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 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基本模型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指令的执行流程,包括算术、逻辑操作等。 3. 学习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了解如何配置LPM_ROM(局部程序存储器)。 4. 将单一的电路单元组合成完整系统,构建一个基础的模型计算机。 5. 定义并编写五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通过实际运行和调试,增强对计算机整机概念的理解。 6. 掌握微程序设计技术,包括二进制微指令代码表的编写,以及微程序控制方式的计算机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 1. 在这个实验中,计算机的数据通路控制由微程序控制器负责,使得各个部件单元能够在微指令序列的指导下自动执行任务。一条机器指令的执行从取指令开始到指令执行结束,由一系列微指令组成,即一个微程序。 2. 数据通路框图展示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模型机未包含R1和R2寄存器,但实际实现中会包含这两个寄存器。 3. 24位微代码定义了微指令的结构,包括微地址输出信号、ALU操作选择信号、ALU操作方式选择信号、进位信号、存储器控制信号以及总线选择信号。 【实验步骤】: 1. 设计指令:参考ALU功能表,制定出五条指令,并绘制微程序流程图,明确每一步的操作。 2. 配置存储器:根据自定义的指令,修改实验示例中的ROM文件,以支持新指令的执行。同时,可能需要调整RAM中的数据以配合指令的执行需求。 3. 编译工程:确保所有设计无误后,编译工程文件,生成可下载到实验设备的程序。 4. 执行程序:下载程序后,通过实验设备运行和调试,观察并验证指令执行的正确性。 【微代码字段解释】: - 微地址信号(uA5-uA0):确定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的地址。 - ALU操作选择信号(S3, S2, S1, S0):用于选择ALU进行的16种算术或逻辑运算之一。 - 操作方式选择信号(M):区分算术操作(M=0)和逻辑操作(M=1)。 - 进位信号(/Cn):指示ALU运算时是否存在进位。 - 存储器控制信号(WE):控制RAM的读写操作。 - 总线选通信号(A9, A8):译码后产生对不同单元的选通控制。 - 输入和输出选择信号(A字段,B字段):分别用于选择输入和输出总线连接的单元。 - 分支判断测试信号(C字段):用于条件跳转和其他控制流程。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还能亲身体验从指令设计到硬件控制的整个过程,这对于理解和设计更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4 21:38:39 2.27MB
1
计科2001班170720002王俊杰实验一(新).doc
2024-10-23 23:32:53 4.66MB
1
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该核心板基于ARM Cortex-M4内核,拥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特别适合于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任务。在本项目中,STM32F407被用于实现多种功能,包括OLED显示、MPU6050传感器数据采集、心率检测以及蓝牙通信。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通常用于实时展示系统状态和数据。它具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以及低功耗的特点,使得它成为嵌入式系统中理想的显示设备。在STM32F407的驱动下,可以实现图形化界面,显示步数、心率等关键信息。 接着,MPU6050是一款集成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包含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能够检测设备的运动和姿态变化。在本项目中,其主要用来获取X轴的角度信息。通过读取MPU6050的数据,STM32F407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倾斜角,这对于步态分析或者运动追踪至关重要。 心率检测部分采用了MAX30102传感器,这是一款光学心率传感器,集成了红外和红色LED以及光敏探测器,可以非侵入式地测量血流中的光吸收变化,从而推算出心率。STM32F407通过I2C或SPI接口与MAX30102通信,采集信号并进行处理,最终得出心率值,为健康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蓝牙通信功能使得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其他蓝牙设备交互,例如手机。这通常需要用到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 BLE)协议,STM32F407内置了蓝牙硬件模块,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进而实现计步和心率数据的远程传输,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和记录这些健康数据。 这个项目结合了STM32F407的强大处理能力、OLED的直观显示、MPU6050的运动传感、MAX30102的心率监测以及蓝牙的无线通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示了嵌入式系统的多元化应用,也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支撑。
2024-10-22 18:02:21 12.19MB
1
西南交大计算机图形学实验-2D绘图工具设计 开发环境:MFC+VS2022。 实验要求,实现过程等详情请看:https://blog.csdn.net/qq_61814350/article/details/135621973?spm=1001.2014.3001.5501以及所在专栏。 有两个程序包,实验四是在实验三添加了几何变换的功能,为了方便查看,将两个实验的程序都打包进来了,有两个txt文档是使用说明。 MFC要先在VS上装相关组件,请看相关专栏文章。相关实验报告在个人主页可以下载。
2024-10-07 22:08:07 457KB
1
