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是一种轻量级的应用开发平台,由腾讯公司推出,主要应用于移动端,旨在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无需下载安装即可在微信内使用。本压缩包"微信小程序源码-合集6.rar"包含了丰富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源码,开发者不仅可以掌握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流程,还能深入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逻辑和后端服务设计。对于想要提升小程序开发技能或创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学习实际案例,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同时,分析和修改这些源码也是一种很好的实战训练,有助于开发者熟悉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环境和最佳实践。
2025-04-22 09:42:33 10.8MB 微信小程序
1
本书由T. Cebeci撰写,专注于湍流模型及其在边界层流动中的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数值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书中详细阐述了控制方程和数值解法,尤其是交互式边界层方法。作者通过附带的CD-ROM提供了与书内容相关的计算机程序,包括Cebeci–Smith和k–ε湍流模型、面板方法、逆边界层方法和交互式边界层方法等。书中还包含对计算程序的使用和结果分析的介绍。尽管书中内容在某些方面重复了作者之前作品的内容,但其对湍流模型的深入探讨和数值方法的应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湍流作为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常见的现象,由于其复杂的流动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湍流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发展为理解和预测湍流流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书由T. Cebeci所著,深入探讨了湍流模型在边界层流动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高效的数值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程序。 书中首先详细阐述了控制方程和数值解法,特别是在边界层理论框架下的应用。控制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数值解法则是将这些连续的微分方程离散化,通过计算机进行求解。这要求对微分方程进行适当的近似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值离散,如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等。 书中特别介绍了Cebeci–Smith湍流模型和k–ε湍流模型这两种广泛使用的模型。Cebeci–Smith模型是由作者与其他研究者共同提出的,适用于对数律层和尾流区的湍流模拟。k–ε模型是基于湍流动能(k)和湍流耗散率(ε)的半经验模型,因其简单性和较好的通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湍流计算。 除了湍流模型,本书还介绍了多种边界层计算方法。其中,交互式边界层方法值得关注,这种方法通过结合无粘面板法和边界层法,可以交互式地求解流体运动问题。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流体运动条件,能够提供对流场细节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包含了Cebeci–Smith和k–ε湍流模型、面板方法、逆边界层方法和交互式边界层方法等。这些程序都可以在附带的CD-ROM中找到,并且随书附带有样本输入文件和对应的输出文件。这对于读者而言,既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实践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这些程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湍流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应用。 尽管书中内容在某些方面重复了作者之前作品的内容,但其深入探讨湍流模型的细节和数值方法的应用,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中不仅讨论了理论和模型,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出版和计算机程序的提供,标志着湍流模型和数值方法应用的进一步深化,也体现了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应用的趋势。这对于流体力学研究者和工程师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有效地应用湍流模型和数值方法解决复杂的流体动力学问题,特别是边界层流动问题。
2025-04-22 08:48:18 193KB 湍流模型 数值方法 计算机程序
1
假想提词器 我们的提词提示器软件的核心文件。 此存储库包含独立台式机版本中存在的所有功能以及移动版本正常工作所需的文件。 如果您打算制作独立的可执行文件并获得对Electron专有功能的访问权,请参阅 。 您也可以在Web浏览器上通过以下测试最新版本: 介绍 “电话提示器”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最完善,免费的专业电话提示器。 它基于Web技术构建,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自定义。 它可以在Web浏览器上运行,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运行,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其他功能。 独立版本可在Linux,Mac OS,Windows和Free BSD上运行。 帮助支持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将其写给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帮助或修复错误。 作者: 贾维尔·科尔德罗(Javier Cordero) 维克多·奥尔蒂斯(Victor Ortiz) va2ron1@imaginary.tech 贡献
