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使用COMSOL软件进行电磁场透射率仿真的方法和技术。首先概述了COMSOL作为强大仿真工具的特点及其广泛应用领域。然后详细解释了多极分解和分方向多级展开这两种关键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电磁场分析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透射率光学BIC仿真,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高仿真的精度和效率。最后给出了简化的代码示例,指导读者如何配置相关参数,并附上了仿真结果的截图,便于理解最终效果。 适合人群:对电磁场仿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以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模拟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项目,如光学器件设计、通信系统优化等领域。目的是让使用者掌握COMSOL中多极分解和分方向多级展开的具体应用技巧,提升仿真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仅为示例,在实际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参数设置。同时,对于仿真结果的深入解析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
2025-06-04 16:38:06 659KB
1
【舞台PLC控制系统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主要涉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舞台设备控制中的运用。本文将详细阐述该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以及实施步骤。 1. **课题研究背景** 在现代剧场艺术表现中,舞台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满足复杂的演出需求。PLC由于其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编程的特点,成为舞台控制系统的核心。设计一套舞台PLC控制系统旨在提升舞台设备的控制效率,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安全性。 2. **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 **自动舞台概述**:自动舞台能够根据剧本需求快速变换场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演出质量。 - **PLC控制的优势**:PLC能够实现精确、实时的控制,适应舞台设备的复杂动作,同时具备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功能。 -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和调试等。 - **系统控制方案**:通过PLC接收指令,驱动电动机或其他执行机构,实现舞台设备的移动、旋转、升降等动作。 - **系统原因图**:展示各个设备间的逻辑关系,帮助理解控制流程。 3. **系统文件设计** - **PLC选型**:选择适合舞台控制需求的PLC型号,考虑处理能力、I/O点数、扩展性和通讯功能。 - **电动机选型**:根据舞台设备的负载特性和运动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动机,保证动力和控制精度。 - **硬件接线图**:详述PLC与电动机、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的连接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正确性。 - **I/O分配表**:列出PLC输入/输出端口对应的功能,便于编程和故障排查。 4. **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 - **PLC编程**:使用梯形图或结构文本等编程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实现舞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 **安全措施**:设计安全互锁机制,防止设备误动作,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 **测试与调试**: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调整参数,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用户界面**:可能还包括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直观地控制舞台设备。 5. **毕业设计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内容全面,包括封面、原创声明、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字数理工科一般不少于一万字,且文字表述清晰,图表规范,所有设计资料应完整有序。 舞台PLC控制系统设计结合了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和剧场工程,通过PLC实现了舞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升了演出的艺术效果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设备性能、控制策略、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确保系统高效、可靠。
2025-06-04 15:21:48 1.17MB
1
基于Simulink仿真模型的孤岛模式下双机并联下垂控制改进:自适应虚拟阻抗实现无功功率均分研究,Simulink仿真模型,孤岛模式改进下垂控制双机并联,通过增加自适应阻抗对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实现无功功率均分,解决由于线路阻抗不同引起的无功功率不均分问题。 按照文献复刻仿真。 拿后内容包括仿真模型,文献资料以及简单咨询。 模型版本2018b以上 ,核心关键词:Simulink仿真模型; 孤岛模式; 下垂控制双机并联; 自适应虚拟阻抗; 无功功率均分; 线路阻抗; 功率不均分问题; 文献复刻仿真; 模型版本2018b以上。,基于Simulink模型的双机并联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实现无功功率均衡分配
2025-06-04 14:25:44 242KB
1
视频四像素模式转单像素模式,输入数据96bit位宽,输出数据位宽24bit,输出时钟频率比输入时钟频率需提高4倍。仿真工程将testpattern测试图转换后再存为bmp位图。
2025-06-04 11:56:57 177KB modelsim verilog
1
视频单像素模式转双像素模式,数据位宽增加一倍,时钟频率可以降低一半。仿真工程将testpattern测试图转换后再存为bmp位图。
2025-06-04 11:55:16 180KB modelsim verilog 视频处理
1
视频单像素模式转4像素模式,数据位宽增加4倍,时钟频率可以降低为四分之一。仿真工程将testpattern测试图转换后再存为bmp位图。
2025-06-04 11:53:36 181KB modelsim verilog 视频处理
1
视频双像素模式转单像素模式,输入数据48bit位宽,输出数据位宽24bit,输出时钟频率比输入时钟频率需提高一倍。仿真工程将testpattern测试图转换后再存为bmp位图。
2025-06-04 11:44:18 177KB modelsim verilog
1