前 言 频率是电子技术领域的一个基本参数,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此,频率测量已成为电子测量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测量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对科技产品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数字化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频率计作为比较常用和实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学校、家庭等场合,因此它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勿庸质疑。数字频率计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功能完善、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比如:将数字频率计稍作改进,就可制成既可测频率,又能测周期、占空比、脉宽等功能的多用途数字测量仪器。将数字频率计和其他电子测量仪器结合起来,制成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应用于航空航天等科研场所,对各种频率参数进行计量;应用在高端电子产品上,对其中的频率参数进行测量;应用在机械器件上,对机器振动产生的噪声频率进行监控;等等。研究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和开发,有助于频率计功能的不断改进、性价比的提高和实用性的加强。以前的频率计大多采用TTL数字电路设计而成,其电路复杂、耗电多、体积大、成本高。随后大规模专用IC(集成电路)出现,如ICM7216,ICM722
2024-09-19 00:27:27 1021KB 51单片机
1
引言 随着移动数据存储领域的日益扩大,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USB主机功能,以实现利用USB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U盘作为新型移动存储设备,以体积小、速度高、抗震动、通用性强的特点倍受青睐,因此,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开发出嵌入式 USB主机控制U盘作为数据存储器,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1 USB大容量存储设备协议分析 基于USB的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主要是要实现嵌入式USBHost。要想设计出能直接读写U盘的嵌入式USBHost,就必须理解USB大容量存储设备协议。目前USB大容量存储设备软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USB大容量存储设备软件结构示意图
2024-09-18 16:18:15 107KB 单片机与DSP
1
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长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然而,它们的电压平台相对平坦,导致使用传统的电压积分方法对电池状态估计时,其精度相对较低。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开发的阻抗跟踪电池电量计技术通过分析电池的内阻特性来提供对电池状态的精确估计,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 阻抗跟踪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电池使用时间来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简称SOC)。其算法利用了电池的阻抗模型,能够对电池容量(Qmax)进行动态跟踪,从而适应电池老化过程中容量的变化。在某些应用场合,例如电动车辆或太阳能储能系统,电池可能很少有机会进行完全放电,这就需要一种更实用的浅放电(Shallow Discharge)Qmax更新方法。 为了实现浅放电下的Qmax更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需要在电池的不合格电压范围以外进行两个开路电压(OCV)的测量。不合格电压范围是指电池因内阻等原因导致电压测量不准确的区域,一般与电池的化学属性和状态有关。这些范围通常由电池制造商或标准测试方法给出,如表1所示。测量期间电池的通过电荷量必须至少达到其总容量的37%,以便电量计能够准确地进行库仑计数,进而更新Qmax。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稳定电压平台,要找到一个狭窄的OCV测量窗口以避免不合格电压范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例如,对于化学ID编码为404的电池,其不合格电压范围可能从3274mV到3351mV。因此,设计人员可能需要调整OCV的等待时间,以及电池正常工作温度和最大充电时间等参数,从而在满足特定条件的范围内进行Qmax更新。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容量的电池组,比如从3s2p(两组三串联)配置改变到3s1p配置时,电池组的总容量会减半。为了保持电量计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可能需要对数据闪存参数进行微调。这意味着,对于使用较小容量电池组的系统,电量计评估软件中的参数设定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电池的特性来调整,以便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最佳性能。 在微调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池的放电速率、检测电阻器的精度、SOC与OCV的关联误差等。例如,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将浅放电更新的不合格电压范围调整得更高,那么就可能利用一个较低误差的中间范围来执行Qmax更新。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SOC更新的准确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对电池状态监控系统的复杂度。 最终,为了提高电量计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适应性,TI提供了对电量计的软件进行微调的能力。这使得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求来调整电量计的参数,从而达到最佳的性能。然而,这种微调需要对电池化学特性、电量计工作原理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这通常需要电池制造商或系统设计人员与电量计的制造商紧密合作,确保电量计能够适应并准确地监测磷酸铁锂电池的SOC。