2025-04-22 04:49:49 2.52MB open-source online standalone free-software
1
基于matlab的图像拼接技术 图像拼接(Image Mosaics)技术就是把针对同一场景的相互有部分重叠的一系列图片合成一张大的宽视角的图像,并且要求拼接后的图像最大程度地与原始图像接近,失真尽可能小,没有明显的缝合线川。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丰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利用PC机通过一定的算法来完成多幅图像的拼接,从而生成一幅完整的大图像。2003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发回了大量的火星地面照片,科学家们就是运用图像拼接技术合成了火星表面的宽视角全景图像。因此,研究并提出一种精确而高速的图像拼接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像拼接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多个有重叠区域的图像合并成一个连续的、广阔的视野图像。在基于MATLAB的图像拼接程序中,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图像读取**:程序首先通过`imread`函数读取两幅需要拼接的图像,如`left.jpg`和`right.jpg`,并将它们转换为双精度浮点型数据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2. **用户交互**:在MATLAB环境中,通过`ginput`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对应点,用于确定两张图像之间的几何关系。用户在两个子图上分别选取两个匹配点,这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自动完成的,例如通过特征匹配算法。 3. **参数估计**:利用用户提供的对应点,计算变换参数。在这个例子中,采用的是简单的仿射变换模型。变换矩阵`T`由四点对应关系求得,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线性系统`Z*xp = t`,其中`Z`是设计矩阵,`xp`是用户输入的对应点坐标,`t`是待求的参数向量。 4. **构建变换矩阵**:根据求得的参数`a`, `b`, `tx`, `ty`,构造仿射变换矩阵`T`,用于将第二张图像的像素坐标映射到第一张图像的坐标空间。 5. **确定输出图像尺寸**:通过变换四个角点,找到输出图像的边界,从而确定输出图像的大小`[Xpr, Ypr]`。 6. **像素坐标变换**:生成输出图像的像素网格`[Xp, Yp]`,并执行逆变换,即将第二张图像的像素坐标`[Xp, Yp]`映射回第一张图像的坐标系,得到变形后的坐标`X`。 7. **双线性内插**:使用`interp2`函数进行双线性插值,重新采样第二张图像的像素值,以适应新的坐标。对红、绿、蓝三个通道分别进行插值,生成`Ip`矩阵。 8. **图像复制与偏移**:将第一张图像复制到变形后的图像矩阵`Ip`中的相应位置,以完成拼接。这个过程会考虑到两图像间的偏移量`offset`。 9. **显示结果**:通过`image`函数显示拼接后的图像`Ip`。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拼接可能还需要涉及更多的预处理步骤,例如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噪声去除、特征检测与匹配等。此外,为了提高拼接质量,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变换模型,如透视变换或多项式变换,以及更高级的优化方法来最小化拼接边缘的不连续性。对于大规模图像拼接,还需要考虑分块处理和内存管理策略。基于MATLAB的图像拼接程序是一个综合了图像处理、几何变换和用户交互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MATLAB实现图像的自动化拼接。
2025-04-21 23:39:02 32KB matlab 代码
1
其他15kw充电桩模块设计,源代码,原理图,pcb 1. 某达15kw充电桩模块,提供AD设计的电路图和pcb,源代码,并包括三相PFC程序参数变量的计算书。 2 .某默生15kw充电桩模块,提供源代码,PFC+DCDC双DSP控制,原理图(主板原理图为AD设计,其他为pdf格式),以及附有上位机软件,can通讯协议,产品规格书,无pcb源文件。 15kw充电桩模块是当前充电设备中较为高效的一个等级,其设计涉及到电气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多个技术领域。从提供的文件信息可以看出,涉及的模块包括某达品牌和某默生品牌的产品,这两个品牌在充电桩设计领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某达15kw充电桩模块的设计文件齐全,包含了AD(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PCB)布局文件。AD是一款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设计的专业软件,其设计文件是电子工程师进行实际电路制作和调试的重要依据。源代码文件的提供意味着除了硬件电路设计外,软件控制逻辑也是可以被阅读和进一步开发的,这对于用户深入理解充电桩模块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三相PFC(功率因数校正)程序参数变量的计算书则是对电能转换效率、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关键指标的重要理论支持。 某默生品牌的15kw充电桩模块设计同样具有完整的源代码和电路原理图,但与某达不同的是,某默生模块采用了PFC+DCDC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技术。DSP在处理复杂算法和实时控制方面有着优异的性能,使得充电桩模块在充放电效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更为优化。提供的主板原理图是AD设计的,而其他模块的原理图则为PDF格式,这提供了灵活性,方便不同阅读和编辑需求。此外,附带的上位机软件、CAN通讯协议以及产品规格书都是实际部署和调试充电桩模块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但缺少了PCB源文件,可能对需要进行硬件调整的用户造成一定不便。 