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聚合法制备(Fe3O4/PVA)/SiO2纳米复合颗粒,郭雅飞,王志飞,本文以醋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乳化剂,正丁醇(1-butanol)为助乳化剂,采用经三甲氧基丙烯酰氧�
2025-09-07 09:22:50 189KB 首发论文
1
在有机介质中酶促硫醇与醋酸乙烯酯地可控反马氏、马氏和酰化反应,吴起,林贤福,在本文中描述了一种关于硫醇和醋酸乙烯酯的全新的酶促多功能性可控反应。首先,在D-氨基酸酰化酶的催化下,硫醇和醋酸乙烯酯在DM
2025-09-06 22:10:55 155KB 首发论文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BPF)设计,其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四分之一波长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半波长耦合线结构。在通信系统中,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基本的高频组件,它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同时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在现代的双模通信系统中,需要设计双带带通滤波器来提高射频端的电气性能。本文中所提的结构分析使用了等效电压电流分析方法,证明了该结构具有两个可调谐的传输零点和双宽带的频率响应。 研究者Jin Xu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针对卫星定位系统(GPS, Link1和Link2)和射频识别(RFID)应用,设计、制造并测量了一个覆盖1.228/1.57/6.8GHz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滤波器的尺寸非常紧凑,为0.043λ×0.213λ,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测量结果显示,制造出的滤波器具有低插入损耗、良好的回波损耗以及高带间隔离的优势。所提出的双带BPF还具有非常简单的物理拓扑结构和快速的设计流程。 在引言部分,作者指出,现代的双模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提升射频端电气性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例如,在文献[1]中,使用两组均匀阻抗的半波长谐振器设计了一个适用于1.8GHz直流和2.4GHz WLAN应用的双窄带带通滤波器。文献[2]中使用非对称阶梯阻抗谐振器实现了一个具有多杂散抑制功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文献[3]中则提出了通过加载短截线的多种模式谐振器来实现紧凑型可控制带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文献[4]采用四模谐振器设计了一个紧凑型且具有高选择性的双模双带带通滤波器。修改的耦合线是设计双带带通滤波器的另一种有效结构。众所周知,耦合线是一种用于单带带通滤波器设计的经典结构,其紧凑的一维平面物理配置和高通带选择性是其主要优点。文献[5,6]中首次引入了容性或感性短截线到传统的耦合线结构中。 本文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双宽带带通滤波器(Dual-Wideband BPF):在现代通信系统中,BPF被用来选择特定频带的信号并抑制其他频率信号,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是指同时具有两个通过频带的滤波器。 2. 四分之一波长开路短截线加载(Quarter-Wavelength Open Stub Loading):这是一种实现滤波器特定功能的技术,通过在特定位置加载开路短截线来调整滤波器的电气特性。 3. 半波长耦合线(Half-Wavelength Coupled-Line):耦合线是带通滤波器设计中的基础结构之一,其特点是具有紧凑的一维物理配置和高的通带选择性。 4. 电压电流分析方法(Voltage-Current Analysis Method):这是一种分析和设计滤波器结构的方法,能够帮助了解滤波器内部的电气特性。 5. 可调谐传输零点(Tunable Transmission Zeros):传输零点是指滤波器频率响应中的零点频率,它们是可以调整的,从而影响滤波器的性能,比如阻带的宽度和位置。 6. 物理拓扑结构(Physical Topology):指的是滤波器组件在空间中的排列和连接方式,简单的物理拓扑结构有利于实现紧凑型设计。 7. 快速设计流程(Quick Design Procedure):指设计滤波器时采用的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滤波器性能参数。 8.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回波损耗(Return Loss)、带间隔离(Band-to-Band Isolation):这些都是评估滤波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分别代表了信号在滤波器中的衰减、输入阻抗匹配程度和不同通带间的隔离效果。 根据以上知识点,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成功设计出一个新型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它不仅拥有紧凑的物理尺寸,还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适合集成到现代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需要双带宽信号处理能力的场合。
2025-09-06 21:19:09 841KB 研究论文
1
"基于PLC的智能排号系统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PLC的智能排号系统设计,旨在解决传统排队问题,通过模仿需要办理业务的人员排队,以实现以取号、等待、叫号等功能为一体。智能排号系统的设计理论基础是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主屏显示器、窗口显示器和智能叫号系统器组成立体网络式通信控制体系。 智能排号系统可以为客户创造平等、有序良好的等候环境,使顾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使工作人员可以缓解压力,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为管理者能更好地管理工作人员和掌握客户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合理安排职位,更好地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改善服务人员服务态度,而且能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增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给顾客留下好感,增强自身可信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PLC系统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监控和远程通信等功能。PLC系统在智能排号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排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错误,提高客户满意度。 智能排号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屏显示器、窗口显示器和智能叫号系统器等组件的选择和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LC系统的编程、排号管理算法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 PLC系统的编程是智能排号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PLC系统的编程,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排号管理,自动化的叫号和显示等功能。PLC系统的编程语言主要包括Ladder图形语言、Function Block语言和Structured Text语言等。 排号管理算法是智能排号系统的关键部分,通过算法的设计,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排号管理,避免人工错误,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库设计是智能排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库的设计,可以实现客户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还介绍了智能排号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对其应用的前景展望;还介绍了PLC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论文最后还对基于PLC智能排号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智能排号;PLC;数码显示。 本文介绍了基于PLC的智能排号系统设计,旨在解决传统排队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自身管理水平。
