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carve2000
|
上传时间: 2025-11-24 11:37:04
|
文件大小: 3.43MB
|
文件类型: DOC
《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第三期)-数据模型和取数口径说明及要求(寿)》文档详细阐述了在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第三期建设中,针对人身险业务的数据模型设计和数据提取的具体规定。这份文档的修订历史反映了平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模块的新增、修改和优化。
1. 数据模型:文档中提到的数据模型是保险业务信息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种表结构和字段定义,用于存储和管理保险业务数据。例如,保单信息模块经历了多次修订,增加了个人保单信息模块、团体保单信息模块等,这些模块涵盖了保单的基本信息、险种责任项、保单交易记录等多个方面。
2. 取数口径:取数口径是指数据提取的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保险公司提交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例如,健康状况字段由原先的VARCHAR2(5)调整为更宽的类型,可能是因为需要容纳更多的健康状况描述;受益比例字段改为非空,表明该信息必须提供;保单终止原因字段的长度扩大,可能是因为需要记录更复杂的终止原因。
3. 新增模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逐步增加了如财务实付信息模块、付费明细表、理赔信息模块、销售信息模块、核保信息模块和客户黑名单信息模块等内容,以满足保险业务多元化的需求。这些模块包含了从佣金信息、理赔详情到核保决策和客户信用管理的全面数据。
4. 表格修订:例如,保单交易表中添加了新的字段如保全受理号码、保全批单号码等,这有助于跟踪保单的变更过程。个人保单表中增加了保单寄送标志,反映了保单交付给客户的情况。而个人险种表则新增了商业分保标志等字段,反映出保险风险的分散策略。
5. 报送规则:文档还详细规定了数据报送的要求,如保单交易表中对于“15-理赔”业务类型的个人保单号码报送规则的修改,这直接影响到理赔流程的规范性。
6. 其他信息:被保险人表中新增的异常告知标志和在职状态代码,反映了对被保险人的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份文档体现了中国保险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数据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追求,以及对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的不断提升。通过这样的规范,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风险,并为监管机构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