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双击或者按回车键安全删除磁盘。USB Disk Eject v1.3.0是一款快速安全删除USB外设硬件设备的小工具,其功能类似于系统自带的安全删除硬件,但比系统自带的使用起来更文件,可以强制移除不能安全删除的USB设备,随着U盘移动硬盘等USB设备的普及,在拔除USB设备前需要先安全它们,如果直接排除可能会损坏USB设备,USB Disk Ejector就是一个专门应用于此领域的小工具,它可以显示每个USB设备的信息,让你有针对性的选择删除。注意:如果删除不了USB设备,请先退出QQ再试一下。
2025-07-07 22:54:28 1.85MB U盘相关工具
1
USB Disk Ejector是一款USB磁盘安全快速删除工具,它的功能类似Windows系统中的“安全删除硬件”功能,但USB Disk Ejector操作起来比“安全删除硬件”更加方便。可以强制安全删除不能删除的USB设备。 如果想要将USB磁盘从系统中删除时,直接在程序界面中双击该USB磁盘的盘符即可。 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现在用的是越来越多了,大家也都知道,这些东西拔掉之前,要先执行弹出操作,否则可能损坏它们。但是,假如你有多个设备插在电脑上,你会不会搞不清楚你该“弹出”哪一个呢?毕竟,右下角的“弹出设备”,只显示了盘符,而你可能一时搞不清哪个盘符属于哪个U盘。 USB Disk Ejector这个小程序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能弹出一个选单,显示了每一个移动设备的信息,方便你确定你想弹出的是哪一个。它还提供了一个命令行程序,可以根据驱动器名、盘符等多种信息直接弹出特定的设备。
2025-07-07 22:48:42 1.88MB 安全删除
1
Notebook中的神经网络均使用tensorflow的keras实现。 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 Big Data & Computing Intelligence Contest,简称CCF BDCI)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于20 赛题名称 训练赛-O2O商铺食品安全相关评论发现 赛题背景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食品经营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悄然发生了转变。通过点击手机APP上自己喜欢的食品,这些食品就能按时准确送达指定的区域,这就是当下最受学生和白领喜欢的外卖。然而随着其迅猛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消费者、外卖平台、食品商家和社会的危害性远远超出想象。 本赛题旨在通过对O2O店铺评论的监测,加强对店铺的食品安全监管。 赛题任务 本赛题提供了10000条对O2O店铺的评论文本训练数据,分为与食品安全有关和与食品安全无关两个类别。参赛者需要根据训练集构造文本分类模型,预测2000条测试集中的评论是否与食品安全有关。 大赛赛程 本赛题为 2019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 训练赛,如无特别通知,永久开放
2025-07-07 19:36:03 29.65MB 自然语言处理
1
UL 1973作为美国-加拿大联合国家储能电池系统的安全标准,在储能领域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最新版UL1973第三版于2022年2月发布,标准更新涉及多个重大变化,包括:电芯测试评估、电池系统测试评估、功能安全评估、金属-空气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产品测试评估方法。新版标准全面升级对储能电池的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北美地区储能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UL 1973:2022主要变化 1.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考核标准 UL 60950-1更新为UL 62368-1;增加使用UL840时的注意事项; 增加使用IEC 60664-1作为替代标准考核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进一步描述清楚过电压等级,海拔,污染等级要求。 2.对于变压器的要求 变压器须满足UL 1562、UL 1310或其他等同标准,同时,变压器的一侧应配备过电流保护装置;位于低压电路中的变压器(即≤60 VDC)也可根据条款26.6中的测试进行评估。 3.软硬件增加 增加了针对可以远程更新的、涉及重要安全的软硬件,需要满足UL5500的要求。需要配备手动隔离开关的输出电压判断条件从不小于50V更新为大于60V;明
2025-07-07 15:02:07 2.59MB
1
一、最终作品成果 假日出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项目 该项目的展示结果包括了上网模式统计、上网设备类型统计和各省访问量统计等图表。我特别附上了一张详细的“移动用户行为分析及可视化项目展示结果”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不同上网模式下的访问量对比、不同设备类型对访问量的贡献,以及各省访问量的具体统计数据。 移动用户行为分析及可视化项目 该项目的展示结果如图所示,涵盖了上网模式统计、上网设备类型统计以及各省访问量统计等图表。我特别附上了一张详细的“移动用户行为分析及可视化项目展示结果”图片,该图片展示了不同上网模式下的访问量对比、各设备类型对访问量的贡献,以及各省访问量的具体统计数据。 二、完成情况 完成的功能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配置,我深入了解了Hadoop的核心配置文件,并掌握了HDFS和YARN的基本配置及其作用。此外,我学习并配置了Kafka的 server.properties 文件,从而掌握了Kafka集群的基本配置和启动方法。我还成功配置了Hive的 hive-site.xml 文件,理解了Hive与Hadoop的集成配置,并配置了 aj-report 的...
