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深入解析了一款企业级扫地机器人的源代码,重点讲述了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该源码实现了延边避障、防跌落、自动充电等多种功能。文中详细介绍了硬件驱动(如陀螺仪姿态传感器BMI160、电源管理BQ24733)和软件驱动(如IIC、PWM、SPI、多路ADC与DMA、编码器输入捕获、外部中断、通信协议、IAP升级、PID控制)。此外,还提供了清晰注释的固件及其升级版本,方便工程师理解和学习。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希望深入了解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具体应用;② 掌握扫地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驱动实现;③ 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解析,还包括了实际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有助于工程师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08-02 16:58:08 298KB
1
基于UDS的BootLoader上位机源代码(C#):支持ISO通信与多种CAN卡,S-record格式解析及二次开发扩展应用,基于UDS的BootLoader上位机源代码(C#):支持多种CAN卡与S-record格式解析,可二次开发与扩展应用,基于UDS的BootLoader上位机源代码(C#) 基于UDS的BootLoader上位机源代码,支持ISO15765通信,支持PeakCAN , ZJG CAN等CAN卡, 支持S-record格式的二进制文件解析; 可二次开发或扩展应用。 ,核心关键词:UDS BootLoader;上位机源代码(C#);ISO15765通信;PeakCAN;ZJG CAN;CAN卡;S-record格式;二进制文件解析;二次开发;扩展应用。,UDS BootLoader上位机源码(支持多种CAN卡及S-record格式解析)
2025-08-02 12:28:27 644KB paas
1
尽管小波变换在数据压缩和去噪声等领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分离的二维小波变换(不是直接构造出),采用先对行做一次一维小波变换,再对列做一次一维小波变换扩展而来。或者直接用二个可分离的一维函数基直接构造的二维变换,从数学角度都不是真正的二维函数。基函数的支撑区域由区间扩展为正方形,基函数形状的方向性较差, 该问题制约着小波变换的进一步应用。同时,由于采用亚抽样技术,在目标提取时会造成信息模糊,对信息利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如果某个基函数能与被逼近的函数较好地匹配,则其相应的投影系数较大,变换的能量集中度较高。可见对于平滑区域,小波变换的表示效率较高,而对于图像中方向性较强的边缘以及纹理,由于两者匹配较差,导致其表示效率欠佳。在高维情况下, 小波分析并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本身特有的几何特征, 并不是最优的或 “最稀疏”的函数表示方法。 多尺度几何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正是要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高维函数的最优表示方法。为克服小波分析的缺点,人们一直找其改进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方法统称超小波分析方法(Beyond Wavelet)。提到超小波分析,首先进行定义超小波分析。超小波分析就是把近来人们为改变小波分析
2025-08-01 23:14:48 15.08MB 数学分析
1
固高GTS运动控制卡C#三轴点胶机样本程序源代码及二次开发手册参考,固高GTS运动控制卡C#三轴点胶机样本程序源代码及二次开发手册参考,固高GTS运动控制卡,C#语言三轴点胶机样本程序源代码,使用 的是固高GTS-800 8轴运动控制卡。 资料齐全,3轴点胶机样本程序,还有操作手册及各种C#事例程序,适合自己参照做二次开发,GTS-400的四轴运动控制卡是一样使用。 ,固高GTS运动控制卡;C#语言三轴点胶机样本程序源代码;操作手册及事例程序;二次开发;GTS-800;GTS-400。,固高GTS运动控制卡C#三轴点胶机程序开发指南
2025-08-01 15:48:13 3.11MB
1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在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大型应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对数据施加的基本操作算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数据结构可以优化程序的性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根据《数据结构(C语言版)》一书,数据结构的概念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表示和组织直接关系到程序处理信息的效率。随着应用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信息量的增大和信息范围的拓宽,数据结构这一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在计算机中存储数据以及体现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问题时对数据施加的运算,以及编写程序的性能评估。 数据结构被定义为一种逻辑结构,它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的,这些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基础的四种逻辑结构类型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无其他关系,线性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图状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第三,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描述了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组织方式。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等。这些不同的存储方式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比如顺序存储方式在数组中的应用,链式存储方式在链表中的应用等。 第四,数据结构中还涉及到了对数据施加的操作算法,如搜索、插入、删除、排序、遍历等。每种操作都有其特定的算法实现,不同的数据结构适合不同的操作算法。例如,对于线性结构,栈和队列的概念适用于数据的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操作,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则适用于路径搜索和网络分析等问题。 《数据结构》一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例如电话号码查询系统可以被视为一种线性结构,磁盘目录文件系统可以看作是树型结构,交通网络图则可以看作是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此外,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是一个二元组,包含了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以及这些数据元素上关系的有限集合。这说明了数据结构在形式化描述上的严谨性,它为数据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数据结构》一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从而在实际开发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和设计算法。 总结起来,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表示、数据组织以及数据之间关系和运算的一门学科。它对于提高程序效率、处理大数据、设计高效算法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2025-08-01 12:50:16 3.82MB 数据结构