2024-09-14 13:53:30 210KB 电池|模块
1
LSM6DS3是一款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六轴惯性测量单元(IMU),集成了3D数字加速度计和3D数字陀螺仪。这款传感器的设计旨在为各种应用提供精确的运动检测和姿态感知,尤其适合于移动设备、物联网(IoT)产品、穿戴设备以及需要小型化和低功耗解决方案的场合。 该传感器的核心特性包括: 1. **3D加速度计和3D陀螺仪**:LSM6DS3可以同时测量三个轴上的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提供了全方位的运动数据。 2. **低功耗设计**:在组合正常工作模式下,6轴功耗仅为0.9mA,在高性能模式下为1.25mA,支持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能效优化。 3. **高灵敏度和低噪声**:LSM6DS3具有出色的信噪比,确保了在各种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 4. **动态可选的满量程范围**:加速度计支持±2/±4/±8/±16 g的可配置范围,陀螺仪则支持±125/±245/±500/±1000/±2000 dps的角速率范围。 5. **智能休眠和唤醒功能**:自动根据活动状态切换工作模式,实现节能。 6. **事件检测**:可识别自由落体、6D方向、单击/双击、活动/不活动和唤醒事件,并生成中断信号。 7. **传感器融合**:作为传感器集线器,可以与外部传感器连接并处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 8. **硬件计步器和运动检测**:内置计步器功能,支持运动检测和倾斜度检测,适用于健康和健身应用。 9. **铁磁校准**:支持硬铁修正和软铁修正,提高磁场测量的准确性。 10. **FIFO缓冲器**:8Kbyte的先进先出缓冲区可以批量处理有效数据,包括来自外部传感器、计步器、时间戳和温度的信息,降低数据传输的开销。 LSM6DS3采用了小型的LGA-14L封装,适应广泛的温度范围(-40°C至+85°C),这使得它能够在苛刻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其紧凑的尺寸和轻量级设计使其成为便携式设备的理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寄存器来设置工作模式,如掉电模式、高性能模式、正常模式、低功耗模式和陀螺仪睡眠模式,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还可以调整加速度计的带宽以平衡测量精度和功耗。 LSM6DS3是一款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的惯性传感器,它的广泛应用和灵活配置使其成为了现代智能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无论是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还是物联网设备中,都能提供卓越的运动追踪和姿态感知性能。
2024-08-14 17:50:18 1.71MB
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MATLAB仿真》是一个针对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基础教程,特别适用于本科及硕士级别的学习者。该教程采用MATLAB2019a作为开发工具,包含了完整的仿真代码和运行结果,旨在帮助用户理解和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有效的在线估计方法,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导航系统和控制工程等领域。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融合中,卡尔曼滤波能够有效消除噪声,提高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精度。陀螺仪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而加速度计则测量物体的线性加速度。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实现精确的三维姿态估计。 本教程包含的MATLAB仿真部分,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实现**:讲解了卡尔曼滤波的基本理论,包括预测更新步骤、状态转移矩阵、观测矩阵、过程噪声和观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等关键参数的设定。 2.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模型**:阐述了这两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出数据的特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误差源,如漂移和随机噪声。 3. **数据融合**: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将陀螺仪的角速度数据和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准确的姿态信息。这通常涉及到坐标变换和时间同步等问题。 4.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提供MATLAB代码,演示如何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初始化和迭代计算。同时,教程可能包括对仿真结果的解析,以展示卡尔曼滤波在实际问题中的性能。 5. **实验指导**:可能包含如何使用提供的代码,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滤波器参数的指导,帮助学习者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这个教程,学习者不仅能理解卡尔曼滤波的基本原理,还能掌握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技能,特别是在传感器数据融合领域的应用。对于从事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学习资源。
2024-07-08 10:31:34 46KB matlab
利用ANSYS软件对压阻式微加速度计进行结构优化的设计、电子技术,开发板制作交流
2024-07-04 21:52:39 289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