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模拟电路电子教案:1-1 串联LC回路.ppt
2022-06-17 13:00:22 117KB 计算机 互联网 文档
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5.3剖析数据库教案 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 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 陈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使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和基本组成要素,并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关系数据库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信息的方法的认识。并对使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有更深刻体会。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认识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数据库两个章节,基本上体会了数据库软件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但是数据库表的结构关系等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数据库的常见存储结构。 关系数据库"表"及其关系、记录、字段的概念。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据库操作,结合案例,了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剖析数据库教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根据
2022-06-17 09:05:53 2.12MB 文档资料
北京*****大学*****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案 课程名称: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 课程类型: 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对象: 2013级 任课单位: **** 任课教师: **** 2014年2月 "主题(章、节):数据库基础知识 " "上课时间: 第( 1 )周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了解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定义;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数据模 " "型;理解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设计原则、步骤和设计过 " "程;了解SQL;了解关系规范化;了解Access的历史和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数据库理论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模型及运算;Access " "2010数据库的组成与特点。 " "难点:数据库系统;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 " "课时安排 " "45分钟讲授知识点,45分钟上机练习 "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 "讲练结合 " "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 " "多媒体交互系统 " "教学过程的设计 " "介绍该门课程的特点及要求,10分钟; " "介绍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基础,SQ
2022-06-16 18:03:58 157KB 数据库 范文/模板/素材 文档资料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ccess)》教案 第一章 数据库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对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系统的组成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 ;掌握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学会使用传统的关系运算 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教学重点:并、交、叉、选择、投影、连接等关系运算的操作。 教学难点: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 与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过程: 一、数据库技术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二、数据模型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三、关系数据库 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关系运算 学习与思考: 1、什么是关系、元组和属性。 2、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哪3种?各有什么特点? 3、任意一张二维表时候都是关系?为什么? 教学小结: 学生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数据库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常见的三种数据模型 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第二章 Access关系数据库概述 第三章 创建数据库 教学目标
2022-06-16 18:03:52 90KB 数据库 范文/模板/素材 文档资料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过程与方法: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准备和活动指导,分配任务;第二课时在一周后进行活动展示,综合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在搜集整理材料中锻炼整合资源的能力;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搜集法、整理法、展示法、合作法、讨论法 课 型:综合性活动课 教 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 【活动准备】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
2022-06-16 13:03:57 31KB 互联网 范文/模板/素材 文档资料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级B教程Windows7Office2010教案.doc
2022-06-15 21:03:56 306KB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级B教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doc
2022-06-15 21:03:33 92KB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教 案 设 计 认识计算机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教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1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
2022-06-15 09:05:05 23KB 文档资料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小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 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 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 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 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 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 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
2022-06-15 09:05:04 47KB 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