在电子工程领域,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尤其在教学和初阶项目中。本项目涉及的是基于51单片机的占空比可调模拟仿真程序设计,这一主题涵盖了一些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知识,包括单片机编程、脉宽调制(PWM)技术以及模拟仿真。 51单片机是Intel公司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系列,以其简单易用和广泛的硬件支持而闻名。它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I/O)端口等基本组件。编写程序时,通常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通过编程实现对单片机内部资源的控制。 占空比是PWM信号的重要参数,它定义了在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持续时间相对于总周期的比例。在本项目中,占空比是可以调整的,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占空比来实现对某个物理量(如电机速度、LED亮度等)的连续控制。例如,较高的占空比可以代表更大的功率输出,而较低的占空比则表示较小的功率。 在设计这个程序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初始化:设置单片机的工作模式,如时钟频率、中断向量等,并开启PWM功能。 2. PWM配置:选择合适的PWM引脚,设定预分频器和比较寄存器值,以决定PWM的周期和占空比。 3. 占空比控制:通过改变比较寄存器的值来实时调整占空比。这通常可以通过软件循环或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 4. 模拟仿真:为了在实际开发之前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我们会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模拟仿真,如Keil uVision或Proteus。这些工具能模拟单片机的硬件行为,让我们可以在没有实物设备的情况下测试代码。 5. 实验验证:一旦模拟仿真成功,就可以将程序烧录到真实的51单片机上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占空比变化对负载的影响。 在提供的文件"66.基于51单片机的占空比可调模拟仿真程序设计"中,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功能的源代码和对应的仿真图形结果。源代码通常包括了主函数和相关函数,用于设置和调整占空比,而仿真图则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程序运行时的输出。 这个项目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特别是运用PWM技术进行数字信号控制,同时通过模拟仿真加深对程序运行的理解,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对于电子工程师或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项目,能够提升对嵌入式系统和模拟仿真的技能。
2025-06-04 09:49:53 152KB
1
标题中的“UR六轴机械臂c、python源码+webots仿真”指的是一项关于UR六轴机械臂的编程和仿真项目。UR机械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它具有六个自由度,能够实现复杂的三维运动。这个项目包含了两种编程语言——C语言和Python的源代码,用于解决机械臂的运动学问题,以及使用Webots仿真工具进行动态模拟。 在机械臂领域,运动学是研究机械臂静态配置和动态行为的科学。运动学正解是从关节角度(输入)计算末端执行器(如工具或抓手)的位置和姿态,而逆解则是相反的过程,即根据目标位置和姿态求解所需的关节角度。这两种解法在机械臂的控制和路径规划中至关重要。 C语言源码可能包含实现运动学正解和逆解的算法,如D-H参数法或者基于几何关系的解法。这些算法会涉及到矩阵运算和坐标变换,对于理解机械臂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同时,C语言由于其高效性和广泛的应用,常被用在实时控制系统中。 Python源码可能是为了提供更高级别的接口,便于快速开发和调试。Python的易读性和丰富的库使其成为科研和教学的良好选择。可能包括了用户友好的函数,用于输入目标位置并返回关节角度,或者进行更复杂的轨迹规划。轨迹规划通常涉及将连续的目标点转换为平滑的关节运动序列,以避免冲击和提高运动效率。 Webots是一款流行的机器人仿真软件,支持多种机器人模型和环境模拟。在这个项目中,Webots被用来创建UR六轴机械臂的3D模型,并模拟其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用户可以通过修改源代码,观察机械臂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如不同初始位置、速度设定或负载变化,这对于验证算法和优化控制策略非常有价值。 学习这个项目,适合对机械臂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对运动学分析不熟悉的人。通过阅读和运行源码,可以深入理解机械臂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运动学计算方法,同时提升编程和仿真的能力。这将为后续的机器人控制、自动化系统设计或机器人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06-04 01:23:39 4.44MB python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VHDL和Arduino实现的一个智能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涵盖水位感知和控制水泵自动排水两大部分。系统根据水位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ADC(模拟到数字转换)模块处理信号后将其分类显示(正常-谨慎-危险)。系统利用LED数码管、点阵显示器、以及LMD显示屏直观展示水位,采用蜂鸣器预警,且支持Wi-Fi远程控制。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多个子程序模块(如:ADC采集模块、分频器模块、状态控制模块、显示模块、WiFi模块等),解决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传感器精度限制、VHDL浮点运算不足等问题。项目最终通过ESP8266连接手机电控抽水,并通过手机Blinker显示和反馈水位。文章还包括详尽的功能介绍和系统资源分配,并提出若干优化建议以提高性能和用户体验。 适合人群:电子电路及嵌入式系统的工程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编程和电路基础的研究人员和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此设计方案适用于高校实验室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课程作业或科研项目,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精准测量水位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排水的小型自动化设备。通过该项目,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和实践数字电路与网络编程相结合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丰富的故障排除经验和系统改进意见,为类似项目的后续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25-06-03 23:24:08 20.23MB VHDL Aduino WiFi通信 LCD显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