各种开发环境的支持,比如Web应用开发的Spring MVC框架、支持测试的Spring Test框架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Spring框架的功能。 《Spring核心技术》中英文参照版(V5.0.5)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的控制反转容器、面向切面编程技术、与AspectJ的集成等关键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开发者可以构建出结构清晰、模块化程度高、易于维护的高质量企业级应用。
2025-07-13 22:07:40 2.92MB Spring
1
基于PXI Express架构的高性能控制器:设计灵活、可扩展的硬件接口及系统优化,基于Intel Core i7第六代处理器的PXIe控制器——高效数据吞吐与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PXI PXIe控制器 4Link架构 16GB带宽 兼容主流PXIe机箱 设计文件 原理图&PCB FPGA源码 可直接制板 1 概述 控制器采用Intel? Core?i7 第六代高性能处理器,内存最大可支持32G DDR4。该系统PXI Express的link配置为通用的4Port 4lan的模式,最大的数据吞吐量为8GB S。 控制器还提供丰富灵活的 I O接口,包括1个VGA接口,两个DisplayPort接口,4个USB3.0接口,可以连接高速的外部设备,2个千兆以太网口,2个USB2.0接口可以连接其他外部设备或者USB接口的仪器。产品设计经过严格测试已成熟应用,能长时间稳定可靠地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用计算机领域。 2 性能特性 ?超强的处理性能,支持Intel? Core? i7-6822EQ 2.0GHz处理器 ?支持双通道 DDR4 SODIMM 1600
2025-07-11 17:24:12 4.9MB sass
1
储能点焊机控制板源代码与Gerber整体方案解析,储能点焊机控制板:源代码解析与Gerber方案实施详解,储能点焊机控制板,源代码及Gerber整体方案 ,核心关键词:储能点焊机控制板; 源代码; Gerber整体方案;,解码储能点焊机控制:源码与Gerber整体方案解析 储能点焊机控制板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重要的设备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完成金属材料的点焊操作。点焊是一种焊接技术,它利用瞬间通过工件的电流产生的电阻热效应来融化金属,从而在工件间形成焊点。控制板在点焊机中扮演着大脑的角色,负责接收指令、控制焊接参数、实现精确的焊接过程。 本文将深入解析储能点焊机控制板的源代码,以及基于Gerber文件的整体方案实施过程。Gerber文件是一种广泛用于印刷电路板(PCB)制造的标准文件格式,包含印制线路板所需的各种信息,如走线、钻孔、丝印等。 源代码是控制板的软件核心,通常包括对焊接参数的设定、焊接过程的监控、错误处理以及与外部设备的数据通信等功能。通过分析源代码,可以深入理解控制板的工作原理和逻辑,为进一步的优化和定制化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储能点焊机控制板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任务和工件特点,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和控制逻辑优化。这通常涉及到对源代码的修改和调试,以确保焊接效果达到最佳。而在硬件方面,基于Gerber文件的设计方案能够确保控制板的PCB布局合理,电路连接准确无误,从而保证控制板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涵盖储能点焊机控制板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技术原理、源代码解析、Gerber文件设计要点、以及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将能全面理解储能点焊机控制板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优化点焊工艺。 本文还将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分析和应用案例,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储能点焊机控制板的技术细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最大效能。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行业专家,这些内容都将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储能点焊机控制板;源代码;Gerber整体方案;技术分析;应用案例;点焊技术;自动化设备
2025-07-09 18:30:20 10.83MB sass
1
无线和核心网指标计算公式说明 本文讲解了无线和核心网指标计算公式的说明,涵盖了常用的网络优化指标,是网络优化人员的必备材料。这些指标包括网络接通率、随机接入成功率、交换系统接通率、无线系统接通率、无线掉话率、系统接通率、话音接通率、2G 无线系统接通率等。 网络接通率是指用户应答数、被叫忙数、用户不应答数、不可及数的总和,用于最差端局统计。随机接入成功率是指随机接入成功次数除以随机接入请求次数的百分比。交换系统接通率是指发送 IAI 次数、语音寻呼次数、被叫用户忙次数等除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的百分比。 无线系统接通率是指主叫比例乘以随机接入成功率乘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加上1减去主叫比例乘以寻呼成功率乘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无线掉话率是指无线掉话总次数除以 TCH 分配总次数的百分比。 系统接通率是指交换系统接通率乘以无线系统接通率。话音接通率是指无线接通率乘以交换机接通率,亦称为全网接通率。2G 无线系统接通率是指主叫比例乘以随机接入成功率乘以 TCH 分配成功率加上1减去寻呼成功率乘以 TCH 分配成功率的百分比。 系统试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系统应答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应答总次数。有效呼叫总次数是指总呼叫数减去所拨为空号、不全、有误等数目。 系统掉话率是指无线掉话总次数除以交换侧系统应答总次数的百分比。寻呼成功率是指第一次寻呼成功次数除以第一次寻呼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系统的寻呼效率。寻呼次数是指主叫侧完成电路搭建并顺利要到了被叫所在局的漫游号码后,对被叫进行的 LAC 区域或者全局区域的呼叫。 系统寻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发出的各种用户的寻呼总次数。被叫响应总次数是指 GSM 用户做被叫时,交换机对用户发出的振铃总次数。无线寻呼成功率是指寻呼成功次数除以寻呼尝试次数的百分比,取自所有的端局(VMSC),移动用户做被叫或接收短消息过程中端局(VMSC)向所属用户发起寻呼情况的统计。
2025-07-09 10:03:29 119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