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基于51单片机的PID直流电机调速Proteus仿真”是指通过51系列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精确速度控制,利用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并借助Proteus软件进行硬件在环仿真。这个项目包含了完整的源代码、仿真模型以及相关资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实践该技术的平台。 51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微控制器,由Intel公司开发,因其8051内核而得名。它拥有丰富的I/O端口,易于编程,适用于各种控制应用。在这个项目中,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接收输入信号,处理PID算法,然后输出控制信号来调整直流电机的速度。 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比例项直接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积分项负责消除稳态误差,微分项则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少超调。在直流电机调速中,PID算法通过不断调整电机的电压或电流,使电机的实际速度逼近设定值。 Proteus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支持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仿真,还提供了虚拟面包板界面,可以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在这个项目中,用户可以在Proteus环境中搭建51单片机与直流电机的模型,运行源代码,观察电机速度变化和控制效果,无需实际硬件即可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项目中提供的“全套资料”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源码**:C语言编写的51单片机控制程序,包含PID算法的具体实现。 2. **仿真模型**:Proteus中的电路图,展示51单片机如何连接到直流电机以及其他外围设备。 3. **理论讲解**:PDF文档或教程,介绍PID控制理论和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4. **实验指导**:步骤清晰的操作指南,帮助用户设置Proteus环境,导入项目,进行仿真。 5. **问题解答**: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技巧,还能深入理解PID控制原理,熟悉Proteus软件的使用,为后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对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案例。
2025-06-11 22:13:40 9.59M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与离网系统的集成与仿真。系统由600kW光伏系统、双向DCDC储能系统、PQ控制并网逆变器以及三组全桥LLC结构充电桩组成。光伏系统采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储能系统通过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控制维持母线电压稳定,逆变器采用SPWM调制实现恒压/恒流充电,充电桩支持多种工况运行并具备恒流切恒压功能。文中提供了两个仿真实验用于效果对比,展示了系统的性能特点和技术细节。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与离网系统的设计原理、仿真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人员。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和优化策略。 其他说明:由于仿真运行时间较长,建议读者耐心等待仿真完成以获得最佳效果。此外,文中提供的仿真模型和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
2025-06-11 16:54:00 1.25MB
1
三相光储交直流系统中的高效能充放电技术与并网控制,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离网系统: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的光伏大功率储能充电桩一体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 离网系统 基于Matlab三相光伏储能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 关键词:光伏大功率 储能 充电桩 LLC 电池 并网PQ控制 SPWM 恒压 恒流充电 提供两个仿真可对比看效果,如图一,二。 点击“加好友”可先看波形效果细节 1、光伏,功率600kW,采用电导增量法 2、储能系统 采用双向DCDC,buck-boost变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稳定母线电压800V。 3、并网逆变器采用PQ控制,交流系统 含220V大电网,LC滤波器,采用SPWM调制 4、三组充电桩采用全桥LLC结构,输入800V左右,恒压输出350~480V,恒流输出100A~300A效果好(恒流设置越小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理论可以设0A空载运行),额定功率120kW,开关频率60k。 充电桩可设置不同工况运行。 具备恒流切恒压功能。 注:仿真运行时间很长,超过半小时,这是为了能满足LLC离散运行要求,把powergui设置的很小,导致运
2025-06-11 16:47:29 868KB
1
提供两个直流(双偶)震源机制之间的最小旋转沿由 THETA 和 PHI 给出的轴的最小旋转 ROTANGLE 根据Kagan,YY(1991)。 双偶的 3-D 旋转地震源,地球物理学。 J. Int., 106(3), 709-716。 P. Kolar 从原始 Fortran 代码翻译的几乎是“文学” (kolar@ig.cas.cz) 18/01/2019 cf. 例如。 : http://moho.ess.ucla.edu/~kagan/doc_index.html http://peterbird.name/oldFTP/2003107-esupp/
2025-06-10 20:39:23 3KB matlab
1
