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38670208
|
上传时间: 2025-11-17 13:59:55
|
文件大小: 121KB
|
文件类型: PDF
垃圾回收重点区域:堆和方法区部分区域。
引用计数算法:
1,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都为0的对象是不再被使用的,垃圾收集器将回收该对象使用的内存。
实现简单,判定效率很高。但是很难解决对象之间循环引用的问题。
2,可达性分析算法:
java所使用的垃圾回收算法。
基本思想:通过一系列的名为“GC Root”的对象作为起点,从这些节点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该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是一本深度探讨Java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的专业书籍。在Java编程中,理解虚拟机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垃圾回收的重点区域、引用计数算法与可达性分析算法,以及几种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垃圾回收主要关注的区域是堆和方法区。堆是Java对象的主要存储区域,所有的实例对象都在堆中分配内存。方法区则存储类的信息,包括类的静态变量和常量。这两个区域是垃圾回收的重点,因为它们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存空间。
引用计数算法是一种简单的垃圾回收策略,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新的引用指向它时,计数器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1。计数器为0的对象被认为是无用的,可以被回收。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问题,比如两个对象互相引用但无其他对象引用它们,这时两者都无法被正确回收。
可达性分析算法是Java采用的主流垃圾回收策略。它从一组称为"GC Roots"的对象出发,通过引用链进行遍历,如果一个对象不能从GC Roots直接或间接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就是不可达的,可以被视为垃圾。在Java中,GC Roots通常包括虚拟机栈中的局部变量、方法区的静态属性引用、常量引用以及本地方法栈中JNI引用的对象。
接着,我们来看看几种垃圾收集算法:
1. 标记-清除算法: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然后统一清除。这种算法效率低,且会产生内存碎片。
2. 复制算法:将内存分为两部分,每次只使用其中一部分,垃圾回收时只需复制存活对象到另一部分,然后清空原部分。这种方法避免了碎片,但牺牲了一半的可用内存。
3. 标记-整理算法:与标记-清除类似,但标记后不是立即清除,而是让存活对象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边界以外的内存,解决了碎片问题。
4. 分代收集算法:根据对象生命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通常采用复制算法,老年代可能使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回收策略。
垃圾收集器和内存分配策略也是优化性能的关键。Java虚拟机有多种垃圾收集器,如串行收集器、并行收集器、并发收集器等,每种收集器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内存分配策略包括对象优先在Eden区分配、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长期存活的对象晋升老年代、动态对象年龄判断以及空间分配担保等,这些策略旨在平衡内存使用效率和垃圾回收效率。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编写高效的Java代码、避免内存泄漏、优化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开发者需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和性能指标,合理选择和配置垃圾收集器,以及制定有效的内存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