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内容如下: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技术 2.6 因特网接入技术 难点在CDMA的工作原理~~~
2022-09-26 09:04:30 4.48MB 计算机网络 物理层
1
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划于2020年进入商业运营的5G无线通信技术,尚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从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无线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然后从频谱资源紧缺、系统容量亟需提高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两个关键的物理层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和大规模MIMO技术,以应对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此外,还概括性地介绍了5G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旨在了解物理层协议的方方面面,不再惧怕计算机。下面是大主题目录: 一、物理层概述:主要功能和特性。 二、数据通信基础:通信⼦⽹与资源⼦⽹、数据通信基本模型、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传输类型、数据传输⽅式、模式;数据通信方式。 三、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数据传输率、数字信号不失真传输的最⼤传输速率限制、模拟信号不失真还原的最⼩采样频率限制。 四、数字基带信息编码:数字基带传输模式中传输的信号、矩形脉冲数字信号基本波形、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 五、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与解调的概念、ASK调制与解调、FSK调制与解调、PSK调制与解调 六、物理层传输介质:导向性传输介质、⾮导向性传输介质 七、信道多路复⽤技术:频分复⽤(FDM)、时分复⽤(TDM):波分复⽤(WDM)、码分复⽤(CDM) 八、物理层接⼝:串⾏接⼝标准、RS-232串⾏接⼝标准、其他EIA标准接⼝、其他物理层接⼝
2022-08-24 22:00:44 4.71MB 后端 linux 物理学 计算机网络
1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B 15629.11系列标准和ISO/IEC 802.11标准的移动用户终端的无线局域网空中接口物理层、功能、性能、密码实现以及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电气安全、可靠性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2022-08-17 15:41:27 224KB WLAN 物理层 电磁兼容 电气安全
1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测试与分析 1 物理层信号特点 以太网对应 OSI 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的部分又分为逻辑 链路控制子层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MAC 与物理层连接的接口称作介质无关 接口 MII 物理层与实际物理介质之间的接口称作介质相关接口 MDI 在物理层中 又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 PCS 物理介质连接子层 PMA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PMD 根据介
2022-08-09 10:24:33 1.04MB 文档 互联网 资源
FlexRay Communications System 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Version 3.0.1
2022-08-02 20:06:08 1.67MB FlexRay
1
深入浅出CAN总线,介绍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022-07-25 11:16:04 1.27MB CAN
1
了解和执行MIPI M-PHY 物理层和协议层测试
2022-07-23 22:18:36 1.51MB 技术方案
1
NB-IoT上行物理层技术 相比LTE的上行物理信道,NB-IoT的上行物理信道可谓简化了很多,因此一些流程机制也改变很多。由于不需要在上行信道中传输CSI或者SR,因此在上行信道结构设计中也不需要专门保留上行控制共享信道。NB-IoT上行信道包含两种物理信道,一个是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NPUSCH),另外一个是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控制信息可以通过NPUSCH复用传输,这意味着NPUSCH不仅承载上行数据业务,同时也肩负了类似LTE中PUCCH承载一些上行反馈信息的功能。另外,由于没有了上行资源调度的概念,同时为了简化帧结构,作为全频段信道估计用的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也被省略掉了,上行物理信号只保留了窄带解调参考信号,这样不仅简化了物理层流程,同时也将有限的带宽资源尽可能预留给了数据传输。 NPUSCH(Narrowban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上行传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single-tone,另一种是multi-tone。对于single-tone传输模式,可以有两种子载波间隔3
2022-07-12 13:07:43 691KB NB-IoT上行物理层技术
NB-IoT下行物理层技术 蜂窝式物联网技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NB-IoT技术,一种是非NB-IoT技术(例如eMTC等),这两种技术在物理层架构,协议标准上有所区别。 NB-IoT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的网络接入方式。目前NB-IoT协议只支持FDD(频分双工)工作模式,载波带宽180kHz,相当于LTE网络的一个PRB的带宽,子载波间隔可以是3.75kHz或者15kHz。NB-IoT与Rel-8定义的LTE网络技术,UE是相对独立的,像跨系统移动性,切换,测量报告,GBR,载波聚合,双连接,CSFB回落,物物通信等技术功能在NB-IoT是不支持的。 NB-IoT与LTE大网之间的共存模式有三种,分别是In-band(带内),Guard-band(保护带),Standalone(独立)。这也意味着NB-IoT如何组网,采取带内组网方式部署较容易,同厂家升级较快,但是对于LTE网内的资源调度会有一定影响。保护带组网方式相比带内频率效率更高,但是需要考虑和大网的干扰共存。独立组网方式与LTE大网可以完全分开,独立运维,但是需要额外的FDD频谱资源。 UE通过小区同步,解读MIB-N
2022-07-12 13:07:42 803KB NB-IoT下行物理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