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功能:输入密码,并能根据密码来决定开门还是进入管理员模式 密码功能:能够更换开门密码/管理员密码,且具有掉电不丢失功能 刷卡功能:能够判断卡片是否登记;刷卡开门;删除/登记开门卡片 指纹功能:指纹开门;删除/登记指纹 语音功能:播放不同功能的语言提示 门铃功能:机械开关控制门铃响 阿里云服务器接入:连接阿里云服务器,可以上报设备信息,也可以通过服务器端无线控制,如修改密码、恢复出厂设置、调节音量大小、远程开门等
2025-04-14 11:05:05 16.38MB 阿里云
1
基于STM32人体感应语音识别语音提示智能风扇(源码,原理图,实物图,论文,功能设计介绍)。 功能:设计一基于stm32的智能风扇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语音识别开启或关闭风扇,能够根据环境的温度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 当检测到人时开始计时,当连续计时时间超过设定值,给出“久坐超时”的语音提示,15秒内没有检测到人,自动关闭风扇。 硬件: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0.96寸oled显示模块0.91 1.3 1.54,HC-SR505(人体感应模块),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轻触式开关 ,JQ8900-16P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喇叭,LD3320语音识别模块。风扇,TB6612FNG电机驱动模块。面包板(用的面包板,无pcb设计)。 轻触式开关按键可以实现开启风扇的默认模式、一档、二档、三档和关闭。 风扇有三种转速,也能用语音进行控制。语音能够开启和关闭风扇。 首先,接通电源,风扇在初始状态下,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按下默认模式的按键后,系统进入默认状态,风扇开始工作并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转速。同时,系统通过人体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周围是否有人。。。。。。。。
2025-04-14 10:17:04 11.41MB stm32 语音识别
1
《基于Transformer的机器翻译系统详解》 Transformer模型是2017年由Google的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革命性的序列到序列(Seq2Seq)学习架构,它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彻底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打破了RNN(循环神经网络)和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在处理序列数据时的主导地位,为NLP任务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Transformer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传统的RNN和LSTM在处理长序列时面临梯度消失和爆炸的问题,而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解决了这一难题。自注意力允许模型同时考虑输入序列的所有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时间步的上下文,这大大提高了模型并行计算的能力,降低了训练时间。 Transformer模型由多个层堆叠组成,每一层又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编码器负责理解输入序列,解码器则生成目标序列。在编码器中,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进一步增强了注意力机制,通过将输入分成多个独立的子空间进行注意力计算,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此外,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被添加到输入序列中,以保留序列中的顺序信息,因为Transformer模型本身不具备位置感知能力。 解码器在编码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掩蔽机制(Masking),防止当前时间步的预测依赖未来的词元,符合机器翻译的序列生成规则。此外,解码器还引入了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Encoder-Decoder Attention),使得解码器能够访问编码器的全部输出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源序列。 在训练过程中,Transformer通常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LE)作为损失函数,通过反向传播优化模型参数。由于Transformer模型的复杂性,优化时通常采用Adam优化器,并利用学习率衰减策略来控制训练过程。此外,Transformer的预训练与微调策略(如BERT、GPT等)也极大地推动了NLP技术的发展,使得模型能够在大规模无标注数据上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提升性能。 Transformer模型的成功不仅限于机器翻译,它在问答系统、文本分类、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多个NLP任务中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随着硬件计算能力的增强,Transformer模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如Google的Switch Transformer模型,其参数量超过1万亿,展示了Transformer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潜力。 基于Transformer的机器翻译系统通过其独特的注意力机制、并行计算能力和强大的表达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机器翻译的质量和效率。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进步,也对整个NLP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
2025-04-13 19:41:54 2.41MB 人工智能 Transformer
1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环境监测 实现功能: 1、通过按键可设置温湿度数据的阈值上下限,设置烟雾浓度的阈值上限 2、将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数据实时显示在LCD上。 当温湿度数据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触发声光报警 3、将烟雾浓度数据实时显示在LCD上。 当烟雾浓度数据高于上限时,触发声光报警 包含仿真+源码+原理图+报告 仿真软件:Proteus8.9 编程软件:Keil5 编程语言:C语言 原理图 :Altium Designer 20.2.6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本系统主要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现对家居环境中的温湿度以及烟雾浓度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该系统具备温湿度监测和烟雾监测的功能。通过温湿度传感器(DHT11)和烟雾传感器,能够实时地获取家居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和烟雾浓度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保障家居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系统通过按键设置了温湿度数据的阈值上下限,以及烟雾浓度的阈值上限。用户可以自由设定这些阈值,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当温湿度数据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系统将触发声光报警;同理,当烟雾浓度数据超过上限时,系统也会发出声光报警。 此外,系统将温湿度数据和烟雾浓度数据实时显示在LCD屏幕上。这不仅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环境的状态,也便于用户根据显示数据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本仿真设计还包含了仿真软件、编程软件、编程语言以及原理图的设计。仿真软件为Proteus8.9,编程软件为Keil5,编程语言采用C语言。而原理图的绘制则使用了Altium Designer 20.2.6,这为系统的实际搭建和调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整个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过程被详细记录,并整理成了相应的报告文档。报告中不仅包含了系统设计的详细描述,还包括了系统仿真、设计原理图以及源码等关键部分。这些文档资料为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价值。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在环境监测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潜力。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家居环境中的温湿度和烟雾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保证家居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同时,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2025-04-13 17:09:34 521KB kind