1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涵盖了从计算机组装到硬件问题的诊断和修复的全方位技能。余志超作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培训资料,用于指导学员如何应对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 硬件故障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板卡接触不良、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散热不良、硬件兼容性问题、硬件质量不佳或设置不当,以及灰尘积聚导致短路等。在遇到故障时,应保持冷静,逐步排查问题原因。基本的排查方法包括排除法和替换法,对于复杂问题,则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文档中列举了六种典型的计算机故障现象及其分析和处理方法。若电脑在打开电源后无任何反应,可能是因为电源供应问题,如市电电源、机箱电源或主板出现故障。若开机后风扇转动但显示器无图像,电脑无法正常工作,则可能是自检出现问题,应根据BIOS报警声判断故障部件,再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复。例如,长声不断响通常表示内存条未插紧,而一长一短声则表示内存或主板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种情况是开机后显示器无图像,但机器读硬盘,声音表明机器已进入操作系统,此时应检查显示器和显卡的连线和接头是否正常,或更换显卡和显示器进行测试。第四种故障现象为开机后已显示显卡和主板信息,但自检过程在某一硬件处停止,这可能是因为BIOS设置不当或硬件故障。解决方法包括放电法、重新设置BIOS或断开其他硬件的连接以诊断故障部件。 第五种故障是在通过自检后无法进入操作系统。这可能是由于硬盘或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存在问题。可以尝试用启动盘重新引导系统,检查系统是否能找到硬盘,或尝试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若无法进入C盘,可能是硬盘或分区表损坏,此时需要使用分区软件进行检查并修复。 进入操作系统后不久发生的死机现象,可能是由内存、电源、CPU的散热不良等硬件问题导致。解决方法是检查硬件的连接情况和散热系统,必要时更换硬件。 计算机故障排查和解决是一项需要细致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的工作。掌握必要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对于提升计算机维修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对于计算机使用者和维修人员来说,了解这些故障现象及其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问题解决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2025-08-01 09:35:54 742KB
1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计算机故障是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硬件故障、软件问题、驱动程序不兼容、系统设置错误等。本文档主要针对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进行详述。 1. **硬件故障与原因** - **板卡接触不良**:接口松动可能导致信号传输不畅。 - **插接不牢固**:硬件未正确插入,可能影响功能。 - **驱动程序未安装好**:缺少或不匹配的驱动会导致硬件无法正常工作。 - **散热不佳**:过热可能导致硬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 **兼容性问题**:硬件之间的兼容性不足,可能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 **质量问题**:劣质硬件寿命短,容易出问题。 - **设置不当**:BIOS或系统设置错误,可能导致硬件冲突。 - **灰尘积累**:过多的灰尘可能导致短路,影响硬件工作。 2. **故障处理方法** - **排除法**:逐个排除可能的故障源,以确定问题所在。 - **交换法**:替换疑似故障的硬件,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 **专业协助**:对于复杂问题,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3. **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 - **现象一:电源无反应** - 可能是市电、电源供应器或主板电源部分出现问题。检查电源线连接、电源开关和电源单元。 - **现象二:风扇转但无显示** - 显示器无图像,可能是主板、显卡或内存故障。根据BIOS报警声判断具体问题,如长声代表内存问题,一长一短表示内存或主板错误。 - **现象三:显示器有声音无图像** - 机器读硬盘但无显示,可能涉及显示器或显卡连接问题,检查线缆、接口和更换硬件测试。 - **现象四:自检卡住** - 自检过程中停滞,通常表明问题出在未完成自检的硬件上,如内存、CPU或主板,逐一排查。 4. **故障排除步骤** - 断开所有非必需设备,如硬盘、光驱、声卡等,以简化诊断流程。 - 检查硬件连接,确保所有接口紧密接触。 - 更新驱动程序,以适应最新的操作系统环境。 - 清理内部灰尘,保持良好散热。 - 调整BIOS设置,如内存频率、电压等,确保硬件兼容。 - 如条件允许,更换疑似故障的硬件,验证问题所在。 5. **注意事项** - 在处理计算机故障时,避免强行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 定期维护和更新硬件驱动,保持系统稳定。 - 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硬件,降低故障率。 - 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提高自我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以对计算机常见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然而,对于复杂的故障或不确定的问题,最好咨询专业人士,以免误操作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2025-08-01 09:31:17 595KB
1
圆弧几何风大气简约学术蓝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本模板共28P,目录:背景与意义、论文研究目标、论文研究内容、论文研究成果、研究总结展望,圆弧几何风创意设计封面、过渡页,学术蓝配色,扁平化图表,版式内容包括图表页、人物介绍页、图片页、图文页、数据展示页、荣誉奖项页等,适合论文答辩、毕业汇报等场景应用的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2025-07-31 22:46:11 8.63MB 论文答辩
1