一款3~12V可调分立元件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子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交流到直流的转换、电压稳定以及反馈控制。电源从220V交流电网获取输入,通过降压变压器B降低电压至12V左右的交流电。这个降压过程是为了确保后续电路的安全和效率。 接下来,经过VD1~V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这个过程中,整流二极管在正半周期导通,负半周期截止,使得电流仅在一个方向流动。然后,C1电容起到了滤波的作用,它将脉动直流中的交流成分滤除,使电压趋于平滑,得到大约16V的直流电压,但这个电压仍然是不稳定的。 为了实现电压的稳定,电路采用了晶体三极管VT1和VT2作为复合调整管,以及VT3作为比较放大器。R3和可调电阻RP不仅限制了LED的电流,还与LED一起构成了取样和基准电压电路。16V的直流电压Ui被施加在调整管VT1和VT2的输入端,R1提供基极偏置,使得VT1能够导通并输出电压Uo。 Uo通过取样电路连接到VT3的基极,这里VT3作为一个比较放大器,它的功能是将输出电压Uo与一个固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如果输出电压Uo高于设定值,VT3的集电极将输出一个误差信号,控制VT1的导通程度,从而使Uo保持在一个预设的范围内,实现了电压的稳定。 在这个设计中,LED的正向导通电压(通常在1.8V到2V之间)被巧妙地用作基准电压的一部分,这样既能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又可以作为电源的指示灯。电容C2则用于在为收音机供电时抑制可能存在的调制交流噪声。如果需要更大的电流输出,例如负载电流达到或超过300mA,VT1可能需要替换为中功率管如C2073,并添加散热片。同时,电解电容器应选择25V的额定工作电压以应对电压波动。 这款3~12V可调分立元件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依赖于电压的整流、滤波、比较放大和反馈控制,通过这些步骤,电源能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适应不同负载需求,并在电路中实现电压调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负载电流和输出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并考虑散热问题,可以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可靠。
1
无刷直流电机BLDC三闭环控制仿真模型:Matlab Simulink下的波形记录与原理详解及参数说明,无刷直流电机BLDC三闭环控制(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与原理详解:包含波形记录、文献参考、参数说明及整体框架图。,无刷直流电机 BLDC三闭环控制(包括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 )Matlab simulink仿真搭建模型: 提供以下帮助 波形纪录 参考文献 仿真文件 原理解释 电机参数说明 仿真原理结构和整体框图 ,无刷直流电机; BLDC三闭环控制; Matlab simulink仿真搭建模型; 波形纪录; 参考文献; 仿真文件; 原理解释; 电机参数说明; 仿真原理结构; 整体框图,无刷直流电机三闭环控制策略Matlab仿真模型搭建及解析
2025-06-04 23:38:26 2.57MB gulp
1
用plc直流电机控制设计.doc
2025-05-30 23:36:35 190KB
1
模电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 Multisim14 仿真报告 利用三极管、二极管基本特性,稳压电源知识设计相应模拟电路。 (1)用集成芯片制作一个0~15V的直流电源; (2)功率≥12W; (3)电源指示灯电流≤10mA; (4)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LM317 LM337芯片3087 模电技术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电子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中,模电技术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三极管、二极管的基本特性,结合稳压电源的知识,设计出一个直流电源,并通过Multisim14软件进行仿真。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并具备一定的功率容量以满足负载需求。本设计要求制作的直流电源输出范围为0~15V,功率不小于12W,这需要在设计时仔细考虑电路的功率密度和散热问题。电源指示灯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需要一个电流在10mA以下的稳定工作状态,以便于用户了解电源的工作状态。此外,设计还加入了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以确保电源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输出,保护负载和电源本身。 在具体实现方面,本设计采用了LM317和LM337这两款集成芯片。LM317是一款正向可调输出的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而LM337则是其负向可调输出的对应产品。这两款芯片都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并且具有很好的温度系数,适合用于要求严格的直流电源设计中。3087可能是某种型号的稳压芯片或元件编号,但具体信息需查阅详细数据手册。 本报告采用的仿真软件Multisim14是一款由National Instruments开发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它能够提供直观的电路设计界面和详尽的电路分析工具,是电子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仿真工具之一。 在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文件名,它们包含了报告的各个部分,如引言、设计过程、仿真结果等。这些文件将详细描述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理论基础、电路设计、仿真测试和结论等。文件中的图片和文档格式表明,报告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模电技术在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中的应用。 2.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要求,包括输出电压范围、功率、电源指示灯设计、过压过流保护等。 3. LM317和LM337集成稳压芯片的功能和特性。 4. Multisim14仿真软件在电路设计和测试中的作用。 5. 仿真报告的构成,包括引言、设计过程、仿真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这份仿真报告不仅仅是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说明书,它还涵盖了模电技术的应用,电源设计的关键技术点,以及仿真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份报告,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25-05-27 21:21:09 125KB 开发语言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试题,详细介绍了单相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任务与要求。