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M分析方法和k-means聚类的方法,能够进行价值识别 2掌握Python 聚类的方法 3.EM聚类(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EM聚类) 二、知识准备 RFM模型是衡量客户价值和客户创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客户分类中,RFM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分类模型,利用通用交易环节中最核心的三个维度——最近消费(Recency)、消费频率(Frequency)、消费金额(Monetary)细分客户群体,从而分析不同群体的客户价值。 三、实验准备 1.使用算法:RFM模型、聚类算法 2. 数据来源 RFM数据集为英国在线零售商在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9日间发生的所有网络交易订单信息。该公司主要销售礼品为主,并且多数客户为批发商。 数据集介绍及来源: https://www.kaggle.com/carrie1/ecommerce-data https://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online+retail# 特征说明: InvoiceNo:订单编号,由六位数字组成,退货订单编号开头有字母C StockCode
2025-04-01 11:15:09 8.17MB
1
这篇论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股票价格预测方面的应用。股票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地预测股票价格对于市场经济和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在处理股票价格数据时存在一些困难,因此研究者们转向了深度学习模型,这些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表示和学习能力。 为了实现股票价格预测,研究者们采用了基于数据和基于文本的方法,并结合了各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Informer方案的架构和模型构建过程。Informer方案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它能够有效地捕捉股票市场中的复杂模式和关联性。 通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股票预测的准确性和效果有望得到提高,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自动学习数据中的特征,并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和趋势。这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深度学习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这项研究为改进股票预测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股票市场的挑战
2025-03-31 21:53:12 4.04MB 量化交易 股票预测 深圳大学
1
MATLAB环境下基于电气热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详解:考虑电网、热网与气网协同优化与算法研究,MATLAB代码: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 关键词: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电气热耦合 参考文档:自编文档,非常细致详细 仿真平台:MATLAB YALMIP+cplex gurobi 主要内容:代码主要做的是一个考虑电网、热网以及气网耦合调度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考虑了电网与气网,电网与热网的耦合,算例系统中,电网部分为10机39节点的综合能源系统,气网部分为比利时20节点的配气网络,潮流部分电网是用了直流潮流,气网部分也进行了线性化的操作处理,代码质量非常高,保姆级的注释以及人性化的模块子程序,所有数据均有可靠来源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电气热耦合; 耦合调度模型; 潮流计算; 直流潮流; 线性化处理; 代码质量; 注释; 模块子程序。,MATLAB仿真: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模型
2025-03-31 21:30:25 571KB csrf
1
用QT编写的扫雷代码,可以直接运行,希望大家继续修改。
2025-03-31 16:24:15 133KB 用QT编写的扫雷
1
该文件内涵matlab的.m文件,运行main函数即可输出复现图像,代码每行均有注释
2025-03-31 16:04:08 3KB matlab
1
Oracle-Ojdbc14.jar是Oracle数据库与Java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重要组件,它包含了Oracle数据库的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驱动程序。JDBC是一种Java API,允许Java开发者使用SQL语句来操作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取、更新和查询等功能。在Java应用中,JDBC驱动是连接到特定数据库(如Oracle 11g)的关键。 Oracle JDBC驱动分为多个版本,Ojdbc14是针对JDK 1.4的一个特定版本。Oracle 11g是Oracle数据库的第11个主要版本,提供了许多高级特性,如ACID事务支持、高级复制、数据仓库优化、网格计算等。Ojdbc14.jar使得Java开发者能够利用这些特性来开发高效、可靠的数据库应用。 使用Oracle-Ojdbc14.jar之前,首先需要将其添加到Java项目的类路径中。这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设置环境变量:**将jar文件的路径添加到系统的CLASSPATH环境变量。 2. **构建工具配置:**如果使用Maven或Gradle等构建工具,可以在pom.xml或build.gradle文件中声明依赖,让构建工具自动管理jar包。 3. **IDE集成:**在Eclipse、IntelliJ IDEA等IDE中,可以直接将jar包添加到项目的构建路径中。 使用JDBC连接Oracle 11g数据库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加载驱动:**使用`Class.forName()`方法加载Oracle JDBC驱动的类`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2. **创建连接:**通过`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方法,传入数据库URL、用户名和密码来建立连接。 3. **获取Statement或PreparedStatement:**创建`Statement`对象用于执行SQL语句,或者创建`PreparedStatement`对象预编译SQL,提高性能并防止SQL注入。 4. **执行SQL:**调用Statement或PreparedStatement的`executeQuery()`或`executeUpdate()`方法来执行查询或修改操作。 5. **处理结果:**对于查询,使用`ResultSet`对象遍历查询结果;对于更新操作,返回受影响的行数。 6. **关闭资源:**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ResultSet`、`Statement`和`Connection`,以释放数据库资源。 Oracle-Ojdbc14.jar还支持一些高级功能,例如: - **分布式事务:**JDBC驱动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事务,可以在多台数据库服务器上协调操作。 - **游标:**允许应用程序一次处理一行数据,优化内存使用,适合处理大量数据。 - **批处理:**通过`addBatch()`和`executeBatch()`方法,可以一次性提交多条SQL语句,提高效率。 - **连接池:**通过第三方库如C3P0或HikariCP,可以管理和重用数据库连接,提高系统性能。 - **JNDI查找:**在应用服务器环境中,可以通过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查找数据库连接。 Oracle-Ojdbc14.jar是Java应用程序连接Oracle 11g数据库的桥梁,提供了一系列API和功能,使得开发人员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数据库操作。在实际项目中,正确配置和使用这个驱动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确保Java应用与Oracle数据库之间的稳定通信。