UVM1.1 应用指南及源代码分析 本文是关于 UVM1.1 应用的指南和源代码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详细的 UVM 应用指南和源代码分析。作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包括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但是他仍然坚持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本书的前半部分(第 1 到第 9 章)介绍了 UVM 的使用,包括什么是 UVM、UVM 验证平台的组成、一个简单的 UVM 验证平台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适合广泛的用户群体。后半部分(第 10 到第 19 章)则介绍 UVM 背后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适合有好奇心的人和想要深入了解 UVM 的原理的人。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 UVM 的基本概念、UVM 验证平台的组成、UVM 源代码分析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UVM 的使用和原理。同时,作者也对读者提出了建议,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错误和提出建议,以便作者能够继续改进和完善本书的内容。 UVM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平台,对于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至关重要。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 UVM 的应用和原理,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和验证能力。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 UVM 的机会,从而提高读者的技术水平。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 UVM 的基本概念 * UVM 验证平台的组成 * UVM 源代码分析 * UVM 应用的实践经验 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掌握 UVM 的使用和原理,并且能够应用 UVM 进行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和验证。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 UVM 的机会,从而提高读者的技术水平。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许多挑战,但是他仍然坚持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详细的 UVM 应用指南和源代码分析,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 UVM 的使用和原理。 本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 UVM 应用指南和源代码分析,对于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至关重要。本书的内容涵盖了 UVM 的基本概念、UVM 验证平台的组成、UVM 源代码分析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UVM 的使用和原理。
2025-07-31 21:40:11 4.92MB
1
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是一种基于IEEE标准的验证方法学,广泛应用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UVM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验证平台,用于通过基于事务的结构化验证来验证集成电路(IC)设计。本书《UVM1.1应用指南及源代码分析》由张强撰写,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涵盖UVM的使用,适合广泛的用户群;后半部分则深入介绍UVM的工作原理,面向对UVM更深层次探究的技术人员。 在UVM的使用上,书的前九章详细介绍了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UVM验证平台,包括UVM的基本组成部分、组件与对象的定义、UVM树形组织结构、常用类如uvm_object和uvm_component的应用,以及UVM的工厂机制(factory mechanism)。此外,还讨论了事务(transaction)和字段自动化(field automation),序列(sequence)机制,UVM中的phase和objection,以及UVM的配置(config)机制。这些章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UVM使用教程,是学习UVM的基础。 UVM的后半部分,从第十章开始,更深入地分析了UVM背后的工作原理。这里包括了对UVM中各种端口(port)的使用,例如uvm_rootport与事务传输层(TLM)的连接,以及如何利用端口实现监视器(monitor)和评分板(scoreboard)之间的通信。此外,本书还对寄存器模型(registermodel)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如何搭建简单的寄存器模型和复杂的寄存器模型,以及寄存器模型中的常用操作。 回调(callback)机制的介绍也是这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UVM中的callback简介、使用,以及如何将callback与序列机制结合。此外,书中对uvm_component的源代码分析,以及UVM各种port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UVM的工作原理和架构。 书中特别强调,学习UVM不仅需要理解其使用,更要理解其工作原理。对UVM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还能提高面对复杂验证问题时的解决能力。作者鼓励读者,如果对UVM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或者发现了任何错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交流。作者在序言中表达了对本书的不完美之处的歉意,同时也体现了对UVM深入研究的热情和对读者的负责态度。 张强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体验了从满腔热血到精疲力尽的过程,也反映出完成这样一部技术著作的艰辛。从8月份开始写作,持续四个月,不断追求完美,却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尽管作者自认为书籍中仍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后来者,并且如果能够帮助到哪怕一个人,他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这本书的目的是将作者在学习UVM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希望能够给后来学习UVM的人提供参考和启发。虽然书中可能存在一些不严谨的地方,但作者所追求的严谨态度贯穿全书,力求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技术信息。这本书适合不同层次的UVM学习者,无论你是刚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入探究UVM原理的高级工程师。
2025-07-31 21:35:11 3.16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