2025-09-06 17:08:24 531KB
1
3.1 车道数与横断面型式 道路的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提出“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和 “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的概念。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是指道路上不同车道数对事故率的影响 程度,它也是衡量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是指不同横断面型式对 事故率的影响程度。无论是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还是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系数值越高,说明 对应的车道数或横断面型式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越大。 但从宏观分析可知,车道数越多,通行能力越大,行车越畅通安全。根据哈尔滨市 76 条道路 的事故调查资料,得到城市道路对应不同车道数和不同横断面型式的事故率,如表 1和表 2所示, 取四车道和两块板的安全影响系数为 1,将其它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对应的事故率与其进行比值计 算,得到不同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的安全影响系数。 分析表 1数据可见,城市道路的事故率随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但降低速度比较缓慢。双车道 一块板型式事故率最高。当车道数为四车道时,增加中央分隔带将对向车流分离,事故率明显降低; 增加机非分隔带后,虽然可以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但对向车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我国机 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paper.edu.cn
2025-09-06 15:55:27 809KB 首发论文
1
无卤阻燃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任元林,王誉霖,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沉淀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无规共聚物[P(AN-co-VAc)],然后�
2025-09-06 15:04:08 641KB 首发论文
1
在造纸工业中,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在造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乳液由于其价格低廉、生产容易、使用方便、粘合强度高以及无毒安全、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已被应用于造纸、胶粘剂、皮革、化妆品、纺织和建筑等多个工业部门。在造纸过程中,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主要用作湿部化学助剂和纸张浸渍剂。 湿部化学助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纸张的质量,特别是提高纸张的强度。在造纸湿部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可以改善纸张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一般而言,添加2%~5%的聚合物乳液到干纸重中,就可以显著提高纸张的干湿拉伸强度、耐化学性能、柔韧性和耐折性。特别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乳液,可以作为非漂白纸浆的打浆添加剂,它在硫酸铝的作用下,能够制造出具有高柔韧性的纸张。 醋酸乙烯酯乳液还能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用于改善纸张的特定性能。例如,Y.Sato开发了一种抗静电纸,他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稀释后,加入氢氧化钠和绿化铁,制成了悬浮液,然后加入牛皮纸浆和聚丙烯酰胺,最终抄造成纸。另外,把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加入到牛皮纸浆中,再通过甲醇水溶液进行沉淀,可以制成耐水性和适印性优良的纸张。 在纸张浸渍剂的应用方面,随着我国造纸原料的恶化,草浆和废纸浆的大量使用导致纸张强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低档纸经过浸渍可以提高纸张的耐折度、破裂强度、干抗张强度和湿抗张强度等物理特性。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作为纸张浸渍剂的使用,能有效提高纸张的物理机械性能。例如,使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碳酸钙混合物进行纸张浸渍,可制备出高耐油性、高抗张强度、高破裂度和高耐折度的纸张。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不仅用作湿部化学助剂和纸张浸渍剂,而且通过化学改性,还可以用于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纸张。例如,利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和染料对纸张进行浸渍,可以获得具有优异记录性质的纸张。又如,SLMakover通过醋酸乙烯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季胺盐型丙烯酰胺系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并与乙二醛反应,制得的反应产物用作纸浆浸渍剂,能显著提高纸张的湿强度。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在造纸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纸张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且还增加了纸张的附加值。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它将继续在造纸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5-09-06 13:46:17 283KB 首发论文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数字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医疗门诊挂号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效、便捷的挂号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本次分享的资源是一个基于ThinkPHP内核开发的医疗门诊挂号系统后台源码,它不仅适用于学校实训和毕业设计,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 该系统的开发框架选择了PHP中非常流行的ThinkPHP框架,它是一个快速、简单的轻量级PHP开发框架。ThinkPHP以其轻量级、简单易用、扩展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开发者的喜爱。在医疗门诊挂号系统的后台开发中,使用ThinkPHP框架能够快速搭建起系统架构,同时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系统后台的源码提供了完整的功能模块,涵盖了用户管理、挂号管理、预约管理、医生排班、药品管理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设计不仅让系统具有全面的功能,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应对不同的业务需求。例如,在用户管理模块中,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在挂号管理模块中,患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在线预约挂号,系统会自动记录挂号信息并生成预约单。同时,医生排班模块能够帮助医院管理者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再者,本系统的开发还充分考虑了安全性的问题。在实际的医疗环境中,患者信息和医疗数据的保密性至关重要。因此,源码在设计时加入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和安全验证等,以确保患者和医疗数据的安全。此外,系统还能够对接医院现有的其他医疗系统,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进一步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源码还适用于学术研究和毕业设计。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发可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源码中包含的模块化设计和编码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级应用系统。此外,学生在使用该源码进行毕业设计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优化界面设计、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或者进行性能调优等。 这份源码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医疗门诊挂号系统后台,同时也为学习ThinkPHP框架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份源码,开发者可以加深对PHP开发和系统设计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开发技能。而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采用这样一个成熟的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2025-09-05 13:35:30 28.54MB 整站源码 学校实训 毕业设计 论文模板
