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的电阻、电抗和对地电纳在数值上差别很大,常规参数估计方法将其作为独立变量分别估计,导致电 阻、电抗和对地电纳的估计值误差不一致,其中小阻抗的误差常常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长度参数和长度的线路参数估计新模型。其中,状态变量为线路两端的多时段电压幅值与相角,参数变量为线路的单位长度参数和长度。由于引入了长度作为电阻、电抗和对地电纳的公共变量,突出了线路参数整体对潮流状态的影响,因而新模型可以保证线路参数估计值误差的一致性,避免了常规模型中小阻抗大误差的问题。另外,还提出了参数估计的混沌
2022-12-26 22:24:43 253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多径衰落和共道干扰是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多输入多输出最大比传输-最大比合并(MIMO MRT-MRC)系统由于能够最大化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噪比(SNR)而得到广泛研究.最近学术界提出了分布式的波束成型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无线通信业务配置多天线困难的问题,同时兼具MIMO MRT-MRC系统的优点而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上述两种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阐述,并讨论了存在的公开研究问题.
2022-12-24 18:47:22 632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以牛头刨床平面六杆机构为例,运用杆组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结合参数化设计方法和CAD 二次开发技术,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和仿真。用此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连杆上各位置氛的运动参数,并直观地演示机构的三维动画,提高了机构设计的效率。此方法还可用于同类机构的设计。
2022-12-22 20:23:54 857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利用格子Boltzmann大涡模拟(LBM-LES)方法,对较大雷诺数Re =2.4×105下翼型绕流的电磁控制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LBM-LES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容易并行,适合处理该问题.
2022-12-20 04:37:10 1.03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对电动阀门控制水温特性进行分析,引入修正因子,对增量式PID算法进行改进,在热水机测试系统上得到了更快、更稳定的控制效果。
2022-12-14 17:48:38 327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为获取视觉测量系统中二维图像到三维空间位置的变换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立体靶标的摄像机标定方法.针对无畸变小孔成像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初始投影矩阵后通过LM准则对其优化;根据多张图像对应的投影矩阵,求解摄像机内参数及各相应外参数;引入二阶径向畸变模型,建立理想图像坐标和实际图像坐标间的方程求解初始畸变系数;使用LM准则全局优化,得到更精确的摄像机内外参数及畸变因子.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图像数据中高斯噪声小于0
2022-12-13 19:47:04 574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本文针对时域方法只需实测响应信号的特点,对基于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ITD法、随机减量技术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两种算法的特点,将其结合形成随机减量技术/ITD时域联合算法,使之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并建立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022-12-12 19:46:15 214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采用TSMC0-18μm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Nauta跨导的Gm_C复数带通滤波器调谐电路,可实现滤波器的频率和Q值同时调谐.该调谐电路的频率调谐环路使用数字鉴频器和改进结构的数模转换器,Q值调谐电路采用能够在高输出电压下准确镜像电流的电流镜,整个调谐电路具备有利于改善滤波器线性度的高调谐电压输出能力.测试结果表明,1-8V电源电压下,调谐电路输出的调谐电压最高可达到1.71 V.调谐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偏差降到小于3%.
2022-12-08 15:57:42 1.23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中值滤波窗口大小影响滤波器性能,3×3滤波窗口可以很好地保持图像细节。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将3×3窗口中心的极值点作为候选噪声点,若候选噪声点仍然是7×7窗口的极值点,则该点即是噪声点。若以噪声点为中心的3×3滤波窗口的中值不是噪声,则噪声用中值替换。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没有噪声点被替换。如果图像申仍然存在大的噪声团块,则噪声用相邻的三个信号点的灰度均值替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脉冲噪声,并在抑制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护图像的细节。
2022-12-04 23:12:54 383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在对窄带干扰(NBI)进行时频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进行NBI抑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回波数据的频谱变换到多分辨的小波域中;然后在小波域中采用恒虚警概率方法对小波系数进行干扰识别和干扰抑制;接着把干扰抑制后的数据变换到原始回波数据域,利用常规的SAR成像算法进行成像处理;最后得到清晰的SAR图像。与其他窄带干扰抑制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干扰抑制过程中对有用信号造成的损失较小,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时变的NBI。结合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经过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2-11-29 20:04:59 3.13MB 自然科学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