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532 使用手册User Manual UM0701-02

上传者: wl555lang | 上传时间: 2025-04-23 15:02:19 | 文件大小: 1.45MB | 文件类型: PDF
### PN532 使用手册 User Manual UM0701-02 #### 1. 引言 ##### 1.1 目的与范围 **PN532** 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传输模块,用于支持 **13.56MHz** 的非接触式通信,并包含基于 **80C51** 内核的微控制器功能,拥有 **40KB ROM** 和 **1KB RAM**。此模块结合了一个完全集成的调制和解调概念,适用于 **13.56MHz** 频段下的多种非接触式通信方法和协议,并提供易于使用的固件来支持不同的操作模式以及所需的主机控制器接口。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嵌入在 **PN532** 芯片中的固件,特别是系统中全局行为的描述,取决于 **PN532** 设备是作为发起者(Initiator)还是目标(Target)。此外,本文档将介绍 **PN532** 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原理、配置选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现细节。 ##### 1.2 目标读者群 本文档面向的是希望从主机控制器的角度使用 **PN532** 的开发者和技术人员。所有由 **PN532** 使用的射频协议在本文档中未做详细介绍,读者应当具备对 **NFC IP-1** 和 **ISO/IEC 14443** 的基本了解。 ##### 1.3 术语表 - **APDU**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 - **ATQA** (Answer To Request, type A):针对 A 类请求的回答。 - **ATQB** (Answer To Request, type B):针对 B 类请求的回答。 - **C-APDU** (Command APDU):命令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 - **CIU** (Contactless Interface Unit):非接触式接口单元。 - **CL** (ContactLess):非接触式的。 - **CLAD** (ContactLess Active Detection):非接触式主动检测。 -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 **CT** (Cascade Tag):级联标签。 - **DEP** (ISO/IEC 18092 Data Exchange Protocol):ISO/IEC 18092 数据交换协议。 - **DRI** (Bit duration of Target to Initiator):目标到发起者的比特持续时间。 - **DSI** (Bit duration of Initiator to Target):发起者到目标的比特持续时间。 - **FSL** (Maximum value for the Frame Length):帧长度的最大值。 - **HSU** (High Speed UART):高速通用异步收发器。 -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串行总线标准。 #### 2. 固件版本与修订历史 ##### 2.1 固件版本 - **V1.5 (PN532/C105)**:初始版本发布于2007年4月27日。 - **V1.6 (PN532/C106)**:更新版本发布于2007年11月5日。 ##### 2.2 修订历史 - **版本01 (2007-04-27)**:首次发布,对应于 **PN532/C105** 的 **V1.5** 固件版本。 - **版本02 (2007-11-05)**:更新至 **PN532/C106** 的 **V1.6** 固件版本。 #### 3. PN532 芯片概述 **PN532** 芯片是一款先进的非接触式通信解决方案,支持多种通信模式: - **发起者模式** (Initiator mode):在此模式下,**PN532** 可以主动发起与非接触式标签或设备的通信。 - **目标模式** (Target mode):在此模式下,**PN532** 可以被动响应来自其他发起者设备的通信请求。 该芯片支持以下几种主要的通信协议: - **ISO/IEC 14443 Type A**: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标准协议之一。 - **ISO/IEC 14443 Type B**:另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标准协议。 - **ISO/IEC 15693**:一种用于图书管理和物流跟踪的非接触式识别标准。 - **ISO/IEC 18092 (NFC)**:近场通信标准,允许双向数据交换。 #### 4. 主机控制器接口 **PN532** 支持多种主机控制器接口,包括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I²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和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接口类型。 #### 5. 非接触式通信技术 ##### 5.1 CLAD (ContactLess Active Detection) **CLAD** 技术使 **PN532** 能够主动检测非接触式标签或设备的存在,并根据需要自动切换到相应的通信模式。 ##### 5.2 DSI 和 DRI - **DSI (Bit duration of Initiator to Target)**:定义了从发起者到目标的数据传输速率。 - **DRI (Bit duration of Target to Initiator)**:定义了从目标到发起者的数据传输速率。 这些参数对于确保非接触式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 6. 结论 **PN532** 芯片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灵活的非接触式通信解决方案,支持多种标准协议,并提供了丰富的主机控制器接口选项。通过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开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该芯片的能力,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可靠的非接触式通信功能。无论是开发支付系统、门禁控制还是其他涉及非接触式通信的应用,**PN532** 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