1
智能送药小车是我在备战2023年电赛时做的训练题。通过研究,我发现网上大多数方案将巡线与数字识别分开实现。然而,我的想法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个OpenMV系统中,来模拟在比赛期间缺少了灰度传感器(因为巡线是循红线)的解决方案。(我是使用STC32作为小车的主控来控制其电机的运动,通信就是STC32和openmv的,实际上将串口接收和发送处理好所有单片机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案)
2025-04-13 15:50:08 254KB 网络 网络
1
该项目获得第三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系统分为 模拟采集系统,分析系统,预警系统,预测系统,组态系统 几大模块。
2025-04-13 12:28:44 21.19MB
1
【项目资源】:包含前端、后端、移动开发、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化管理、数据库、硬件开发、大数据、课程资源、音视频、网站开发等各种技术项目的源码。包括STM32、ESP8266、PHP、QT、Linux、iOS、C++、Java、python、web、C#、EDA、proteus、RTOS等项目的源码。【项目质量】:所有源码都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功能在确认正常工作后才上传。【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学习不同技术领域的小白或进阶学习者。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工程实训或初期项目立项。【附加价值】:项目具有较高的学习借鉴价值,也可直接拿来修改复刻。对于有一定基础或热衷于研究的人来说,可以在这些基础代码上进行修改和扩展,实现其他功能。【沟通交流】:有任何使用上的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博主会及时解答。鼓励下载和使用,并欢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025-04-12 23:24:59 9.97MB
1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AIWMS与RFID技术资源整合 AIWMS结合RFID技术,实现仓储智能化升级。通过RFID自动识别、实时追踪货物,大幅提升库存精度与作业效率。系统智能分析数据,优化仓储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精准的数字化管理。
2025-04-12 22:19:52 8.81MB
1
综合开发应用实验 课程要求: 设计一个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 :日连接方式:蓝牙、IOT、串口、LoRa等任选1;口信息采集:温度(可以用内部温度传感器)、湿度、亮度等任选1-3顶: 口控制:可以控制LED的亮度、舵机、电机转速、等浜。 口并论证:通信距离、考虑整个模块在CmAH电池下的工作时间、系统容量等其它指标。 在现代化的农业领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推动行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力量。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作为这一趋势的产物,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 设计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连接方式、信息采集、控制功能以及系统性能的论证。 连接方式是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系统中各个部件如何相互连接与通讯。当前主流的连接方式有蓝牙、物联网(IOT)、串口和LoRa等。蓝牙技术以其成本低廉、易于部署而受到许多小型农业系统的青睐;物联网技术则以其网络覆盖广泛、数据传输速率高在大范围农业监控中占据优势;串口通讯因其稳定性和简单性常用于设备间的短距离连接;而LoRa则凭借远距离通信能力,在广阔的农田中具有独特优势。 信息采集是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感官”,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对农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常见的采集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亮度等。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温室中,监控并调整农作物所需的温度条件;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湿度,帮助实现精准灌溉;亮度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光照强度,以便调整作物的光照需求。 控制功能是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核心,它允许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整农业环境。通过控制LED灯的亮度、舵机的角度、电机的转速等,系统能够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例如,在温室中,根据温度和湿度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开关,控制灌溉系统的工作,甚至调整光照设备的功率以模拟自然光周期。 系统性能的论证是确保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通信距离、电池续航能力、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通信距离决定了系统的覆盖范围,必须保证在有效距离内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电池续航能力则是衡量系统是否适合长期无人值守运行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远离电力供应的农田来说,选择适当的电池容量和低功耗的硬件组件至关重要。系统容量涉及到系统能同时处理的数据量,一个高效稳定的农业系统应该能够处理大量传感器的数据,保证信息的及时反馈。 除了上述关键技术点外,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还应遵循易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易用性要求系统操作简便,方便农户快速上手和维护;可靠性的保障在于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对环境变化及时响应;可扩展性则意味着系统未来可以便捷地增加新的功能或连接更多的传感器。 综合来看,物联网智能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但极具价值的工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不断的技术创新,这一系统有望在未来农业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25-04-12 19:06:17 433KB 毕业设计
1
德国力士乐伺服系统作为一种高性能数字式驱动器,在与上位机通信时,大多采用现场总线。本文 介绍一种OMRON小型PLC采用无协议通信方式与力士乐伺服系统通信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降低系统成 本,又能实现多通道数据通信,集灵活性与可靠性于一体,实用价值甚佳。
2025-04-12 18:26:03 130KB 综合文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