该电路旨在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36V直流电,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A。基本要求包括确保输出电压稳定、负载调整率和电压调整率不超过0.5%,以及设计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和过流保护功能。发挥部分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如功率因数校正至不低于0.98、效率不低于95%,并能自动调整功率因数。此外,文档还提供了评分标准、设计报告的具体要求及测试方法。 适合人群:面向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本科组学生,特别是对电力电子技术感兴趣的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参赛学生掌握单相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②提升学生对电路性能优化的理解,如提高效率、功率因数校正等;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严格按照竞赛规则完成任务。 阅读建议:在准备竞赛过程中,学生应仔细研读文档中的各项要求,理解每个技术指标的意义和实现方法,同时注意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并能清晰表达设计方案和技术细节。
1
直流无刷电机三闭环转角位置控制(包括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simulink模型。 BLDCM。 完全自己搭建的模型,向器模型也是自己搭建的。 能够准确跟踪目标转角。 图1-模型的整体概览图 图2-模型控制器部分 图3-三环PID控制逻辑截图 图4-定目标转角定负载的仿真转角跟踪图 图5-图9-本人全网头像 图6-PWM波输出 图7-变目标转角,变负载仿真模型转角跟踪图 图8-定目标转角,变负载仿真模型转角跟踪图 直流无刷电机作为一种现代工业常用的电机类型,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的特点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技术中,三闭环转角位置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策略,涉及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的精确控制。通过这一控制策略,电机能够准确地跟踪目标转角,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转。 在构建直流无刷电机的三闭环控制系统时,通常使用Simulink这一强大的仿真工具来搭建模型。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附加产品,它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环境用于模拟、建模和分析多域动态系统。通过Simulink模型,工程师可以直观地设计、调整和验证控制系统,特别是在电机控制领域,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 在这个控制策略中,位置环负责确保电机转子转动到精确的目标位置,速度环负责确保电机转速按照预期运行,而电流环则关注电机绕组中的电流,保证电机不会因为过载而损坏。这三个环路相互配合,通过反馈机制使得电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响应更加迅速。 在直流无刷电机三闭环转角位置控制系统中,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逻辑扮演了核心角色。PID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反馈控制器,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达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在电机控制中,PID能够根据转角、速度和电流的实时反馈,动态地调整控制信号,以保证电机按照预定轨迹运行。 对于直流无刷电机而言,PWM(脉冲宽度调制)波形输出是电机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PWM波的占空比,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绕组中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在Simulink模型中,可以清晰地模拟PWM波的生成和调节过程,从而在仿真环境中进行验证。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运行工况,比如定目标转角定负载的仿真,或是变目标转角和变负载的仿真。通过这些仿真测试,可以观察电机在不同情况下的响应和性能,确保在实际应用中电机能够可靠地运行。仿真结果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如转角跟踪图,它直观地显示了电机实际转角与目标转角的对比,从而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 文章中提到的“图1-模型的整体概览图”、“图2-模型控制器部分”、“图3-三环PID控制逻辑截图”、“图4-定目标转角定负载的仿真转角跟踪图”、“图6-PWM波输出”、“图7-变目标转角,变负载仿真模型转角跟踪图”、“图8-定目标转角,变负载仿真模型转角跟踪图”等,都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对模型的不同部分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展示。这些图形化的信息对于理解模型结构和仿真结果至关重要。 从个人角度出发,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图5-图9-本人全网头像”,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较高的个人认同,并可能在个人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身份信息。 直流无刷电机的三闭环转角位置控制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和复杂的控制技术,通过使用Simulink工具和PID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对电机运行的精确控制。通过对不同运行工况的仿真测试,可以确保电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可靠的性能。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升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形化的结果展示和作者的个人标识,也展示了其对成果的自信和对个人品牌的建设。
2025-05-27 15:28:03 362KB paa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