2025-03-31 14:19:38 1.4MB Oracle  jdbc
1
FPGA实现emmc读写代码的开发任务涉及到了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具体到本项目就是使用Verilog或VHDL语言来编写可综合的代码,用以控制FPGA与eMMC存储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本项目的具体背景是使用型号为7系列的Xilinx FPGA(型号为Kintex-7 FPGA KC705开发板)与江波龙(KingSpec)的eMMC存储芯片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写入与读取。 在实际的操作中,开发者遇到了写入时序和读取效率的问题。写入递增数的过程中,如果芯片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FPGA的写缓存溢出,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写入的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FPGA的代码进行修改。具体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写入策略,比如改进FIFO缓冲机制,调整时钟频率,或者增加额外的缓冲区来提高写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读取响应时间长的问题,可以考虑优化数据传输协议,或者调整读取命令的时序,以减少等待时间。 此外,编写FPGA代码时,还需要考虑eMMC协议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相关规范,确保FPGA的IO能够正确地与eMMC芯片进行电气连接和通信。这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硬件接口,例如SDIO或SPI接口,具体取决于eMMC芯片的规格。在编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FPGA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内实现高性能的数据传输。 为了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扩展,编写代码时应该遵循良好的编程实践,例如代码的模块化、清晰的命名规则以及充分的注释说明。在代码调试阶段,可以使用FPGA开发板自带的调试工具或者逻辑分析仪等硬件工具来监视信号的变化,并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可靠工作。 整个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FPGA与eMMC之间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信号的电气特性需要在规范的范围内,否则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通信错误等问题。为此,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信号完整性的分析,必要时采用终端匹配、差分信号等硬件设计手段来保证信号质量。 开发完成后,FPGA实现的eMMC读写功能将可以用于多种应用场合,如固态硬盘、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提供一个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2025-03-31 12:40:44 222.97MB fpga开发
1
《编译原理实践:词法分析器的构建》 在编程世界中,编译原理是理解计算机语言如何转化为机器可执行代码的关键领域。本实验,名为“HNU编译原理实验一”,旨在深入探讨词法分析这一核心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编译器的工作机制。 词法分析,作为编译过程的第一步,是从源代码中识别出一个个独立的、有意义的符号——记号(Token),为后续的语法分析打下基础。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手工构造状态图来理解和实现这一过程。状态图是词法分析器的核心,它描述了不同输入字符序列如何驱动分析器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 实验任务明确指出,我们需要阅读已有编译器的词法分析源程序,这一步是理解已有解决方案的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实际的代码是如何处理各种字符流的。然后,我们将使用C或C++语言编写自己的词法分析器,这将涉及到正则表达式、状态机的构建以及如何匹配和识别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等元素。 压缩包中的文件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所需的资源。`byyl_lab1.cpp`是实验代码的源文件,包含了实现词法分析功能的C++代码;`byyl_lab1.exe`是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用于运行我们编写的词法分析器;`dalao.txt`、`helloerror.txt`和`hello.txt`可能是测试输入文件,其中可能包含各种合法或非法的语句,用于验证我们的词法分析器是否能正确地识别和处理。 在编写词法分析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状态定义**:每个状态都对应一种字符或字符序列的处理方式,我们需要定义好这些状态并设计它们之间的转换规则。 2. **正则表达式**:通常会用正则表达式来定义记号的模式,便于识别和匹配。 3. **缓冲区管理**:为了处理连续的字符流,我们需要维护一个输入缓冲区,并在分析过程中逐步读取和处理字符。 4. **错误处理**:当遇到不符合预期的输入时,词法分析器应能有效地报告错误。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还能提升编程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亲手构建词法分析器的过程也能加深对编译器工作流程的理解,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编译技术、理解高级编程语言的内部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3-30 23:21:04 477KB 编译原理
1
aspose-words
2025-03-30 21:42:35 9.67MB java aspose-word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