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CodeSuccess
|
上传时间: 2025-10-23 00:09:14
|
文件大小: 8.17MB
|
文件类型: PPT
数据采集与清洗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从各种数据源中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本章节将对数据采集的历史、方法、工具以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数据采集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而在19世纪末,霍尔曼·霍尔瑞斯发明的电动读卡机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人工采集方法历史悠久,普查是最古老的一种方式,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抽样调查方法则在19世纪末被提出,并在后续几十年中得到完善,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例如罗斯福总统在1930年代开展的数据收集计划,为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进入21世纪,数据采集进一步发展,印度建立的身份识别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应用层面,数据采集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旅游行业,通过收集信息优化出行策略;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分析商品信息构建比价系统;在银行和金融领域,通过个人交易数据进行征信和贷款评级;而在舆情分析领域,数据采集则有助于了解公众意见和情绪。
大数据采集不仅限于传统方式,还可以通过网络爬虫等方式实现。网络爬虫主要针对网站内容进行自动化数据收集,包括新闻、社交、购物等网站的数据,以及一些API提供的流型数据。
数据采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系统日志采集、网络数据采集和数据库采集。系统日志采集主要是收集业务日志数据供后续分析使用,而网络数据采集依赖于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针对性地抓取和归类数据。数据库采集则是将实时产生的数据直接写入数据库中,便于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工具方面,目前常用的开源日志采集平台有Fluentd、Logstash、Chukwa、Scribe以及Splunk Forwarder。数据库方面,常见的有MySQL、Oracle、Redis、MongoDB等。这些工具在不同的采集场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据清洗是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填补缺失值等操作。清洗的目的是保证数据质量,使数据更加准确、一致、完整,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数据清洗的方法包括识别异常值、处理缺失数据、合并或拆分数据等。
数据采集与清洗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数据采集与清洗技术将继续在大数据时代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