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38556737
|
上传时间: 2025-04-15 14:54:47
|
文件大小: 1.75MB
|
文件类型: PDF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小型的、分散的电源接入到电网中,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辅相成。在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风电为代表的新型电源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规模逐渐增大,为电网提供了灵活、可靠、环保的电力供应方式。然而,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典型的随机特征和不确定性,尤其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它们的出力受到天气、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确保这些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不会对配电网电能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成为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该论文的内容来看,作者凌松和张莹主要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对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电压谐波含量三个方面的影响。研究的核心在于,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影响电能质量的原理。接着,通过建立配电网电能质量的仿真计算模型,探究了不同并网容量和不同并网位置下的分布式电源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在电压偏差方面,分布式电源并网会改变配电网原有的电压分布,可能会导致电压偏差增大。电压偏差过大,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损坏,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幅值的快速变化,它与负载的波动性密切相关。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情况下,由于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并网点电压产生波动,这会对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此外,谐波问题也是并网分布式电源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网设备本身、非线性负载等都可能产生谐波,而分布式电源并网可能导致谐波含量增加,对电网的电磁兼容性产生负面影响。
论文中不仅详细分析了这些影响,并且提出了建立仿真模型的方法,通过模型模拟分布式电源的不同并网容量和位置对配电网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电压谐波含量的具体影响,并给出了一系列仿真分析的结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实际工程中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设计、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际上,文中所提的仿真计算模型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能质量评估工具,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比如并网容量、并网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等,来观察和评估这些变化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这样的模型为优化配电网的设计、布局和运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这些影响对于提高电能质量、促进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仿真模型来分析并网影响,可以帮助电力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对于电力系统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