2025-07-07 13:07:08 40.32MB 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1
### 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知识点详述 #### 一、引言 本文档主要针对安全芯片的安全能力等级进行了划分,并明确了适用于不同安全等级的安全芯片密码检测要求。它旨在为安全芯片的设计、测试和评估提供指导,确保这些芯片能够有效地支持密码功能,保护密钥和其他敏感信息。 #### 二、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安全芯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中的密码功能检测。它涵盖了密码算法、安全接口、密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档中提及了一些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为安全芯片的密码功能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框架和支持。 #### 四、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密钥(Key)**: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的一组数字值。 2. **敏感信息(Sensitive Information)**:需要保护的信息,如密钥、用户数据等。 3. **安全芯片(Security Chip)**:一种集成了密码算法并使用密码技术保护密钥和敏感信息的集成电路芯片。 4. **安全能力(Security Capability)**:安全芯片提供的一种或多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 5. **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Block Cipher Operation Mode)**:分组密码算法处理数据块的方式,如ECB、CBC等。 6. **公钥密码算法的应用模式(Public Key Cipher Application Mode)**:公钥密码算法应用于数据加密、签名验证等场景的方法。 7. **密码算法的运算速率(Operation Speed of Cryptographic Algorithm)**:密码算法处理数据的速度。 8. **物理随机源(Physical Random Source)**:基于物理现象产生的真正随机数源。 9. **固件(Firmware)**:嵌入在硬件设备中的软件程序。 10. **硬件(Hardware)**: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 11. **生命周期(Life Cycle)**:产品从设计到报废的全过程。 12. **标识(Identification)**:用于识别安全芯片或其状态的信息。 13. **权限(Permission)**:控制安全芯片访问和操作的权利。 14. **密钥管理(Key Management)**:密钥的生成、存储、使用、更新、导入、导出和清除等过程。 15. **隐式通道(Covert Channel)**:未授权的数据传输途径。 16. **清零(Zeroization)**:彻底清除密钥或其他敏感信息的过程。 17. **接口(Interface)**:安全芯片与其他组件交互的方式。 18. **物理接口(Physical Interface)**:安全芯片的物理连接方式。 19. **逻辑接口(Logical Interface)**:安全芯片的数据传输协议或命令集。 20. **计时攻击(Timing Attack)**:通过测量密码操作的时间差异来推断密钥或敏感信息的攻击方法。 21. **能量分析攻击(Power Analysis Attack)**: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时的功耗来获取密钥的攻击方法。 22. **电磁分析攻击(EM Analysis Attack)**:利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来获取密钥的攻击方法。 23. **故障攻击(Fault Attack)**:通过引入错误来干扰密码运算,从而推断密钥的攻击方法。 24. **光攻击(Light Attack)**:利用光源干扰设备工作以获取密钥的攻击方法。 25. **源文件(Source File)**:包含安全芯片固件代码的文件。 #### 五、安全等级的划分 1. **安全等级1**:较低的安全水平,适用于低风险应用场景。 2. **安全等级2**:中等安全水平,适用于一般风险应用场景。 3. **安全等级3**:较高的安全水平,适用于高风险应用场景。 #### 六、密码算法 - **随机数生成**:生成真正的随机数或伪随机数的方法。 - **分组密码算法**:如AES、DES等。 - **公钥密码算法**:如RSA、ECC等。 - **杂凑密码算法**:如SHA系列。 - **序列密码算法**:用于生成密钥流的算法。 #### 七、安全芯片接口 - **物理接口**:如USB、SPI等。 - **逻辑接口**:如指令集、通信协议等。 #### 八、密钥管理 - **生成**:密钥的生成机制。 - **存储**:密钥的存储方式。 - **使用**:密钥的使用规则。 - **更新**:密钥的更新策略。 - **导入**:密钥的导入流程。 - **导出**:密钥的导出流程。 - **清除**:密钥的销毁机制。 #### 九、敏感信息保护 - **存储**:敏感信息的存储保护措施。 - **清除**:敏感信息的清除方法。 - **运算**:敏感信息在计算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 **传输**:敏感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保护。 #### 十、固件安全 - **存储**:固件的安全存储要求。 - **执行**:固件的安全执行环境。 - **导入**:固件的导入安全流程。 #### 十一、自检 - 自动检查机制确保安全芯片正常运行。 #### 十二、审计 - **安全芯片标识**:记录安全芯片的相关信息。 - **生命周期标识**:记录安全芯片的生命周期事件。 #### 十三、攻击的削弱与防护 - **版图保护**:物理层面上的保护措施。 - **密钥及敏感信息的自毁**:当遭受攻击时自动销毁密钥。 - **计时攻击的防护**:防止通过时间差推测密钥。 - **能量分析攻击的防护**:防止通过能量消耗推测密钥。 - **电磁分析攻击的防护**:防止通过电磁信号推测密钥。 - **故障攻击的防护**:防止通过引入错误推测密钥。 #### 十四、生命周期保证 - **单位资质**:安全芯片制造商的资质认证。 - **文档**:完整的文档记录。 - **开发环境安全**:安全的开发环境。 - **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的安全团队。 - **开发流程**:严格的开发和测试流程。 - **源文件**:安全芯片固件源文件的安全管理。 以上内容全面覆盖了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的主要知识点,旨在确保安全芯片能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025-07-07 10:32:50 191KB security
1