文件名称列表中包含的文档标题涉及到了充电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开发比较分析、设计源代码和原理图等内容,这表明压缩包内的文件不仅限于技术图纸和代码,还包括了对充电桩模块技术发展的研究分析。这些文档可能是设计团队为了记录设计过程、展示设计成果、或者进行技术交流而编写的。其中包含了设计过程的“摘要”,以及对某达和某默生两个品牌充电桩模块设计的“比较分析”。还有“深度解读”设计源代码与原理图的文件,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充电桩模块设计的细节和优劣对比有着直接的帮助。 这两个15kw充电桩模块的设计文件包反映了当前充电桩技术的发展现状,不仅包含了详细的设计图纸和程序代码,还提供了对关键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支持。文件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使得这些资料对电气工程师和相关技术研究人员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2025-04-21 23:06:57 702KB
1
STC15F104W单片机是一款基于8051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功能,常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串口通信是这种单片机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本文将深入探讨STC15F104W单片机的串口发送与接收程序及其相关知识点。 1. **串口通信基础**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通信协议,通常采用RS-232、UART或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在STC15F104W中,我们主要使用UART进行串口通信。UART允许单片机以异步方式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2. **STC15F104W的串口配置** 在STC15F104W中,串口的配置涉及到多个寄存器,如SCON(串行控制寄存器)、TMOD(定时器模式寄存器)、TH1/TL1(定时器1的高8位和低8位寄存器)等。设置波特率通常需要通过定时器来实现,通过调整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初值来达到所需波特率。 3. **串口发送** 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SBUF(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然后通过SCON中的SM0和SM1位设置工作模式。在8位UART模式下,SM0=0,SM1=1。当RI(接收中断标志位)清零后,可以通过软件触发发送中断,或者直接启动串行发送。发送完成时,TI(发送中断标志位)被置位,需要手动清除。 4. **串口接收** 接收数据时,SCON中的REN(接收使能位)需被设置为1,以允许串口接收。当数据被接收并存储到SBUF中时,RI被置位。此时,可以读取SBUF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并清除RI标志位。如果开启了接收中断,当RI被置位时,系统会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5. **源代码解析** 源代码通常包含初始化串口、设置波特率、发送和接收函数等部分。初始化函数会配置相关的寄存器,如设置波特率、开启接收等。发送函数可能包含检查TI状态、清除TI、写入SBUF等步骤。接收函数则涉及读取SBUF、处理RI标志位等操作。注意,中断服务程序也需要正确处理中断标志,以确保通信的连续性。 6. **调试与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串口通信进行调试,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这可能涉及到串口助手软件、逻辑分析仪或者示波器的使用。同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优化波特率、错误检测机制以及数据包格式。 7. **串口通信的应用** 串口通信在STC15F104W中可以用于连接传感器、显示器、其他微控制器或PC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它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设备,传输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或是实现简单的遥控或遥测系统。 STC15F104W单片机的串口发送接收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对于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可以灵活地应用在各种项目中,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2025-04-21 20:11:34 64KB STC15F104W 串口发送接收
1
萝丽航模12通接收机二代E版程序
2025-04-21 18:38:51 8KB 12通接收机
1
《CC2530与ds18b20结合实现体温测量系统详解》 在物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传感器设备与微控制器的结合应用广泛。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个基于CC2530微控制器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体温测量程序,该程序已经过调试,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CC2530是一款由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推出的无线微控制器,集成了Zigbee/IEEE 802.15.4无线通信协议栈,适用于低功耗无线网络应用。它具有强大的8位ARM Cortex-M3内核,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包括串行通信接口(SPI、UART)、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等,非常适合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ds18b20是一款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由DALLAS Semiconductor(现为Maxim Integrated)制造。