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历年月度干旱指数(1951-2016)和8天频率土壤湿度(2007-2016)数据集覆盖的区域为中国西南地区,其范围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136.23万km²。该数据集是在scPDSI(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数据(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和ASCAT(Advanced SCATterometer)数据(European Space Agency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ESA CCI)基础上,进行区域统计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得到。该数据集包括中国西南地区以下数据:(1)1951-2016年scPDSI干旱指数年际变化趋势数据;(2)1951-2016年月度scPDSI干旱指数数据;(3)2007-2016年8天频率主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百分比数据;(4)2007-2016年8天频率标准化CCI土壤湿度时间序列数据。数据集存储为.tif和.xls数据格式,.tif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0.5
2021-06-28 18:04:07 32KB 中国西南 干旱指数 土壤湿度 月度
以中国北方的东部季风区域(秦岭-淮河以北,燕山-阴山以南)为研究区域,应用《中国五百年旱涝图集》中的旱涝等级法,对公元1000-2000年的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整理,得到中国北方34站点干旱等级数据集(公元1000-2000)。数据结果表明,极端干旱事件在公元1000-2000年中存在20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在15世纪中期、17世纪初期和18世纪末期存在3次极端干旱事件高发期。该数据集为公元1000-2000年中国北方34站点的干旱等级数据。其中,3为正常,4为干旱,5为大旱。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年。数据集存储为1个Excel文件(.xls格式)
2021-06-28 18:04:07 278KB 中国北方 干旱等级
20210620-广发期货-全球天气周报:美国大豆、玉米干旱区域继续增加.pdf
2021-06-22 21:02:12 2.04MB 行业
基于GIS的分布式洪水干旱预报系统.pdf
2021-06-19 09:02:40 6.48MB 防洪抗旱 智慧水利 GIS
使用月度温度和降水数据计算帕尔默干旱严重程度指数 (PDSI) 的函数。 可以同时确定多个站点的值。 用于根据气候模型输出或气象站数据计算PDSI。
2021-06-11 18:08:37 1.09MB matlab
1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2006年12月-2007年2月铁塔观测所得的7层风、温、湿资料,采用梯度法计算了摩擦速度、摩擦温度、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并将2007年2月的通量计算值与开路涡度协方差系统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稳定度有密切关系,均随稳定度的增加而减小。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均有明显的日变化,中午时段最大,夜晚最小。动量通量无论在何种稳定度条件下均是由上向下输送;感热通量白天均是由下向上输送,夜间均是由上向下输送。在冬季,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月平均值都是在12月最小
2021-05-31 19:03:39 301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TVD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计算插件,用词插件输入地表温度影像和NDVI或EVI影像可以构建Ts-NDVI特征空间,输出TVDI影像和拟合方程及散点图
2021-05-16 23:15:46 128KB TVDI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ENVI插件
1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是一种基于光学与热红外遥感通道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反演的方法。 作为同时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相关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可用于干旱监测,尤其是监测特定年内某一时期整个区域的相对干旱程度,并可用于研究干旱程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2021-05-16 17:59:41 722KB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TVDI python
1
java 干旱SPI逐日计算 90天150天,基于mysql表
2021-05-13 17:01:56 12KB 干旱 SPI 干旱SPI
基于MATLAB进行长时间序列数据的MK趋势检验,程序书写简易,且循环操作简单,结果以矩阵形式输出,极大的方便初学者的实验进行。本文实验数据为所有站点的1961-2018年时间序列的SPI3数据:SPI3hebing.xls。结果显示该三江源区的SPI3值和SPI12值整体是上升的,且有80%通过了0.1显著性检验,说明该地区1961-2018年期间的干旱化趋势是下降。
2021-05-08 16:00:47 457KB MATLAB MK非参数趋势检验 气候干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