管理系统系列--系统监控开发套件(sysmon、promon、edr、终端安全、主机安全、零信任、上网行为管理)
2025-07-07 10:32:36 11.27MB
1
1 引言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技术属于美国。它的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截止2010年6月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因特网。在这样的环境下,IPv
2025-07-07 09:51:45 201KB
1
Linux应急响应手册是一份专门针对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安全事件处理和分析的指南。它主要面向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系统管理员以及对Linux安全感兴趣的用户群体。该手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急响应的重要概念、操作流程、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应急响应是指在发生安全事件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保护系统不受进一步的损害,限制损失,以及恢复正常运营。在Linux系统中,常见的安全事件包括系统入侵、恶意软件感染、数据泄露等。应急响应的关键在于迅速识别问题、评估影响范围、遏制事件扩散、清除威胁源头、恢复系统到正常运行状态以及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手册中提到的“C&C”,即命令与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指的是攻击者利用远程控制的方式管理和指挥被感染的系统。这是网络攻击者常用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针对Linux系统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中。命令与控制通道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受感染系统,发出指令或下载额外的恶意软件。 “历史记录”的提及意味着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对系统活动的审查和日志分析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析系统日志,安全人员可以了解攻击发生的时间、方式和涉及的系统资源,这对于调查事件和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此外,手册中也提到了对系统的“加固”措施,例如使用防火墙来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来监控和预防潜在的恶意活动。强化系统安全能够显著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整体防御能力。 手册还强调了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文档记录的重要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应急响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采取的措施、分析结果以及任何重要的发现。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对本次事件的总结和改进,也对未来的应急响应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对于Linux系统来说,一旦检测到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通常包括隔离受影响的系统,以防攻击者通过网络扩大影响范围;关闭或删除恶意进程和服务;恢复系统文件和数据库到未受感染的状态;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到最新版本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以及加强系统的安全设置。 在网络安全领域,Linux系统因其稳定性和灵活性被广泛使用。无论是作为服务器还是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Linux都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因此,拥有专业的Linux应急响应手册对于安全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参考该手册,安全团队可以系统地应对各种安全事件,提升响应效率和减少损失。 重要的是,Linux应急响应手册不仅关注于对现有安全事件的处理,还包括了对潜在威胁的预防,如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及对用户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等。 Linux应急响应手册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为Linux系统用户和管理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应急响应方案,帮助他们在面对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025-07-05 15:58:53 153.1MB 网络安全 应急响应 网络运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