它能够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无需额外的模数转换电路,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ds18b20具备高精度(±0.5℃)和宽测温范围(-55℃~+125℃),非常适合用于人体体温的精确测量。 在这个体温测量程序中,CC2530通过其GPIO口与ds18b20进行通信,采用单总线协议。单总线协议是一种简单的通信协议,只需要一条数据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大大节省了硬件资源。程序设计时,需要对CC2530的GPIO口进行初始化配置,设置为输入输出模式,并通过软件模拟单总线的时序来与ds18b20交互。 ds18b20的温度测量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发送复位脉冲,使ds18b20进入工作模式。 2. 寻址:每个ds18b20都有唯一的7位地址,可以连接多个传感器在同一总线上。 3. 发送命令:发送读取温度命令,ds18b20开始温度转换。 4. 等待:转换通常需要约750ms。 5. 读取数据:转换完成后,从ds18b20读取两个字节的数据,分别是温度的高字节和低字节。 6. 数据处理:根据读取的字节计算出实际温度值。 通信协议部分,根据描述提到,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的。这通常意味着原始程序可能采用了默认的Zigbee或IEEE 802.15.4协议,但也可以调整为其他适合的无线通信协议,如蓝牙BLE或Wi-Fi,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抗干扰措施:由于无线通信易受环境影响,需采取适当的滤波和屏蔽措施。 2. 电源管理: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应合理设计休眠模式和唤醒机制。 3. 错误检测与纠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入校验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总结来说,这个“CC2530基于ds18b20的体温测量程序”提供了一个高效、精确的体温监测解决方案,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对于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通信协议、电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以适应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2025-04-21 18:09:18 46.8MB cc2530 ds18b20
1
在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中,开发人员需要理解和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与概念,这关乎到网络应用程序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特别是在西南科技大学的教育背景下,这方面的知识是学生进行答辩时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理解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的基础——网络模型。Windows系统基于OSI七层模型或TCP/IP四层模型进行通信。了解这些模型能帮助开发者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 接着,TCP/IP协议族是网络程序设计的核心。TCP(传输控制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确认机制、重传和流控来实现。而IP(互联网协议)则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分组交换。开发者需要熟悉IP地址、子网掩码、端口号等概念,并能熟练使用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和ARP(地址解析协议)。 在网络程序设计中,套接字(Sockets)是通信的基本接口。在Windows下,我们可以使用Winsock库进行编程。Winsock提供了低级的网络访问接口,如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bind()绑定本地端点,listen()开始监听连接请求,accept()接收连接,connect()建立连接,send()和recv()用于数据传输。 并发处理是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多线程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提高服务器性能。使用CreateThread()创建新线程,或者利用I/O完成端口和IOCP(I/O Completion Ports)实现高效率的并发操作。 此外,网络程序还需要处理错误和异常,例如网络中断、超时、数据包丢失等问题。熟悉Winsock错误代码和使用try-catch结构进行异常处理至关重要。 在西南科技大学的答辩程序中,学生可能需要展示他们如何利用Windows API和网络编程技术实现特定功能,如文件共享、聊天程序或Web服务器。他们需要理解并能够解释网络请求的生命周期,从客户端发起请求到服务器响应,再到数据传输和确认的过程。 安全性和性能优化也是关键议题。加密技术如SSL/TLS可以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而性能优化可能涉及减少网络延迟、优化数据包大小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 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是一门涵盖广泛技术的学科,包括网络模型、协议、套接字编程、并发处理、错误处理以及安全和性能优化。在西南科技大学的学习和答辩过程中,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1
C++程序设计语言(中文版).pdf
2025-04-21 17:36:57 24.44MB pd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