1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图上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像高温岛屿一样凸现出来。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变化规律和过程是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的重要课题。热岛效应的传统研究多基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通过反演地表温度来进行分析。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覆盖度的度量指标,其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呈现相反趋势。利用这一点,可以将NDVI作为衡量城市热岛效应的新指标。 中巴资源卫星(CBERS)是中巴两国合作的资源卫星项目,其影像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CBERS卫星包含的CCD传感器能够提供多光谱数据,但其红外波段的数据量较少且分辨率较低,因此不适于地表温度的反演研究。然而,利用地表温度与NDVI的关系,可以基于决策树模型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文中提到的决策树模型能够将水体与非水体分离,因为水体在NDVI影像中呈现低值,而其地表温度通常也较低,因此水体的热岛效应较小。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公式是基于遥感图像中的近红外波段(NIR)和红波段(R)的反射值计算得出的。具体公式为NDVI = (NIR - R) / (NIR + R)。NDVI的值一般介于-1到+1之间。由于城市建筑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的地表温度较高,对应NDVI值较低;而农业用地、绿地等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其地表温度较低,NDVI值较高。因此,NDVI在空间变化上与地表温度呈现相反趋势,可以用来评价城市热岛效应。 在定量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时,可以对NDVI影像进行阈值划分,将城市热岛效应分为四级,以直观描述城市热场的变化。该模型的生态评价指标可以通过NDVI影像图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D)来进行分类。通过对NDVI影像进行阈值划分,可以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分为无、弱、中、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采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例如:优良(绿色)、较差(品红色)、差(黄色)、红色。 利用决策树模型可以将水体信息提取出来,进而对非水体部分进行热岛效应分析。提取水体信息的方法包括单波段法和多波段法。单波段法主要利用近红外波段对水体的强吸收特性,划分水体和非水体。而多波段法则利用多个光谱波段的信息,例如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其计算公式为NDWI = (Green - NIR) / (Green + NIR),其中Green代表绿波段反射值,NIR代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NDWI是一种有效的水体提取指数,可以用来进一步分离水体与非水体,以便于进行更为精准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通过对徐州地区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热岛效应定量分析模型。这一模型可以为城市环境监测、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布局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09-05 13:33:17 315KB 首发论文
1
针对正弦波式光栅尺幅值相位细分法中对模数转换处理要求高、软件计算复杂、实时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波相移的光栅尺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正弦波转换成方波,再从两路方波信号的相对相位位移中提取出光栅尺位移信号,电路简单,软件处理容易,细分精度取决于微处理器主频,对光栅尺信号的正弦近似程度要求不严格。此外,当光栅尺栅距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进行一体化设计时,还能直接获得电机动子初始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光栅尺的细分精度为0.09μm,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定位控制精度为±0. ### 正弦波光栅尺信号的方波相移式细分法及应用 #### 概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正弦波光栅尺信号处理的新方法——方波相移式细分法。此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正弦波式光栅尺幅值相位细分法中存在的问题,如对模数转换器(ADC)的要求较高、软件计算复杂度大以及实时性不佳等。通过将正弦波转换为方波,并利用两路方波信号之间的相对相位位移来提取光栅尺位移信号,该方法实现了简单电路设计与易于软件处理的目标,同时细分精度由微处理器的主频决定,对光栅尺信号的正弦特性要求相对宽松。 #### 方波相移式细分法原理 1. **信号转换**:通过比较器或其他电路手段将正弦波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这一步骤可以简化后续的信号处理流程,减少对ADC精度的要求。 2. **相对相位位移检测**:采用两路经过适当相移的方波信号,通过对这两路信号之间相对相位位移的检测来提取光栅尺位移信息。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实现,降低了软件计算的复杂度。 3. **细分精度**:细分精度主要受到微处理器主频的影响,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提高处理器的速度来进一步提高细分精度。此外,由于该方法对方波信号的正弦相似性要求不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栅制造工艺带来的限制。 #### 实际应用案例 文章提到,在特定条件下,将光栅尺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进行一体化设计时,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信息,还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光栅尺细分精度达到0.09μm,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定位控制精度达到±0.9μm。 ####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技术优势**: - 硬件电路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 软件处理简便,减少了计算资源需求。 - 分辨率高,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 对光栅信号的正弦特性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 **应用场景**: - 高精度数控机床中的直线电机控制系统。 - 半导体制造设备中的精密定位系统。 - 光学测量仪器中的高精度位移检测系统。 #### 结论 正弦波光栅尺信号的方波相移式细分法是一种有效的信号处理技术,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业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优化,预计这种细分方法将在未来的智能制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5 10:22:58 1.34M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